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虹口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黄蛟灵 张宜民 +7 位作者 刘珊珊 梁鸿 张伟胜 张建敏 陈翔 吴建平 季晨 宋巨庆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4-61,共8页
目的:分析居民对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的需求状况及需求结构,探索需求差异的影响因素,为提供有吸引力的签约服务提供政策依据。方法:在上海市“1+1+1”签约试点区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开展问卷调查,采集有效样本1745份;对服务需求指标... 目的:分析居民对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的需求状况及需求结构,探索需求差异的影响因素,为提供有吸引力的签约服务提供政策依据。方法:在上海市“1+1+1”签约试点区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开展问卷调查,采集有效样本1745份;对服务需求指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居民对签约服务的需求目前主要集中在配药服务上;将20项需求指标合成为3个公因子,个性化服务需求、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包括性别、健康状况、就医行为与满意度,健康行为与满意度,婚姻与综合满意度。结论:药品需求仍然是居民当前最为主要的需求,不同特征的居民存在签约服务的需求差异;有必要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切实需要的签约服务,这样才能维持稳定的签约关系、引导居民下沉就诊、构建有序有效医疗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需求差异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虹口区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的创新:要素、路径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黄蛟灵 梁鸿 +7 位作者 张宜民 刘姗姗 张伟胜 张建敏 汪潮 陈翔 杨永华 吴建平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3-48,共6页
目的:为了分析家庭医生签约阻力,提高签约率。方法:本文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实地调研与座谈,阐述了基层如何通过签约模式的创新来突破签约率瓶颈。结果:欧阳路街道签约模式的核心要素被提炼为“365”,即“3”个关键环节、“6”项... 目的:为了分析家庭医生签约阻力,提高签约率。方法:本文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实地调研与座谈,阐述了基层如何通过签约模式的创新来突破签约率瓶颈。结果:欧阳路街道签约模式的核心要素被提炼为“365”,即“3”个关键环节、“6”项签约措施与“5”种人群分类。该模式以签约率目标为导向、以人群精准分类为基础、以多元化签约措施为手段,家庭医生与居委协同推动,对辖区居民的针对性动员,通过“认知-服务-满意度”的签约拉力机制与“激励-协同”推力机制实现了签约率的突破与维系,健康管理的成效也初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签约率 签约模式 作用路径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残疾人药学服务需求现状及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沈美 吴建平 +3 位作者 孙科 李艳 郭静 黄蛟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617-1622,共6页
背景残疾人群是多种疾病的高发人群,目前对于其医疗服务需求的研究多集中在定期体检、上门服务、康复指导等方面,而针对其药学服务需求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了解社区残疾人的药学服务需求,基于基本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地位、残疾类别... 背景残疾人群是多种疾病的高发人群,目前对于其医疗服务需求的研究多集中在定期体检、上门服务、康复指导等方面,而针对其药学服务需求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了解社区残疾人的药学服务需求,基于基本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地位、残疾类别和残疾等级探讨其药学服务差异。方法于2017年11—12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某街道的在册残疾人中抽取230例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残疾人的基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社会经济地位(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残疾类别与残疾等级、药学服务需求(需求内容、需求来源、需求程度)。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26份(98.3%)。残疾人的药学服务需求内容排在前2位的为"用法用量及疗程"(73.0%,165/226)、"适应证和禁忌证"(51.3%,116/226);需求来源主要为医生(85.4%,193/226);需求程度为非常/比较需要者占48.2%(109/226)。在需求内容上,不同工作状态者对"药品说明书解读"服务的需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者对"用法用量及疗程"服务的需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需求来源上,不同年龄、工作状态、残疾等级者对由医生提供药学服务的需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者对通过媒体获得药学服务的需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需求程度上,不同文化程度、工作状态、残疾类别、残疾等级者对药学服务的需求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情况残疾人的药学服务需求内容差异性不大,但需求来源、需求程度差异性较大,尤其是需求程度。社区药师应采用多种形式对残疾人开展用药宣教和个性化药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社区卫生服务 药学服务 卫生服务需求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基于基层卫生“平战”防疫视角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蛟灵 黄豪 +8 位作者 梁鸿 方菲 崔雅琦 陈晨 陈淑琴 唐岚 王朝昕 常伟 姚玉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5期3184-3189,共6页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之后,特大城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治理能力被提上政策议程,而基层卫生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网底”所发挥的作用十分关键。