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闵行城区园林绿化药用植物调查
1
作者 傅颖 刘波 +3 位作者 潘琪 沙妙清 王爽 叶愈青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88-92,共5页
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结合文献查阅、数据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城区的园林绿化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区域内园林绿化药用植物有91科251种,其中蕨类3科3种、裸子植物6科8种、被子植物82科240种;按药用部位统计可分为8类... 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结合文献查阅、数据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城区的园林绿化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区域内园林绿化药用植物有91科251种,其中蕨类3科3种、裸子植物6科8种、被子植物82科240种;按药用部位统计可分为8类,其中全草类占比最高,78种,约31.08%。针对现有资源情况,建议在区域内为药用植物悬挂标牌及二维码,并定期普及宣教,增强市民对药用植物的认知,提升资源保护意识;建议建立城区园林绿化药用植物小药园,建设种质资源库;建议对区域内常见的野生药用植物品种进行引种驯化,促进资源的稳步增长,改善居住生活环境,为药物植物资源的持续发展和进一步有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 药用植物 调查 闵行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趁鲜切制政策研究及品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谈景福 李雨晴 高俊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2-708,共7页
中药材趁鲜切制是一种产地加工方式,具有稳定药材质量、避免重复劳动等优势,近两年,国家及各省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了趁鲜切制相关政策,积极推动趁鲜切制工作实施。本文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汇总,从实施方式、执行范围、执行要求、... 中药材趁鲜切制是一种产地加工方式,具有稳定药材质量、避免重复劳动等优势,近两年,国家及各省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了趁鲜切制相关政策,积极推动趁鲜切制工作实施。本文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汇总,从实施方式、执行范围、执行要求、遴选流程等方面对政策要求进行比较研究,从药用部位、功效分类等角度对涉及品种进行梳理分析,并从统一政策要求,进行品种聚焦,缩小区域差异等角度提出建议,以期为后续省市政策出台、相关省市政策优化、有关企业政策落实提供支持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趁鲜切制 政策研究 品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贝母质量控制与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文迪 张聪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3-538,共6页
川贝母是知名川产道地药材,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镇咳平喘的功效,价格高昂,在国内药材市场广泛流通,但长期存在野生资源短缺、伪品混充、药材品质良莠不齐等情况,其质量问题值得关注。目前,川贝母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少,现存质量... 川贝母是知名川产道地药材,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镇咳平喘的功效,价格高昂,在国内药材市场广泛流通,但长期存在野生资源短缺、伪品混充、药材品质良莠不齐等情况,其质量问题值得关注。目前,川贝母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少,现存质量标准也有指标单一、方法落后等缺陷,本文主要围绕基原、有效成分含量、外源性有害物质残留这3个方面梳理了川贝母质量控制和评价的思路与方法,指出了现存质量标准的不足,以期为后续标准补充和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质量控制 基原鉴别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仓库的科学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江立钧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46-46,共1页
中药材仓库的科学管理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外马路仓库(200010)江立钧为维护中药材的质量,确保安全用药,中药材仓库的科学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近几年来我们贯彻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医药商品质量管理规范》(GSP)... 中药材仓库的科学管理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外马路仓库(200010)江立钧为维护中药材的质量,确保安全用药,中药材仓库的科学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近几年来我们贯彻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医药商品质量管理规范》(GSP)实施指南;摸索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仓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上海中成药工业的几点战略思考
5
作者 许锦柏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中成药工业 有效成份 中药工业 制剂工艺 中药制药设备 战略 含量测定 中成药生产 中成药工艺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贵细药材鉴别》“层进式问题串”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以西红花鉴别为例
6
作者 傅颖 刘波 叶愈青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5期286-288,共3页
贵细药材的鉴别以传统经验鉴别为主,中职学生对贵细药材认知不足较难把握其性状特征,相关岗位经验缺失不易将所学技艺转化为工作技能。以西红花鉴别的三个教学片段为例,通过“层进式问题串”的设计将学习任务化整为零,由浅入深,层层展开... 贵细药材的鉴别以传统经验鉴别为主,中职学生对贵细药材认知不足较难把握其性状特征,相关岗位经验缺失不易将所学技艺转化为工作技能。以西红花鉴别的三个教学片段为例,通过“层进式问题串”的设计将学习任务化整为零,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可提高学生鉴别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进式问题串 教学模式 西红花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用于大青叶等中药浸提液澄清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彤 徐莲英 +1 位作者 李海燕 唐青华 《中成药》 CAS CSCD 1998年第10期7-10,共4页
