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基因疾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的研究进展及挑战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晓婧 潘洁雪 +1 位作者 朱依敏 黄荷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0-287,共8页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是辅助生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阻断单基因或染色体疾病的代际间遗传。其中,多基因疾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P)是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之一。PGT-P在人工智能和遗传检测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检测遗传物质,计算...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是辅助生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阻断单基因或染色体疾病的代际间遗传。其中,多基因疾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P)是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之一。PGT-P在人工智能和遗传检测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检测遗传物质,计算多基因风险评分,再将其转化为发病概率,可以筛选得到多基因疾病发病概率相对较低的胚胎进行移植,以期降低子代未来患该疾病的可能,具有显著的临床和社会意义。目前,PGT-P在国内外都进行了阶段性的开展并取得了成功的临床实践。与此同时,PGT-P作为一项正在发展的技术仍存在结果不稳定、无法排除环境因素、种族差异影响等技术缺陷;在伦理角度,若不严加规范PGT-P的筛选指征则容易产生新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PGT-P的技术组成和最新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如何建立完整且适用于我国人群的筛查模型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多基因疾病 多基因风险评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娟 高伟 +1 位作者 饶琳 陆佳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的疾病感受与体验,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妊娠合并APS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的疾病感受与体验,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妊娠合并APS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及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访谈资料的分析。结果妊娠合并APS患者的疾病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困难与挑战并存、预防复发性流产的应对方式以及自我成长。结论妊娠合并妊娠合并APS患者的情绪负担较大,但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获得了心理成长,医护人员应给予更多支持,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抗磷脂综合征 症状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朱月悦 张锦文 +3 位作者 马锐翔 陈彩莲 林羿 刘晓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5-421,共7页
目的·探讨产后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为产后血栓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产妇电子病例45262例,其中病例组60例,为诊断为产后静脉血栓或者肺栓塞的产... 目的·探讨产后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为产后血栓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产妇电子病例45262例,其中病例组60例,为诊断为产后静脉血栓或者肺栓塞的产妇;对照组45202例,为未发生产后血栓的产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产后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后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130/10万,肺栓塞46/10万,产后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P<0.05),产后血栓的发生部位以左下肢为主。病例组产妇分娩时的平均年龄为(33.52±4.79)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31.35±4.01)岁。病例组中发生早产的产妇占比是对照组的2.05倍,孕前超重及肥胖的产妇占比是对照组的1.94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年龄大(aOR=1.10,95%CI 1.04~1.17)、分娩孕周小(aOR=0.88,95%CI 0.78~0.99)、本科学历以下(aOR=2.24,95%CI 1.20~4.18)、择期剖宫产(aOR=6.68,95%CI 2.56~17.41)、急诊剖宫产(aOR=14.40,95%CI 5.37~38.63)及孕前超重和肥胖(aOR=1.91,95%CI 1.04~3.49)的产妇发生产后血栓的风险增加。结论·产妇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分娩孕周小、超重以及剖宫产的分娩方式是产后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最突出的危险因素是急诊剖宫产。产后静脉血栓的发生和多种危险因素相关,且可导致孕产妇死亡,临床上需要及时做好血栓风险的评估工作,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尽早进行预防措施,以降低产后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血栓性疾病 危险因素 急诊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俞氏化瘀止血方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彧 程雯 +6 位作者 李森 蒋继兰 杨思勤 孙峰 齐英 俞超芹 许泓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9-1076,共8页