目的探索上海市基层卫生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实践并剖析当前存在的...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之后,特大城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治理能力被提上政策议程,而基层卫生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网底”所发挥的作用十分关键。目的探索上海市基层卫生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实践并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为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供政策建议与决策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6—9月选取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郊区、城区与城郊结合地带,采用小组座谈形式调查了5个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相应卫生健康委员会与疾病防控部门。访谈工具为自行设计的半结构式访谈大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访谈内容主要包括疫情防控期间承接的主要任务、组织架构、实际工作内容、内部协同、主要问题与建议等,相应卫生健康委员会与疾病防控部门的访谈内容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疫情防控中的主要职能与实际作用、暴露的“短板”、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如何予以支持及如何“平战结合”。结果上海市基层卫生在公共卫生疫情防控中主要发挥了疫情应急响应、区域联防联控,院内分诊筛查、保障基本医疗,借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做实签约服务的功能,存在物资与人力资源不足、心理防疫能力不足、内部协同与多部门管理不足、激励机制与活力不足四大问题。结论针对当前基层卫生在公共卫生疫情防控中的困境,建议从四个方面理顺关系,即理顺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关系、理顺平时与疫情应急响应期的关系、理顺社区与上级部门关系、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共卫生 疫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蛋白尿测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卢维晟 吴建平 +2 位作者 季晨 袁泱 王一尘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讨论社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蛋白尿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和分析其与慢性心衰危险因素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60例CHF患者,按照尿蛋白分为蛋白尿无加重组(蛋白尿较前增加2+以... 目的讨论社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蛋白尿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和分析其与慢性心衰危险因素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60例CHF患者,按照尿蛋白分为蛋白尿无加重组(蛋白尿较前增加2+以下,30例)和蛋白尿加重组(蛋白尿较前增加2+及以上,30例)。根据试纸条法检测的蛋白尿结果判断蛋白尿并分度,免疫荧光法测定BNP、CRP,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随访比较两组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随访12个月后,蛋白尿无加重组与蛋白尿加重组BNP比较有统计学差异[(160.1±66.3)ng/L比(209.4±89.5)ng/L,P=0.02],CRP比较有统计学差异[(5.7±2.9)mg/L比(8.2±4.5)mg/L,P=0.01],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62.5%±6.0%比58.5%±7.0%,P=0.02)。蛋白尿加重组合并糖尿病及冠心病的比例更高(P=0.03和P=0.02),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高的比例也更大(P=0.04)。两组的MACE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急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P值分别为0.04和0.01)。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中,经年龄、合并症、BNP、血红蛋白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校正后,蛋白尿仍然是心原性休克(OR=1.98,95%CI:1.21~2.39)及院内死亡(OR=2.56,95%CI:1.65~3.9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社区CHF患者的蛋白尿和BNP、CRP相关,可能是预测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蛋白尿 脑利钠肽 C反应蛋白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方圆 丁国兴 +1 位作者 张慧敏 顾爱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2990-2992,共3页
目的通过对社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评估,提出针对性的社区干预策略。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欧阳社区2 992例中老年人进行体质指数(BMI)测量和超声骨密度检查,并应用WHO推荐的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对未来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 目的通过对社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评估,提出针对性的社区干预策略。