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利用互联网交易珍稀活体野生动物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马波 金惠宇 裴恩乐 《野生动物》 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
互联网开辟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也为许多非法经营提供了便利。利用网络交易活体濒危野生动物备受关注,近年来这种贸易对野生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产生破坏性影响,但对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很少。上海作为一个国际贸易中心,网上... 互联网开辟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也为许多非法经营提供了便利。利用网络交易活体濒危野生动物备受关注,近年来这种贸易对野生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产生破坏性影响,但对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很少。上海作为一个国际贸易中心,网上交易市场亦十分发达,近期上海的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办理数起涉及非法网上交易野生动物案件。本文通过对利用在线交易网站、论坛和聊天工具、商业网站结合搜索引擎广告等不同网络载体实现的珍稀活体野生动物交易案例分析及相关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目前利用网络交易珍稀活体野生动物现状。根据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3点对策:加强对快递行业的管理,加大对相关人群的普法宣传,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交易 活体野生动物 现状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大莲湖生态修复区富营养化评价及氮磷平衡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朱浩 刘兴国 +3 位作者 吴宗凡 裴恩乐 郭文利 苗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7-160,共4页
利用营养状态下卡森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上海市大莲湖生态修复区的富营养状况进行了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各监测点水体均达到富营养化水平。大莲湖富营养化主要影响因子氮磷的输入输出状况为:氮输入总量2 174kg/a,约占总量的92%;... 利用营养状态下卡森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上海市大莲湖生态修复区的富营养状况进行了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各监测点水体均达到富营养化水平。大莲湖富营养化主要影响因子氮磷的输入输出状况为:氮输入总量2 174kg/a,约占总量的92%;磷输入总量466.27kg/a,约占总量的97%;氮磷的主要来源为上游外源水;氮磷输出量分别为1 963和352.1kg/a,截留率分别为9%和24%。因此,大莲湖生态修复区内水质虽然得到明显改善,但各项水质指标要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还需要控制上游水源的污染物入湖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区 富营养化 氮磷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市售蟾蜍寄生蠕虫感染情况初步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其平 董辉 +10 位作者 韩红玉 吴有陵 朱顺海 李榴佳 吴迪 梁思婷 李莎 翟颀 杨斯函 裴恩乐 黄兵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9-53,共5页
为了解上海市市售蟾蜍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对60只中华大蟾蜍进行剖检,按脏器检查、收集寄生虫虫体,统计寄生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强度。结果显示,蟾蜍寄生虫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强度为28.23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明显不同,线虫、... 为了解上海市市售蟾蜍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对60只中华大蟾蜍进行剖检,按脏器检查、收集寄生虫虫体,统计寄生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强度。结果显示,蟾蜍寄生虫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强度为28.23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明显不同,线虫、吸虫、绦虫和棘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93.33%、73.33%、8.33%和15.00%,感染强度分别为17.52、14.48、10.40和2.67条。不同脏器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不同,肠道和肺脏的寄生虫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00%和88.33%;肠道、肺脏、肌肉寄生虫的感染强度分别为15.63、12.28和11.33条,明显高于其他器官。不同种类寄生虫的寄生虫部位明显不同,线虫主要来源于肺部和肠道,吸虫和棘头虫主要来源于肠道,绦虫主要来源于肌肉。通过对检出虫体的形态进行初步观察,吸虫、线虫、绦虫和棘头虫种类分别约有3、4、1和1种,但具体种类尚需进一步鉴定。本调查结果为掌握上海市市售蟾蜍寄生虫感染状况和做好寄生虫病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 中华大蟾蜍 寄生虫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部分鸟类寄生蠕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韩红玉 李榴佳 +8 位作者 董辉 朱顺海 吴有陵 吴迪 赵其平 姜连连 王艳歌 裴恩乐 黄兵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3-49,共7页