探讨了壳聚糖絮凝澄清剂用于精制大青叶等中药浸提液的澄清效果,并与水煎液、醇沉液作比较。结果表明:壳聚糖絮凝澄清剂用于所选单味中药浸提液均有一定的澄清范围,能起一定的澄清作用。但对紫菀石油醚提取物中某些成分,大青叶中靛... 探讨了壳聚糖絮凝澄清剂用于精制大青叶等中药浸提液的澄清效果,并与水煎液、醇沉液作比较。结果表明:壳聚糖絮凝澄清剂用于所选单味中药浸提液均有一定的澄清范围,能起一定的澄清作用。但对紫菀石油醚提取物中某些成分,大青叶中靛玉红等脂溶性成分有所影响。提示当药液中指标成分水溶性较小时,使用壳聚糖作为澄清剂应当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絮凝澄清剂 大青叶 中药 浸提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参与高丽红参的指纹谱(HPLC-FPS)比较研究 被引量:59
8
作者 张聪 王智华 金德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 :对同一组中国红参和高丽红参进行指纹谱 (HPLC FPS)比较研究。方法 :应用HPLC建立了 11个红参样品的指纹谱。结果 :它们相互间的色谱重叠率在 6 5 %以上 ,即使 3个高丽红参样品 ,它们之间的重叠率仅为 6 3 %~ 6 6 % ;从各样品的... 目的 :对同一组中国红参和高丽红参进行指纹谱 (HPLC FPS)比较研究。方法 :应用HPLC建立了 11个红参样品的指纹谱。结果 :它们相互间的色谱重叠率在 6 5 %以上 ,即使 3个高丽红参样品 ,它们之间的重叠率仅为 6 3 %~ 6 6 % ;从各样品的八强峰来看 ,有 8个样品的相对面积总和在 5 5 %以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HPLC-FPS 中国红参 高丽红参 指纹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西红花中西红花苷I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聪 胡馨 +2 位作者 张英华 俞佳宁 周庆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59-1561,共3页
目的:建立名贵药材西红花的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西红花中西红花苷-I的含量,并采集相应样品粉末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用此模型预测未知样本中西红花苷-I的含量。结果:所建立的校... 目的:建立名贵药材西红花的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西红花中西红花苷-I的含量,并采集相应样品粉末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用此模型预测未知样本中西红花苷-I的含量。结果:所建立的校正模型相关系数(R)、预测相对偏差(RSEP)分别为0.9538、3.948。结论:本方法可用于西红花中西红花苷-I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西红花苷-I 近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锌配施对藿香生长、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薛启 王康才 +2 位作者 梁永富 隋利 易家宁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3-832,共10页
为探究铁、锌不同浓度配施对藿香生长、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影响,以藿香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铁锌配施对藿香生长、产量、各部位铁锌分配及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铁锌肥能显著影响藿香的生长发育、产量和... 为探究铁、锌不同浓度配施对藿香生长、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影响,以藿香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铁锌配施对藿香生长、产量、各部位铁锌分配及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铁锌肥能显著影响藿香的生长发育、产量和挥发油成分,显著影响藿香的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淀粉、还原糖、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通过影响氮代谢相关酶活性间接影响植株氮代谢过程。叶面施铁对藿香产量的影响大于叶面施锌,铁锌配施的增产效果优于单独施用铁、锌肥;综合考虑藿香的生长和产量指标,认为Fe_1Zn_1(0. 2%铁,0. 1%锌)为铁锌配施的最优处理组合。施用锌铁肥能够增加藿香各部位的铁锌含量,锌在不同部位的含量呈叶>根>茎的变化趋势,铁在不同部位的含量呈根>叶>茎的变化趋势,锌主要集中在藿香叶片,而铁则主要集中在藿香根部。高浓度的叶面施铁有助于叶片Ca含量的累积。铁锌配施能显著提高藿香挥发油含量,并影响挥发油成分,其中D-柠檬烯含量最高,在Fe_1Zn_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22. 99%)。综上,合理配施铁锌肥能提高藿香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但过高浓度的施用增产效果并不明显。本研究结果为铁锌肥在藿香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 铁锌配施 产量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朱广伟 李西文 +3 位作者 邬兰 杉田享 友田健久 李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2期2062-2069,共8页
目的:制备赤芍饮片标准汤剂,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以水为溶剂,标准化工艺制备标准汤剂,采用UPLC-DAD法测定芍药苷含量,并进行转移率、出膏率计算及指纹图谱研究。结果:15批次赤芍样品制成的标准汤剂中芍药苷含量范围为3.79-5.68 mg... 目的:制备赤芍饮片标准汤剂,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以水为溶剂,标准化工艺制备标准汤剂,采用UPLC-DAD法测定芍药苷含量,并进行转移率、出膏率计算及指纹图谱研究。结果:15批次赤芍样品制成的标准汤剂中芍药苷含量范围为3.79-5.68 mg·m L^(-1),芍药苷转移率范围为56.58%-90.14%,平均转移率为73.97%,标准偏差为10.91%。出膏率范围为16.74%-29.24%,平均出膏率为21.82%,标准偏差为3.55%。指纹图谱共有峰11个,确认4个,分别是:氧化芍药苷(RT=4.489),芍药内酯苷(RT=7.752),芍药苷(RT=8.192),苯甲酰芍药苷(RT=26.212)。