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虹口区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的创新:要素、路径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黄蛟灵 梁鸿 +7 位作者 张宜民 刘姗姗 张伟胜 张建敏 汪潮 陈翔 杨永华 吴建平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3-48,共6页
目的:为了分析家庭医生签约阻力,提高签约率。方法:本文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实地调研与座谈,阐述了基层如何通过签约模式的创新来突破签约率瓶颈。结果:欧阳路街道签约模式的核心要素被提炼为“365”,即“3”个关键环节、“6”项... 目的:为了分析家庭医生签约阻力,提高签约率。方法:本文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实地调研与座谈,阐述了基层如何通过签约模式的创新来突破签约率瓶颈。结果:欧阳路街道签约模式的核心要素被提炼为“365”,即“3”个关键环节、“6”项签约措施与“5”种人群分类。该模式以签约率目标为导向、以人群精准分类为基础、以多元化签约措施为手段,家庭医生与居委协同推动,对辖区居民的针对性动员,通过“认知-服务-满意度”的签约拉力机制与“激励-协同”推力机制实现了签约率的突破与维系,健康管理的成效也初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签约率 签约模式 作用路径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发热哨点诊室与新加坡公共卫生防范诊所模式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朱晓燕 杨永华 +7 位作者 黄贇聪 朱敏 黄倩 周良 石建伟 王朝昕 梁鸿 黄蛟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4期4306-4311,共6页
背景上海市在我国率先提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发热哨点诊室在防疫体系中承担着"网底"功能。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是新加坡成熟的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一个分支系统。目的对比上海市发热哨点诊室与新加坡PHPC模式... 背景上海市在我国率先提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发热哨点诊室在防疫体系中承担着"网底"功能。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是新加坡成熟的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一个分支系统。目的对比上海市发热哨点诊室与新加坡PHPC模式,探究双方在基层疫情防控方面的差异,并对完善上海市发热哨点诊室建设提出建议。方法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远郊、城郊结合区各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作为样本机构,通过对发热哨点诊室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开展两轮访谈,以及对样本机构开展现场调研,并辅以文献检索,获取上海市发热哨点诊室模式及应用资料。通过检索新加坡卫生部官网和数据库文献,获得新加坡PHPC模式及其应用资料。结果新加坡PHPC模式诊所数量、密度高于上海市发热哨点诊室;上海市发热哨点诊室的设置标准要求高,但新加坡PHPC的准入"门槛"更高;上海市发热哨点诊室在就诊流程方面更具个性化;新加坡PHPC模式对防疫补贴、医护人员保障方面较为突出。结论新加坡PHPC模式具有更长的筹建时间,由政府自上而下制定标准、准入批准、统筹布局,呈现出更高的同质性与缜密性,上海市发热哨点的建设起步较晚,呈现出更高的个性化与本土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点监测 发热诊室 社区卫生服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加坡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标化工作值升级社区公共卫生科室运行能级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朱美红 张暹 +1 位作者 龚玮华 励晓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4304-4308,共5页
背景用绩效作为杠杆,保障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患者安全,已成为卫生行业薪酬改革的共识,标化工作值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绩效考核的测度工具。目的探索基于标化工作值的社区公共卫生版块绩效分配方案,以调动基层公共卫生医师工作的积... 背景用绩效作为杠杆,保障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患者安全,已成为卫生行业薪酬改革的共识,标化工作值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绩效考核的测度工具。目的探索基于标化工作值的社区公共卫生版块绩效分配方案,以调动基层公共卫生医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法于2019年1—12月,由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部门成员及外部专家4名,通过文献检索、焦点小组会议、专家咨询等方式,对本中心社区科6个业务组正在开展的服务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汇总,计算各项目的标化工作值,确定基于标化工作值的绩效考核薪酬占总薪酬的比例,确定单人标化工作值总量分配办法,最终,通过绩效总额管理、各项目标化工作值精确赋值管理、单人标化工作值总量管理,在将总任务合理分解到个人的同时,用标化工作值体现社区公共卫生人员每一份工作投入的劳务价值。结果梳理出两类不同颗粒度的共计353项服务内容的总服务项目清单,确立了公共卫生部门各组统一的基准项目,测算出各项服务内容的标化工作值,基于标化工作值的绩效薪酬占总薪酬比例为45%~65%,依据全部门人均标化工作值总量分配各人标化工作值总量,通过比对调整后与调整前的员工绩效分配方式及结果,以及员工对调整后方案的评价,确认员工对新确立的绩效分配方案较认可。结论通过全面梳理公共卫生模块总服务项目清单,科学测算单项目标化工作值,合理分配单人的标化工作值总量,既体现了员工的劳务价值,提升了其积极性,也保证了每位成员合理的工作强度,提升了服务质量。本研究为实现社区公共卫生版块员工绩效制激励和考核做出了初步有益探索,对公共卫生人员工作的认可和积极性的提升,有助于建设更扎实更稳固的社区基层公共卫生防控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 绩效 标化工作值 标化工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楼宇白领人群双向转诊服务认知、利用及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铁鑫 郝雨 +7 位作者 崔雅琦 刘蕊 杨永华 马晓骏 孙靖 王朝昕 芦炜 黄蛟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044-2050,共7页
