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两社区90年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随访研究
1
作者 郭友宁 陈超 吴敏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727-729,共3页
目的 了解 90年代上海市 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及社会、生物医学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 80年代末上海市两社区初婚夫妇婚后 6年内生育、避孕等状况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早期、晚期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5 6‰、 7 2‰及 9 6‰。 5年... 目的 了解 90年代上海市 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及社会、生物医学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 80年代末上海市两社区初婚夫妇婚后 6年内生育、避孕等状况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早期、晚期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5 6‰、 7 2‰及 9 6‰。 5年寿命表法累计死亡率为 1 1 0‰。出生窒息、缺陷及肺炎的死亡率分别为 2 6‰、 1 3‰及1 1‰。比例风险模型显示离异夫妇的婴儿有增多的死亡机会 (OR =2 89,95 %可信限为 1 2 0~ 6 97)。非首次妊娠活产儿或其母亲于妊娠 3个月内有感冒发热者其婴儿死亡的机会均明显增多 (OR值分别为 2 0 44及 5 91 ,95 %可信限分别为 1 0 55~ 39 58及 1 39~ 2 5 1 2 )。结论 上海市 90年代初 5岁内婴幼儿死亡率在国内处于相对低的水平。出生窒息仍是上海市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5岁以下 儿童 死亡率 新生儿疾患 死亡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育龄群众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文彬 武俊青 +5 位作者 张玉凤 俞尉 凌建春 寇林元 张建 罗迈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育龄群众对性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方法,在卢湾、徐汇、闵行3个区通过结构式问卷调查育龄群众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并对知识态度进行量化评分,采用方差分析和... 目的了解上海市育龄群众对性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方法,在卢湾、徐汇、闵行3个区通过结构式问卷调查育龄群众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并对知识态度进行量化评分,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综合知识得分及态度得分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 500名对象,男性615人,女性885人,43.1%为20~25岁。研究对象的性病/艾滋病综合知识均数为52.17分,其中低于60分者占62.4%;对性病/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低。综合知识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学历、职业、月收入、户口性质及性生活状况是知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对象对性病/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存在较严重的歧视。性病/艾滋病态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学历越高,对性病/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歧视越低;知识得分越高,对性病/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越低。结论进一步加强对育龄群众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宣教,对学历较低、收入较低、农村的对象应重点宣教,普及性病/艾滋病的知识,从而改变他们对性病/艾滋病的歧视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群众 性病/艾滋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影响因素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对促进上海市郊未婚青年避孕的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楼超华 沈燕 +1 位作者 王波 高尔生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 评价在社区开展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对促进未婚青年避孕的效果。方法 在上海市郊区两个镇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性研究 ,干预组和对照组 15~ 2 4岁未婚青年分别为 12 0 0和 10 0 7名。干预活动的形式包括发放宣教材料、播放... 目的 评价在社区开展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对促进未婚青年避孕的效果。方法 在上海市郊区两个镇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性研究 ,干预组和对照组 15~ 2 4岁未婚青年分别为 12 0 0和 10 0 7名。干预活动的形式包括发放宣教材料、播放教育录像、组织讲座和小组讨论、提供咨询、提供避孕指导及避孕药具。干预持续 2 0个月 ,随访率为 92 %。通过问卷调查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性行为的发生率为10 .4 %和 12 .1% ,干预后为 30 .8%和 33.1%。在干预后有性行为的对象中 ,干预组经常或每次性行为时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为 89.0 % ,对照组为 4 4 .6 % (两组比较P <0 .0 0 0 1)。在调整了其他可能影响避孕的因素后 ,干预组的OR为 10 .30 (95 %CI:6 .77~ 15 .6 7)。