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材质针灸针温针灸的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程珂 魏建子 沈雪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703-707,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针灸针温针灸在人体穴位的温度特性及初步调查受试者对其的响应。方法:纳入10名健康受试者,通过数字测温仪观察不锈钢针、金针、银针温针灸过程中针体与皮肤接触处针体的温度时间曲线,记录人体对温针灸的热痛阈和耐热...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针灸针温针灸在人体穴位的温度特性及初步调查受试者对其的响应。方法:纳入10名健康受试者,通过数字测温仪观察不锈钢针、金针、银针温针灸过程中针体与皮肤接触处针体的温度时间曲线,记录人体对温针灸的热痛阈和耐热痛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健康受试者在不同温针灸过程中的舒适感、热感、不良反应以及对其的接受度。结果:大灸量(1.5g艾)的银针温针灸温热刺激最强、持续时间最长,其次依次为小灸量(1.2g艾)的银针、大灸量(1.5g艾)金针、大灸量(1.5g艾)不锈钢针。受试者对不锈钢针和金针温针灸都可忍受,30%的受试者觉得两种银针温针灸太烫而不能忍受;不锈钢针和金针温针灸后未见不良反应,而两种银针温针灸后分别有40%和90%的受试者出现表面轻度灼伤;受试者对温热刺激相对较小的不锈钢针、金针和小灸量银针灸表示都能接受,而对于大灸量银针灸,接受率为70%;所有受试者都表示愿意接受温针灸治疗后的表面轻度灼伤或起泡反应。结论:小灸量银针灸可产生足量的温热刺激而不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不适感。但在临床施治前,仍需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征求患者同意后再行施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金针 不锈钢针 银针 热痛阈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同一经络不同穴位的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对比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吴志远 缪飞 +4 位作者 项琼瑶 郝晶 葛林宝 倪根雄 陈克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比较针刺同一经络不同穴位所引起的不同中枢反应。材料和方法:利用BOLD技术观察分别针刺12例志愿者右侧足三里和丰隆穴时脑信号的改变,用SPM2软件分析比较激活脑区的差异。结果:针刺足三里时激活的脑区位... 目的:应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比较针刺同一经络不同穴位所引起的不同中枢反应。材料和方法:利用BOLD技术观察分别针刺12例志愿者右侧足三里和丰隆穴时脑信号的改变,用SPM2软件分析比较激活脑区的差异。结果:针刺足三里时激活的脑区位于左侧海马回、颞中回、颞上回和右侧颞上回、缘上回。针刺丰隆穴激活的脑区位于左侧颞上回、颞中回和右侧颞上回、扣带回、额内侧回、中央旁小叶。结论:相同经络的不同穴位针刺后引起的脑激活区不完全相同,两侧颞上回和左侧颞中回可能是针刺右侧足三里和丰隆穴作用的共同神经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经络 穴位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年低强度激光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琳 程珂 沈雪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108,共5页
近年来,低强度激光针灸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其临床疗效与激光的各种参数以及治疗方法有关。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中外文数据库,对近5年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临床常被用作激光针... 近年来,低强度激光针灸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其临床疗效与激光的各种参数以及治疗方法有关。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中外文数据库,对近5年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临床常被用作激光针灸照射治疗的低强度激光主要有半导体激光、氦氖激光以及二氧化碳激光。对不同研究中使用的的低强度激光的主要参数如波长、功率、功率密度以及研究方法如照射时间、疗程、选穴等归纳整理,为今后临床应用低强度激光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激光 膝骨关节炎 激光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络研究近50年回顾与今后研究方向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维波 郭义 +5 位作者 林玉英 魏瑚 费伦 丁光宏 贾谦 武夷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5期99-104,共6页
本文在强调经络研究的重大意义同时,回顾了近50年来国内外经络研究的成绩、现状与问题,并就今后5 ̄10年经络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以求集中科技资源,联合攻关,使这一对中国经济、科技、社会和政治等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 本文在强调经络研究的重大意义同时,回顾了近50年来国内外经络研究的成绩、现状与问题,并就今后5 ̄10年经络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以求集中科技资源,联合攻关,使这一对中国经济、科技、社会和政治等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意义的重大课题早日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研究 回顾 建议 经络研究 科技资源 中国经济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经络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义 王广军 +1 位作者 陈宥伊 林玉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5期122-126,共5页
作者对国内经络研究有关项目、取得的成果、研究队伍、主要的仪器设备、发表的论文及出版的书籍等进行调研,并将部分专家的建议整理,提出对我国经络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经络研究 建议 经络研究 研究队伍 仪器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络实质的揭示是中医现代化的关键 被引量:4
6
