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碎化分析视角的工业用地空间绩效——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帆 陶沛宏 +1 位作者 郭长升 沈珏琳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97,共10页
选择边缘城市化地区探索工业用地空间分布"破碎化"分析方法,通过用地破碎综合指数表征研究范围内工业用地空间绩效,为识别亟待更新的空间单元和采取差异化的规划策略提供借鉴。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和熵值TOPSIS方法对上海市... 选择边缘城市化地区探索工业用地空间分布"破碎化"分析方法,通过用地破碎综合指数表征研究范围内工业用地空间绩效,为识别亟待更新的空间单元和采取差异化的规划策略提供借鉴。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和熵值TOPSIS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工业用地权籍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采用熵值TOPSIS方法构建综合多种因素的工业用地斑块破碎综合指数模型,可以定量表征街镇单元工业用地空间分布"破碎化"程度;(2)闵行区各街镇工业用地"破碎化"程度相差较大,用地破碎综合指数(FI)的变化趋势揭示街镇采取了不同的转型策略;(3)闵行区的工业用地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的边缘城市化地区特征,用地空间分布"破碎化"分析揭示了用地布局的空间绩效内涵。结果表明,在同级行政单元间比较工业用地斑块破碎综合指数(ILP-FI),可形成用地"破碎化"程度评价。破碎综合指数的高低为针对性提出转型更新规划策略提供支撑,也为检验规划对策的有效性提供路径,并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具有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 空间分布 空间绩效 破碎化分析 边缘城市化地区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