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成年人特殊检察程序实施制度研究——以上海的实践为样本
1
作者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课题组 叶青 叶国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2-160,共9页
最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专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同时,现行法律体系在未成年人特殊检察程序方面,依然存在着缺乏系统化、完整性和明确性的缺陷。上海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创设了大量的特殊检察制度和办案... 最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专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同时,现行法律体系在未成年人特殊检察程序方面,依然存在着缺乏系统化、完整性和明确性的缺陷。上海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创设了大量的特殊检察制度和办案措施,并主要体现在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等三个环节的诉讼程序实施制度方面。通过对未成年人特殊检察程序实施制度的研究,有利于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未成年人的专章规定在实践中切实得到贯彻实施,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一体化工作机制,进而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特殊检察程序 审查批捕 审查起诉 诉讼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和解发展中检察机关基本立场之确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福弟 赵宁 张亮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2-147,共6页
在我国刑事和解发展过程中,检察机关应作为刑事诉讼内部一个稳健力量对其进行引导和规制,并根据法律和社会对刑事和解的期望和要求以及对和解模式的技术分析确立以下基本立场:刑事和解要符合刑法的一般和特殊预防目的、体现出刑法的诱... 在我国刑事和解发展过程中,检察机关应作为刑事诉讼内部一个稳健力量对其进行引导和规制,并根据法律和社会对刑事和解的期望和要求以及对和解模式的技术分析确立以下基本立场:刑事和解要符合刑法的一般和特殊预防目的、体现出刑法的诱导功能、有利于纠纷的彻底解决;同时要协调好刑事和解发展与国家、社会、个人、司法机关利益的关系;最后应根据刑事和解价值目标和不同案件具体情况,从技术角度选择适用不同的刑事和解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刑事和解 价值追求 基本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检察官基本立场之确立 被引量:4
3
作者 郭晶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8-112,共5页
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进程中,检察机关必然面对刑事诉讼结构、模式的反思及对自身的定位和功能的诠释和立场选择。由诉讼价值取向不同引发的实际案件处理中的分歧,常常使检察官自身成为站在法官和警察之间的最为艰难的办案者。... 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进程中,检察机关必然面对刑事诉讼结构、模式的反思及对自身的定位和功能的诠释和立场选择。由诉讼价值取向不同引发的实际案件处理中的分歧,常常使检察官自身成为站在法官和警察之间的最为艰难的办案者。如何真正建立独立的、合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检察思维体系”,摆脱观念的束缚和行为的模棱两可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笔者欲从基层检察实践面临的这一困境出发,从明晰检察官客观义务、改变传统思维导向及全面职能履行等方面阐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检察官基本立场的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官 基本立场 确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检察档案信息资源 被引量:4
4
作者 曹一鸣 林文钧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4-45,共2页
当前电子政务发展迅猛,我国政府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正在进行战略转型,即从信息技术阶段转向信息资源阶段,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向深入应用阶段。当前各级检察院都在进行信息化的建设,随着信息化应用的逐步深入,应用系统之间相互割裂... 当前电子政务发展迅猛,我国政府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正在进行战略转型,即从信息技术阶段转向信息资源阶段,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向深入应用阶段。当前各级检察院都在进行信息化的建设,随着信息化应用的逐步深入,应用系统之间相互割裂、数据无法关联查询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形成了事实上的信息孤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信息资源 信息化手段 检察院 信息化应用 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建设 电子政务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监督司法的重点和突破口 被引量:5
5
作者 涂龙科 姚魏 刘晶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9,共9页