目的探究俞氏化瘀止血方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及海军... 目的探究俞氏化瘀止血方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及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的AM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化瘀方组和安慰剂组进行双盲临床试验,化瘀方组放置LNG-IUS后1个月加用俞氏化瘀止血方治疗,安慰剂组放置LNG-IUS后1个月加用安慰剂治疗,俞氏化瘀止血方和安慰剂均服用3个月。共95例完成随访,其中化瘀方组47例、安慰剂组48例;脱落7例,脱落率为6.86%。比较两组患者的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子宫点滴出血天数、痛经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子宫体积、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和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服药3个月后,与安慰剂组相比,化瘀方组患者PBAC评分、点滴出血天数、子宫体积、血清CA125水平、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均降低(均P<0.05),痛经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化瘀方组患者均未接受手术治疗,安慰剂组有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1例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两组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与化瘀方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俞氏化瘀止血方可明显改善AM患者的点滴出血情况,促进子宫体积缩小,降低血清CA125水平,改善AM中医证候。建议AM患者在放置LNG-IUS后常规服用俞氏化瘀止血方制剂,以减少LNG-IUS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俞氏化瘀止血方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胎盘病理改变与缺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巧 王渊 +2 位作者 崔玲 王啸 张慧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3-1198,共6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胎儿胎盘病理形态学改变,CHD胎盘与缺氧和线粒体相关功能蛋白异常的关系。方法收集52例CHD行引产手术的胎儿相关临床资料和胎盘组织,将CHD组和单纯唇腭裂不伴其他畸形引产儿(对照组...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胎儿胎盘病理形态学改变,CHD胎盘与缺氧和线粒体相关功能蛋白异常的关系。方法收集52例CHD行引产手术的胎儿相关临床资料和胎盘组织,将CHD组和单纯唇腭裂不伴其他畸形引产儿(对照组)的胎盘切片行常规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胎盘滋养细胞中缺氧相关因子HIF-1α和线粒体相关因子COXⅠ、COXⅣ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特点与胎盘病理改变。结果约84.6%(44/52)的CHD组胎盘形态学异常,其中干绒毛包涵体占38.5%(20/52)、干绒毛间叶发育不良占23.1%(12/52)、干绒毛钙化占19.2%(10/52)、绒毛膜羊膜炎占32.7%(17/52)。与对照组相比,CHD组在干绒毛包涵体、绒毛膜羊膜炎发生频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4个亚组之间,干绒毛间叶发育不良发生频率在复杂心脏畸形组中表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CHD组HIF-1α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线粒体相关因子COXⅠ、COXⅣ蛋白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伴CHD的胎儿胎盘病理形态学常见改变包括胎盘干绒毛包涵体、干绒毛间叶发育不良、干绒毛钙化和绒毛膜羊膜炎等。胎盘缺氧影响滋养细胞线粒体功能和ATP能量供应,可能在胎儿心脏-胎盘共生阶段对胎儿心脏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胎盘病理学 缺氧相关因子 线粒体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前母体重(类)金属复合暴露与子代认知和气质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祖婧 江怡宁 徐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0-1578,共9页
目的·分析出生前母体重(类)金属复合暴露与子代认知和气质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利用2010—2012年在上海开展的前瞻性出生队列,在妊娠28~36周采集孕妇静脉血,检测静脉血重(类)金属浓度。在幼儿24~36月龄时,使用格塞尔发育量表... 目的·分析出生前母体重(类)金属复合暴露与子代认知和气质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利用2010—2012年在上海开展的前瞻性出生队列,在妊娠28~36周采集孕妇静脉血,检测静脉血重(类)金属浓度。在幼儿24~36月龄时,使用格塞尔发育量表和幼儿气质量表分别评估幼儿的认知和气质发育。通过问卷及医院病历系统收集孕妇及幼儿的基本信息。使用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ayesian kernel machine regression,BKMR)模型评估出生前母体重(类)金属复合暴露对幼儿认知和气质发育的影响。结果·最终共纳入139对信息完整的母婴。入组时孕妇年龄为(29.39±3.41)岁,婴儿出生体质量为(3.47±0.42)kg,女性占59.71%,随访时幼儿月龄为(32.91±2.69)个月。根据以往研究证据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筛选出和幼儿认知和气质发展可能有关联的4种重(类)金属元素,分别为铬(Cr)、锰(Mn)、砷(As)和铅(Pb)。出生前母体静脉血Mn、Pb、As、Cr的浓度中位数分别为3.32、3.60、2.03、1.78μg/dL。BKMR模型分析发现,矫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当4种重(类)金属的整体浓度高于第50个百分位时,随着重(类)金属整体浓度的增加,幼儿的精细动作发育商呈下降趋势,且幼儿气质量表的适应性、坚持性和反应阈维度得分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出生前母体Mn暴露对幼儿精细动作发育影响的贡献最大[后验包含概率(posterior inclusion probabilities,PIP)=0.617],As暴露对幼儿坚持性维度影响的贡献最大(PIP=0.656),Cr暴露对幼儿反应阈维度影响的贡献最大(PIP=0.447),4种重(类)金属暴露对幼儿适应性维度影响的贡献相近。结论·出生前母体重(类)金属(Mn、As、Pb、Cr)复合暴露与幼儿的精细动作发育和气质的适应性、坚持性和反应阈维度发育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尤其要重视Mn暴露与幼儿精细动作发育之间,以及As和Cr暴露与幼儿气质发育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暴露 出生前暴露 复合暴露 认知 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与双胎围产儿结局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马珏 薛瑞洪 +1 位作者 谢金亮 王彦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研究孕期母体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变化与双胎围产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11月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纳入分析2524例双胎妊娠产妇,早孕期平均血红蛋白(Hb)为(118.0±10.9)g/L,... 目的研究孕期母体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变化与双胎围产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11月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纳入分析2524例双胎妊娠产妇,早孕期平均血红蛋白(Hb)为(118.0±10.9)g/L,高于晚孕期的(116.6±13.