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欧阳社区2 992例中老年人进行体质指数(BMI)测量和超声骨密度检查,并应用WHO推荐的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对未来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MO)和髋部骨折(HF)发生概率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45~59岁、60~79岁和≥80岁组发生MO概率≥20%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总=3.634,P>0.05);其HF概率≥3%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高呈现上升趋势,≥80岁组高于60~79岁组,且60~79岁组高于45~59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79-≥80=31.683,χ245~59-60~79=25.339,P<0.05)。女性发生MO概率≥20%的检出率与男性比较〔6/2 228(0.27%)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2,P>0.05);女性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与男性比较〔112/2 228(5.03%)和5/764(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47,P<0.05)。不同体质量组发生MO概率≥20%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总=3.571,P>0.05);其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总=49.579,P<0.05)。3组不同骨量的中老年人发生MO概率≥20%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总=2.949,P>0.05);其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总=73.580,χ2骨量正常-骨量减少=19.231,χ2骨量正常-骨质疏松=77.746,χ2骨量减少-骨质疏松=18.861,P<0.05)。结论以年龄、性别、BMI、骨量为基础,结合FRAX和超声骨密度测量的综合性评估方法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方面更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对于社区开展骨质疏松分层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社区 骨折 中年人 老年人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制度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上海经验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蛟灵 张宜民 +6 位作者 梁鸿 储一鸣 张伟胜 张建敏 陈翔 吴建平 宋巨庆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9-53,共5页
目的:使用实证数据探索家庭医生在引导居民首诊与转诊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在上海“1+1+1”签约试点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745份。使用描述统计与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是否签约对首诊与转诊的影响。结果:签约居民首诊比例(35.15%... 目的:使用实证数据探索家庭医生在引导居民首诊与转诊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在上海“1+1+1”签约试点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745份。使用描述统计与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是否签约对首诊与转诊的影响。结果:签约居民首诊比例(35.15%)显著高于未签约居民(16.87%),同时转诊比例(21.43%)也高于未签约居民(9.61%)。同时,Logistic模型在控制了基本人口学变量与认知、健康状况、满意度、需求满足状况这些相关变量后,发现签约居民首诊概率是未签约居民的1.582倍,转诊概率是未签约居民的2.087倍。结论:签约是影响居民首诊与转诊的显著变量,家庭医生在分级诊疗中已经初步发挥了引导首诊与转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 分级诊疗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精神病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方圆 李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675-1679,共5页
目的采用简易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社区精神病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进行评估,评价FRAX工具在特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并提出修正和优化建议。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欧阳社区全年在册管理的精神病患者119例... 目的采用简易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社区精神病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进行评估,评价FRAX工具在特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并提出修正和优化建议。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欧阳社区全年在册管理的精神病患者119例为观察组,以前期研究纳入的2 992例一般人群为对照组。对观察组评价自我平衡感,测量体质指数、骨密度,采用FRAX、Berg平衡量表(BBS)和起立-步行计时测试(TUGT)评价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结果观察组服药时间〈3年与服药时间≥3年者发生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MO)概率≥20%、发生髋部骨折(HF)概率≥3%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χ~2=0.284,P=0.594)。观察组知晓所服用药物种类和剂量者89例(74.7%),不知晓者30例(25.3%)。观察组服用单药与服用2种及以上药物者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4,P=0.668)。观察组步态稳定与步态不稳者发生MO概率≥20%、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7;χ~2=1.504,P=0.220)。两组女性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5,P=0.033)。两组60~79岁年龄段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5,P=0.002)。两组骨量减少者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12,P〈0.001)。采用FRAX评估观察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结果与采用BBS、TUGT预测结果的一致性分析,未发现两者存在一致性(u=0.035、0.116、0.146、0.061,P〉0.05)。