干预组有 5 7.7%的对象在首次性行为时采取避孕措施 ,其中使用避孕套的占 84 .4 % ;对照组则有 30 .5 %的人采取避孕措施 ,其中 6 7.2 %使用避孕套 (两组比较P <0 .0 0 0 1和 <0 .0 5 )。干预组调整OR分别为 3.0 8(95 %CI:2 .0 5~ 4 .6 1)和 13.37(95 %CI:7.13~ 2 5 .0 8)。男女对象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无显著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干预是影响采取避孕的惟一重要的因素。 结论 干预活动可明显促进干预组对象采取避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教育 生殖健康服务 上海市 未婚青年 避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大学生非意愿性行为的聚类特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冯永亮 牛红峰 +3 位作者 左霞云 高尔生 Iqbal H.Shah 楼超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大学生非意愿性行为的发生情况、聚类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自填问卷的方法,结合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方法对大学生非意愿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669名大学女生非意愿性行为可聚类为3类:第一类(589人,占88.04%... 目的了解上海市大学生非意愿性行为的发生情况、聚类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自填问卷的方法,结合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方法对大学生非意愿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669名大学女生非意愿性行为可聚类为3类:第一类(589人,占88.04%)为不易发生非意愿性行为组,第二类(63人,占9.42%)为言语性骚扰和一般身体性骚扰高发组,第三类(17人,占2.54%)为除言语性骚扰外,其他非意愿性行为高发;一般身体性骚扰在第二、三类均高发。大学女生的居住地、认为自己时尚和漂亮、吸烟、饮酒、醉酒、离家出走、打架、自杀、看过和被迫看过黄色书刊或DVD等在三类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一定个人及行为特征的青少年容易遭受非意愿性行为的侵扰,应针对这些特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青少年非意愿性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意愿性行为 聚类分析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未婚青少年性行为影响因素多水平模型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鹏 楼超华 高尔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0-521,524,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多水平模型,探讨上海市未婚青少年性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辖区内60个居/村委会15~24岁青少年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两水平logistic模型拟合。结果上海市未婚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12.9%... 目的通过建立多水平模型,探讨上海市未婚青少年性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辖区内60个居/村委会15~24岁青少年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两水平logistic模型拟合。结果上海市未婚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12.9%,其中男性16.7%,女性8.9%。未婚青少年性行为影响因素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在读学生和学校性信息评分是青少年性行为保护因素;年龄、性别、危险行为评分、同伴和媒体性信息评分、同伴性压力和黄色信息是性行为危险因素。结论可根据多水平模型对上海市未婚青少年性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对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殖健康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性行为 多水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职业学校学生性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涂晓雯 廉启国 +1 位作者 楼超华 高尔生 《中国健康教育》 2009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职业学校学生性相关行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职业学校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集中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3所职业学校2005年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相关知识、对婚前... 目的了解上海市职业学校学生性相关行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职业学校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集中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3所职业学校2005年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相关知识、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性相关行为。结果共调查职业学校学生1837人,男生1104人(60.1%),女生733人(39.9%)。学生性相关知识总分为34.3±19.0分;对男性婚前性行为和女性婚前性行为持认同的比例分别为52.8%和47.8%,男生高于女生(P<0.01);学生中,谈过恋爱、与异性有过拥抱和接吻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1.8%、45.8%和30.3%,与异性有过爱抚和性交的比例较低,分别为19.4%和4.