为了解上海市鸟类寄生虫感染现状,于2012年从上海市部分花鸟市场分批购买了11科21种103只鸟,采用完全剖检法对鸟类消化道及各脏器进行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有14种33只鸟检出蠕虫,鸟种类的蠕虫感染率为66.67%(14/21),鸟个体的蠕虫感染率... 为了解上海市鸟类寄生虫感染现状,于2012年从上海市部分花鸟市场分批购买了11科21种103只鸟,采用完全剖检法对鸟类消化道及各脏器进行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有14种33只鸟检出蠕虫,鸟种类的蠕虫感染率为66.67%(14/21),鸟个体的蠕虫感染率为32.04%(33/103),其中黄鹂、灰背鸫、灰喜鹊、丝光椋鸟、喜鹊、野鹌鹑等6种鸟的检出率较高,感染率为60%~100%。在检出蠕虫的14种33只鸟中,共检获蠕虫932条,其中从9种16只鸟检获吸虫268条,从8种17只鸟检获绦虫631条,从7种12只鸟检获线虫17条,从4种7只鸟检获棘头虫16条。在检获的932条蠕虫,分别来自肺脏、肾脏、肝脏(胆囊)、肠道,而在心脏、气管、胃、皮下等组织器官未检出蠕虫。肠道是寄生虫寄生的主要场所,从27只鸟的肠道检获746条蠕虫,分别占阳性鸟和蠕虫数的81.82%(27/33)、80.04%(746/932);其次为肝脏(胆囊),从8只鸟的肝脏(胆囊)检获182条蠕虫,分别占阳性鸟和蠕虫数的24.24%、19.53%。在感染强度上,野鸽子和乌灰鸫的蠕虫感染强度最高,平均每只分别检出171条和123条,其次为灰背鸫(53条/只)。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鸟类寄生虫的种类多,且蠕虫的各大类(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均有检出,依据检获的虫体数量,绦虫和吸虫是鸟类的主要寄生虫,调查结果为初步掌握上海市鸟类寄生虫的感染现状、做好鸟类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寄生虫 蠕虫 感染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市售青蛙寄生蠕虫感染情况初步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顺海 董辉 +10 位作者 赵其平 吴迪 吴有陵 李榴佳 韩红玉 梁思婷 李莎 翟颀 杨斯涵 裴恩乐 黄兵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53-57,共5页
为了解上海市市售青蛙蠕虫的感染情况,对52只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进行剖检,按脏器检查、收集寄生虫虫体,统计寄生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强度。结果显示,青蛙蠕虫感染率为90.38%,平均感染强度为20.21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明显... 为了解上海市市售青蛙蠕虫的感染情况,对52只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进行剖检,按脏器检查、收集寄生虫虫体,统计寄生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强度。结果显示,青蛙蠕虫感染率为90.38%,平均感染强度为20.21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明显不同,线虫、吸虫、绦虫和棘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50.00%、86.54%、17.31%和51.92%,感染强度分别为3.38、15.00、5.11和5.22条。不同脏器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不同,肠道的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90.38%;肠道、肌肉与皮下寄生虫的感染强度分别为15.34和11.38条,明显高于其他器官。不同种类寄生虫的寄生虫部位明显不同,线虫、吸虫和棘头虫主要来源于肠道,绦虫主要来源于肌肉与皮下。通过对检出虫体的形态进行初步观察,吸虫、线虫、绦虫和棘头虫种类分别约有6、3、1和2种,但具体种类尚需进一步鉴定。本调查结果为掌握上海市市售青蛙寄生虫感染状况和做好寄生虫病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蛙 黑斑蛙 蠕虫 寄生虫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部分鸟类寄生虫虫卵检查情况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榴佳 赵其平 +8 位作者 朱顺海 韩红玉 吴迪 董辉 吴有陵 姜连连 王艳歌 裴恩乐 黄兵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8-253,共6页
