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化精神卫生平台“心情温度计”应用于社区抑郁障碍的诊治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黄乐萍 黄茹燕 +6 位作者 费玥 徐韦云 熊金霞 吴志国 陈俊 方贻儒 汪作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探讨电子化精神卫生服务平台“心情温度计”(心情温度计App)在社区抑郁障碍识别和诊治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上海市虹口区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全科门诊患者700例,通过心情温度计App在线自主筛查和辅助诊断系统中的患者健... 目的探讨电子化精神卫生服务平台“心情温度计”(心情温度计App)在社区抑郁障碍识别和诊治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上海市虹口区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全科门诊患者700例,通过心情温度计App在线自主筛查和辅助诊断系统中的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工具(MINI)对被试进行抑郁障碍的初步诊断、筛查,并在3个月后随访抑郁障碍患者的线下诊治情况。结果社区全科门诊患者PHQ-9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4.86%(104/700),MINI抑郁障碍检出率为7.86%(55/700)。55例抑郁障碍患者中,单相抑郁46例、双相抑郁8例、恶劣心境1例。46例单相抑郁患者中8例既往已确诊,8例双相抑郁中1例既往诊断抑郁症,临床诊断率为1.29%(9/700),MINI抑郁障碍检出率比临床诊断率提升6.57%。抑郁障碍患者基线诊治率为16.36%(9/55),3个月后随访诊治率增加了10.91%(6/55),诊治率提升至27.27%(15/55)。结论在社区筛查和诊断评估中,电子化精神卫生平台不仅能提升抑郁障碍的识别率,而且对后续实际临床诊治率也有良性推动作用。今后宜将电子化精神卫生评估整合到初级保健服务中,促进抑郁障碍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化精神卫生 抑郁障碍 识别 治疗率 心情温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人员厌世观念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占毅楠 张珵 +5 位作者 刘涛生 高淇 许惠静 江倩 张懿 汪作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03-1307,共5页
目的分析军队人员厌世观念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部官兵432人进行调查。采用自编一般信息调查问卷收集官兵的年龄、性别、户籍、父母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等信息,分别采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 目的分析军队人员厌世观念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部官兵432人进行调查。采用自编一般信息调查问卷收集官兵的年龄、性别、户籍、父母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等信息,分别采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失眠严重指数(ISI)量表、生活满意感量表(SWLS)、简版心理连续体(MHC-SF)量表调查部队官兵的抑郁、焦虑、主观睡眠质量、生活满意感和幸福感状况。采用PHQ-9第9个条目测量厌世观念,分析厌世观念与以上各因素的关系。结果与厌世观念相关的因素包括抑郁(r_(s)=0.285,P<0.01)、焦虑(r_(s)=0.245,P<0.01)、主观睡眠质量(r_(s)=0.117,P=0.016)、生活满意感(r_(s)=-0.181,P<0.01)、幸福感(r_(s)=-0.241,P<0.01)。logistic回归模型中包含抑郁(P=0.017)、幸福感(P=0.029)2个有效因子;幸福感在主观睡眠质量和厌世观念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6.37%。结论军队人员的抑郁程度越高、幸福感越低,产生厌世观念的可能性越高。主观睡眠质量差可能会降低幸福感,从而增加军队人员的厌世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世观念 危险因素 抑郁 入睡和睡眠障碍 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