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孕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为22.1%,晚孕期为27.7%。高Hb(Hb>130 g/L)可能与新生儿窒息(AOR=2.10,95%CI:1.13~3.87)和小于胎龄儿(AOR=1.39,95%CI:1.09~1.98)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早孕期中重度贫血可能增加了小于胎龄儿(AOR=2.61,95%CI:1.52~4.49)的发生风险。早孕期轻度贫血并未增加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早孕期轻度贫血在晚孕期如得到纠正,新生儿窒息(AOR=0.27,95%CI:0.07~0.97)风险较持续贫血者可能降低,且双胎之大胎儿出生体重较高(P<0.05)。结论与双胎妊娠持续贫血者相比,晚孕期贫血纠正者可能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的风险。因此,需强调对双胎妊娠贫血孕妇孕期补铁及Hb监测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缺铁性贫血 高血红蛋白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与卵巢功能减退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韦柳彤 赖东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1-1606,共6页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卵巢功能的减退不仅影响其生育功能,更会导致女性生活质量下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慢性应激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皮质酮和皮质醇以及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和交感神经系...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卵巢功能的减退不仅影响其生育功能,更会导致女性生活质量下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慢性应激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皮质酮和皮质醇以及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和交感神经系统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并引起卵巢功能减退,包括卵巢原始卵泡过度激活、窦前卵泡和排卵前卵泡减少、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及颗粒细胞凋亡等。该文就慢性应激与卵巢功能减退的相关性和潜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卵巢功能 慢性应激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妇女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现状及其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婧 秦飞 +3 位作者 李敏 潘漪莲 程璐明 程蔚蔚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50,共8页
目的基于中国人群体重指数(BMI)分类方法及中国营养学会最新推荐的孕期增重范围,评估妊娠妇女孕前BMI和孕期增重现状,并探讨其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建档并定期随访产检的孕妇26422例,描述研究对象孕前... 目的基于中国人群体重指数(BMI)分类方法及中国营养学会最新推荐的孕期增重范围,评估妊娠妇女孕前BMI和孕期增重现状,并探讨其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建档并定期随访产检的孕妇26422例,描述研究对象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及其亚组间人口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两者与多种新生儿结局(如巨大儿、低出生体重、早产、窒息)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热图探索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对胎儿体重的综合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低体重孕妇和超重肥胖孕妇占比相似,分别为13.8%和14.7%;超过50%的孕妇孕期增重异常。孕期增重不足增加早产风险;孕前BMI过低或孕期增重不足增加小于胎龄儿(SGA)风险,而孕前BMI过高或孕期增重过多增加大于胎龄儿(LGA)及难产(剖宫产、产钳/胎吸)风险(P<0.05)。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孕前BMI及孕期增重与新生儿窒息间的关系(P>0.05)。结论妊娠妇女孕期增重异常问题仍较突出,提示产科医护人员及社会需加强对孕妇孕期知识的普及和体重管理。临床工作中可利用热图评估个体发生异常胎儿体重及难产的风险,以降低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体重指数 孕期增重 新生儿出生结局 热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产前检测对17p12区域拷贝数变异的检测效能
10
作者 张兰兰 韩旭 +2 位作者 李牛 王剑 李淑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16,共7页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对染色体17p12区域[包含外周髓鞘蛋白22(peripheral myelin protein 22,PMP22)]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的检测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对染色体17p12区域[包含外周髓鞘蛋白22(peripheral myelin protein 22,PMP22)]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的检测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4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行NIPT的孕妇,统计NIPT结果提示17p12区域微缺失/重复高风险个体的临床资料,随访相关个体后续产前诊断和孕妇夫妻双方外周血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结果,分析NIPT筛查17p12区域微缺失/重复的阳性预测值及假阳性的原因。对已明确诊断携带17p12区域CNVs的胎儿及孕妇进行追踪随访,记录妊娠结局及相关临床表型。结果·共61858例孕妇行NIPT,其中24例(0.04%)结果提示17p12区域CNVs高风险,包括17p12微重复高风险6例、17p12微缺失高风险18例。24例孕妇均进行了后续遗传咨询,其中21例(87.50%)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提示胎儿17p12重复异常4例、17p12缺失异常9例、未见异常8例,阳性预测值61.90%(13/21)。对8例胎儿假阳性的孕妇外周血行CMA分析,提示孕妇自身均携带17p12区域微缺失/重复。对NIPT提示母源CNVs高风险的孕妇进一步分析提示,孕妇自身均携带相关CNVs。成功随访其中20例孕妇,除1例因胎儿新发17p12区域微重复选择终止妊娠外,其余均正常分娩。正常分娩的胎儿随访至今(平均年龄1.5岁),暂未报告相关异常。对16例携带17p12区域CNVs的孕妇进行评估,有2例表现出与17p12区域CNVs相关的临床表型特征,其余暂未见异常。