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构建”专家主题研讨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玲 张天晔 +5 位作者 易春涛 王剑波 曹永其 崔明 徐慧明 叶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4,共5页
本文组织多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针对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构建展开主题研讨。王玲处长、张天晔原主任科员概述了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构建的整体情况;易春涛主任提出要全专结合,打造特色服务;王剑波主任认为需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以保证家庭... 本文组织多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针对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构建展开主题研讨。王玲处长、张天晔原主任科员概述了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构建的整体情况;易春涛主任提出要全专结合,打造特色服务;王剑波主任认为需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以保证家庭医生功能的真正实现;曹永其主任提出要重视并保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真实性、均衡性及有效性;崔明主任提出纵横结合、中西融合、全专结合、医药联合、服务综合的五"合",促进家庭医生服务的全面发展;徐慧明主任认为,家庭医生服务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叶涛主任提出应创新思路、以人为本、加大宣传,全方位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希望这些探讨能为家庭医生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健康随访管理与失能居民心理健康的关联性:一项基于长期护理保险的人群横断面研究
2
作者 王丽娟 韩艳 +4 位作者 戴维 李蕙 高俊岭 刘瑶 张雅萍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2,269,共8页
目的探究家庭医生健康随访管理服务对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居家照护居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期为后续构建以失能老年居民为中心的整合式社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选取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 目的探究家庭医生健康随访管理服务对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居家照护居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期为后续构建以失能老年居民为中心的整合式社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选取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签约参保的长护险居家照护居民。参保满一年以后,由经过培训合格的社区医生使用专业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面对面调查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查询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结合实际访谈结果,采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及健康随访情况。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健康随访管理与长护险参保居民心理健康的关联性。结果研究共纳入399名长护险居家照护居民,实际参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健康随访管理230人(57.64%),有焦虑症状79人(19.80%),有抑郁症状270人(67.67%)。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医生健康随访管理对改善长护险参保居民焦虑症状(χ^(2)=38.926,P<0.001)和抑郁症状(χ^(2)=14.598,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控制人口学特征及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分析表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健康随访管理对改善长护险居民焦虑症状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调整后OR=0.351,95%CI:0.176~0.701,P=0.003)。社区健康随访管理对抑郁症状无明显的保护作用。此外,教育水平、长护险等级也是参保居民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重要潜在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健康随访管理对于缓解长护险居家照护失能居民的焦虑症状具有积极作用。社区健康随访管理是提高长护险居家照护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焦虑症状 抑郁症状 社区 健康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1年闵行区梅陇镇居民死因资料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彩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0-322,共3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2007-2011年户籍居民的死亡原因,了解居民死亡的致病因素,以社区医院为载体,合理利用卫生资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更好地开展社区服务,让防病的关口前移。方法应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方法,用Excel建库,对...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2007-2011年户籍居民的死亡原因,了解居民死亡的致病因素,以社区医院为载体,合理利用卫生资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更好地开展社区服务,让防病的关口前移。方法应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方法,用Excel建库,对梅陇镇5年来户籍居民的全部死亡资料进行编码、归类、统计、分析。结果梅陇镇户籍人口5年的粗死亡率为706.18/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34.81,P<0.01);前五位死因分别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内分泌代谢免疫病;主要致死疾病有肺癌、脑血管意外、冠心病、慢阻肺、意外伤害等。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肿瘤、糖尿病和意外伤害成为寿命损失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也是社区医院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特点,积极探索慢性病防治的有效措施是今后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死因 死亡率 死因统计 潜在寿命损失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组合签约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对社区糖尿病管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宦红梅 范玉娟 +3 位作者 杨架林 蒋素霞 李娜 刘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75-1079,共5页