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毕业后不打算继续读书、父母婚姻不稳定、性相关知识得分较高、对婚前性行为态度较开放的学生更容易发生性相关行为。结论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较开放,性相关行为发生比例较高,应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学生 性与生殖健康 知识 态度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夫妇婚后五年内性满意状况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友宁 吴敏伦 《社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婚姻满意感 性生活状况 生活满意感 婚后 丈夫 新婚期 妻子 “性” 性功能障碍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闵行区工厂流动人口育龄妇女避孕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叶江枫 武俊青 +6 位作者 郑晓瑛 杨廷忠 詹绍康 姜综敏 王瑞平 李玉艳 程建萍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3,127,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避孕节育行为影响因素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方法用结构式问卷面对面调查331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人口特征、流动特征、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和行为。验证性因子分析建立测量模型,再构建结构模型。未...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避孕节育行为影响因素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方法用结构式问卷面对面调查331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人口特征、流动特征、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和行为。验证性因子分析建立测量模型,再构建结构模型。未加权最小二乘法(ULS法)估计参数,通过评价修正确定最佳模型。结果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知识及格率12.08%,避孕现用率92.15%。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好,影响避孕节育行为的因素包括经济特征、流动特征和社会约束。避孕知识对避孕行为也有影响。经济特征对避孕行为的直接作用是负向的,对其间接作用是正向的,总作用为-0.3245。流动特征对避孕行为有直接负向作用(-0.18)。社会约束对避孕行为起最重要的促进作用(0.6024)。避孕知识对避孕行为的影响是正向的(0.11),但贡献比例很低。结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避孕率高但避孕知识少。避孕知识通过相关信念对避孕行为起促进作用。现有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重管理轻服务,要加强宣教与服务,改变其生育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避孕节育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徐汇区性病病人服务需求的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澄敏 钱汉竹 陈文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0-281,共2页
目的 从服务对象的角度了解徐汇区性病病人求医行为和他们的服务需求。方法 由 2名医生经培训后按预先制定的问卷对 2 1个门诊的 15 0名病人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建立EpiInfor数据库 ,用SA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性病病人有多个性伴 ;75 ... 目的 从服务对象的角度了解徐汇区性病病人求医行为和他们的服务需求。方法 由 2名医生经培训后按预先制定的问卷对 2 1个门诊的 15 0名病人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建立EpiInfor数据库 ,用SA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性病病人有多个性伴 ;75 9%的男性病人的感染源是商业性伴和临时性伴 ,79 1%女性病人是其配偶或固定性伴 ;74 0 %的病人是因为有症状后求医 ;5 9 4%的病人来门诊就医时担心被熟人看见 ;6 4 7%的病人初诊地点是国营性病专科门诊 ;78 0 %的病人表示将带自己的性伴来就医 ;70 7%的病人对访谈门诊的质量很相信 ;95 3%的病人接受了医生的咨询。结论 近年来性病门诊服务质量有很大改善 ,病人对服务普遍持满意态度。应进一步扩大匿名就医的宣传力度 ,减少病人求医的心理障碍 ,推广病征处理 ,降低门诊费用 ;推广男性避孕套的使用以降低性病在社区和家庭传播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 求医行为 服务质量 服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瑞 武俊青 +6 位作者 李玉艳 周颖 纪红蕾 李亦然 杨宏琳 徐双飞 于传宁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78-982,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储备情况和相关态度行为,为促进学校生殖健康教育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应用统计描述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数...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储备情况和相关态度行为,为促进学校生殖健康教育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应用统计描述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生殖健康调查共有383名中学生接受调查,知识方面:知识及格率为55.61%,年级(OR=2.361,95%CI:1.563~3.566)是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得分及格的保护因素;态度方面:女学生更倾向于对中学生恋爱持反对态度(OR=0.553,95%CI:0.359~0.853),高中生更易于持赞成态度(OR=1.782,95%CI:1.160~2.737);行为方面:在集体宿舍居住(OR=0.450,95%CI:0.245~0.824)和高年级是不恋爱的风险因素(OR=0.348,95%CI:0.166~0.729)。