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临床质量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金花 易春涛 +4 位作者 倪衡如 顾雯烨 顾江涛 陈宇革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42,共8页
背景加强临床质控督查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全科临床质控督查可对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状况进行系统评估,进而发现问题。目的通过对2019、2020年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控督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上海... 背景加强临床质控督查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全科临床质控督查可对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状况进行系统评估,进而发现问题。目的通过对2019、2020年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控督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合理化的改进建议。方法2019、2020年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上海市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由上海市市、区两级全科临床质控督查专家采用上海市全科医学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的《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临床质控督查标准(基层医疗机构版)》,对上海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临床质控督查工作。于2021年5月采用描述性分析法比较和分析2019、2020年上海市全科临床质控督查结果,并对全科临床质控督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9、2020年,上海市分别有243家和2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全科临床质控督查。2019、2020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临床质量平均标准总得分分别为(87.32±5.97)、(86.67±5.36)分。相较于2019年,2020年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基本条件(99.80%比99.93%)、全科医生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91.90%比93.44%)、全科医生诊疗能力(85.72%比85.82%)、全科医生慢性病管理与处置能力(80.95%比81.07%)、全科医学教学与科研(28.87%比29.99%)6个维度上的得分率升高,在全科医疗质量管理维度上的得分率降低(86.36%比85.76%)。从内容上看,全科临床质控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人员配备〔提及176次(22.03%)〕、全科医生应诊能力〔提及154次(19.27%)〕、住院病史质量〔提及92次(11.51%)〕、家庭病床病史质量〔提及91次(11.39%)〕、硬件配置〔提及91次(11.39%)〕5个方面。问题被提及率方面,排在前5位的问题顺次为:全科高级职称人数占注册全科医生人数比未达标〔提及84次(10.51%)〕、科研薄弱〔提及66次(8.26%)〕、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数不足3.5名〔提及61次(7.63%)〕、基本临床操作技能欠佳〔提及40次(5.01%)〕和家庭病床数量不足〔提及36次(4.51%)〕。结论以全科临床质控督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临床质量提升初见成效。下一步,可通过深化全科医疗质量管理内涵、提升全科医生诊疗能力、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临床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质量管理 质量改进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下对脑卒中患者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贤 李钦辉 +1 位作者 金明 赵华鲁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下应用心理疏导团队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干预的有效性.为脑卒中患者早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适宜的干预对策,为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区域某两社区脑卒中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 目的:探讨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下应用心理疏导团队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干预的有效性.为脑卒中患者早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适宜的干预对策,为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区域某两社区脑卒中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自愿进行"1+1+1"签约,之后进行12个月的心理疏导团队服务,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慢性病管理服务.采用SDS[1]及SAS[2]量表评定研究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总标准分较干预前显著性改善,而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社区水平的心理疏导团队干预项目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改善作用.在脑卒中患者管理中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早期心理健康干预的有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 心理疏导 脑卒中 心理健康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模式测评与改良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秦燕 吴建平 +3 位作者 杨建道 孙克兴 吴绪波 张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563-1566,共4页
目的了解基于六西格玛(6σ)理论的居家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提出改良建议。方法以虹口区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卒中居家康复模式为例,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的92例脑... 目的了解基于六西格玛(6σ)理论的居家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提出改良建议。方法以虹口区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卒中居家康复模式为例,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的9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入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指导其自行康复;试验组患者采用居家康复模式进行管理,时间均为6个月。采用六西格玛理论界定居家康复模式定义,并对其进行测评与分析,进而提出优化该模式应采取的改良方式和应建立的控制体系。结果居家康复模式是指患者接受完医院治疗后,在社区康复医师指导下,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一切康复护理活动。入组时,2组患者Rankin修正量表(MRS)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1,P<0.05)。入组时,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2组患者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居家康复模式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社会效益较好。建议广泛推广该模式,适当提高服务价格,降低可替代环节成本,建立良性循环健康保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管理 居家康复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带导督”推拿法结合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方茜 王琳 +5 位作者 徐纯鑫 周永祥 罗军鹏 余平波 米蕴慧 孙克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2629-2631,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导向的"引带导督"推拿法结合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根据年龄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组间均衡的原则,配对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功能导向的"引带导督"推拿法结合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根据年龄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组间均衡的原则,配对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以旨在提高核心稳定性、促进脑功能重塑的收引带脉、点按腰部夹脊穴为主的推拿手法,联合抗重力姿势维持与运动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每日治疗1次,每次40 min,每周治疗5 d,共观察3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后两样本MAS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样本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两样本GMFM量表百分比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P<0.001),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引带导督"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在提高粗大运动功能方面疗效优于传统运动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推拿 引带导督 粗大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长指导促进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交谈技能一例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金金 周永祥 +1 位作者 张换心 金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8-322,共5页
儿童语言障碍的发生率极高,根据调查我国学龄前儿童语言障碍的发生率在8%~16%之间,学龄早期语言障碍发生率约为7%[1,2]。而语言障碍儿童中,会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语用障碍,即儿童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意见、无法依听者的需求或特征状... 儿童语言障碍的发生率极高,根据调查我国学龄前儿童语言障碍的发生率在8%~16%之间,学龄早期语言障碍发生率约为7%[1,2]。而语言障碍儿童中,会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语用障碍,即儿童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意见、无法依听者的需求或特征状况调整表达方式或沟通讯息,在交谈时也无法区别已谈过的或新的信息,并遵循礼貌原则提出相关的看法,评论或注意听说的轮替,维持话题的持续[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指导 儿童语言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 语言障碍儿童 学龄前 特征状况 礼貌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