结论·NIPT对17p12区域CNVs有较好的检测效能,母体CNVs是导致NIPT检测假阳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检测 17p12区域 拷贝数变异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腓骨肌萎缩症1A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基因诊断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敏 吴怡 程蔚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98-1503,共6页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指因遗传或环境因素引起心脏或血管结构异常,导致心功能出现障碍的出生缺陷,是近年来我国出生缺陷病种中排名第1位的疾病。CH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健康,尤其是某些复杂...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指因遗传或环境因素引起心脏或血管结构异常,导致心功能出现障碍的出生缺陷,是近年来我国出生缺陷病种中排名第1位的疾病。CH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健康,尤其是某些复杂性CHD患儿,其出生存活率极低且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给患儿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CHD的病因复杂,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都认为CHD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相关调查研究显示遗传因素是CHD的主要病因之一,大约每10个CHD患儿中就有1个和基因遗传有关,故产前诊断探索胎儿CHD遗传致病病因,对于评估胎儿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CHD的遗传病因,但综合性总结产前基因诊断检测技术的综述较少,该文就目前CHD遗传病因相关的产前诊断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诊断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 全外显子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胎盘增厚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钱亭 刘嵘 钱朝霞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分析胎盘增厚患者的MRI征象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评价MRI在胎盘增厚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在本院接受产前检查(产检)并分娩、产检时B超提示胎盘增厚并经MRI检查确诊的孕... 目的:分析胎盘增厚患者的MRI征象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评价MRI在胎盘增厚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在本院接受产前检查(产检)并分娩、产检时B超提示胎盘增厚并经MRI检查确诊的孕妇。分析其MRI影像特点,包括胎盘形态、位置、信号特点、脐带插入点位置及胎盘与后方子宫肌层的关系,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对照分析。结果:MRI表现为胎盘局限、边缘卷曲或位于宫角附近的患者,脐带插入点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且胎盘早剥风险、早产儿、低体重儿及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升高(P<0.05)。此外,胎盘位置局限于宫角附近的患者更易发生胎盘植入性病变,胎儿丢失率也较其他位置高(P<0.05)。结论:MRI征象在胎盘增厚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当胎盘局限、边缘卷曲或位于宫角附近时,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以优化患者的管理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胎盘增厚 妊娠结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胚胎移植对子代的近、远期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宁馨 赵文龙 +3 位作者 周志阳 施炜慧 吴琰婷 黄荷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3-658,共6页
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是常用辅助生殖技术之一。由于FET具有累积妊娠率高、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低等优势,通过该项技术出生的子代数量逐年增加。多项研究提示FET子代发生围产期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小... 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是常用辅助生殖技术之一。由于FET具有累积妊娠率高、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低等优势,通过该项技术出生的子代数量逐年增加。多项研究提示FET子代发生围产期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小于胎龄儿等的风险低于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出生的子代,也有证据显示FET子代出现巨大儿、大于胎龄儿等的风险较高;同时,亦有研究针对FET子代在儿童期及成人期的长期健康状况进行报道。该文就FET对子代的近、远期影响及其原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冻融胚胎移植 子代 近期影响 远期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妊娠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于津 杨思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2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接受输卵管妊娠手术且术后发生PEP的38例患者为PEP组,同时选择同期行相同手术且手术成功、术...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2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接受输卵管妊娠手术且术后发生PEP的38例患者为PEP组,同时选择同期行相同手术且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的152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比较所有患者的年龄、孕次、体重指数(BMI)、停经时间、既往输卵管手术史、术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率、输卵管妊娠部位、异位妊娠病灶情况、术中盆腔粘连情况等。分析两组的临床基线资料,采用χ;检验进行输卵管妊娠术后PEP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Poisson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输卵管妊娠术后PE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输卵管妊娠术后PEP的治疗方法等。结果 PEP组的年龄、孕次、BMI、停经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输卵管妊娠手术后PEP的发生与急诊/择期手术、盆腔粘连、输卵管妊娠病灶破裂/流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手术方式、输卵管妊娠部位、输卵管妊娠病灶大小等无明显相关。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腔粘连、输卵管妊娠病灶破裂/流产是输卵管妊娠术后发生PEP的独立危险因素。输卵管妊娠患者手术后发生PEP的患者95%可经药物治疗成功。结论盆腔粘连、输卵管妊娠病灶破裂/流产是输卵管妊娠术后发生PEP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术 持续性异位妊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整形与输卵管切除治疗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不孕女性长期妊娠结局的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颜丽 汪央 +4 位作者 刘小奕 潘漪莲 朱旻蛟 刘璟蓝 张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8-737,共10页
