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水透湿面料的研究趋势与功能性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博研 王浩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5-68,共4页
防水透湿面料是近些年最具吸引力的功能性纺织品之一,文中综述了防水透湿面料的主要类型和作用原理,以及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指出静电纺丝技术将成为防水透湿技术的发展新趋势;同时结合新标准GB/T 32614—2016《户外运动装冲锋衣》解... 防水透湿面料是近些年最具吸引力的功能性纺织品之一,文中综述了防水透湿面料的主要类型和作用原理,以及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指出静电纺丝技术将成为防水透湿技术的发展新趋势;同时结合新标准GB/T 32614—2016《户外运动装冲锋衣》解析了防水透湿面料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为研发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 透湿 静电纺丝技术 检测方法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及附件铅释放量的测定
2
作者 刘宇 赵海浪 林圣光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6-140,共5页
文章建立以人工唾液为萃取介质,测定纺织品及纺织品附件中铅释放量的试验方法,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和测试仪器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的定量限为0.02μg/(cm^(2)·h),在低、中、高3个加标浓度下的回... 文章建立以人工唾液为萃取介质,测定纺织品及纺织品附件中铅释放量的试验方法,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和测试仪器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的定量限为0.02μg/(cm^(2)·h),在低、中、高3个加标浓度下的回收率在93.26%~107.65%,相对标准偏差为1.03%~5.99%(n=7);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定量限为0.01μg/(cm^(2)·h),在低、中、高3个加标浓度下的回收率在82.65%~110.32%,相对标准偏差为1.08%~4.61%(n=7)。该方法前处理步骤简单,检测流程短,结果准确度高,适用于可放入婴幼儿和儿童口中的纺织品及其附件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释放量 人工唾液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纺织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变色纺织品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博研 赵玉珠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4-129,共6页
针对光致变色纺织品变色性能检测方法缺失的问题,以商品化的光致变色纺织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光致激发环境,采用手持式分光测色仪测量样品的颜色变化,研究光致变色纺织品的变色和恢复机制,建立光致变色纺织品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受... 针对光致变色纺织品变色性能检测方法缺失的问题,以商品化的光致变色纺织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光致激发环境,采用手持式分光测色仪测量样品的颜色变化,研究光致变色纺织品的变色和恢复机制,建立光致变色纺织品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受光照射后样品颜色变化呈先深后浅趋势,并在照射3min左右达到稳定;太阳光辐照度不会影响样品的变色与恢复过程,采用AM1.5滤光片,辐照度为1000W/m2的标准太阳光作为激发光源照射样品5min,并遮光恢复30min,分别使用人眼和仪器评级测定样品的变色和恢复色差,均可有效检测光致变色纺织品的变色性能;该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可靠性强,可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纺织品 变色性能 检测方法 人眼评级 色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GC-MS法测定纺织品中的异味化合物 被引量:2
4
作者 包海峰 吴东晓 +2 位作者 陈小轲 赵海浪 谭玉静 《印染》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6-69,共4页
采用顶空进样方式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13种纺织品中的异味化合物,得到优化的顶空进样条件:平衡温度100℃,平衡时间20 min。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0.99,方法回收率为85.0%~96.0%,相对标准偏差为1.9%~5.4%(n=6)。... 采用顶空进样方式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13种纺织品中的异味化合物,得到优化的顶空进样条件:平衡温度100℃,平衡时间20 min。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0.99,方法回收率为85.0%~96.0%,相对标准偏差为1.9%~5.4%(n=6)。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精密度较好,可以拓展应用于更多纺织品中异味化合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异味化合物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变色纺织品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博研 赵玉珠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6-50,共5页
以商品热敏变色纺织品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主研制的环境手套箱模拟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采用手持式分光测色仪测量热敏变色纺织品的颜色变化△EF,研究了热敏变色纺织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变色过程,建立了热敏变色纺织品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 以商品热敏变色纺织品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主研制的环境手套箱模拟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采用手持式分光测色仪测量热敏变色纺织品的颜色变化△EF,研究了热敏变色纺织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变色过程,建立了热敏变色纺织品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将38℃的样品和手套箱置于标准大气环境(20℃)下自然降温,每隔1℃测量颜色变化值△EF,得到的颜色变化曲线重复性好。通过对颜色变化率曲线的高斯拟合,以95%置信区间作为样品的变色区间,同时以38℃时样品的变色色差和20℃时的恢复色差作为热敏变色纺织品的评价指标,可有效检测热敏变色纺织品的变色性能。采用人眼评级方式可得出基本一致的检测结果,数据可靠。该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可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热敏变色 环境手套箱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牢度试验对热敏变色纺织品变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博研 赵玉珠 刘申瑜 《印染》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2-56,共5页
以商品化的热敏变色纺织品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主研制的环境手套箱模拟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采用手持式分光测色仪测定样品的颜色变化(△EF),并测定不同色牢度试验前后样品的色牢度等级.变色性能及变色温度区间。结果表明.样品经过耐皂洗... 以商品化的热敏变色纺织品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主研制的环境手套箱模拟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采用手持式分光测色仪测定样品的颜色变化(△EF),并测定不同色牢度试验前后样品的色牢度等级.变色性能及变色温度区间。结果表明.样品经过耐皂洗色牢度、耐酸碱汗渍色牢度和耐光色牢度试验后,均发生显著的颜色变化,其中耐酸碱汗渍色牢度相对较好,耐皂洗色牢度最差.耐光色牢度居中。根据评价指标,发现样品的变色级数、恢复级数和变色区间均符合要求,但是变色性能显著下降,变色区间显著上升,尤其是耐光色牢度试验后,同时发生了色相的变化,用户体验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色牢度 变色性能 热敏变色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