结论随着年级升高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提高,但同时也增加了恋爱风险,学生的居住方式对恋爱等的态度及行为构成影响,学校进行相关教育和干预时要充分考虑这些要素,有的放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性与生殖健康 认知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普陀区中学生家长家庭性教育开展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金梦华 赵瑞 +2 位作者 武俊青 李玉艳 李亦然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22-826,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中学生家长家庭性教育开展状况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家庭性教育的完善提供建议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在上海市普陀区抽取2所中学的学生家长(n=269)进行自填问卷调查,调查上海市普陀区中学生家长...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中学生家长家庭性教育开展状况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家庭性教育的完善提供建议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在上海市普陀区抽取2所中学的学生家长(n=269)进行自填问卷调查,调查上海市普陀区中学生家长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比例及内容,并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35.3%的家长曾对孩子开展过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家长提供过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比例低于本科及以上的家长(OR=0.32,95%CI:0.13-0.81);与认为家长自身最应承担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责任相比,认为学校最应承担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责任提供过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比例较低(OR=0.50,95%CI:0.28~0.92)。结论中学生家长对子女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内容非常有限,对家庭性教育适宜年龄理解存在偏差,其观念和能力可能阻碍家庭性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性与生殖健康 家庭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日本、印度、南非、美国五国1970—2030年计划生育状况与趋势预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双飞 于传宁 +3 位作者 冯春霞 戎凯娜 武俊青 李玉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0-368,共9页
目的分析并预测中国、日本、印度、南非、美国已婚/同居育龄女性计划生育状况,为满足育龄女性计划生育需要提供依据。方法从《全球避孕及方法使用状况2016》(World Contraceptive Use 2016)中选取1970—2030年五国已婚/同居育龄女性的... 目的分析并预测中国、日本、印度、南非、美国已婚/同居育龄女性计划生育状况,为满足育龄女性计划生育需要提供依据。方法从《全球避孕及方法使用状况2016》(World Contraceptive Use 2016)中选取1970—2030年五国已婚/同居育龄女性的避孕节育数据,通过U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五国1970—2016年间的计划生育现状及2017—2030年间的预测趋势。结果相比于1970年,2016年五国总的计划生育需求增大,避孕节育率上升,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下降(P<0.001)。2016年,五国避孕节育率分别为83.3%、59.9%、56.4%、64.9%、73.7%,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分别为3.8%、13.1%、15.5%、12.2%、7.2%。同时,五国避孕方法的构成发生改变(P<0.001),现代避孕方法使用率高于传统避孕方法,且其满足总的计划生育需求的比例自1970—2016年也不断提高。2017—2030年五国总的计划生育需求、避孕节育率、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避孕方法的构成、未满足的现代避孕方法需要均有改变(P<0.001)。预测至2030年,中国将是避孕方法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印度将是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国、印度有可能是现代避孕方法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印度可能是传统避孕方法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结论当前五国已婚/同居育龄女性总的计划生育需求大、避孕节育率高、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下降。预测此后至2030年间,该状况仍有可能延续,因此有必要提供适宜的避孕方法以维护生殖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节育率 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要 现状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徐汇区性病防治服务质量再评估
13
作者 魏澄敏 钱汉竹 陈文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87-488,共2页
