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多酚酸盐保护体外循环后心脏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励峰 任贤 +1 位作者 徐向阳 朱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自噬参与体外循环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心脏功能减退的主要分子机制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CPB后心脏功能的改善。方法健康雄性中华小型猪15只,随机分为CPB组6只、治疗组6只和对照组3只。监测各组小型猪心功能、... 目的探讨细胞自噬参与体外循环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心脏功能减退的主要分子机制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CPB后心脏功能的改善。方法健康雄性中华小型猪15只,随机分为CPB组6只、治疗组6只和对照组3只。监测各组小型猪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变化,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的凋亡指数和心肌、肾小球超微结构的改变。应用Western blot法定量分析各组细胞自噬通路相关信号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PB组CPB后2h白细胞介素(IL)1β、TNF-α、IL-10水平明显升高,伴随有心脏功能的减退。与CPB组比较,治疗组CPB后2hIL-1β、IL-2、TNF-α水平明显下降,心脏功能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2h,CPB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活性增强,但LC3-Ⅱ/LC3-Ⅰ比值仍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治疗组mTOR信号通路活性较CPB组进一步增强,伴LC3-Ⅱ/LC3-Ⅰ比值较CPB组明显下降。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保护CPB后心脏功能,这与其参与AMP蛋白激酶和mTOR信号通路调控抑制CPB后心肌细胞自噬活性有关,也与其抗炎症和氧化应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自噬 细胞凋亡 丹参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超声在经胸微创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陆静 吴卫华 +3 位作者 励峰 马兰 魏松霞 黄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报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用于58例经胸微创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结果。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初步筛选58例继发孔型ASD患者,观察ASD大小及各残缘,并在术中指导封堵过程,术后评价封堵效果。结果封堵术后随访一... 目的报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用于58例经胸微创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结果。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初步筛选58例继发孔型ASD患者,观察ASD大小及各残缘,并在术中指导封堵过程,术后评价封堵效果。结果封堵术后随访一个月后,54例完全闭合房间隔;2例残留少量房水平分流;2例封堵失败,行体外循环下修补术。手术并发症1例,无TEE相关并发症。结论TEE可在术前修正TTE诊断,并在选择封堵器、术中全程引导及术后疗效的即刻判断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微创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对猪慢性缺血心肌中功能性新生血管增生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伟 Winston Ng Shim Eugene Kwangwei Sim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7-353,共7页
目的对比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中的促血管再生效果。方法利用Ameroid血管压缩环建立26只猪慢性心肌缺血研究模型,4周后分成3组:腺... 目的对比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中的促血管再生效果。方法利用Ameroid血管压缩环建立26只猪慢性心肌缺血研究模型,4周后分成3组:腺病毒携带ANG-1组(Ad ANG-1,n=9),腺病毒携带VEGF组完全恢复灌注术后4周仍然保持缺血状态(Ad VEGF,n=10)和空载体对照组(n=7)。分别在腺病毒介导的基因移植4和12周后,利用荧光微球法测定缺血心肌的局部血流量,并同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基因移植后4周,Ad ANG-1组左心室心肌缺血区的灌注量[(3.25±0.16)m Lmin-1g-1]明显高于Ad VEGF组[(1.09±0.13)m Lmin-1g-1]和对照组[(1.20±0.03)m Lmin-1g-1](P<0.05)。基因移植后12周,Ad ANG-1组和Ad VEGF组的左心室缺血区心肌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9.61±1.76)/0.572 mm2心肌组织和(18.17±1.43)/0.572 mm2心肌组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53±0.92)/0.572 mm2心肌组织(P<0.05)。但就直径50~100μm小动脉密度而言,Ad ANG-1组较空载体对照组显著增加[(1.9±0.4)/0.572 mm2心肌组织切面vs.(0.7±0.2)/0.572 mm2心肌组织切面,P<0.05],而VEGF组与空载体对照组相较则无明显差异。Ad ANG-1组增加了心肌微血管的密度进而提高了局部心肌灌注。结论 VEGF和ANG-1基因转移均可促进血管再生,但只有ANG-1可以促进功能性小血管的再生,从而稳定有效地增加了心肌灌注,并为心功能的改善提供了必要的组织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再生 血管生成素 心肌缺血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联合应用预调心肌
4
作者 镡朝晖 周睿 +2 位作者 朱洪生 钟一红 刘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模拟缺血预调的心肌保护效果。 方法 2 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缺血预处理组 ,腺苷预处理组 ,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组 ,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预处理组。先分别缺血或药物预处理 5min ...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模拟缺血预调的心肌保护效果。 方法 2 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缺血预处理组 ,腺苷预处理组 ,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组 ,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预处理组。先分别缺血或药物预处理 5min ,间隔 10min后心肌局部缺血 30min ,再灌注 3h。连续监测心率和血压并在预处理前和再灌注后 3h经右心房采血检测肌酸磷酸激酶 (CK)和丙二醛 (MDA)。 结果CK和MDA值各组基础值无显著差异 ,再灌注后 3h各预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预处理组间无差异。但腺苷预处理时血压剧烈下降 ,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时血压剧烈升高 ,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预处理时血压平稳。 结论联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腺苷可使心肌对缺血产生有效预适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调 心肌保护 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去甲肾上腺素 腺苷 联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伟 毛履琰 王立军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 探讨于缺血前全身应用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大鼠离体缺血 再灌注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和心功能测定程序记录左心室压力波形并作各项参数分析 ,同时检测不同时刻冠状静脉流出液中的... 目的 探讨于缺血前全身应用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大鼠离体缺血 再灌注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和心功能测定程序记录左心室压力波形并作各项参数分析 ,同时检测不同时刻冠状静脉流出液中的丙二醛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并作冠脉流量和心肌含水百分比测定。结果 研究发现NAC能够显著改善左心室血流动力学指标 ,增强心肌收缩力和舒张性 ,减轻生物膜脂质过氧化程度 (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低 ) ,但心肌含水量、冠状动脉流量、冠脉流出液中SOD活性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 提示NAC的心肌保护作用与加强GSH的抗氧化能力和自身的抗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NAC能够对缺血 再灌注心肌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自由基 N-乙酰半胱氨酸 心肌缺血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