作者 丁光宏 魏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5期107-112,共6页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作者在针灸经络方面的研究体会,认为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是经络实质的揭示,而针灸经络的研究在穴位结构功能特异性、穴位效应与疗效的特异性、经络作为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生理学机理和经络作为气血运行通道的物质基础等方...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作者在针灸经络方面的研究体会,认为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是经络实质的揭示,而针灸经络的研究在穴位结构功能特异性、穴位效应与疗效的特异性、经络作为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生理学机理和经络作为气血运行通道的物质基础等方面如有突破,将推动整个中医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中医现代化 机理研究 研究趋势 中医现代化 经络实质 针灸经络 穴位效应 结构功能 物质基础 气血运行 生理学 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嘌呤能信号和胞外核苷酸酶在疲劳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沈诞 余嘉惠 +2 位作者 汪丽娜 沈雪勇 王丽娜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29-935,共7页
疲劳是一种主观不适感,往往表现为多样的躯体和精神主诉;其不仅可发展为独立的疾病,也可作为多种疾病的症状,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疲劳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中枢和外周神经递质水平改变和能量代谢异常被认为是其主要原因。ATP等... 疲劳是一种主观不适感,往往表现为多样的躯体和精神主诉;其不仅可发展为独立的疾病,也可作为多种疾病的症状,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疲劳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中枢和外周神经递质水平改变和能量代谢异常被认为是其主要原因。ATP等嘌呤物质在细胞内主要参与躯体能量需求过程,而在细胞外则作为重要信号分子参与有效神经传递、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免疫反应和控制等,在疲劳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胞外ATP代谢进一步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激活P1受体和P2受体,而胞外核苷酸酶通过释放受体配体控制嘌呤物质浓度,以终止或促进嘌呤信号通路。本文对嘌呤能信号和胞外核苷酸酶协同影响疲劳感受与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为疲劳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疲劳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能信号 嘌呤受体 胞外核苷酸酶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建模模拟研究
8
作者 谢君瑜 丁光宏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2-346,共15页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在多种生理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至今,学者对这类通道的研究分析已经长达20多年.在实验方面,大电导率和小电导率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晶体结构的确定,使人们对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建模和模拟分析成为可能,并对这...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在多种生理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至今,学者对这类通道的研究分析已经长达20多年.在实验方面,大电导率和小电导率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晶体结构的确定,使人们对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建模和模拟分析成为可能,并对这类通道的动力学机理的了解大大深入.在对离子通道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多种模拟方法和计算手段都展示了各自的优越性和针对性,这为我们提供了从不同方面认识离子通道的可能性,但他们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特别是,在众多针对离子通道的理论分析技术当中,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尤为突出.这一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对离子通道结构功能关系以及动力学特性更加全面与细节的描述,这些都是其他很多技术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另外,分子动力学模拟又包括多种方法,不同方法的使用使得我们能从不同切入点研究离子通道不同的特性.因此在本文中,我们着眼于对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计算分析,特别是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应用.通过对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介绍,我们探讨了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在构象、磷脂环境、机械刺激、电压依赖以及门控开放等方面的动力学机制.同时对不同模拟技术优劣性的比较将会为我们日后的探索提供更好的研究方法.最后,我们也概括了国内近年来在离子通道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和突出成果,为我们日后深入研究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提供新的思路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 机械敏感性传导 建模计算 模拟分析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内关穴红外辐射光谱病理信息分析 被引量:35
9
作者 沈雪勇 丁光宏 +4 位作者 邓海平 魏建子 赵玲 张海蒙 费伦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3-446,共4页