目的·比较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不孕女性接受输卵管整形术和输卵管切除术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前瞻性纳入2005年至2012年因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40岁不孕女性进行队... 目的·比较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不孕女性接受输卵管整形术和输卵管切除术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前瞻性纳入2005年至2012年因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40岁不孕女性进行队列研究。通过术前医患共同决策制定治疗方案,并将研究对象分为输卵管整形术组与输卵管切除术组。从临床数据库中收集2组人群的临床信息,包括年龄、出生地、生育史、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术中发现及妊娠结局。术后每年通过门诊复诊或电话问卷随访妊娠结局至2020年7月。采用意向性分析以及符合方案分析比较2组人群的妊娠结局,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接受不同手术女性的活产结局;同时以年龄35岁为界,对研究人群进行亚组生育结局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为活产率、累积活产率及影响活产的因素;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受孕方式、获得活产的时间、生化妊娠率、临床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结果·共纳入113例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的不孕女性,其中58例接受双侧输卵管整形术,55例接受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的累积活产率高于双侧输卵管整形术(76.36%vs 62.07%,HR=2.18,95%CI 1.37~3.45)。输卵管整形组中,34.48%(20/58)的女性通过辅助生殖治疗获得活产,27.59%(16/58)的女性通过自然受孕获得活产;且自然受孕活产结局主要发生在初次输卵管整形术后的3年内,而输卵管切除组的活产结局均通过辅助生殖治疗获得。输卵管整形组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输卵管切除组(20.69%vs 1.82%,P<0.001),2组生化妊娠率、临床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年龄分层分析显示,35岁以下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女性接受输卵管整形术(51例)者的累积活产率显著低于输卵管切除术(48例)后(HR=2.25,95%CI 1.39~3.66);35岁及以上女性2组(各7例)累积活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60,95%CI 0.36~7.19)。此外,在校正年龄、既往流产史、子宫肌瘤、良性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混杂因素后,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与输卵管整形术相比,输卵管切除术与活产呈正相关(aHR=1.94,95%CI 1.18~3.18)。结论·对于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的不孕女性,输卵管整形术存在一定自然受孕的可能和异位妊娠的风险,输卵管切除术能带来更高的累积活产率,但需要通过术后辅助生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积水 输卵管不孕 输卵管整形术 输卵管切除术 活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致男性生殖障碍的机制及辅助生殖治疗结局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施炜慧 刘雪丽 +3 位作者 叶木槿 陈松长 黄荷凤 徐晨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4-749,共6页
目的·探究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致男性生殖障碍的机制以及分析辅助生殖技术的治疗结局。方法·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行遗传咨询的8例男性ADPKD... 目的·探究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致男性生殖障碍的机制以及分析辅助生殖技术的治疗结局。方法·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行遗传咨询的8例男性ADPKD患者利用高通量测序进行基因诊断;手淫法收集ADPKD患者及同时期行孕前咨询的正常男性的精液,分析精液参数;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精子超微结构。选择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的7例ADPKD患者与同一时期进入PGT周期的7例女性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DMD)基因变异携带者,回顾性分析比较辅助生殖治疗结局。结果·8例ADPKD患者均为多囊蛋白1(polycystin 1,PKD1)基因杂合变异,精子运动参数(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曲线速度、直线速度、平均路径速度、头侧摆幅度)远低于正常男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少弱精子症,其中1例严重少弱精子症的ADPKD患者伴有双侧精囊囊肿。透射电子显微镜可见精子鞭毛的中央微管缺失和周围双联微管排列不齐。ADPKD患者与女性DMD基因携带者相比,PGT周期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ADPKD患者更易发生早期流产。结论·ADPKD患者所致男性生殖障碍可能与精子鞭毛结构异常和精囊囊肿等因素相关,且PKD1基因变异可能对胚胎着床及早期发育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多囊蛋白1 男性生殖障碍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佳宁 张锦文 +2 位作者 刘晓瑞 陈彩莲 林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9-414,共6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导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93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收治时间,选择其中2015—2...