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上海市闸北区恶性肿瘤病人现患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朱瑜 徐伟 吕敏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294,296,共3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病人 上海市闸北区 临床治疗效果 恶性肿瘤患者 人类健康 监测资料 发病率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2年上海市闸北区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万秋萍 权力 +1 位作者 张国慧 徐敏钢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7期605-607,626,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伤害死亡变化趋势和特点,为进一步开展伤害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2006—2012年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7年间,伤害死亡率呈波动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41.75/10万下...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伤害死亡变化趋势和特点,为进一步开展伤害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2006—2012年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7年间,伤害死亡率呈波动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41.75/10万下降到2012年的28.64/10万,标化死亡率从2006年的20.47/10万下降到2012年的12.64/10万,下降了38.26%。男性标化伤害死亡率是女性的1.24倍。65岁以上老年人是伤害死亡的主要人群,占63.01%,而意外跌落又是老年人首位伤害死亡原因(死亡率为77.18/10万),而交通事故是65岁以下人群的首位伤害死亡原因(死亡率为4.87/10万)。结论伤害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今后应有的放矢地开展伤害干预工作,加强对意外跌落和交通事故的宣教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死亡率 意外跌落 交通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闸北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3
作者 章昱 孟秀琴 刘玉忠 《中国健康教育》 2009年第8期620-621,共2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提高市民健康素质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5~69岁上海市闸北区常住人口100人,调查员入户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闸北区居民健...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提高市民健康素质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5~69岁上海市闸北区常住人口100人,调查员入户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闸北区居民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得分为57.5±12.1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得分为46.4±13.0分,健康技能得分为51.5±14.6分,健康素养总平均得分为53.0±10.9分。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调查对象健康素养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上海市闸北区居民除健康技能得分低于全国,健康知识和理念得分、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接近全国水平,但各项指标均低于上海市指标4~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健康技能 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闸北区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及相关KAP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章昱 赵乃茢 +1 位作者 朱泳芳 赵根明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8期726-728,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 1 996年、 1 999年和 2 0 0 1年上海市闸北区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 (KAP)的变化 ,评价 5年来各种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手段在社区高血压的控制方面的成效。方法 采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行为危险因素... 目的 通过分析 1 996年、 1 999年和 2 0 0 1年上海市闸北区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 (KAP)的变化 ,评价 5年来各种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手段在社区高血压的控制方面的成效。方法 采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中心设计的“行为与健康问卷调查表” ,采用三阶段抽样的方法 ,由两名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调查。结果 人群的总吸烟率 ,现在吸烟率 ,重度吸烟率 ,男性酗酒率 ,不锻炼率 ,高脂摄入率明显降低 (P <0 0 1 )。高盐摄入率无改变 ,而超重率明显上升。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达到较高的水平 ,高血压患者的部分行为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5年来社区居民中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比例有显著的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 行为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4年上海市闸北区公共场所控烟情况监测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奚艳华 徐伟 +2 位作者 任文军 章昱 钱盛怡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下称《控烟条例》)规定的各类公共场所实施控烟的情况,为政府制定控烟政策、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法对上海市闸北区教育机构、卫生医疗机构、餐饮娱乐场所等《控烟条例》中规定的18类场所... 目的了解《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下称《控烟条例》)规定的各类公共场所实施控烟的情况,为政府制定控烟政策、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法对上海市闸北区教育机构、卫生医疗机构、餐饮娱乐场所等《控烟条例》中规定的18类场所,共105处监测点进行连续5年控烟监测。结果《控烟条例》实施后,公共场所控烟环境情况较《控烟条例》实施前都有明显改善,禁烟标志张贴增加到92.63%,控烟举报电话的设置增加到70.53%。其中《控烟条例》实施后半年改善情况最为明显,近3年部分指标有下滑趋势。结论《控烟条例》实施后,闸北区各类公共场所的控烟环境已经明显改善,但是《控烟条例》的执行依旧存在一定问题,呼吁早日为室内全面无烟环境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控烟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闸北区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邓艳 陈红 +1 位作者 李智红 徐敏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闸北区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在肺结核患者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闸北区2005年6—8月份(简称为组一,141例)、9—11月份(简称为组二,112例)及2009年9—11月份(简称为组三,176例)新发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追踪,对总体到位... 