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区主要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力军 洪美玲 +3 位作者 袁晓 裴恩乐 刘振生 王正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3,共5页
2007年6月对上海市区17个主要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9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3目6科8属,其中两栖动物4种,占上海两栖动物种数的50%,爬行动物5种,占上海爬行动物种数的18.5%。由于适宜生境的缺失、红耳龟Trachemys scrip... 2007年6月对上海市区17个主要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9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3目6科8属,其中两栖动物4种,占上海两栖动物种数的50%,爬行动物5种,占上海爬行动物种数的18.5%。由于适宜生境的缺失、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和流浪猫的增多、人为干扰和环境污染等原因,上海市区公园两栖爬行动物种类十分稀少。两栖动物中的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nigromaculatus和金线侧褶蛙Pelophylaxplancyi plancyi为主要优势类群,爬行动物数量十分稀少,而外来物种红耳龟则是爬行动物的主要优势类群,并分布于许多公园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爬行动物 多样性 外来物种 上海 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爬行类及两栖类动物隐孢子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党海亮 何国声 +6 位作者 张龙现 曹杰 金惠宇 虞坚颐 朱顺海 黄燕 徐梅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的蛇,蜥蜴,蟾蜍,龟等部分爬行类动物及两栖类动物感染隐孢子虫情况。方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隐孢子虫卵囊。结果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31条野生蛇,隐孢子虫感染率为45.2%(14/31);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的蛇,蜥蜴,蟾蜍,龟等部分爬行类动物及两栖类动物感染隐孢子虫情况。方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隐孢子虫卵囊。结果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31条野生蛇,隐孢子虫感染率为45.2%(14/31);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44份粪样总感染率为13.6%(6/44),蜥蜴感染率为30%(3/9),乌龟感染率为100%(1/1),巨龟感染率为100%(1/1),蟒蛇感染率为25%(1/4);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测,仅发现2份蜥蜴样品感染,感染率为22.2%(2/9)。结论本调查表明,来自野外蛇的隐孢子虫感染率要显著高于动物园驯养的爬行动物,对喜食野生蛇类的陋习提出了严重的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蜥蜴 改良抗酸染色法 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 隐孢子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野生蛇类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金惠宇 裴恩乐 +1 位作者 党海亮 何国声 《野生动物》 2007年第6期23-24,共2页
用改良抗酸性染色法对采自上海地区野生蛇类的胃内容物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地区野生蛇类隐孢子虫的感染率高达45.2%,显著高于动物园驯养的爬行动物的感染率(4.5%)。同时揭示了野生蛇类驯养死亡率极高的重要原因,... 用改良抗酸性染色法对采自上海地区野生蛇类的胃内容物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地区野生蛇类隐孢子虫的感染率高达45.2%,显著高于动物园驯养的爬行动物的感染率(4.5%)。同时揭示了野生蛇类驯养死亡率极高的重要原因,并给喜食蛇类等野生动物者提出了严重的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区 野生蛇类 隐孢子虫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崇明东滩震旦鸦雀冬季种群栖息地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15
4
作者 董斌 吴迪 +3 位作者 宋国贤 谢一民 裴恩乐 王天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351-4358,共8页
2008年11月-2009年3月,在崇明东滩对震旦鸦雀(Paradoxornis heudei)种群生态进行调查研究,并对震旦鸦雀种群和生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单因素方差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收割造成的... 2008年11月-2009年3月,在崇明东滩对震旦鸦雀(Paradoxornis heudei)种群生态进行调查研究,并对震旦鸦雀种群和生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单因素方差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收割造成的芦苇滩涂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和分布以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生境选择分析。结果表明,崇明东滩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为(5.08±3.11)只/hm2;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和芦苇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震旦鸦雀种群的分布和芦苇的高度、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和食物资源量呈显著正相关;互花米草和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和分布呈显著负相关;互花米草入侵和芦苇收割降低了震旦鸦雀越冬期的栖息地质量,保留一部分生长质量较好的芦苇可以缓解震旦鸦雀冬季种群的生存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震旦鸦雀 冬季种群 生境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的湿地与水鸟