目的探究"1+1+1"组合签约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的效果,旨在为其他地区探索各具特色的签约模式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 028例... 目的探究"1+1+1"组合签约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的效果,旨在为其他地区探索各具特色的签约模式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 028例。由家庭医生告知其"1+1+1"组合签约事宜,由患者根据自身意愿自主决定是否接受签约,以接受"1+1+1"组合签约的528例患者为签约组,未接受"1+1+1"组合签约的50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6年第一季度为干预前,以2017年第一季度为干预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血脂、血压及BMI,干预前后血糖、血脂、血压单独达标率及联合达标率;比较签约组干预前后对家庭医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签约组FPG、Hb A1c、TC、LDL-C、TG、SBP、DBP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DL-C、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达标率、血脂达标率、血压达标率、血糖与血压联合达标率、血糖与血脂联合达标率、血糖和血脂与血压联合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签约组血糖达标率、血脂达标率、血糖与血压联合达标率、血糖与血脂联合达标率、血糖和血脂与血压联合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组干预后社区就诊率、门诊预约率、家庭医生转诊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1+1+1"组合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控制情况较好,患者接受度高,适合在家庭医生制度、分级诊疗制度相对成熟的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家庭医生 签约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区中青年慢性病多病共存现况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亚君 刘华 +1 位作者 王朝昕 石建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034-2038,共5页
背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慢性病管理服务已经基本覆盖老龄化人口,研究中青年居民慢性病流行病学趋势及多病共存的现状将为确定下一步慢性病管理服务重点提供依据。目的了解上海社区中青... 背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慢性病管理服务已经基本覆盖老龄化人口,研究中青年居民慢性病流行病学趋势及多病共存的现状将为确定下一步慢性病管理服务重点提供依据。目的了解上海社区中青年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多病共存情况,为中青年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上海某社区医院信息系统(HIS)年龄18~50岁患者的诊疗数据,分析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和多病共存病种组合。结果34720例18~50岁中青年患者中,8922例(25.70%)有1种慢性病,3134例(9.03%)有2种慢性病,3484例(10.03%)有≥3种慢性病,6618例(19.06%)患者存在多病共存。不同性别、年龄、签约与否社区中青年慢性病多病共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多病共存比例高于女性,年龄越大慢性病多病共存比例越高,签约者高于未签约者(P<0.05)。患病率排名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高血压、关节脊椎疾病、胃十二指肠炎症、功能性肠疾患、脑血管病。2种疾病组合多是“高血压”“糖尿病”“关节脊椎疾病”“胃十二指肠炎症”的两两组合,3种及以上的病种组合多为“肝胆疾病”与其他疾病的组合。结论上海社区中青年人群的慢性病多病共存情况不容忽视,病种组合明显区别于老年人群,呈现中青年特异性,需要社区家庭医生提供针对性的慢性病管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中青年 多病共存 社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期护理保险探讨社区健康随访管理与失能居民生活质量的关联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蕙 王丽娟 +2 位作者 金靓 高俊岭 张雅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351,共8页
目的探究社区健康随访管理与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居家照护居民生活质量的关系,为构建以失能居民为中心的整合式社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按照方便原则选取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 目的探究社区健康随访管理与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居家照护居民生活质量的关系,为构建以失能居民为中心的整合式社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按照方便原则选取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参保长护险居家照护的居民。参保满1年以后,由培训合格的社区医师使用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the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面对面调查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社区慢性病管理系统、长护险管理系统,结合现场问卷调查,采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罹患疾病种类、慢性病共病状况及参加社区提供的健康随访管理情况等。采用横断面分析方法,评估社区健康随访管理与长护险居家照护参保居民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230人(57.64%)实际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健康随访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其SF-36量表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维度得分均高于未接受随访的人群,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此外,接受社区健康随访管理者SF-36量表健康变化分数高于未接受随访者(P=0.003),提示健康状况较好。控制人口学及混杂因素后,进一步分析表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健康随访管理与长护险居民SF-36量表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活力维度有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健康随访管理对失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区健康随访管理是提高长护险居家照护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生活质量 社区 健康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胡世红 凌晴 +7 位作者 许佳 江丽娟 陆赟 苏楠 胡坚强 张雪峰 沈敏红 李如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729-273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干预效果。方法建立以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为核心,联合闵行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区域医疗联合体。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到该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05例... 目的探讨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干预效果。方法建立以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为核心,联合闵行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区域医疗联合体。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到该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05例。根据就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有康复治疗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无康复治疗师,n=52)和干预组(有康复治疗师,n=53)。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允许自行康复训练;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6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评价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病变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MA、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FMA、BI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FM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其重返家庭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康复 区域医疗联合体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
8
