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质谱的单细胞多组学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霍志远 周金萍 +2 位作者 马秀敏 周严 黄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7,共12页
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细胞质谱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质谱已被广泛用于检测细胞群代谢和蛋白组,单细胞质谱多组学技术结合微观生物学和尖端质谱分析,为在单细胞层面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进... 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细胞质谱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质谱已被广泛用于检测细胞群代谢和蛋白组,单细胞质谱多组学技术结合微观生物学和尖端质谱分析,为在单细胞层面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进一步阐明了细胞微观复杂性.特别是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单细胞质谱多组学有助于细胞图谱绘制、生命现象分子机制探究及精准医学的发展等.本文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基于质谱的单细胞代谢、蛋白组及其整合组学技术研发中面临的挑战与突破,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 质谱技术 代谢组学 蛋白质组学 多组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群大队列探索心脑血管疾病相关血浆代谢组学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梦吉 黄琳 +7 位作者 李峥 马卓然 魏霖 袁安彩 胡刘华 张薇 钱昆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9-266,共8页
目的·采用纳米增强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采集大队列人群的血浆代谢指纹图谱,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代谢组学差异解释。方法·所有样本来源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然人群队列。于2019年2—8月期间纳入符合标准的14419例队列... 目的·采用纳米增强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采集大队列人群的血浆代谢指纹图谱,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代谢组学差异解释。方法·所有样本来源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然人群队列。于2019年2—8月期间纳入符合标准的14419例队列成员,分别为冠心病单患组1608例,脑卒中单患组461例,心脑血管疾病共患组(冠心病+脑卒中)145例和对照组12205例,并进行前瞻性血浆样本采集。采用课题组开发的纳米材料增强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对血浆样品进行代谢指纹图谱采集,基于统计分析确认心脑血管疾病单患人群(冠心病单患组、脑卒中单患组)或心脑血管共患人群的典型代谢特征。结果·研究共提取到345个代谢信号峰作为血浆代谢指纹图谱。再经过质谱数据分析,鉴定出具有差异性变化的6种代谢生物标志物(以下简称标志物)与心脑血管疾病高度相关。进一步地,6个代谢标志物可以归为“酮体代谢因子”“脂肪酸代谢因子”2个集群。“酮体代谢因子”集群中,冠心病单患组血浆中氨基磺酸、乙酰乙酸、甲基丙二酸的强度显著增加,而在脑卒中单患组、心脑血管共患组中显著下降。“脂肪酸代谢因子”集群中,心脑血管共患组血浆中葡萄糖、半乳糖醛酸、α-亚麻酸的强度显著降低,而在脑卒中单患组中显著增加。根据以上6种代谢标志物,在“酮体代谢因子”集群中,鉴定出3种相关代谢通路;在“脂肪酸代谢因子”集群中,鉴定出2种相关代谢通路。结论·研究采用的新型固相质谱技术实现了大队列人群的高效血浆代谢指纹图谱采集,确定了6个与心脑血管疾病差异调控相关的血浆代谢标志物,进一步从代谢角度揭示心脑血管疾病的分子病理机制,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提供代谢层面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 脑卒中 血浆代谢指纹图谱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