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位置对乘客换乘路径选择的影响
1
作者 蒋黎 包佳瑶 +1 位作者 高明 朱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0,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实际出行中存在一些不宜量化的因素(如换乘站在线网中的位置等)。这些因素难以量化折算为城市轨道交通多路径概率选择模型中的出行路径阻抗,需要研究这些因素对乘客路径选择的影响。[方法]根据换乘站在城市轨道...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实际出行中存在一些不宜量化的因素(如换乘站在线网中的位置等)。这些因素难以量化折算为城市轨道交通多路径概率选择模型中的出行路径阻抗,需要研究这些因素对乘客路径选择的影响。[方法]根据换乘站在城市轨道交通路径中的位置将换乘站划分为居路径前段、居路径中间、居路径后段三类。基于手机信令获取得到的上海轨道交通线网乘客出行数据,选取其中的典型OD(起讫点)对及符合研究要求的换乘站,将多路径概率选择模型计算得到的选择比例与路径实际选择比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换乘站类型对乘客换乘路径选择的影响规律。[结果及结论]与居路径中间换乘站相比,乘客更趋于选择在居路径前段、居路径后段的换乘站进行换乘,其路径实际选择比例较模型计算选择比例约高10%。构建多路径概率选择模型时,不能简单地将换乘因素量化折算为阻抗,应对各换乘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站位置 换乘路径选择 手机信令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分布和朝向对混凝土管片抗弯承载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路言杰 张小会 +2 位作者 陆满成 张权 杨默语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0,共10页
为研究钢纤维混凝土管片中钢纤维的细观分布和朝向特征对管片宏观承载性能的影响,基于球面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一种更准确的钢纤维投放算法;利用MATLAB编程和Abaqus联合仿真,建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受荷变形和损伤的三维精细模型;以钢纤维... 为研究钢纤维混凝土管片中钢纤维的细观分布和朝向特征对管片宏观承载性能的影响,基于球面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一种更准确的钢纤维投放算法;利用MATLAB编程和Abaqus联合仿真,建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受荷变形和损伤的三维精细模型;以钢纤维方向系数和纤维分布差异率作为变量,详细分析不同参数设置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力学特性和损伤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采用球面概率密度函数优化后的钢纤维投放算法能够有效解决投放不均的问题,并且显著提升模型预测的准确性。2)钢纤维的方向系数和分布差异对管片的抗弯承载力、韧性及延性等关键性能指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钢纤维方向系数由1.0降至0.3时,管片的抗弯韧性下降约75.79%,延性也相应降低约4.18%;而当分布差异率从-0.25增至0.25时,抗弯韧性的降幅达到26.08%,延性则降低约6.72%。3)合理调整钢纤维的分布和朝向有助于增强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管片 钢纤维混凝土 纤维分布 纤维方向系数 管片抗弯承载力 韧性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性剂对沥青黏结及抗水损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周璐 黄卫东 +1 位作者 吕泉 郑茂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7-384,共8页
利用拉拔试验(BBS试验),研究了5种道路常用改性剂(SBS、橡胶颗粒、TB胶粉、岩沥青、多聚磷酸)及其掺量对沥青内聚性能和黏附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5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肯塔堡飞散试验和浸水汉堡车辙试验.结果表明:SBS改性剂会... 利用拉拔试验(BBS试验),研究了5种道路常用改性剂(SBS、橡胶颗粒、TB胶粉、岩沥青、多聚磷酸)及其掺量对沥青内聚性能和黏附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5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肯塔堡飞散试验和浸水汉堡车辙试验.结果表明:SBS改性剂会阻碍沥青与集料表面的黏附,但能够提高沥青的内聚性能,延长沥青的荷载承受能力;橡胶颗粒和TB胶粉均会造成沥青内聚性能和黏附性能的下降,岩沥青能够显著提高沥青的内聚性能和黏附性能,多聚磷酸则会明显降低沥青的水敏感性、改善其黏附性能;不同改性沥青混合料抗松散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的排序为:20%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4.5%SBS改性沥青混合料>0.4%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基质沥青混合料>15%橡胶沥青混合料>20%TB胶粉沥青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内聚性能 黏附性能 抗水损害 拉拔试验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桩土界面荷载传递的荷载-沉降曲线转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文杰 王旭 +1 位作者 王炳龙 王博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1-46,共6页
自锚试验是一种新型检测桩基承载力的方法,为了探讨自锚试验中基桩的荷载-沉降(Q-s)曲线与静载试验的差异,实现自锚试验向静载试验结果的转化,通过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锚试验中基桩的沉降量小于静载试验,桩端阻... 自锚试验是一种新型检测桩基承载力的方法,为了探讨自锚试验中基桩的荷载-沉降(Q-s)曲线与静载试验的差异,实现自锚试验向静载试验结果的转化,通过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锚试验中基桩的沉降量小于静载试验,桩端阻力提前发挥,极限承载力较大;两种试验中基桩极限承载力的比值及Q-s曲线弹性斜率的比值均与基桩锚固深度呈指数关系。最后,基于实测数据的地基土参数分析,提出对数荷载传递模型,利用迭代算法求解基桩承载性状,经室内试验验证,桩土界面荷载传递法可实现基桩Q-s曲线向静载试验结果的转化。该研究成果可为自锚试验基桩的承载力检测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荷载传递法 自锚试验 静载试验 荷载-沉降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