为调查上海市部分鸟类寄生虫感染情况,于2012年2、5、8、11月分别对上海市部分鸟类粪便进行采集,共抽样采集46种鸟类的231个粪样,采用漂浮法、沉淀法和麦氏虫卵计数法调查其寄生虫虫卵的感染率及感染强度。结果显示:有39种鸟的171个粪... 为调查上海市部分鸟类寄生虫感染情况,于2012年2、5、8、11月分别对上海市部分鸟类粪便进行采集,共抽样采集46种鸟类的231个粪样,采用漂浮法、沉淀法和麦氏虫卵计数法调查其寄生虫虫卵的感染率及感染强度。结果显示:有39种鸟的171个粪样检出寄生虫虫卵阳性,粪便中的寄生虫虫卵以球虫卵囊和线虫卵为主。5月和8月寄生虫虫卵的检出率相对较高。球虫卵囊和线虫卵的每克粪便卵囊数(OPG/EPG)最大值均出现在11月,分别为168 750个和3375个。检查结果表明,上海花鸟市场鸟类感染寄生虫的种类较多,感染率高。检查结果为掌握上海鸟类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和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球虫 线虫 虫卵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野生动物保护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裴恩乐 《园林》 2012年第3期21-25,共5页
本文从"野生动物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这一理念出发,分析了上海野生动物的特点、分布与价值,介绍了上海野生动物保护的借施与成效。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 海城市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郊野公园无尾两栖动物微生境利用特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凯 慕志强 +4 位作者 岳衢 于峰 袁晓 薄顺奇 王正寰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6-434,共9页
两栖动物是衡量城市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指标类群。郊野公园是上海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两栖类栖息地。2015年5—9月,采用样线法对上海市6个郊野公园的无尾两栖类物种种群数量进行调查,采用样方法采集15种微生境变量数据。通过主成分分... 两栖动物是衡量城市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指标类群。郊野公园是上海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两栖类栖息地。2015年5—9月,采用样线法对上海市6个郊野公园的无尾两栖类物种种群数量进行调查,采用样方法采集15种微生境变量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了解各无尾两栖类物种对微生境因子的利用特征,并用卡方适合度检验分析无尾两栖类的不同种间分布重叠度。结果表明,优势度由高到低为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金线侧褶蛙Pelophylax plancyi、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饰纹姬蛙Microhyla fissipes、黑斑侧褶蛙P.nigromaculatus,适宜的水质和结构合理的水生植被是其生存、繁衍的基础,坡度较小的自然坡岸是无尾两栖类自由往返水陆之间的重要保障。陆生植被的重要性次于水生植被,仅与金线侧褶蛙和黑斑侧褶蛙的分布有显著正相关。不同无尾两栖类物种对水体大小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郊野公园的水体比较开阔,不利于饰纹姬蛙的生存。本研究建议根据不同无尾两栖类的栖息地利用特征,建设具有不同物种特异性的栖息地景观,在保护好无尾两栖类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共绿地的综合生态服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野公园 无尾两栖动物 微生境 冗余分析 物种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南汇东滩湿地鸟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文利 袁晓 +3 位作者 裴恩乐 夏述忠 严晶晶 王天厚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604,共9页
2008年1~12月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对上海南汇东滩湿地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8种,隶属于14目40科。其中旅鸟有63种,占所调查鸟类总物种数的39.87%;冬候鸟58种,占36.71%;夏侯鸟19种,占12.03%;留鸟18种,占11.39%,迁徙鸟类占有... 2008年1~12月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对上海南汇东滩湿地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8种,隶属于14目40科。其中旅鸟有63种,占所调查鸟类总物种数的39.87%;冬候鸟58种,占36.71%;夏侯鸟19种,占12.03%;留鸟18种,占11.39%,迁徙鸟类占有绝对优势。繁殖鸟有37种,其中东洋界种类25种,占该区繁殖鸟类种数的67.57%,该区域东洋界区系特色明显。记录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上海市重点保护鸟类4种,上海市鸟类新纪录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鸟类 调查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崇明岛发现北方狭口蛙(Kaloula borealis)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娜 石玉帛 +7 位作者 魏文芝 韦旭 赵思雨 黄鹏真 王天厚 裴恩乐 袁晓 陈珉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9-540,共2页