5
作者 袁晓 《园林》 2008年第11期22-25,共4页
什么是湿地《湿地公约》定义: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咸淡水或咸水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关键词 《湿地公约》 水鸟 上海 咸淡水 沼泽地 泥炭地 潮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滩涂围垦后水鸟群落结构的变化——以南汇东滩为例 被引量:42
6
作者 张斌 袁晓 +3 位作者 裴恩乐 牛俊英 衡楠楠 王天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599-4608,共10页
近年来长江口滩涂湿地高强度的促淤围垦对生物多样性保育造成了严重影响。2006至2010年在南汇东滩进行了水鸟调查,研究围垦后堤内环境的快速演替过程对水鸟的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鸻鹬类、雁鸭类和鹭类3类主要水鸟类群,结果表明鸻... 近年来长江口滩涂湿地高强度的促淤围垦对生物多样性保育造成了严重影响。2006至2010年在南汇东滩进行了水鸟调查,研究围垦后堤内环境的快速演替过程对水鸟的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鸻鹬类、雁鸭类和鹭类3类主要水鸟类群,结果表明鸻鹬类的总数量呈严重下降趋势(ANOVA,P=0.009),而雁鸭类和鹭类总数量在上升(ANOVA,P=0.015;P=0.00);在种类数量方面,鸻鹬类和雁鸭类差异不显著(ANOVA,P=0.597;P=0.523),鹭类种类数变化极显著(ANOVA,P=0.00)。同时,通过对水鸟的栖息地选择因子偏好的分析,发现滩涂减少是鸻鹬类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而大型水产养殖塘和芦苇增加是雁鸭类和鹭类数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为此提出相应海岸带湿地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湿地 围垦 栖息地退化 生境偏好 生态保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引入狗獾释放后定居巢的生境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彤 褚可龙 +3 位作者 蒋文忠 顾国林 袁晓 徐宏发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99,共6页
2014年4月—2016年3月,对上海郊区释放的狗獾所建立的洞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异地引入的狗獾在大规模城市化的上海郊区仍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并能很好地适应野外的自然环境。生境特征分析显示:释放后的狗獾喜好在有地下空间、地势较... 2014年4月—2016年3月,对上海郊区释放的狗獾所建立的洞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异地引入的狗獾在大规模城市化的上海郊区仍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并能很好地适应野外的自然环境。生境特征分析显示:释放后的狗獾喜好在有地下空间、地势较高的竹林、靠近水源、远离公路的生境中营巢定居;在乔木密度高、草本长势好、远离公路的生境中觅食。狗獾食源地调查显示:上海郊区狗獾冬季主要食物是蚯蚓和土壤昆虫,其主要来源依次为:果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常绿阔叶林。在上海郊区,重引入狗獾释放成功须满足5个条件:可利用的地下空间,地势较高长势好的竹林,成熟的果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提供食物,充足的水源以及避免人为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獾 重引入 洞巢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明陈家镇示范绿地两栖类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文利 裴恩乐 +3 位作者 袁晓 张庆费 施洪亮 李永涛 《野生动物》 2009年第5期263-264,289,共3页
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对崇明陈家镇示范绿地两栖类进行调查,根据两栖类资源和生境的特点,选取了17处调查地点。共记录到泽蛙、中华蟾蜍、黑斑蛙、金线蛙等两栖类4种,共计546只,其中泽蛙329只,占总数的61%,优势明显。在不同栖息生境中... 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对崇明陈家镇示范绿地两栖类进行调查,根据两栖类资源和生境的特点,选取了17处调查地点。共记录到泽蛙、中华蟾蜍、黑斑蛙、金线蛙等两栖类4种,共计546只,其中泽蛙329只,占总数的61%,优势明显。在不同栖息生境中浅滩观测到两栖类种类最多,4种两栖类都观测到,在林带观测到的两栖类有266只,占总数的49%,数量最多,不同生境两栖类分布差异显著。不同水域中沟浜分布的两栖类有4种,达到全部观测4种记录,同时沟浜观测到两栖类303只,占总数的55%,数量最多,两栖类分布受水域性质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陈家镇 两栖类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