采用特制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50名冠心病患者和47名正常成年人内关穴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显示,在1.5—16μm间的73个检测波长中,右内关穴的32个波长及左内关穴的23个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比较有显著差异(... 采用特制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50名冠心病患者和47名正常成年人内关穴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显示,在1.5—16μm间的73个检测波长中,右内关穴的32个波长及左内关穴的23个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01),其中与能量代谢有关的2~2.5μm波长处的红外辐射强度冠心病患者明显低干正常人(p〈0.05-p〈0.005).冠心病患者两侧内关穴红外辐射强度有显著差异的波长数明显多于正常人(p〈0.001).结果提示,冠心病患者内关穴红外辐射光谱中存在特异性病理信息;冠心病患者内关穴区的能量代谢和气血功能活动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穴位 红外辐射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增生患者期门穴与非穴位对照点红外辐射光谱比较 被引量:26
10
作者 应荐 沈雪勇 +4 位作者 丁光宏 程亦勤 张海蒙 沈霃平 胡升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45-1147,共3页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双侧期门穴与非穴位对照,羔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68名乳腺增生病患者左、右期门穴与非穴位对照,最体表1.5~16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乳腺增生病...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双侧期门穴与非穴位对照,羔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68名乳腺增生病患者左、右期门穴与非穴位对照,最体表1.5~16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乳腺增生病患者左期门穴在检测的59个波长点中有49个点(3.50、4.00、4.50~16.00μm)红外辐射强度明显高于与非穴对照点(P〈0.05);右期门穴在检测的59个波长检测点中有48个点(1.75、3.50、4.00、4.50~6.50、7.00、7.50~16.00μm)红外辐射强度明显高于与非穴对照点(P〈0.05)。结论:期门穴红外辐射强度增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乳腺增生病肝气郁滞的病理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期门穴 红外辐射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鼻穴复合激光照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1
作者 沈雪勇 赵玲 +5 位作者 丁光宏 高建平 李国安 张海蒙 王丽祯 程珂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目的:观察复合激光照射穴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特异性。方法:以10.6μm^650nm复合激光照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犊鼻穴及非穴对照点,进行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问卷进行... 目的:观察复合激光照射穴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特异性。方法:以10.6μm^650nm复合激光照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犊鼻穴及非穴对照点,进行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问卷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犊鼻穴组治疗2周与治疗前比较,疼痛和功能程度积分均有显著改善(分别P=0.000和P=0.014),而对照点组各指标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110~P=0.699)。犊鼻穴组和对照点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101~P=0.983)。结论:犊鼻穴激光照射对膝骨关节炎有明显疗效,这一效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因样本偏小和对照组脱落率较高,犊鼻穴效应的特异性有待进一步明确,应在此初步研究基础上,开展大样本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犊鼻 激光针灸 膝骨性关节炎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弹性动脉瘤模型的血液动力学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军伟 殷文义 +3 位作者 丁光宏 杨新建 史万超 张晓龙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0-738,共9页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血液动力学参数对于动脉瘤形成、生长以及破裂的影响。从医学影像学图像出发,进行二维弹性动脉瘤模型的血液动力学数值模拟。将其结果与刚性动脉瘤结果在速度矢量场和切应力分布上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存在较大差异。...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血液动力学参数对于动脉瘤形成、生长以及破裂的影响。从医学影像学图像出发,进行二维弹性动脉瘤模型的血液动力学数值模拟。将其结果与刚性动脉瘤结果在速度矢量场和切应力分布上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几个截面的速度分布有较大差异,其中一个出口的速度分布明显偏心,这将影响壁面的应力分布以及管壁物质交换。弹性和刚性模拟沿瘤壁的壁面切应力分布曲线走势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两者的切应力数值特别是在瘤颈附近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分析阐明弹性壁模型更加符合临床与病理生理实际。研究结果对于分析动脉瘤形成、生长破裂以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二维数值模拟 弹性壁 医学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机能异常患者足三里穴伏安特性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毛慧娟 沈雪勇 +2 位作者 魏建子 陆琛斐 王瀚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7期1503-1505,共3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异常患者足三里穴伏安特性的变化。