北方狭口蛙(Kaloula borealis)隶属于姬蛙科(Microhylidds),狭口蛙属(Kaloula)。该蛙体宽扁,头宽大于头长;吻短而圆;鼓膜隐蔽;皮肤光滑,背部及四肢有深色斑块,背部有少数小疣;腹部浅紫肉色;胸部有厚的皮肤腺;雄性线紫红色;前肢短... 北方狭口蛙(Kaloula borealis)隶属于姬蛙科(Microhylidds),狭口蛙属(Kaloula)。该蛙体宽扁,头宽大于头长;吻短而圆;鼓膜隐蔽;皮肤光滑,背部及四肢有深色斑块,背部有少数小疣;腹部浅紫肉色;胸部有厚的皮肤腺;雄性线紫红色;前肢短,前臂及手长小于体长的1/2;后肢粗短,胫长不到体长的1/3;指、趾端钝圆,趾间半蹼,外侧跖间无蹼^([1-2])(图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口蛙属 雄性线 姬蛙 上海崇明岛 小疣 胫长 头宽 趾间 头长 黑斑侧褶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生境类型对鸟类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68
11
作者 杨刚 王勇 +7 位作者 许洁 丁由中 吴时英 唐海明 李宏庆 王小明 马波 王正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86-4195,共10页
2011年12月—2012年11月,在上海世纪公园和滨江森林公园对鸟类群落和植物群落进行调查,通过对12个植被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将两个公园分为8种不同的生境类型。结果表明:2个公园生境构成存在显著差异,滨江森林公园灌木层植物发达的生境(H... 2011年12月—2012年11月,在上海世纪公园和滨江森林公园对鸟类群落和植物群落进行调查,通过对12个植被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将两个公园分为8种不同的生境类型。结果表明:2个公园生境构成存在显著差异,滨江森林公园灌木层植物发达的生境(Habitat with developed shrub layer,S型)以及灌木层和地被层植物都发达的生境(Habitat with developed tree layer and shrub layer,T+S型)数量显著多于世纪公园,世纪公园地被层发达的生境(Habitat with developed ground cover layer,G型)以及乔木层和地被层植物都发达的生境(Habitat with developed tree layer and ground cover layer,T+G型)数量显著多于滨江森林公园。世纪公园不同生境中鸟种数差异显著,而滨江森林公园中差异不显著。2个公园有24种共有鸟种,对共有鸟种生境利用率的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滨江森林公园鸟类生境利用率显著高于世纪公园。对2个公园共有生境类型中鸟种数进行分析,发现滨江森林公园鹟科(Muscicapidae)鸟类种数显著大于世纪公园。根据以上结果,上海城市公园不同生境类型对鸟类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影响。因此,建议在规划和建设大型城市公园时,应构建植被分层结构复杂的生境,多样化种植各类乔木,林下多样化搭配灌木。在保留供游客休憩草坪区域的同时种植各类草本植物,以此提高鸟类生境利用率,增加城市公园的鸟类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生境类型 鸟类群落 植被结构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植被特征对陆生鸟类集团的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杨刚 许洁 +6 位作者 王勇 丁由中 袁晓 裴恩乐 马波 王小明 王正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824-4835,共12页
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其植被特征对鸟类集团存在显著影响。在通过分析植被特征对陆生鸟类集团的作用,从而为公园合理配置植被来提高其作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理论基础。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 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其植被特征对鸟类集团存在显著影响。在通过分析植被特征对陆生鸟类集团的作用,从而为公园合理配置植被来提高其作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理论基础。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样线法对上海滨江森林公园进行鸟类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划分鸟类集团,用高度定义植被层次,用卡方检验分析鸟类行为在植被层次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滨江森林公园陆生鸟类群落在乔木层的栖息行为和运动行为频次显著多于其在灌木层和地被层的行为频次,在地被层的取食行为频次显著多于其在乔木层和灌木层的行为频次。陆生鸟类可划分为8个鸟类集团,鸟类集团之间存在栖息、运动和取食空间生态位的重叠。食虫拾取集团、杂食拾取集团、食肉飞取集团和植食拾取集团在栖息、运动和取食空间生态位上均存在较高的重叠度,其通过食性分离各自空间生态位。食虫探取集团和食虫飞取集团互为栖息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最高集团,其通过取食方式的不同来实现生态位的分离。根据公园植被特征对鸟类集团的影响结果对上海市公园绿地植被配置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特征 鸟类集团 生态位重叠 主成分分析 鸟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垦对长江口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吕巍巍 马长安 +3 位作者 余骥 田伟 袁晓 赵云龙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0-347,共8页
