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3~6岁学龄前儿童视屏暴露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敏 姜春花 +1 位作者 康淑蓉 李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6-800,共5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上海市闵行区3~6岁学龄前儿童视屏暴露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上海市闵行区21所幼儿园3~6岁儿童,于2023年4至5月对家长进行在线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视屏暴露的影响因素。结果:... 目的:调查并分析上海市闵行区3~6岁学龄前儿童视屏暴露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上海市闵行区21所幼儿园3~6岁儿童,于2023年4至5月对家长进行在线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视屏暴露的影响因素。结果:2147名学龄前儿童平均视屏暴露时间为(2.52±1.96)h/d,其中345人(16.07%)为高暴露,1457人(67.86%)为中等暴露,345人(16.07%)为低暴露。工作日和周末视屏暴露时间分别为(2.40±2.02)和(2.82±2.12)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OR=1.759,95%CI为1.131~2.735)、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OR=2.649,95%CI为1.721~4.080)或大专(OR=1.811,95%CI为1.290~2.542)、家庭月收入<10000元(OR=2.321,95%CI为1.595~3.380)、晚上睡觉前使用视屏产品(OR=1.824,95%CI为1.467~2.268)、家长在儿童面前使用视屏产品(OR=1.550,95%CI为1.147~2.094)、家长支持使用视屏产品(OR=1.294,95%CI为1.066~1.570)的学龄前儿童视屏暴露的风险较高;而3岁(OR=0.658,95%CI为0.473~0.915)、独生子女(OR=0.717,95%CI为0.595~0.864)、家长陪伴使用视屏产品(OR=0.631,95%CI为0.512~0.776)及家长限制使用视屏产品(OR=0.515,95%CI为0.332~0.800)的学龄前儿童视屏暴露的风险较低。结论:上海市3~6岁儿童的视屏暴露处于较高水平,以父母的行为和认知改变为重点的干预策略可改善儿童的视屏暴露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学龄前儿童 视屏暴露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超声筛查三级转诊体系的高危儿肾盂扩张筛查和随访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龚一女 张莺 +10 位作者 沈茜 毕允力 钱蔷英 孙颖华 李云 姚亦 郑鷁冰 施雄 胡海萍 李培红 徐虹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326-330,共5页
目的对0~3月龄高危儿肾盂扩张(RPD)筛查和随访,探讨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泌尿系统超声筛查三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儿童专科医院)转诊体系(简称三级转诊体系)实施的可行性。方法在三级转诊体系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甄别高危儿... 目的对0~3月龄高危儿肾盂扩张(RPD)筛查和随访,探讨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泌尿系统超声筛查三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儿童专科医院)转诊体系(简称三级转诊体系)实施的可行性。方法在三级转诊体系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甄别高危儿并转诊至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院泌尿系统超声筛查RPD、随访和转诊,儿童专科医院对转诊RPD患儿确诊和制定干预措施。结果①筛查结果: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3 743名0~3月龄高危儿泌尿系统超声筛查RPD阳性率9.0%(338例),男婴在总的RPD以及轻、中和重度RPD的筛查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女婴,但男女婴轻、中、重度RPD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随访结果:285例在1岁时统计随访结果,诊断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3例,巨输管症2例,重复肾、重复上肾积水伴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其中手术3例;余279例RPD患儿经(5.4±4.5)个月随访,241例RPD恢复正常,其中轻、中和重度比例分别为91.9%、76.3%和22.2%;RPD好转16例,持续17例,加重5例。③三级转诊体系:第2年度较第1年度自愿接受泌尿系统超声筛查高危儿的比例增加(83.0%vs 64.1%),RPD筛查阳性率未见明显差异(9.5%vs 7.8%);第1年度较第2年度转诊率及随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三级转诊体系的高危儿RPD筛查、随访和转诊运行实施效果良好,儿童专科医院需进一步完善培训和转诊机制,妇幼保健院在三级转诊体系中的作用关键,特别是随访和转诊是三级转诊体系的最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 超声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脑性瘫痪早期预测工具综述 被引量:10
3
作者 龚春丹 杨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4期340-343,共4页
本文就国内开展的脑瘫早发现工作情况进行综述。目前临床常用检查方法包括神经学检查(Vojta姿势反射、婴儿运动里程碑、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影像学检查(头颅超声、CT、MRI)及电生理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图... 本文就国内开展的脑瘫早发现工作情况进行综述。目前临床常用检查方法包括神经学检查(Vojta姿势反射、婴儿运动里程碑、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影像学检查(头颅超声、CT、MRI)及电生理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其中神经学检查作为临床常用评估方法,异常评估结果能一定程度预测脑瘫结局。全身运动质量评估近3年被引进国内,在预测痉挛型脑瘫方面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可作为脑瘫诊断的参考,可发现器质性病变或并发其他功能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早期预测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电脑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头颅超声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脑电图 体感诱发电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婴儿运动动机问卷在高危儿应用中的信度研究
4
作者 黄俊 汪军 +2 位作者 杨红 高和荣 孟凡喆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82-1088,共7页
目的:确定中文版婴儿运动动机问卷(IMMQ)的测量信度。方法:由研究小组中2名儿童康复医师和3名治疗师根据英语版IMMQ翻译、回译和集体讨论形成中文版IMMQ。以100例3—11月龄的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高危儿父母现场填写纸质版或通过互联网问... 目的:确定中文版婴儿运动动机问卷(IMMQ)的测量信度。方法:由研究小组中2名儿童康复医师和3名治疗师根据英语版IMMQ翻译、回译和集体讨论形成中文版IMMQ。以100例3—11月龄的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高危儿父母现场填写纸质版或通过互联网问卷星手机端填写电子版IMMQ。高危儿的母亲和父亲均须完成第一次IMMQ调查,在完成第一次IMMQ调查后的1周(第7天),高危儿母亲或和父亲完成第二次IMMQ调查。分析IMMQ在高危儿父母间测试信度和重测信度,比较不同调查形式(现场问卷、互联网问卷星)、不同年龄段高危儿(3—6月龄、7—11月龄)、高危儿父母每日照料时长(1—3h,4—7h,8—12h,>12h)以及高危儿父母的文化程度(高中及初中、大学、研究生)的IMMQ信度。结果:本研究共完成并收回符合标准的调查问卷为81例高危儿的资料。IMMQ总分和各分区分值测试者间信度ICC=0.776—0.878,IMMQ总分分值重测信度ICC=0.927,各分区分值重测信度:父母亲总体重测信度ICC=0.811—0.913,父亲重测信度ICC=0.798—0.890,母亲重测信度ICC=0.811—0.923;现场发放问卷形式的测试者间信度ICC=0.796—0.915,重测信度ICC=0.783—0.894,网络问卷星形式的测试者间信度ICC=0.811—0.951,重测信度ICC=0.796—0.978;3—6月龄和7—11月龄IMMQ总分分值测试者间信度ICC=0.880,3—6月龄IMMQ分区分值测试者间信度ICC=0.729—0.895,7—11月龄IMMQ分区分值测试者间信度ICC=0.669—0.897;不同文化程度父母的IMMQ总分和各分区分值测试重测信度ICC=0.892—0.976;不同照料时间父母的IMMQ总分和各分区分值测试重测信度ICC=0.822—0.947。结论:中文版IMMQ在高危儿中应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可用于临床或研究目的。IMMQ可能成为早期运动发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将作为传统婴儿发育评估工具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版婴儿运动动机问卷 高危儿 信度研究 运动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