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维生素D受体及p53信号通路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李晗
李昆珊
+8 位作者
吴璐一
周志刚
黄任佳
吴焕淦
刘雅楠
黄艳
马晓芃
刘慧荣
陆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259-2263,2270,共6页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相关,针灸对UC有显著的疗效,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从维生素D受体(VDR)及与VDR相关的p53信号通路角度,观察针灸对UC大鼠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DSS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相关,针灸对UC有显著的疗效,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从维生素D受体(VDR)及与VDR相关的p53信号通路角度,观察针灸对UC大鼠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DSS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对双侧天枢穴采用电针或隔药灸干预1周,维生素D灌胃1周。分析大鼠结肠黏膜形态并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QPCR检测结肠VDR蛋白和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p53、PUMA和Caspase-3蛋白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经电针、隔药灸和VD干预后各组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电针、隔药灸可以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炎性反应,该效应可能与针灸对VDR及下游p5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针刺
艾灸
维生素D受体
p5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应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8
2
作者
钟蕊
翁志军
+7 位作者
赵继梦
李昆珊
吴璐一
黎梅
黄艳
顾沐恩
周志刚
许琼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354-2358,共5页
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2月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平台(VIP)及Pubmed数据库中,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与实验机制研究文献。以“艾灸”或“灸法”或“moxibustio...
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2月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平台(VIP)及Pubmed数据库中,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与实验机制研究文献。以“艾灸”或“灸法”或“moxibustion”“溃疡性结肠炎”或“炎症性肠病”或“ulcerative colitis”为检索词,纳入临床或实验机制研究文献,排除综述类文献、个案、病例报告等,最终筛选出46篇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此总结近10年艾灸治疗UC临床及实验机制。从调节患者免疫平衡、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细胞凋亡进行分析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提出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艾灸
肠黏膜屏障
细胞凋亡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维生素D受体及p53信号通路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李晗
李昆珊
吴璐一
周志刚
黄任佳
吴焕淦
刘雅楠
黄艳
马晓芃
刘慧荣
陆嫄
机构
上海
中医药大学
针灸
免疫
效应重点
研究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常州附属医院常州市中医医院颈腰痛中心
江西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免疫研究室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259-2263,227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4074)——基于VDR信号通路探讨艾灸对UC肠道抗菌肽的调控机制研究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8YQ11)——艾灸干预溃疡性结肠炎E3泛素连接酶TRIM31的免疫调节机制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青年项目(20164Y0221)——基于VDR信号通路探讨艾灸对UC肠道抗菌肽的调控机制研究。
文摘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相关,针灸对UC有显著的疗效,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从维生素D受体(VDR)及与VDR相关的p53信号通路角度,观察针灸对UC大鼠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DSS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对双侧天枢穴采用电针或隔药灸干预1周,维生素D灌胃1周。分析大鼠结肠黏膜形态并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QPCR检测结肠VDR蛋白和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p53、PUMA和Caspase-3蛋白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经电针、隔药灸和VD干预后各组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电针、隔药灸可以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炎性反应,该效应可能与针灸对VDR及下游p5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有关。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针刺
艾灸
维生素D受体
p53信号通路
Keywords
Ulcerative colitis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Vitamin D receptor
p53 signaling pathway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应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8
2
作者
钟蕊
翁志军
赵继梦
李昆珊
吴璐一
黎梅
黄艳
顾沐恩
周志刚
许琼
机构
上海
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
气功
研究所
上海
中医药大学
针灸
免疫
效应重点
研究室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免疫研究室
江西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354-235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4074)——基于VDR信号通路探讨艾灸对UC肠道抗菌肽的调控机制研究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8YQ11)——艾灸干预溃疡性结肠炎E3泛素连接酶TRIM31的免疫调节机制
上海市扬帆计划(17YF1417600)——针灸调控UC结肠组织差异表达circRNAs筛选与生物信息学挖掘。
文摘
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2月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平台(VIP)及Pubmed数据库中,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与实验机制研究文献。以“艾灸”或“灸法”或“moxibustion”“溃疡性结肠炎”或“炎症性肠病”或“ulcerative colitis”为检索词,纳入临床或实验机制研究文献,排除综述类文献、个案、病例报告等,最终筛选出46篇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此总结近10年艾灸治疗UC临床及实验机制。从调节患者免疫平衡、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细胞凋亡进行分析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提出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艾灸
肠黏膜屏障
细胞凋亡
免疫平衡
Keywords
Ulcerative colitis
Moxibustion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Apoptosis
Immune balance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维生素D受体及p53信号通路调节作用的研究
李晗
李昆珊
吴璐一
周志刚
黄任佳
吴焕淦
刘雅楠
黄艳
马晓芃
刘慧荣
陆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应机制研究进展
钟蕊
翁志军
赵继梦
李昆珊
吴璐一
黎梅
黄艳
顾沐恩
周志刚
许琼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