结论女性、60岁以上及骨量减少的精神病患者较一般人群具有更高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FRAX工具与BBS、TUGT在预测精神病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中一致性不理想,评估结果不能兼容,联合应用有益于提高评估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骨质疏松性骨折 危险性评估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机体功能评估和计时起走测试评估老年人肌肉功能和肌力及肌量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潘凌 方圆 +4 位作者 陈琳 彭永德 谷文莎 陈瑾瑜 游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躯体综合能力评估工具简易机体功能评估(SPPB)及计时起走测试(TUG)评估老年人肌肉功能、肌力及肌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10月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女性患者106例,对其进行SPPB、TUG评估,SPPB包括串... 目的探讨躯体综合能力评估工具简易机体功能评估(SPPB)及计时起走测试(TUG)评估老年人肌肉功能、肌力及肌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10月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女性患者106例,对其进行SPPB、TUG评估,SPPB包括串联站立测试、2.44 m行走测试、5次坐立测试;并通过日常步速评估肌肉功能、握力评估肌力、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并计算相对四肢骨骼肌指数(RASM)以评估肌量。分析SPPB、TUG与日常步速、握力、RASM的相关性。结果 106例老年女性日常步速平均值为(1.32±0.28)m/s,握力为(19.46±3.91)kg,RASM为(5.94±0.82)kg/m^2。SPPB、TUG的测试结果:串联站立测试时间(7.81±3.13)s,2.44 m行走测试时间(1.83±0.44)s,5次坐立测试时间(9.91±3.06)s,TUG时间(8.96±2.34)s。年龄、体质指数(BMI)、2.44 m行走测试时间、5次坐立测试时间、TUG时间与日常步速均呈负相关(P<0.05),串联站立测试时间与日常步速无直线相关性(P>0.05);年龄、2.44 m行走测试时间与握力呈负相关(P<0.05),BMI、串联站立测试时间、5次坐立测试时间以及TUG时间与握力无直线相关性(P>0.05);BMI、5次坐立测试时间、TUG时间与RASM呈正相关(P<0.05),年龄、串联站立测试时间、2.44 m行走测试时间与RASM无直线相关性(P>0.05)。校正年龄及BMI后进行相关性分析,2.44 m行走测试时间、5次坐立测试时间、TUG时间与日常步速均呈负相关(P<0.05),串联站立测试时间与日常步速无直线相关性(P>0.05);2.44 m行走测试时间与握力呈负相关(P<0.05),串联站立测试时间、5次坐立测试时间以及TUG时间与握力无直线相关性(P>0.05);串联站立测试时间、2.44 m行走测试时间、5次坐立测试时间、TUG时间与RASM无直线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4 m行走测试时间(β=-0.658,SE=0.024,t=-27.529,P<0.001)、TUG时间(β=-0.015,SE=0.005,t=3.254,P=0.002)是影响日常步速的因素;2.44 m行走测试时间(β=-2.422,SE=0.835,t=-2.628,P=0.005)是影响握力的因素。结论 2.44 m行走测试、TUG可反映肌肉功能,2.44 m行走测试可反映肌力。SPPB、TUG对评估肌量无价值,但可作为评估肌肉功能、肌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力 肌肉功能 肌量 简易机体功能评估 计时起走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知识对于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沈美 李艳 +3 位作者 刘斌 何蓉蓉 张宜民 黄蛟灵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6-268,279,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与用药依从性的关系,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方法和内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5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好为67.65%,通过多...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与用药依从性的关系,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方法和内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5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好为67.6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知识得分越高,用药依从性越好。健康知识平均每提高1分,用药依从性将提高0.034分,健康知识对用药依从性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医务人员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加强健康教育,增进患者健康知识,并基于健康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自我健康管理,提升高血压患者坚持长期规律服药意识,提高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知识 用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甘聚糖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伟 陈宇岚 黄斌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40-741,751,共3页
