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效率分析——基于上海市M区14个建设项目的调研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健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对上海市M区14个建设项目的调研结果说明,当前地方政府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信息公开不能做到"一次告知",土地出让"招拍挂"存在一定缺陷,规划变动影响行政审批效率,部门协同存在薄弱环节。为此,应... 对上海市M区14个建设项目的调研结果说明,当前地方政府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信息公开不能做到"一次告知",土地出让"招拍挂"存在一定缺陷,规划变动影响行政审批效率,部门协同存在薄弱环节。为此,应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地方政府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效率:一是培育整体性治理理念,积极为服务对象负责;二是推行线上线下协同审批,方便申请者办事;三是加强行政审批流程的标准化建设,使审批能够按章办事;四是加强对社会专业性服务机构的培育和监管,规范服务行为;五是加强制度创新,推行行政审批"双向代办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行政审批 建设项目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规模与研发投入强度的关系分析——以上海闵行区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海燕 袁新敏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1年第3期10-14,共5页
企业规模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闵行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进行研究,发现闵行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具有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及其控股企业的特点,分析其原因以及中小企... 企业规模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闵行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进行研究,发现闵行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具有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及其控股企业的特点,分析其原因以及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闵行区各类规模企业加强研发投入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规模 研发投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大都市协调发展的规划体制创新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马仁锋 沈玉芳 +3 位作者 张海燕 王筱春 张婧 王能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22,共6页
大都市区城乡的统筹发展是实现都市区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现行大都市区的规划管理体制实行切块式城乡规划和分散于多个职能部门的规划管理,这不利于综合性空间规划的全覆盖;不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行业(或专项... 大都市区城乡的统筹发展是实现都市区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现行大都市区的规划管理体制实行切块式城乡规划和分散于多个职能部门的规划管理,这不利于综合性空间规划的全覆盖;不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行业(或专项)规划的衔接;更不利于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的融合与协调。基于此,以上海大都市区为实证,围绕现行规划管理体制的弊端,重点分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规划体制诉求,探索性构建出中国大都区规划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规划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大都市 城乡统筹发展 主体功能区规划 规划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深度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章惠琴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2年第3期86-92,共7页
上海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推动下,对农民土地的征用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被征地农民群体数量逐年扩大,如何安置失去土地的农民,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上海在经历了从"谁征地,谁吸老"、"... 上海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推动下,对农民土地的征用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被征地农民群体数量逐年扩大,如何安置失去土地的农民,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上海在经历了从"谁征地,谁吸老"、"谁用地,谁负责安置"到从制度层面上确立"落实社会保障与土地处置、户籍转性整体联动"的安置原则,出台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征地农民权益,加快推进上海城市化进程意义重大,但是也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矛盾,同时随着《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综保"、"镇保"向城保并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亟需调整,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提升上海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深度城市化 被征地农民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科技园与地方全面融合发展案例解读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仁锋 张海燕 袁新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6,共5页
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斯坦福研究园、剑桥科学园、新竹科学园、筑波科学园与地方全面融合发展的得失,发现前三者与地方融合发展较为成功,其共同点是三方均具有战略远见和卓有成效的激励、规范措施,并且在美、英大学科技园成长中,市场对... 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斯坦福研究园、剑桥科学园、新竹科学园、筑波科学园与地方全面融合发展的得失,发现前三者与地方融合发展较为成功,其共同点是三方均具有战略远见和卓有成效的激励、规范措施,并且在美、英大学科技园成长中,市场对要素配置功能和科技园企业的本土根植性、网络化关联或集群是其成功的核心,新竹则科学园是政府在市场机制中规范和激励各方的科学决策;而筑波科学城失败的根源是科技园与政府战略意识不到位,且过于依赖政府运作,对各方缺乏有效激励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全面融合发展 斯坦福研究园 剑桥科学园 新竹科学园 筑波科学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风险、自由贸易环境与我国企业OFDI地理布局——基于央企与地方企业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徐世腾 陈有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5-162,共8页
针对近年来我国OFDI逐年增加的现实,从央企和地方企业的细分角度对OFDI地理布局问题进行分析,定量研究政治风险、自由贸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以及投资协定的签署对中国企业OFDI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央企向... 针对近年来我国OFDI逐年增加的现实,从央企和地方企业的细分角度对OFDI地理布局问题进行分析,定量研究政治风险、自由贸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以及投资协定的签署对中国企业OFDI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央企向高风险地区进行OFDI的倾向要高于地方企业,市场与资源驱动是影响地方企业OFDI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关方面应当加快自由贸易区协定以及双边投资协议的谈判和签署,重视我国企业OFDI中的政治风险,加大对地方企业OFDI的支持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风险 自由贸易环境 海外直接投资 央企 地方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国家经济联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世腾 陈有志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9-108,共10页
文章基于贸易传导渠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联动效应进行研究,同时也进行分时段子样本分析。研究发现:双边贸易强度并没有显著促进"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经济联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财政政策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文章基于贸易传导渠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联动效应进行研究,同时也进行分时段子样本分析。研究发现:双边贸易强度并没有显著促进"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经济联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财政政策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外汇储备、货币政策及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等影响有限。"一带一路"国家应积极构建多元化的贸易合作体系,提高宏观经济政策透明度,实现经济共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动 贸易强度 宏观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有志 丁黎青 徐世腾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107,共3页
筛选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63项跨国并购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评估跨国并购交易前后财务风险状况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跨国并购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显著增加,现金支付方式以及财务整合是影响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关键因素。
关键词 跨国并购 财务风险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自营类电子商务企业盈利能力实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有志 黄严禕 徐世腾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54,共4页
通过因子分析,对2013—2015年我国跨境自营类电子商务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并按照运营模式分类与其他电商企业进行类比,分析总结跨境自营类电子商务企业盈利能力特点。研究发现,近年来跨境自营类电商企业的盈利能力多位于电商企... 通过因子分析,对2013—2015年我国跨境自营类电子商务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并按照运营模式分类与其他电商企业进行类比,分析总结跨境自营类电子商务企业盈利能力特点。研究发现,近年来跨境自营类电商企业的盈利能力多位于电商企业盈利能力的中下游水平;但本土跨境自营类电商的盈利能力要高于亚马逊等国际大型跨境自营类电商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自营 电子商务企业 盈利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章惠琴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3期4-8,共5页
当前,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事关国家稳定发展大局,由于体制机制原因,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还存在诸多深层次问题,劳动关系宏观层面调整标准过高,中观层面调整机制过虚和微观层面调整机制过死,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保持... 当前,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事关国家稳定发展大局,由于体制机制原因,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还存在诸多深层次问题,劳动关系宏观层面调整标准过高,中观层面调整机制过虚和微观层面调整机制过死,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保持政府对劳动关系的适度干预、加快改革和培育社会力量、形成集体协商的有效机制、放松对微观劳动关系的管制、契约自由,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 法律调整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