背景双向转诊是我国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下针对双向转诊的研究较少。分析双向转诊的认知、利用、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对充分发挥转诊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中青年楼宇白领人群双向转诊服务认... 背景双向转诊是我国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下针对双向转诊的研究较少。分析双向转诊的认知、利用、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对充分发挥转诊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中青年楼宇白领人群双向转诊服务认知、利用及满意度现状,并分析影响双向转诊的主要因素。方法于2019年8-9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上海市虹口区8个商务楼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楼宇白领人群基本人口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对于双向转诊服务的认知、利用情况及满意度。共发放问卷1040份,回收有效问卷99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48%。结果共967例填写了认知情况,上海市楼宇白领人群双向转诊服务知晓率为17.27%(167/967);共有958例填写了转诊服务使用情况,其中165例(17.22%)使用过双向转诊服务;共有182例有效填写了转诊方式,其中101例(55.49%)自己要求转诊,43例(23.63%)经主治医生建议转诊,38例(20.88%)两者兼备;共有181例有效填写了转诊顺利情况,其中108例(59.67%)转诊不顺利;共有188例有效填写了满意度情况,其中16例(8.51%)非常不满意,31例(16.49%)不太满意,102例(54.26%)一般满意,34例(18.09%)比较满意,5例(2.66%)非常满意。不同性别、常住地址、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职业、收入、家庭医生认知和利用情况的楼宇白领人群双向转诊知晓率比较、利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受教育水平、职业楼宇白领人群双向转诊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楼宇白领人群对双向转诊总体知晓率和利用程度较低,了解和签约家庭医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双向转诊知晓率和促进居民利用转诊服务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基层首诊、进而缓解大医院就诊压力,稳固分级诊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转诊 家庭医生 中青年 楼宇白领 认知 服务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楼宇白领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个性化需求 被引量:6
5
作者 崔雅琦 郝雨 +7 位作者 刘铁鑫 刘蕊 王朝昕 石建伟 杨永华 马晓骏 孙靖 黄蛟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039-2043,共5页
背景在健康中国政策的指导下,上海的家庭医生常住人口签约率超过45%。但是楼宇白领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率较低,白领人群亚健康问题也愈发严峻。目的了解目前楼宇白领人群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为上海市卫生系统制定相关政策措... 背景在健康中国政策的指导下,上海的家庭医生常住人口签约率超过45%。但是楼宇白领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率较低,白领人群亚健康问题也愈发严峻。目的了解目前楼宇白领人群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为上海市卫生系统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8-9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上海市虹口区8个商务楼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楼宇白领人群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需求及楼宇白领人群对家庭医生签约个性化服务包的需求3个部分。结果共发放问卷1040份,回收有效问卷99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5.48%。家庭医生一般服务和楼宇服务“非常需要”排序第一的条目分别是代配药服务〔29.49%(253/858)〕和颈椎病等的防治〔36.37%(315/866)〕。63.30%(507/801)的楼宇白领人群对家庭医生签约个性化服务包有需求,不同文化程度、医疗保险投保情况楼宇白领人群对家庭医生签约个性化服务包需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楼宇白领人群“最希望的”家庭医生签约个性化服务的开展方式、服务时间、价格区间分别为现场咨询〔26.53%(230/867)〕、工作午间1 h〔40.43%(399/987)〕、0~100元〔48.38%(417/862)〕。结论楼宇白领人群具有个性化的健康管理需求,但缺乏便利可及的相应服务,建议设计针对白领的、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有偿服务包,并给予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卫生服务需求 楼宇白领 个性化有偿服务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专精准管理”的糖尿病“1358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姚裕忠 马晓骏 +1 位作者 宋懽 钟瑜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4308-4314,共7页
背景 社区糖尿病诊治能力欠佳、并发症筛查率低、血糖规范监测率低、血糖达标率低等难点问题是全科医生在开展糖尿病患者管理时需着重思考和破解的问题。让全科医生成为全科中的专科医生,实现“全专精准管理”,需探索、创新糖尿病社区... 背景 社区糖尿病诊治能力欠佳、并发症筛查率低、血糖规范监测率低、血糖达标率低等难点问题是全科医生在开展糖尿病患者管理时需着重思考和破解的问题。让全科医生成为全科中的专科医生,实现“全专精准管理”,需探索、创新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目的 了解基于“全专精准管理”的糖尿病“1358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以2020年5—7月到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且已与本社区全科医生签约的21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6例和干预组10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随访管理,干预组患者接受基于“全专精准管理”的糖尿病“1358模式”。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认知和行为水平、关键指标达标情况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体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管理相关认知和行为、关键指标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1个月内空腹血糖(FPG)监测、1个月内餐后2 h血糖(2 hPG)监测、1个月内血糖综合监测、6个月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开展自我血糖监测、记录血糖日记、规范用药、遵医嘱饮食、1年内周围血管并发症筛查、1年内尿白蛋白/肌酐筛查、1年内颈动脉斑块筛查、1年内眼底筛查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规律运动、每周足部检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FPG达标率、HbA1c达标率、ABC综合达标(HbA1c、血压、总胆固醇均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2 hPG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认为社区诊疗能力良好、社区药物基本满足需求、社区具备血糖相关指标检测设备、社区能解决基本健康问题、社区能开展并发症筛查、社区专病咨询指导方便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全专精准管理”的糖尿病“1358模式”在增强患者健康信念、规范患者血糖监测行为、提高患者关键指标达标率、提升患者社区就诊体验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可在社区推广应用。