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潜在剖面分析
1
作者 杨琴文 史慧静 +1 位作者 韩雁 郭琪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索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潜在类别,明确不同类别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169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收集数据,评估参与... 目的探索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潜在类别,明确不同类别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169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收集数据,评估参与者在6类健康危险行为上的得分。通过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方法对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进行聚类,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可分为3个类别:第一类别组915人(54.14%),健康危险行为得分均处于中低水平,命名为“以各类行为中低危为突出表现的不健康行为组”;第二类别组539人(31.89%),精神成瘾得分较高,命名为“以精神成瘾为突出表现的不健康行为组”;第三类别组236人(13.97%),在物质成瘾行为上得分较高,命名为“以物质成瘾为突出表现的不健康行为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校、年龄、民族、寄宿情况的学生健康危险行为3个潜在类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普高学生和职高学生相比于初中生,表现出以精神成瘾和物质成瘾为特征的不健康行为的风险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闵行区11~18岁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存在3个潜在类别,且不同背景的学生在这些类别上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针对具有不同学校属性和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实施定制化的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健康危险行为 潜在剖面分析(LPA) 影响因素 上海市 闵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