作者 董珺 杨振 +1 位作者 祝炅 朱诗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2-537,580,共7页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neck-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NTC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1∶1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患者每日进行八段锦锻练,每周2次针刺治疗,连续8周。对...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neck-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NTC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1∶1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患者每日进行八段锦锻练,每周2次针刺治疗,连续8周。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每周2次,连续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的评分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与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VAS、NDI、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两组GCQ得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1);组间比较,干预组VAS、NDI、SAS、SDS、GCQ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结论八段锦联合针刺治疗能提高NTCS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针刺治疗 颈型颈椎病(NTCS)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体重与5至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关联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钰 宋艾云 +26 位作者 范玉娟 李雪松 范晓方 任凤东 郑徽 沈春芳 沈甲乙 宋玉萍 任国光 张正球 赵燕萍 蒋良华 张金伟 储寄志 叶为民 马应忠 姚红 杨玉明 曹永其 顾昊 林建良 赵伟忠 朱洪其 李志勇 杨杰 程佳 杨架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以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出生体重与5~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利用上海市闵行区所辖的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2岁儿童的体格检查数据库,截取5~8岁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进行分析.体检时行问卷调查生育史、出生体重、妊娠情况... 目的以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出生体重与5~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利用上海市闵行区所辖的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2岁儿童的体格检查数据库,截取5~8岁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进行分析.体检时行问卷调查生育史、出生体重、妊娠情况和出生后喂养史.按照出生体重分为〈2500g(低出生体重儿)、~3000g、~3500g、~4000g和≥4000g组(巨大儿).采用多元logistics分析评估出生体重与5~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关系,并调整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99897名5~8岁儿童进入分析,超重发生率为10.1%,肥胖发生率为5.0%.①1.4%的儿童为低出生体重,7.3%为巨大儿;出生体重〈2500g、~3000g、~3500g、~3500g、~4000g和≥4000g组超重检出率分别为8.4%、7.6%、9.2%、11.5%和14.5%;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7%、3.9%、4.4%、5.9%和7.9%.②简单相关分析发现,~3500g、~4000g和≥4000g组出生体重与儿童体重呈正相关(P 〈0.0001),在调整了性别、年龄、身高、分娩史、孕周、喂养史和身高后,仍具有显著相关性.③与出生体重~3500g组相比,~4000g组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增加31%和43%,~4500g组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增加76%和103%;~3000g组发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最低(RR=0.80,95%CI:0.73~0.88,P〈0.0001;RR=0.87,95%CI:0.77~0.98,P〈0.0001),调整了年龄、性别、孕周和产式等因素后,仍具有相关性;5、6、7和8岁儿童~4000g和≥4000g组发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相近;〈2500g组肥胖的风险RR为1.07(95%CI:0.79~1.43),P=0.27.结论出生体重对5~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出生体重〉3500g儿童5~8岁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 超重 肥胖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结合地区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莉萍 张瑞凤 施文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3860-3863,共4页
目的了解城乡结合地区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于2012年3—9月在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格检查的老年人2 500名。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自行设计的... 目的了解城乡结合地区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于2012年3—9月在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格检查的老年人2 500名。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为老年人基本情况,最终纳入问卷填写合格的老年人2 387名。结果老年人的抑郁检出率为25.1%(598/2 387)。不同抑郁状况老年人的平均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脑卒中既往史、冠心病既往史、高血压既往史、腰臀比(WHR)、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吸烟史、饮茶史、饮酒史、心肌梗死既往史、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脑卒中既往史、WHR及FPG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城乡结合地区老年人的抑郁检出率较高,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脑卒中既往史、WHR及FPG是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城乡结合地区 老年人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耵聍栓塞和鱼刺卡喉及眼部异物等取出探讨全科医学的执业范畴 被引量:1
11
作者 裴林夕 吴汉骥 魏新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7-622,622,共6页
经过近十年的"医改",尽管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大医院、大机构、政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导的全科诊疗,并未明显地将"全科诊疗"水平提高到发达国家的服务标准。本文通过耵聍栓塞、鱼刺卡喉、眼部... 经过近十年的"医改",尽管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大医院、大机构、政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导的全科诊疗,并未明显地将"全科诊疗"水平提高到发达国家的服务标准。本文通过耵聍栓塞、鱼刺卡喉、眼部异物等取出3个病例,回顾中国内地的"分科与专科"操作以及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发展历程,了解国内外全科医学的诊疗现状,对国内"全科医学的执业范畴"进行探讨,并结合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理念及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分析全科医学学科的诊疗内容与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 专科医生 职业范畴 综合性照顾 连续性照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