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脑性瘫痪儿童生存质量评估问卷的内容效度分析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王素娟
孙忠
尹岚
孙勇
徐少妹
史惟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
上海市闸北区教育局
上海市闸北区启慧学校
-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6-520,559,共6页
-
基金
上海市卫计委委级科研项目(20124124)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B12097)
-
文摘
目的:通过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生存质量评估(CPQOL)问卷项目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类目的关联分析,明确CPQOL问卷的内容效度和使用价值。方法:由2名从事儿童临床评估5年以上的康复医生独立确定CPQOL每个项目所包含的概念,在完成概念提取后召开讨论会,统一概念用语,删除错误提取的概念,提取概念不一致时通过讨论决定,最终确定CPQOL 66个项目包含的概念,然后根据联系规则,通过讨论将CPQOL的项目概念与ICF-CY类目编码进行匹配,如果在确定类目编码意见不一致时,邀请第三方做出决定。通过分析CPQOL项目概念与ICF-CY类目编码关联的分布状况分析CPQOL问卷的内容效度。结果:共计从CPQOL66个项目中提取了104个概念,与ICF-CY编码发生了118次关联,涉及59个编码以及4个其他代码。在身体功能成分中主要与b1精神功能相关联,其中b152情绪功能被关联的次数最多;在活动和参与成分中关联较多的为d7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d8主要生活领域和d9社区、社会和公民生活;环境因素成分中被关联最多的是e4态度、e3支持和相互联系和e5服务、体制和政策。结论:CPQOL问卷涵盖了脑瘫儿童生存质量评价所需涉及的各项生物和心理因素,更多地注重评价脑瘫儿童在参与过程中的感受和感受能力,以及环境因素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可以很好地符合目前关于生存质量评价的概念框架。
-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生存质量
ICF-CY
活动
参与
环境
-
Keywords
cerebral palsy
ICF-CY
activity
participation
environment
-
分类号
R742.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22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学龄期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5
- 2
-
-
作者
汤加利
史惟
郭金颖
尹岚
周美琴
叶朝晖
-
机构
浙江省东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
上海市闸北区启慧学校
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
上海市徐汇区董李凤美康健学校
-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2-556,共5页
-
基金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
文摘
目的:分析研究学龄期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Scpchild脑瘫登记及系统管理数据库中选取来自东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上海市3所特殊教育学校登记在册的158例7—18岁脑瘫患儿的相关信息,包括运动功能分级(粗大运动和手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问卷得分、伴随症状等,通过相关分析和多重回归分析研究学龄期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学龄期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运动功能水平越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随之降低,轻度和中度运动功能受损的脑瘫患儿的各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重度运动功能受损的患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分级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相关性(rs=-0.43—-0.85),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脑瘫患儿手功能级别的高低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结论:学龄期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运动功能分级相关,加强脑瘫患儿运动功能训练是提升他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主要手段;与粗大运动功能相比手功能对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程度更为全面,需要积极开展以任务为导向的脑瘫患儿手功能和上肢功能训练。
-
关键词
脑瘫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粗大运动
手功能
-
分类号
R742.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