结论:本研究中的样品处理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赤芍标准汤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标准汤剂 标准煎液 配方颗粒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解毒口服液质量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芝芳 林志红 +1 位作者 庄向平 袁雅美 《中成药》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1-13,共3页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口服液中的黄连、石斛进行了鉴别;采用RP—HPLC法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进行了含量测定。定性及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石斛碱 盐酸小檗碱 薄层色谱法 清热解毒 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煎药工艺的蒲公英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博 李西文 +5 位作者 朱广伟 张鹏 李琦 杉田亨 友田健久 万林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9-254,共6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13批次蒲公英饮片标准汤剂质量评价方法,并以出膏率、指标成分量及转移率、指纹图谱为指征进行研究。方法以水为溶剂,参照传统煎药工艺制备标准汤剂,采用UPLC-DAD法测定咖啡酸量,计算转移率、出膏率,采用UPLC-ESI-MS/M...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13批次蒲公英饮片标准汤剂质量评价方法,并以出膏率、指标成分量及转移率、指纹图谱为指征进行研究。方法以水为溶剂,参照传统煎药工艺制备标准汤剂,采用UPLC-DAD法测定咖啡酸量,计算转移率、出膏率,采用UPLC-ESI-MS/MS法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确认共有峰。结果13批蒲公英样品制成的标准汤剂中咖啡酸含量为1.9~11.34μg/mL,咖啡酸转移率在4.78%~29.29%,平均转移率为10.65%,标准偏差(RE)为7.06%。出膏率为17.68%~34.25%,平均出膏率为23.36%,标准偏差(RE)为4.99%。指纹图谱共有峰11个,确认6个,分别为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金丝桃苷、单咖啡酰酒石酸、木犀草苷。结论13批次蒲公英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工艺符合传统汤剂制法,样品来源具有代表性,样品批次符合指纹图谱研究要求,质量评价内容涵盖面广,所得数据具有代表性,可用于蒲公英饮片标准汤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可以为配方颗粒标准的制定及工业化生产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指纹图谱 UPLC-ESI-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FT同源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桢 杨柳燕 +3 位作者 裴卫忠 李心 杨贞 张永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4-233,共10页
FT(FLOWERING LOCUS T)及其同源基因作为三大开花途径整合子之一,被认为是调控植物开花的重要基因。为了深入研究FT同源基因的功能以及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开花的分子机理,对已报道的3个西红花FT同源基因(CsatFT1、CsatFT2和CsatF... FT(FLOWERING LOCUS T)及其同源基因作为三大开花途径整合子之一,被认为是调控植物开花的重要基因。为了深入研究FT同源基因的功能以及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开花的分子机理,对已报道的3个西红花FT同源基因(CsatFT1、CsatFT2和CsatFT3)进行分离及分析。gDNA包含长度分别为835、1642和1132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均具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cDNA包含长度分别为528、525和540 bp的ORF,分别编码175、174和179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satFT1、CsatFT2、CsatFT3分别和同为单子叶植物的水仙(Narcissus chinensis)NtFT、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LlFT和洋葱(Allium cepa)AcFT1表现出较近的遗传距离。qRT-PCR分析结果显示,小球茎膨大阶段前期,CsatFT1、CsatFT2、CsatFT3在叶片中表达水平最高,侧根中次之,子球茎、主根中极低几乎检测不到;小球茎膨大阶段后期,CsatFT1、CsatFT2、CsatFT3都在子球茎中表达水平较高,在顶芽中几乎检测不到;室内储藏开花阶段,CsatFT1、CsatFT2、CsatFT3在柱头中表达水平最高,叶中次之,花瓣和花药中较低几乎检测不到。通过观测转基因烟草(Nicotiana tabacum)和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植株表型发现,CsatFT1,CsatFT2和CsatFT3均具有促进植物提早开花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成花诱导 FT同源基因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煎药工艺的川牛膝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博 常阿倩 +6 位作者 朱广伟 徐腾腾 曲缘章 李西文 李琦 杉田亨 友田健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3144-3149,共6页
目的:制备来自于不同产地的15批次川牛膝饮片标准汤剂,并以其出膏率、指标成分含量及转移率、指纹图谱等数据为指征进行研究。方法:参照传统煎药工艺制备标准汤剂,采用UPLC-DAD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计算转移率、出膏率及指纹图谱数据研... 目的:制备来自于不同产地的15批次川牛膝饮片标准汤剂,并以其出膏率、指标成分含量及转移率、指纹图谱等数据为指征进行研究。方法:参照传统煎药工艺制备标准汤剂,采用UPLC-DAD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计算转移率、出膏率及指纹图谱数据研究。结果:15批次川牛膝样品制成的标准汤剂中杯苋甾酮含量为0.066~0.210 mg/mL,转移率为61.27%~99.69%,平均转移率为73.27%,标准偏差为11.88%。出膏率范围为17.66%~31.45%,平均出膏率为24.48%,标准偏差为4.54%。指纹图谱共有峰11个,确认1个,为杯苋甾酮(C29H44O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制备工艺符合传统汤剂制备方法,且稳定可行,可用于川牛膝饮片标准汤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并为配方颗粒、经典名方研究及工业化生产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 标准汤剂(标准煎液) 配方颗粒 UPLC-DAD 指纹图谱 杯苋甾酮 转移率 经典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煎药工艺的茵陈蒿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雅静 孙博 +4 位作者 朱广伟 郭杰 李琦 杉田亨 友田健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2-1416,共5页