该模式或可突破社区糖尿病专科资源不足的瓶颈,进一步提升社区全科医生的糖尿病专病管理水平与服务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信念 管理模式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差异的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郭静 杨永华 +6 位作者 林洁 苏忠鑫 王朝昕 张宜民 梁鸿 刘娜娜 黄蛟灵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64-666,686,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职业类型的基层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为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团队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某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基层医护人员满意度较高的3项为办公环境(3.968分... 目的:分析不同职业类型的基层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为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团队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某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基层医护人员满意度较高的3项为办公环境(3.968分)、中心支持协同(3.95分)、医疗设备(3.932分);满意度较低依次是收入与绩效(3.032分)、加班机制(3.569分)、休假制度(3.628分)。不同职业医务人员在不同满意维度平均得分存在差异.结论:完善基层医务人员收入与绩效激励机制和进修培训机制、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整体满意度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务人员 工作满意度 职业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朱晓燕 黄贇聪 +5 位作者 黄倩 顾杰 陈海英 唐岚 王朝昕 黄蛟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5期3143-3149,3156,共8页
背景2020年3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以局部应急处置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相结合的原则,应对疫情零星散发。目的探索并构建一套普适、规范的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方法2021年1—4月,采用目的... 背景2020年3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以局部应急处置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相结合的原则,应对疫情零星散发。目的探索并构建一套普适、规范的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方法2021年1—4月,采用目的性抽样法,分别从上海市中心城区、郊区、城郊结合地区选取1家发热哨点诊室,通过实地考察、对来自3家发热哨点诊室的10名工作人员进行两轮半结构化深度访谈,获得原始资料,借助ROST CM6软件整理访谈资料,采用Charmaz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范式分析资料。采用目的抽样法,邀请熟悉发热哨点诊室运行特征的专家(发热哨点诊室管理者、高校研究人员、相关协会学者、卫生发展研究机构人员等)12名作为函询对象,于2021年5—6月采用专家函询法对其进行两轮函询,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检验各级指标逻辑一致性,最终形成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而成的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组成。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1,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265(χ^(2)=163.768,P<0.001)、0.320(χ^(2)=130.323,P<0.001)。最终形成的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功能和职责、诊室设置要求、人员配备、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13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构成,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0337、0.0564、0.3926、0.3778、0.1395。各层级指标的一致性比率(CR值)为0.0565、0.0325、0.0424(<0.1000)。结论将扎根理论运用于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后续随着政策的迭代,可借助扎根理论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哨点诊室 扎根理论 建构主义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签约需求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蛟灵 宋巨庆 +6 位作者 吴建平 张伟胜 张建敏 陈翔 张宜民 梁鸿 杨永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11-814,863,共5页
目的:分析社区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的主导因素,着重探讨签约在需求签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抽样原则,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在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街道辖区内采集有效样本1745份;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签约需求的公因子,并使用多元Logi... 目的:分析社区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的主导因素,着重探讨签约在需求签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抽样原则,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在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街道辖区内采集有效样本1745份;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签约需求的公因子,并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年龄、户籍、是否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社区健康管理效果评价、对家庭医生的知晓情况、就诊医疗机构选择是影响签约的重要因素;在控制社会人口学变量后,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对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行为影响有显著,是签约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具有差异化的需求,而签约需求是影响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的重要因素。建议家庭医生基于居民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建立稳定签约服务关系、吸引居民下沉就诊,引导有序、高效的分级诊疗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 签约行为 签约需求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