在《监督法》施行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下,加强人大监督司法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人大监督司法工作存在着监督与支持的关系把握不准;调查研究的手段不完善;监督手段滞后、刚性不足;缺乏专业支持、... 在《监督法》施行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下,加强人大监督司法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人大监督司法工作存在着监督与支持的关系把握不准;调查研究的手段不完善;监督手段滞后、刚性不足;缺乏专业支持、力量不足等问题。有必要在明确人大监督司法基本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常用的监督方式,加强调查研究,以司法类信访件的监督为突破口,推动司法机关建立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提升监督司法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 监督司法 监督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融资的立法规制梯度及刑事法边界——以类型化的融资风险等级划分为依托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东平 赵宁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41,共8页
不特定融资主体难以实现信息对称,且公众投资利益易受损害,故公众性是界定非法集资性质的本体要件。以公众融资方式与用途的不同组合来分辨融资行为的类型化差异,是解析融资风险构成的切入点。目前,民间融资的刑事立法主要偏向对不特定... 不特定融资主体难以实现信息对称,且公众投资利益易受损害,故公众性是界定非法集资性质的本体要件。以公众融资方式与用途的不同组合来分辨融资行为的类型化差异,是解析融资风险构成的切入点。目前,民间融资的刑事立法主要偏向对不特定融资行为的规制,但应区别对待:资本经营性融资实有刑法干预的必要,而生产经营性融资应交由刑法前置性规范调整。尽管融资风险可控性等级识别并非绝对,但仍可为风险本位下划清非法集资的入罪边界提供参照。控制融资风险的关键是实现资本风险经营结构与融资类型、方式、规模相适应,而立足于风险本位的非法集资刑事规制才具备正当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 公众 风险 用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离职竞业限制协议的现行法研究——质疑有关司法解释草案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江锴 欧阳昊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2-51,共10页
对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第9条的规定,若将其理解为授予了劳动者离职竞业限制协议撤销权,则属于作出合同法定生效要件的规定,违反了《立法法》等法律明确的合同法定生效要件只... 对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第9条的规定,若将其理解为授予了劳动者离职竞业限制协议撤销权,则属于作出合同法定生效要件的规定,违反了《立法法》等法律明确的合同法定生效要件只能由法律、行政法规作出规定的规则;若将其解释为对当事人离职竞业限制协议"自劳动关系终止后生效"的约定生效条件的规范,则又与现行法律对附生效条件合同的有关规定相冲突。事实上,现行法已经能够实现对离职竞业限制协议的有效规范,上述规定既因与现行法相冲突而缺乏正当性,且因没有实际效用而不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职竞业限制协议 法定生效要件 约定生效条件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打拐与我国儿童保护机制反思 被引量:1
8
作者 姚建龙 《东方法学》 201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微博打拐在兴起之初实际上就已经"异化"为微博打乞,"全面禁止儿童乞讨"的倡议缺乏对儿童权利的应有尊重。对于强迫型和牟利型儿童乞讨现象,当然应当严厉禁止,包括对情节极为恶劣者适用死刑、剥夺监护权等方式,但是... 微博打拐在兴起之初实际上就已经"异化"为微博打乞,"全面禁止儿童乞讨"的倡议缺乏对儿童权利的应有尊重。对于强迫型和牟利型儿童乞讨现象,当然应当严厉禁止,包括对情节极为恶劣者适用死刑、剥夺监护权等方式,但是对于自救型乞讨,显然难以也不应当采取严禁的立场。如果不对滞后的儿童保护机制进行变革,儿童群体性受害的恶性循环就难以避免。有效的儿童保护机制是社会转型的稳压器,〔1〕完善儿童保护机制不仅仅是儿童保护的需要,也是平稳完成社会转型,维系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需要,期待微博打拐能够成为我国儿童保护机制变革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打拐 儿童保护机制 儿童乞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法分则中空白罪状的解释规则探讨——兼以交通肇事罪中的责任认定为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谭滨 赵宁 瞿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5-160,共6页
空白罪状自身的描述性内容往往与指明参照的法律、法规条文内容相同或者相似,而空白罪状解释的中心问题就是在参照空白罪状指明的法律、法规条文时,如何体现刑法价值上的独立判断。因此在理解空白罪状的描述性内容时,应注重空白罪状自... 空白罪状自身的描述性内容往往与指明参照的法律、法规条文内容相同或者相似,而空白罪状解释的中心问题就是在参照空白罪状指明的法律、法规条文时,如何体现刑法价值上的独立判断。因此在理解空白罪状的描述性内容时,应注重空白罪状自身描述性条款的独立性,同时还要注重从实质角度对空白罪状进行解释,具体包括要从实质角度理解空白罪状所描述具体犯罪的实行行为和危害结果。对空白罪状指明参照法规中的违法行为主观方面,要根据刑法的故意、过失标准来确定。通过对现行交通肇事罪中刑事责任认定的考察,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空白罪状在参照其他法律、法规认定犯罪时,应如何保持刑法上独立的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白罪状 解释规则 交通肇事罪 责任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外投机交易刑法介入必要性之反思——“地下炒金”刑事治理实践之规范内评析与规范外反思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伟 吴晓峰 赵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5-53,共9页