目的探讨上海市闸北区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在肺结核患者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闸北区2005年6—8月份(简称为组一,141例)、9—11月份(简称为组二,112例)及2009年9—11月份(简称为组三,176例)新发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追踪,对总体到位率进行χ2检验和多个样本的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2005—2009年闸北区上海市户籍肺结核患者系统管理率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2005年(234例)和2009年(219例)的肺结核患者系统管理率进行χ2检验。结果系统使用前后,新发疑似肺结核患者追踪总体到位率从2005年73.0%(103/141)上升到2009年96.6%(170/176)。χ2=37.05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进行组间比较,组二与组一比较OR=1.220,95%CI=0.687~2.168;组三与组一比较OR=10.453,95%CI=4.271~25.585;组三与组二比较OR=8.566,95%CI=3.397~21.598。系统管理率从2005年的95.3%(223/234)上升到2009年的100.0%(219/219),χ2=10.551,P=0.001。结论上海市闸北区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在肺结核患者规范化管理中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病人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老年居民护理需要量及供给量状况 被引量:7
7
作者 田国栋 熊建菁 +2 位作者 张鶄 胡海霞 吕旭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55-556,共2页
目的了解上海老年居民护理需要量和供给量的现状。方法对上海市54家老年护理医院的床位及周转情况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53个居委会选取1894名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护理需求问卷调查。结果全市老年居民护理服务需要量为11.7... 目的了解上海老年居民护理需要量和供给量的现状。方法对上海市54家老年护理医院的床位及周转情况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53个居委会选取1894名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护理需求问卷调查。结果全市老年居民护理服务需要量为11.75万人,供给量按核定床位数及实际开放床位数计算,分别为22749人次和28317人次。供给量只有需要量的20%左右。各区供给量差别较大,其中郊区最多,崇明县最少。结论上海老年护理医院的总体规模尚不能满足老年人护理需要,且区域分布不均衡。应加大对老年护理医院的投入,改革医保制度,完善老年人医疗护理的保障体系,推行老年护理保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老年人 需要量 供给量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的社区干预 被引量:9
8
作者 章昱 赵根明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3期255-256,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干预 健康教育 体育锻炼 精神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沪三地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临终关怀服务需求的调查 被引量:27
9
作者 张鶄 施永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9-721,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临终关怀服务需求。方法于2008年6—9月对京、津、沪三地社区118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临终关怀服务需求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自... 目的了解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临终关怀服务需求。方法于2008年6—9月对京、津、沪三地社区118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临终关怀服务需求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自报慢性病情况、自我评价健康状况及护理与临终关怀服务需求等。结果964人自报患有慢性病,患病率为81.7%;527人(44.7%)自我评价健康状况差;有439人(37.2%)生活不能自理;620人(52.5%)生活不能自理后选择护理机构;34.1%的老年人了解临终关怀知识;如患晚期恶性肿瘤后有48.8%的老年人选择积极治疗;38.0%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临终关怀场所。结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护理照料需求大,应加强社区护理与临终关怀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区 健康状况 临终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岁以上独居老人居家致跌环境干预效果评估 被引量:15
10
作者 万秋萍 权力 +2 位作者 徐伟 龙轶轩 张国慧 《中国健康教育》 2012年第4期282-284,288,共4页
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人居家环境的安全性评估,促进居家致跌危险环境改造,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方法在上海市某社区选取全部80岁以上独居老人家庭,2009年8月进行入户评估调查,观察居家致跌危险环境,完成《评估表》,并且提出整改意见,首... 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人居家环境的安全性评估,促进居家致跌危险环境改造,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方法在上海市某社区选取全部80岁以上独居老人家庭,2009年8月进行入户评估调查,观察居家致跌危险环境,完成《评估表》,并且提出整改意见,首次入户后发放宣传资料、防滑垫,街道政府安装扶手和督促整改,2010年8月再次入户调查并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干预前跌倒发生人次率为22.87%,因跌倒住院人次率为4.62%。干预后跌倒发生人次率为4.62%,因跌倒住院发生人次率为0.49%,干预前后跌倒的发生率(χ2=41.304,P<0.05)和住院发生率(χ2=12.122,P<0.05)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居家致跌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居家致跌环境因素增加了老人跌倒发生的风险,开展有针对性的居家危险环境评估并改造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老人 致跌环境 干预 居家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权力 卢永吉 +2 位作者 万秋萍 熊建菁 黄瑾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3-664,666,共3页
目的建立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最终建立指数模型。结果建立了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组... 目的建立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最终建立指数模型。结果建立了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并经一致性检验合格。最终建立了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综合评价指数模型。结论层次分析法适用于评价指标系统为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估,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评价更加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层次分析 指标体系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