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事件相关电位与初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宋立升 陈兴时 +12 位作者 陈美娟 陆峥 施慎逊 易正辉 杨卫敏 许桦 龙彬 吴国君 谢帆 何永光 胡国芹 吴荣琴 唐佳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26-1530,共5页
目的研究初发精神分裂症(FSZ)和复发精神分裂症(RSZ)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变异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探讨变异性质及相关机制。方法应用Bravo脑电生理仪及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技术对96例FSZ、118例RSZ及110名健康成人进行P3检测,并用阳性和阴性... 目的研究初发精神分裂症(FSZ)和复发精神分裂症(RSZ)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变异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探讨变异性质及相关机制。方法应用Bravo脑电生理仪及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技术对96例FSZ、118例RSZ及110名健康成人进行P3检测,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病例组于治疗6周时进行P3随访。结果在Cz脑区中,FSZ和RSZ患者P3潜伏期延迟及波幅降低与阳性症状分和PANSS总分呈负相关。3组在靶潜伏期N2、P3及非靶P2,波幅P3和非靶波幅P2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SZ和RSZ潜伏期N2和P3延迟,P3波幅降低(P<0.05或P<0.01)。与FSZ相比,RSZ非靶P2延迟,非靶P2波幅下降(P<0.05)。治疗后P3中靶波幅P3的恢复仅见于FSZ患者,不见于RSZ患者。RSZ患者P3的P3波幅,在治疗干预后明显恢复不良。对FSZ和RSZ患者的随访结果显示:P3中潜伏期N2和P3延迟可能属于该疾病的属性标志;而靶波幅P2和P3下降可能属于该疾病的状态标志。结论本病在发病初期存在认知功能缺陷,这种认知缺陷可能对患者今后的发病、治疗效果和社会功能会产生影响。随访结果提示本病P3变化是混合性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初发 复发 P3 混合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