"地下炒金"是对在正规交易市场外非法从事黄金现货延期交割或变相期货交易相关行为的统称,实践中对此称谓不一,其主要表现为"纯中介"与"做市商"两种模式。不宜先入为主地将"地下炒金"一概认定... "地下炒金"是对在正规交易市场外非法从事黄金现货延期交割或变相期货交易相关行为的统称,实践中对此称谓不一,其主要表现为"纯中介"与"做市商"两种模式。不宜先入为主地将"地下炒金"一概认定为"变相期货交易"。以非法经营罪、合同诈骗罪、赌博罪对"地下炒金"行为定罪处罚,均存在一定障碍。对生活、市场、投资等不同领域应适用不同的欺诈标准,离基本生活越远的领域越不需要刑法介入。生活与刑法同在,市场进则诈骗退,投资抵触刑罚,有投机无诈骗。"地下炒金"系高风险、高回报的投机行为,刑法应谨慎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炒金 法外投机交易 刑事治理 非法经营 变相期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分则条文中“情节严重”类综合性犯罪构成要件研究——以司法实践将综合性要件转化为单一性要件的需求为视角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陆建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5-160,F0003,共7页
在我国刑法分则罪刑式条文中存在众多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情节严重"类综合性规定。该类综合性构成要件在条文中以单独的"情节严重"、"情节恶劣"或者与单一要件并列的形式出现,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综合性... 在我国刑法分则罪刑式条文中存在众多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情节严重"类综合性规定。该类综合性构成要件在条文中以单独的"情节严重"、"情节恶劣"或者与单一要件并列的形式出现,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综合性要件主要指影响行为的法益侵犯性与行为人主观罪过的各种情况。该类综合性要件可使刑法条文表述更为简洁,并对刑法处罚范围进行提示和限制,使立法和司法活动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其内容主要根据司法解释等相关规定进行明确。在我国刑法分则条文中以示例法将综合性要件和单一性要件并用的情形并不少见,在司法实践中有待于通过类比单一性要件、解释、判例等方式将综合性要件转化为单一性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分则 情节严重 综合性要件 单一性要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单罪状的司法认定和解释规则研究——以盗窃罪的司法认定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明 赵宁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59,共8页
简单罪状内容相对简单,基本上能够被罪名加以概括和体现,由于其描述的犯罪通常较为常见,其内涵和范围往往难以准确界定。常见简单罪状虽内容简单,但其描述的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相对较为普遍,因此在犯罪客观方面经常会出现一些非典型性的... 简单罪状内容相对简单,基本上能够被罪名加以概括和体现,由于其描述的犯罪通常较为常见,其内涵和范围往往难以准确界定。常见简单罪状虽内容简单,但其描述的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相对较为普遍,因此在犯罪客观方面经常会出现一些非典型性的行为手段、行为对象等,导致在司法认定中存在许多争议和模糊。通常情况下,首先应依一般的社会观念来理解常见自然犯简单罪状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对实践中一些非典型性案例和生活事实的总结和归纳,并根据简单罪状的法律规定和一般社会观念对归纳的内容进行检验和协调,才能够全面地从本质上完善对简单罪状内涵和范围的理解;同时,还应注意常见自然犯简单罪状与相关特定犯罪罪状的法条竞合关系。作为司法实践中最为常见的犯罪类型,盗窃罪罪状的理解就体现了该种解释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罪状 司法认定 解释规则 盗窃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分则条文罪状的理解与相应法定刑配置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严明华 张少林 赵宁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0-154,共5页
刑法分则条文罪状规定的具体犯罪与相应法定刑之间存在以社会危害性为基础的相互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从法定刑的质和量两个方面,对如何理解具体罪状产生提示和限制作用。具体而言,在法定刑质的方面,法定刑对应罪状所描述的行为,务必... 刑法分则条文罪状规定的具体犯罪与相应法定刑之间存在以社会危害性为基础的相互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从法定刑的质和量两个方面,对如何理解具体罪状产生提示和限制作用。具体而言,在法定刑质的方面,法定刑对应罪状所描述的行为,务必要达到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程度,且法定刑的刑种和严厉程度是依照一定标准而与具体犯罪的罪状内容相对应。在法定刑量的方面,对某一具体犯罪而言,同一档次法定刑所对应罪状描述的不同种类行为社会危害性应基本相同;对于不同犯罪而言,可通过对相关具体犯罪法定刑的比较,运用体系解释、目的解释等方法,来确定该具体犯罪罪状的特定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状解释 法定刑配置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与能动的矛盾——对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过程的反思
14
作者 叶国平 郭晶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0-143,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一起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处理的全过程的分析,认为在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轻刑化和行刑社会化的探索中,应从司法理性的角度对司法实践中的操作程序及量刑标准作出更为合理的设计和规范;同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建立全社... 本文通过对一起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处理的全过程的分析,认为在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轻刑化和行刑社会化的探索中,应从司法理性的角度对司法实践中的操作程序及量刑标准作出更为合理的设计和规范;同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预防、帮教机制,避免司法人员过度的能动性损害了法律的理性与公正而走向极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司法能动性 司法人员 自由裁量度 司法制度 司法成本 社会投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