目的 :评价上海市在过去 3年中有关的性病政策对性病服务质量的影响 ,为有关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 1996年和 1999年两次对上海市徐汇区公立的性病服务机构进行了评估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并以统一的问卷对所有性... 目的 :评价上海市在过去 3年中有关的性病政策对性病服务质量的影响 ,为有关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 1996年和 1999年两次对上海市徐汇区公立的性病服务机构进行了评估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并以统一的问卷对所有性病服务机构进行调查 ,以统一的访谈提纲对部分机构进行深入访谈 ;定量资料用 SAS软件分析。结果 :1999年全部 2 1所性病防治机构配备了性病专科医生 ,而 1996年 19个机构中仅有 2 0 %配备了专科医生 ;1999年有 85 .9%的临床医生和 95 .2 %的实验室人员接受了性病专科培训 ,而 1996年分别为 40 .0 %和 36 .4% ;1999年所有性病服务门诊装备了必要的设备 ,而 1996年为 73.7% ;病史记录和性伴同治率明显上升 ,同时开展了淋病、衣原体和 HIV检测的机构比例明显增加 (P<0 .0 5 ) ;各医疗机构均开展了对梅毒、淋病、衣原体、支原体和尖锐湿疣的治疗 ,但梅毒和尖锐湿疣的治疗费用明显上升 (P<0 .0 5 ) ;1999年 90 .5 %的门诊提供了咨询服务 ,40 %建议使用避孕套 ,34 .8%建议性伴同治。结论 :本研究提示 ,在过去的 3年中 ,该区的性病防治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三级性病防治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卫生体制改革中应加强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服务质量 再评估 上海 服务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调节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特殊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祖越 周莉 +1 位作者 闫晗 韩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5-450,共6页
生育调节药物是指能够改变人类生殖过程从而达到调节生育目的的物质。由于该类药物的应用对象多数是健康的育龄男女,长期用药者居多,其毒性作用具有蓄积性、迁延性和整体性,又经常脱离临床监控,因此,对其评价要则也有其独特的一面,如:... 生育调节药物是指能够改变人类生殖过程从而达到调节生育目的的物质。由于该类药物的应用对象多数是健康的育龄男女,长期用药者居多,其毒性作用具有蓄积性、迁延性和整体性,又经常脱离临床监控,因此,对其评价要则也有其独特的一面,如:①性别选择性用药,在选择动物时,通常无须♀♂各半,而是要结合临床用药性别特征;②多数激素类药物,特别是孕激素类药物,不宜采用大鼠或Beagle犬作实验动物,而采用猴;③在长期毒性试验中,对动物的激素水平检测应作为必备指标,对动物的性周期和全身性器官观察应作为常规指标;④长期毒性试验周期一般建议超过半年;⑤在安全药理学试验中,常常应开展激素样活性、子宫肌条收缩或阴茎勃起等补充安全药理学试验;⑥生殖毒性伴随毒代动力学研究应对精、血和乳汁药物浓度逐步开展检测,以研究生育调节药物是否能够通过血睾、胎盘和血乳屏障,分别对♂动物、胚胎和子代产生毒副作用;⑦生殖毒性试验除了按常规要求进行外,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⑧常常需要开展生殖、遗传毒性和致癌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调节 药物 非临床研究 安全性评价研究 长期毒性 毒代动力学 生殖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炔失碳酯经阴道给药的抗生育研究
15
作者 钱耀贤 沈佩娟 +3 位作者 徐瑞英 刘桂明 卢琦华 李瑞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双炔失碳酯为一种女用口服探亲避孕药。实验证明本品在动物经阴道给药具有显著的抗生育作用。其抗着床作用优于口服给药法。经阴道给药法方便易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本资料可为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双快失碳酯 抗生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适泰片对SD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闫晗 周莉 +2 位作者 李冬梅 刘向云 孙祖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观察普适泰片对两种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制作慢性自体免疫性前列腺炎模型和慢性化学性(角叉菜胶)前列腺炎模型,分别采用阳性药普适泰片模拟临床途径灌胃给药,观察普适泰片对两种模型的疗效。观察雄... 目的:观察普适泰片对两种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制作慢性自体免疫性前列腺炎模型和慢性化学性(角叉菜胶)前列腺炎模型,分别采用阳性药普适泰片模拟临床途径灌胃给药,观察普适泰片对两种模型的疗效。观察雄鼠前列腺、睾丸和附睾等脏器的组织学变化,检测精子活力、血液学、血清生化、激素以及前列腺特异抗原等指标。结果:普适泰片对免疫模型的作用表现在显著升高血清中的Ca2+水平和睾酮(T)水平(P<0.05);对化学模型的作用表现在用药后白细胞计数显著下降(P<0.05);对两种模型中前列腺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都显示出充血水肿减轻。结论:普适泰片对两种慢性前列腺炎均有效,但作用机制不同。对免疫模型是通过升高Ca2+和睾酮(T)的水平,对化学性模型是通过减少白细胞计数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免疫性前列腺炎 化学性前列腺炎 SD大鼠 普适泰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未婚男女青年的首次性行为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涂晓雯 楼超华 高尔生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未婚青年的首次性行为年龄及其影响因素、首次性行为时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首次性行为发生的背景 ,为降低未婚青年性行为、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结构式问卷对上海市 3个区和 2个郊县...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未婚青年的首次性行为年龄及其影响因素、首次性行为时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首次性行为发生的背景 ,为降低未婚青年性行为、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结构式问卷对上海市 3个区和 2个郊县婚前体检的男女青年各 2 5 80名进行了调查。