方法:应用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检测系统检测56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35例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和40例健康者足三里穴的增减双程伏安曲线,比较患者和健康者伏安特性的差异。结果:甲亢...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异常患者足三里穴伏安特性的变化。方法:应用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检测系统检测56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35例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和40例健康者足三里穴的增减双程伏安曲线,比较患者和健康者伏安特性的差异。结果:甲亢患者左右侧足三里穴伏安面积明显小于健康者(P<0.05),伏安曲线电压溢出率明显低于健康者(P<0.05)。甲减患者左足三里穴惯性面积明显大于健康者(P<0.05)。结论:甲亢患者足三里穴电阻明显低于健康者;甲减患者左足三里穴对能量传输的"畅通性"明显低于健康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足三里 伏安特性 电阻 甲亢 甲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伏安特性计算机检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霆 沈雪勇 +1 位作者 魏建子 丁光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427-1429,共3页
目的:开发PC机与单片机相结合的穴位伏安特性计算机测试系统。方法:PC机与单片机通过串口通讯,给单片机发送控制参数,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读回,绘出伏安曲线、记录和分析处理相应的数据。单片机系统根据PC机发出的控制参数产生扫描电流加... 目的:开发PC机与单片机相结合的穴位伏安特性计算机测试系统。方法:PC机与单片机通过串口通讯,给单片机发送控制参数,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读回,绘出伏安曲线、记录和分析处理相应的数据。单片机系统根据PC机发出的控制参数产生扫描电流加到探头上进行测量,并将电压数据读取发给PC机。结果:用本检测系统对正常人体的穴位进行测量,发现人体穴位伏安曲线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均表现为增程曲线上穿减程曲线,形成一个类似磁滞回线的惯性区域。结论:本检测系统可准确、稳定、可靠地检测人体穴位的伏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伏安特性 电阻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大陵穴伏安特性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毛慧娟 沈雪勇 +1 位作者 魏建子 王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大陵穴伏安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检测系统检测了5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与42例健康人大陵穴及对照点的增减双程伏安曲线。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大陵穴与对照...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大陵穴伏安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检测系统检测了5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与42例健康人大陵穴及对照点的增减双程伏安曲线。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大陵穴与对照点的增程、减程伏安面积及惯性面积进行比较。结果:健康人左侧大陵穴的增、减程伏安面积和惯性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点(P<0.05)。健康人右侧大陵穴的增、减程伏安面积和惯性面积均大于左侧(P<0.05)。甲亢患者右、左大陵穴及其右对照点的增、减程伏安面积均显著小于健康人(P<0.05),甲亢患者左大陵穴对照点的惯性面积显著大于健康人(P<0.05)。结论:甲亢患者穴位对能量传输的"畅通性"明显低于健康人,其机体恢复能力亦明显低于健康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伏安特性 电阻 甲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足三里穴伏安特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霆 沈雪勇 +1 位作者 毛慧娟 魏建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445,共2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与正常人足三里穴伏安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计算机检测系统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与正常人足三里穴及旁开的非穴对照点的伏安特性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正常人...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与正常人足三里穴伏安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计算机检测系统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与正常人足三里穴及旁开的非穴对照点的伏安特性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正常人和甲亢患者穴位的增程、减程伏安面积及惯性面积均小于对照点;甲亢患者减程伏安面积小于正常人。结论:穴位对能量的传输能力强于对照点;甲亢患者的机体恢复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伏安特性 电阻 甲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M7:一种具有离子通道和激酶活性的双功能膜蛋白 被引量:11
17
作者 田舜莲 江慧 施静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3-257,共5页