目的观察葡甘聚糖(魔芋的主要成分)与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成两组,在不改变原有治疗的情况下分别给予葡甘聚糖和阿卡波糖,12周后评价葡甘聚糖组和阿卡波糖组患... 目的观察葡甘聚糖(魔芋的主要成分)与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成两组,在不改变原有治疗的情况下分别给予葡甘聚糖和阿卡波糖,12周后评价葡甘聚糖组和阿卡波糖组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结果治疗后葡甘聚糖组和阿卡波糖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6.4±1.1)%和(6.3±1.0)%〕、空腹血糖〔(7.0±1.7)mmol/L和(6.9±1.8)mmol/L〕、餐后2h血糖〔(10.0±3.7)mmol/L和(10.0±4.2)mmol/L〕、收缩压〔(124±15)mmHg和(124±15)mmHg〕、舒张压〔(78±9)mmHg和(79±9)mmHg〕、三酰甘油〔(1.8±0.8)mmol/L和(1.8±0.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0.8)mmol/L和(3.0±0.8)mmol/L〕水平与治疗前〔葡甘聚糖组分别为(7.9±0.7)%、(8.2±1.6)mmol/L、(14.0±3.2)mmol/L、(130±15)mmHg、(84±8)mmHg、(2.1±1.0)mmol/L、(3.4±0.9)mmol/L;阿卡波糖组分别为(7.8±0.6)%、(8.2±1.6)mmol/L、(14.0±3.3)mmol/L、(130±15)mmHg、(82±6)mmHg、(2.0±1.0)mmol/L、(3.2±0.7)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葡甘聚糖组和阿卡波糖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压、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7±0.24)mmol/L和(1.28±0.29)mmol/L〕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甘聚糖与阿卡波糖均能降低2型糖尿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血压,且二者效果相当。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讲,葡甘聚糖价廉优势使其更适合社区卫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甘聚糖 阿卡波糖 糖尿病 2型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的蛋白尿和B型钠尿肽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卢维晟 刘斌 王一尘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688-690,共3页
目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蛋白尿和B型钠尿肽(BNP)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382例CHF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231例和蛋白尿组151例。根据入院24h内试纸条法检测的蛋白尿结果判断蛋白尿,并分轻度和重度,免疫... 目的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蛋白尿和B型钠尿肽(BNP)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382例CHF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231例和蛋白尿组151例。根据入院24h内试纸条法检测的蛋白尿结果判断蛋白尿,并分轻度和重度,免疫荧光法测定BNP。结果蛋白尿组与无蛋白尿组BNP比较有显著差异[(954.0±367.0)ng/L vs(865.0±401.0)ng/L,P=0.029]。蛋白尿组合并糖尿病及冠心病的比例较无蛋白尿组高(P〈0.01),心功能分级(NYHA)更高(P=0.04)。蛋白尿组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蛋白尿组(19.21%vs6.9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经年龄、合并症、BNP、血红蛋白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校正后,蛋白尿仍然是心源性休克(OR=1.98,95%CI:1.21~2.39,P〈0.01)及院内死亡(OR=2.56,95%CI:1.65~3.95,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无蛋白尿组比较,蛋白尿组增加MACE中的心源性休克(OR=1.88,P=0.020)和院内死亡(OR=2.40,P=0.004)的风险。结论 CHF患者的蛋白尿与BNP相关,可能是预测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蛋白尿 利钠肽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健脾固肠方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中怡 李芸 +6 位作者 周张杰 吴婷婷 付淑娟 钟薏 杨铭 陈健 王治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5-719,共1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健脾固肠方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医综合数据库等,得到健脾固肠方中8味中药的所有化学成分及治疗结肠癌的潜在作用靶点。导入健脾固肠方潜在作用靶点到基因...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健脾固肠方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医综合数据库等,得到健脾固肠方中8味中药的所有化学成分及治疗结肠癌的潜在作用靶点。导入健脾固肠方潜在作用靶点到基因本体数据库(Gene Ontology,GO)中进行富集分析,将采集筛选得到的健脾固肠方潜在作用靶点导入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and Genomes,KEGG)中构建信号通路信息。运用CCK8法、Western Blot法、化学发光法对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从复方中筛选得到102个潜在活性化合物、481个潜在作用靶点,与疾病共关键信号通路3条。同时通过实验手段验证了,健脾固肠方含药血清和高浓度棕榈酸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SW480的活性,同时能降低PI3K蛋白和AKT蛋白的磷酸化,能降低SW480细胞上清液中的IL-6浓度。结论本研究筛选了健脾固肠方治疗结肠癌的关键靶点和通路,并用实验初步验证,为健脾固肠方的新药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固肠方 结肠癌 网络药理学 富集分析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签约需求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蛟灵 宋巨庆 +6 位作者 吴建平 张伟胜 张建敏 陈翔 张宜民 梁鸿 杨永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11-814,863,共5页