结果 男性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 2 3 .7岁 ,女性为 2 1.8岁。约 5 0 %的男青年和约 1 3的女青年因为一时冲动而发生性行为 ,另有约 1 3的女青年为了满足对方的要求而发生性行为。首次性行为时 ,一半以上的男女青年根本就未考虑到性行为的后果 ,约 75 %的男女青年首次性行为时未采用避孕措施。多因素分析影响男女青年首次性行为年龄的主要因素包括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同胞数、恋爱次数和初恋年龄、理想结婚年龄、对婚前性行为及婚前怀孕的观念和态度、父母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同辈人中是否有婚前性行为等。结论 应加强未婚青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青年 首次性行为 影响因素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药物卵巢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婷 贺婉红 俸灵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9-885,共7页
化疗药物治疗年轻女性肿瘤患者引起的生殖系统损伤之一就是卵巢损伤,能使卵巢早衰,导致生育能力下降,有的甚至对生殖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永久损害。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如多西他赛、伊立替康、环磷酰胺、顺铂和多柔比星(阿霉素)对卵巢均... 化疗药物治疗年轻女性肿瘤患者引起的生殖系统损伤之一就是卵巢损伤,能使卵巢早衰,导致生育能力下降,有的甚至对生殖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永久损害。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如多西他赛、伊立替康、环磷酰胺、顺铂和多柔比星(阿霉素)对卵巢均有明显毒性,不同药物诱导的卵巢毒性机制也各不相同。卵巢毒性的产生跟卵巢部位急性血管损伤、活性氧族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信号转导通路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通路异常以及类固醇激素分泌通路抑制有关。临床上已采取了一些化疗药物治疗期间保留卵巢生育功能的方法,同时一些防治卵巢毒性的方法也在积极探索中。为了更好地防治化疗药物引起的卵巢毒性,验证了卵巢储备的指标并建立一些卵巢毒性体外研究方法。随着对卵巢毒性机制的深入了解和防治方法的多元化,化疗药物治疗和卵巢生殖功能保留这两者之间未来会有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药物治疗 毒性 卵巢 卵泡 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用药发育毒性研究指标设定及中药安全性评价的特别关注点 被引量:28
19
作者 周莉 孙祖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前新药开发过程中,对新生和幼龄动物非临床发育毒性研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结合作者实验室的经验,对儿科用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生长发育、摄食量等一般评价指标,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行为学评估等特殊靶器官或系统评价指... 目前新药开发过程中,对新生和幼龄动物非临床发育毒性研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结合作者实验室的经验,对儿科用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生长发育、摄食量等一般评价指标,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行为学评估等特殊靶器官或系统评价指标的设定等进行讨论,并针对中药安评的特别关注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儿童用药非临床安全性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为制定我国相关的指导原则积累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用药 幼龄动物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发育毒性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衍生体及前列腺癌高特异性生物标志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朱圣生 刘向云 孙祖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近年来前列腺癌患病率在我国呈显著增高趋势。因此,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成为目前临床上关注的焦点。在临床上依赖传统肝门指诊和B型超声等检测手段难以...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近年来前列腺癌患病率在我国呈显著增高趋势。因此,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成为目前临床上关注的焦点。在临床上依赖传统肝门指诊和B型超声等检测手段难以在前列腺癌早期将其检出,而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生物标志能够对早期前列腺癌做出诊断;此外,前列腺癌其他相关生物标志亦有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监测,所以前列腺癌生物标志引起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近年来,新的前列腺癌生物标志不断出现。本文对经典生物标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其衍生体如总PSA、PSA速率、PSA密度、移行区PSA密度、游离PSA百分比和年龄特异性PSA等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敏感性较高和特异性较好的一些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PCA3基因、早期前列腺癌抗原(EPCA)、EPCA-2、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肌氨酸、其他生物标志及多生物标记联合检测等进行了综述,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生物标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