TRPM7(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离子通道和蛋白激酶双重结构的双功能蛋白。作为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其对包括Ca2+、Mg2+、K+、Na+在内的众多二价和单价阳离子有通透性;作为一种蛋白激酶其... TRPM7(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离子通道和蛋白激酶双重结构的双功能蛋白。作为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其对包括Ca2+、Mg2+、K+、Na+在内的众多二价和单价阳离子有通透性;作为一种蛋白激酶其可使自身或底物磷酸化。TRPM7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中,组成性表达于可兴奋和非可兴奋性细胞的质膜上;参与细胞内Mg2+平衡的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细胞的黏附和迁移等重要生理过程;并成为一些疾病如脑缺血损伤的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归纳近年的研究,对其结构、调控与功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M7 通道激酶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代谢的整体动力学模型及生理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伟 朱彬 +2 位作者 丁光宏 党瑞山 陈尔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研究心肺系统参数的变化与细胞的生存环境(组织液氧分压)的定量关系。方法:基于呼吸—循环系统建立了一个描述人体氧代谢的动力学集中参数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方程的数值分析给出了参数变化对组织液氧分压的影响。结果:理论模拟的... 目的:研究心肺系统参数的变化与细胞的生存环境(组织液氧分压)的定量关系。方法:基于呼吸—循环系统建立了一个描述人体氧代谢的动力学集中参数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方程的数值分析给出了参数变化对组织液氧分压的影响。结果:理论模拟的两种治疗方法(提高吸入气体的氧浓度和改善血液循环)对组织液氧分压的提高效果与临床的观察结果相一致,模拟的组织氧分压的概率分布规律与动物实验结果很相似。结论:理论研究为临床治疗方法的评判及肌体氧代谢的分析提供了定量的指标,对细胞低氧环境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代谢 气体扩散 氧分压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CB1受体和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参与电针镇痛机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寿崟 赵颖倩 +2 位作者 徐鸣曙 葛林宝 张必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8-392,共5页
目的:研究大麻素CB1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是否参与单次或反复电针镇痛机制。方法:以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造成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分别对单次及反复电针后的大鼠进行痛阈和纹状体D2受体mRNA表达水平检测。... 目的:研究大麻素CB1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是否参与单次或反复电针镇痛机制。方法:以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造成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分别对单次及反复电针后的大鼠进行痛阈和纹状体D2受体mRNA表达水平检测。同时用CB1受体拮抗剂或激动剂干预。结果:①单次和反复电针后痛阈均升高,且关节炎痛+电针+拮抗剂组的镇痛效果弱于关节炎痛+电针组(P<0.01);关节炎痛+激动剂组与关节炎痛+电针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无论是单次或反复电针,关节炎痛+电针+拮抗剂组大鼠纹状体D2受体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电针组(P<0.01)。③在反复电针观察组中,关节炎痛+激动剂组大鼠纹状体D2受体mRNA表达水平与关节炎痛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著低于关节炎痛+电针组(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单次和反复电针产生的镇痛作用可能部分通过大麻素受体CB1介导,纹状体D2受体可能也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镇痛 大麻素CB1受体 多巴胺D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伏膈核尾状核内大麻素CB1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寿崟 赵颖倩 +1 位作者 徐鸣曙 葛林宝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48-352,共5页
目的:研究大麻素CB1受体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方法:以完全弗氏佐剂造成AA大鼠模型,在电针治疗四次后以大麻素CB1受体拮抗剂AM251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大鼠缩爪反射潜伏期(PWL)的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伏膈核... 目的:研究大麻素CB1受体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方法:以完全弗氏佐剂造成AA大鼠模型,在电针治疗四次后以大麻素CB1受体拮抗剂AM251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大鼠缩爪反射潜伏期(PWL)的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伏膈核、尾状核内CB1受体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1)电针治疗后大鼠PWL延长,电针+AM251组的电针镇痛效果显著弱于电针组(P<0.01);(2)电针+AM251组较电针组大鼠伏膈核、尾状核内CB1受体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但与假模型组和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Western blot结果与FQ-PCR结果一致:电针+AM251组较电针组大鼠伏膈核、尾状核内CB1受体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但与假模型组和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251能够翻转电针后大鼠伏膈核、尾状核内CB1受体的高表达,减弱电针镇痛作用,提示CB1受体可能参与电针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佐剂性关节炎 大麻素受体-1 大麻素受体-1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