目的:分析社区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的主导因素,着重探讨签约在需求签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抽样原则,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在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街道辖区内采集有效样本1745份;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签约需求的公因子,并使用多元Logi... 目的:分析社区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的主导因素,着重探讨签约在需求签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抽样原则,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在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街道辖区内采集有效样本1745份;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签约需求的公因子,并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年龄、户籍、是否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社区健康管理效果评价、对家庭医生的知晓情况、就诊医疗机构选择是影响签约的重要因素;在控制社会人口学变量后,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对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行为影响有显著,是签约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具有差异化的需求,而签约需求是影响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的重要因素。建议家庭医生基于居民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建立稳定签约服务关系、吸引居民下沉就诊,引导有序、高效的分级诊疗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 签约行为 签约需求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慧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18-120,共3页
目的对临床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选取小剂量的罗红霉素配合氨茶碱进行治疗之后的效果情况进行对比,对临床安全性和肺功能情况进行评价,为临床药物治疗方法的选用提供支持和参考。方法在本院所有所收治支气管扩张症患... 目的对临床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选取小剂量的罗红霉素配合氨茶碱进行治疗之后的效果情况进行对比,对临床安全性和肺功能情况进行评价,为临床药物治疗方法的选用提供支持和参考。方法在本院所有所收治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群体,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一罗红霉素的小剂量口服,观察组则与此同时联合应用氨茶碱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CRP、SaO2、痰量、发作次数、治疗效果以及咳嗽咳痰、咯血缓解时间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观察最终临床相关治疗方案应用之后的效果。结果在开展治疗之前,患者肺功能四项指标(FEV1、FEVE/FVC%、PEFam、PEFpm)、CRP、SaO2、24 h痰量与发作次数彼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进行临床治疗之后,有关指标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尤其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情况明显要更好一些(P<0.05)。而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更高(P<0.05),证明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相较而言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咯血缓解时间明显要更早(P<0.05),证明通过有关方法开展治疗之后患者症状与临床体征等问题早期得到了改善和环节。结论临床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取小剂量的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加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影响更加积极一些,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临床应用,以改善患者预后,早期缓解临床症状,并积极促使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 小剂量 罗红霉素 氨茶碱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毕宪初 周跃 +6 位作者 许舫 李佳 施正仪 葛俊芳 徐立琼 方圆 张慧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4-619,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上海市虹口区欧阳社区高血压健康促进俱乐部成员作为调研对象,经社区公告通知,自愿参加者中高血压人群2 000例,非高血压人群500例。测量或记录受试者的体质量、身高、血压...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上海市虹口区欧阳社区高血压健康促进俱乐部成员作为调研对象,经社区公告通知,自愿参加者中高血压人群2 000例,非高血压人群500例。测量或记录受试者的体质量、身高、血压、患高血压时间、降压治疗时间、糖尿病和心律失常情况;心电图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情况;心脏超声分析LAD、左心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壁厚度(LVPW)及射血分数(EF)指标。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LAD的相关因素。结果共入组高血压组人群1 605例,其中男性671例,女性934例;入组非高血压组人群432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347例。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人群的LAD、LVEDD和EF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VS和LVP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组,LAD的增大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以及伴有糖尿病、房颤有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患高血压时间、降压药物治疗时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LAD的变化与性别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血压人群LAD的变化与患者的年龄、BMI、收缩压、伴有糖尿病或房颤有明确的相关性,在社区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减少LAD增大和房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房内径 流行病学 高血压 超声心动图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