目的:制备来自于不同产地的14批茵陈蒿饮片的标准汤剂,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以水为溶剂,按照标准汤剂的标准化工艺进行制备,采用UPLC-DAD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计算出膏率、转移率,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确认共有峰。结果:14批次茵陈... 目的:制备来自于不同产地的14批茵陈蒿饮片的标准汤剂,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以水为溶剂,按照标准汤剂的标准化工艺进行制备,采用UPLC-DAD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计算出膏率、转移率,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确认共有峰。结果:14批次茵陈蒿样品制成的标准汤剂中绿原酸含量为0.18~0.28 mg/mL,转移率为40.00%~58.07%,平均转移率为50.99%,标准偏差为12.32%。出膏率范围为10.87%~19.55%,平均出膏率为14.74%,标准偏差为2.58%。指纹图谱共有峰11个,确认2个,分别是:绿原酸(C16H18O9),蒙花苷(C28H32O14)。结论:14批次茵陈蒿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工艺较为成熟,指纹图谱相似度高,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样品质量稳定。建立的工艺标准及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茵陈蒿标准汤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可以为配方颗粒、经典名方及其他源于中药水煎液的终端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标准汤剂(标准煎液) 指纹图谱 配方颗粒 经典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参与高丽红参中三七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金德庄 张聪 王智华 《中成药》 CAS CSCD 1998年第11期48-48,共1页
对中国红参和高丽红参中的特殊氨基酸──三七素进行含量测定,红参中三七素的含量0.17~0.23%明显地低于生晒参(0.52%),而中国红参与高丽红参的三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红参 三七素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野菊花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保华 李胜华 王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99-2003,共5页
目的:采用GC-MS法分别对野菊花超临界流体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为综合利用野菊花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菊花挥发性成分,GC-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归一法计算各成... 目的:采用GC-MS法分别对野菊花超临界流体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为综合利用野菊花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菊花挥发性成分,GC-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共分离出110个化合物,鉴定了85个化合物,已鉴定化合物的组分占总提取物组分的77.27%;水蒸气蒸馏法共分离出55个化合物,鉴定了46个化合物,已鉴定化合物的组分占总提取物组分的83.64%。结论:两种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有一定差异,此研究为野菊花的综合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C—聚凝净在感冒退热冲剂制备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晨捷 金鑫荣 张文清 《中成药》 CAS CSCD 1997年第6期5-7,共3页
研究了PCC—聚凝净在感冒退热冲剂制备中的应用,并从指标成分和工艺等方面与水醇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影响聚凝作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PCC—聚凝净可作为一种新型精制中药液的聚凝剂,聚凝法可较好地保留中药有效指标成分.在感冒... 研究了PCC—聚凝净在感冒退热冲剂制备中的应用,并从指标成分和工艺等方面与水醇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影响聚凝作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PCC—聚凝净可作为一种新型精制中药液的聚凝剂,聚凝法可较好地保留中药有效指标成分.在感冒退热冲剂中,可代替水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退热冲剂 聚凝法 聚凝净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邢越阳 高崎 +2 位作者 张雪 司睿蓉 吴佩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4-140,共7页
目的建立西红花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成分分析。方法西红花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_(18)色谱柱(4. 6 mm×100 mm,2. 7μm);流动相(0. 2%乙酸-乙腈)-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0 mL/min;柱温35℃;检测波... 目的建立西红花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成分分析。方法西红花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_(18)色谱柱(4. 6 mm×100 mm,2. 7μm);流动相(0. 2%乙酸-乙腈)-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共有峰成分指认选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Q-TOF-MS)技术,正、负2种离子模式扫描。结果 10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中有20个共有峰,相似度大于0. 9。应用LC-MS分析技术对指纹图谱共有峰中的8个峰进行指认后发现,主要是西红花苷类成分。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好,可用于西红花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HPLC指纹图谱 H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