于2011年4—12月,采用生态学的方法,选择了长江口横沙东滩成陆区、促淤区和自然潮滩三种生境,研究了围垦对其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横沙东滩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8种,物种分布为自然潮滩(22种)>促淤区(19种)>成陆区(7种)... 于2011年4—12月,采用生态学的方法,选择了长江口横沙东滩成陆区、促淤区和自然潮滩三种生境,研究了围垦对其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横沙东滩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8种,物种分布为自然潮滩(22种)>促淤区(19种)>成陆区(7种),优势种为自然潮滩(6种)>促淤区(5种)>成陆区(2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均丰度为促淤区(118.68ind/m2)>成陆区(100.67ind/m2)>自然潮滩(57.56ind/m2),而年均生物量为促淤区(35.71g/m2)>自然潮滩(27.56g/m2)>成陆区(1.52g/m2),三种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与其种类组成有关。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H′、J、d)为自然潮滩>促淤区>成陆区。群落聚类和MDS分析显示横沙东滩三种生境的底栖动物群落之间存在较明显差异,同时ABC曲线也证实了成陆区和促淤区的底栖动物群落有明显变化,而自然潮滩的群落结构相对完整。以上结果表明,围垦导致横沙东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垦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横沙东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横沙东滩围垦潮滩内外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吕巍巍 马长安 +3 位作者 余骥 田伟 袁晓 赵云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825-6833,共9页
2011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和12月(冬季),在横沙东滩的围垦潮滩和自然潮滩进行底栖动物的采样调查,进行功能群划分及数量特征分析。在围垦潮滩和自然潮滩分别采集到底栖动物19种和22种。依据食性将其划分为浮游生物食者、... 2011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和12月(冬季),在横沙东滩的围垦潮滩和自然潮滩进行底栖动物的采样调查,进行功能群划分及数量特征分析。在围垦潮滩和自然潮滩分别采集到底栖动物19种和22种。依据食性将其划分为浮游生物食者、植食者、肉食者、杂食者和碎屑食者5种功能群,围垦潮滩各功能群物种数分别为4,5,4,3,3;自然潮滩分别为6,3,5,6,2。围垦潮滩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植食者>浮游生物食者>肉食者>杂食者>碎屑食者;自然潮滩为浮游生物食者>杂食者>肉食者>碎屑食者>植食者。围垦潮滩季节间仅有浮游生物食者和植食者的物种数存在显著性差异,潮位间仅有植食者的丰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自然潮滩季节间仅有浮游生物食者的丰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潮位间仅有植食者的物种数和丰度无显著性差异。围垦潮滩主导功能群在各潮位均为浮游生物食者和植食者;自然潮滩主导功能群由高潮带到低潮带变化为浮游生物食者→浮游生物食者和杂食者→杂食者。围垦潮滩浮游生物食者和植食者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较高,而杂食者相对较低;自然潮滩杂食者和肉食者的3种多样性指数较高,而植食者相对较低。以上结果表明:围垦潮滩和自然潮滩底栖动物功能群的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别;各潮位底栖动物功能群组成的不同与生境密切相关;围垦导致底栖动物群落以及功能群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功能群 围垦 横沙东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狗獾活动规律和取食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勇勇 谢志刚 +5 位作者 徐循 褚可龙 蒋文忠 裴恩乐 袁晓 徐宏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407-3409,共3页
[目的]探究半散放条件下引入狗獾(Meles meles)的四季活动规律和取食行为。[方法]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上海市郊区采用红外夜间监视仪对从山东引入的狗獾进行了活动规律和取食行为的研究。[结果]新出生的幼獾春、夏季受到母獾照料,... [目的]探究半散放条件下引入狗獾(Meles meles)的四季活动规律和取食行为。[方法]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上海市郊区采用红外夜间监视仪对从山东引入的狗獾进行了活动规律和取食行为的研究。[结果]新出生的幼獾春、夏季受到母獾照料,出洞时间较成体平均晚35 min,夜间活动持续时间较成体平均短40 min;与自然环境下上海本地狗獾相比,引入狗獾四季夜间活动持续时间均较长,平均长约2.50 h,且最长活动时间发生在夏季,为9.85 h;不同季节引入狗獾对于人工补饲的取食情况差异明显,其中秋季平均每天取食时间最长,为2.93 h,占夜间活动持续时间的比重也最大,为34.8%;春、夏季取食时间较分散,秋、冬季则较集中,分别集中在16:00~20:00和0:00~4:00时间段,分别占整个取食时间的61.0%和62.0%。[结论]为上海地区狗獾种群的生态恢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獾 引入 活动规律 取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鹊和山斑鸠体内棘口科吸虫的种类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思婷 董辉 +8 位作者 朱顺海 韩红玉 赵其平 吴迪 翟颀 李莎 杨斯涵 裴恩乐 黄兵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52,共9页
