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性护理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岚 沈文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7年收治的685例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8年收治的76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通过Caprini风险评估、分级,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比...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7年收治的685例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8年收治的76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通过Caprini风险评估、分级,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血液指标、胸管引流量及留置时间、血栓栓塞事件、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术后7d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术后胸管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下肢静脉血栓及肺血栓栓塞发生率、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癌切除术 静脉血栓 肺血栓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食管鳞癌的生物学特征和外科治疗结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彬 刘鹏 +8 位作者 刘智超 杨洋 李斌 孙益峰 华荣 郭旭峰 何毅 顾海勇 李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2-209,共8页
目的·回顾Ⅰ期食管鳞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分析此类早期肿瘤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并确定外科治疗是否是值得推荐的治愈性策略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15年—2019年的379例Ⅰ期食管鳞癌外科患者临床资... 目的·回顾Ⅰ期食管鳞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分析此类早期肿瘤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并确定外科治疗是否是值得推荐的治愈性策略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15年—2019年的379例Ⅰ期食管鳞癌外科患者临床资料。分期定义按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分期手册》第8版确定。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不同临床特征Ⅰ期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率。并对年龄、性别、病理分期T、临床分期T、肿瘤直径、淋巴结清扫数等影响生存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评估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患者共379例,占同期所有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11.9%。男性占79.2%。肿瘤在胸上、中、下段分布为14.2%、43.8%、42.0%。81.5%的患者采用了微创手术。R0切除率96.0%。淋巴结清扫数为(18.0±9.3)枚。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级以上发生率为20.8%,其中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分别为12.4%、14.2%、13.5%、2.9%。术后30 d内和90 d内死亡率分别为0.5%和1.3%。术后肿瘤病理显示T1a、T1b、T2比例为20.6%、69.4%、10.0%;术后病理肿瘤直径为(2.1±1.1)cm,小于术前内镜下肿瘤直径[(3.2±2.2)cm];淋巴管侵犯阳性率5.8%。随访时间为1~6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随访期间,总体复发率为8.2%,局部区域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4%和2.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清扫数与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相关(P=0.025,P=0.011),临床分期T、病理分期T、淋巴结清扫数与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相关(P=0.017,P=0.005,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O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淋巴结清扫数少于15枚,DF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淋巴结清扫数少于15枚、临床分期为T2或T3。结论·Ⅰ期食管鳞癌患者经过以微创手术为主的外科治疗后,可以获得满意的肿瘤控制和远期生存。更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早期食管癌 生物学特征 食管癌根治术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