为鉴定喜鹊和山斑鸠体内棘口吸虫种类,本文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种类鉴定。分子生物学结果显示,来源于喜鹊和山斑鸠虫体的线粒体NADH脱氢酶1(ND1)基因同源性为99%,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两种鸟的虫体ND1序列归类在同... 为鉴定喜鹊和山斑鸠体内棘口吸虫种类,本文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种类鉴定。分子生物学结果显示,来源于喜鹊和山斑鸠虫体的线粒体NADH脱氢酶1(ND1)基因同源性为99%,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两种鸟的虫体ND1序列归类在同一分支,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强壮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obustum)和弗氏棘口吸虫(E.friedi)。形态学观测结果显示,来自同一种鸟的虫体具有相似的形态结构,而两种鸟之间的虫体形态存在一定差异;通过比较所获得虫体与强壮棘口吸虫、弗氏棘口吸虫之间的形态特征,发现这两种鸟体内检出的棘口吸虫均与弗氏棘口吸虫的的形态特征更为相符。结合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鉴定的结果,确定感染喜鹊和山斑鸠的棘口科吸虫均为弗氏棘口吸虫,这是弗氏棘口吸虫在国内的首次报道,喜鹊和山斑鸠应为弗氏棘口吸虫的新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口属 NADH脱氢酶1 弗氏棘口吸虫 喜鹊 山斑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笔记”青少年生态实践创新活动初探 被引量:4
17
作者 严晶晶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9期52-54,共3页
“自然笔记”是青少年生态实践活动的一项创新模式,通过“自然笔记”活动,有效地激发青少年走近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提高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意识。
关键词 “自然笔记” 青少年 生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莲湖生态修复区浮游生物的分布状况及变动趋势 被引量:3
18
作者 裴恩乐 郭文利 夏述忠 《野生动物》 2010年第3期154-156,共3页
2008年7月,对大莲湖规划区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科学考察,针对大莲湖浮游生物的分布状况及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莲湖共有藻类86种,隶属于7门48属。优势种有蓝藻门的席藻、微小平裂藻、隐藻门的啮蚀隐藻、硅藻门的肘状针杆藻、绿... 2008年7月,对大莲湖规划区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科学考察,针对大莲湖浮游生物的分布状况及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莲湖共有藻类86种,隶属于7门48属。优势种有蓝藻门的席藻、微小平裂藻、隐藻门的啮蚀隐藻、硅藻门的肘状针杆藻、绿藻门的小球藻、三角四角藻、简单衣藻、四尾栅藻。与历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大莲湖浮游植物分布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莲湖 生态修复 浮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养羚牛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文利 《野生动物》 2011年第1期18-19,35,共3页
对上海动物园笼养羚牛种群20 a间的繁殖记录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笼养羚牛和野生羚牛的各项繁殖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笼养条件下出生的雌性和雄性羚牛个体的首次成功繁殖年龄分别为4岁和5岁;笼养条件下出生的羚牛包括26只雌性... 对上海动物园笼养羚牛种群20 a间的繁殖记录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笼养羚牛和野生羚牛的各项繁殖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笼养条件下出生的雌性和雄性羚牛个体的首次成功繁殖年龄分别为4岁和5岁;笼养条件下出生的羚牛包括26只雌性和11只雄性,雌雄性比为2.36:1;羚牛的出生主要集中在1~4月,3月出生的个体最多;笼养羚牛首次繁殖年龄和幼仔出生季节与野生羚牛不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羚牛繁殖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牛 笼养 生态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