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导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93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收治时间,选择其中2015—2017年段(n=48984)和2018—2020年段(n=45262)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的情况;选择其中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的10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子宫切除,将其分为子宫切除组(n=22)与子宫保留组(n=86),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该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探究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结果·与2015—2017年段相比,2018—2020年段的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下降(P=0.039);与子宫保留组相比,子宫切除组患者的年龄偏大,孕次≥2次、单胎妊娠、发生妊娠合并症(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瘢痕子宫等)、羊水栓塞者的占比均较高,产后出血量更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产后出血量均是难治性产后出血导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的年龄越高、出血量越大,越容易导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临床上需尽早开展监测并进行干预,以降低该类患者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妇科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原昕 赖东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3-240,共8页
蛋白质组学是现阶段生物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对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分化、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等生物过程的探索,以及对疾病分子标志物和药物靶标的寻找。该文概述了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妇科常见疾病研究中的应... 蛋白质组学是现阶段生物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对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分化、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等生物过程的探索,以及对疾病分子标志物和药物靶标的寻找。该文概述了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妇科常见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多囊卵巢综合征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UAE在不伴胎盘植入的部分性和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欢 欧阳婧 陈勤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UAE)在不伴胎盘植入的部分性和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经阴道引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08年10月至2020年12月中期妊娠不伴胎盘植入的部分性和完全性... 目的:探讨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UAE)在不伴胎盘植入的部分性和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经阴道引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08年10月至2020年12月中期妊娠不伴胎盘植入的部分性和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经阴道引产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预防性UAE分为两组,一组为预防性UAE组,共35例,另一组未行预防性UAE者为对照组,共55例,探讨比较两组患者的引产及预后情况,主要结果包括引产成功率、出血量和产后转经时间,次要结果包括引产时间、急诊手术率、子宫填塞率、发热率、宫腔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产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结果:预防性UAE组较对照组引产出血量少(P=0.007),但发热率较高(P=0.002),住院时间和产后转经时间较长(P=0.000,P=0.005),住院费用较高(P=0.000),产后宫腔感染率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预防性UAE组发生2例,对照组0例,两组引产时间、引产成功率、急诊手术率、子宫填塞率和产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输血,剖宫取胎或者子宫切除患者;对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患者行亚组分析显示,预防性UAE组较对照组住院时间长(P=0.000),住院费用高(P=0.000),余比较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UAE不能显著改善不伴胎盘植入的胎盘前置状态孕妇中期妊娠引产的结局,还可能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且住院时间长,住院费用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 胎盘前置状态 中期妊娠 引产 引产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尿酮体持续阳性对母婴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越 瞿蕾 +3 位作者 谷沁 朱亦清 马莉莹 孙文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4-319,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尿酮体持续阳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营养门诊就诊并于该院分娩的168例GDM孕妇为研...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尿酮体持续阳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营养门诊就诊并于该院分娩的168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检尿酮体的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酮体阳性组(56例,孕妇确诊GDM后出现3次及以上产检尿酮体阳性)和酮体阴性组(112例,孕妇确诊GDM后产检尿酮体持续阴性)。收集孕妇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和孕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结局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孕妇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孕前体质量指数、确诊GDM前的体质量变化、糖尿病家族史、GDM史、孕早期的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孕中期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对尿酮体的生成均无影响。孕妇临床结局指标分析的结果显示,确诊GDM后的体质量变化(P=0.000;RR=6.000,95%CI 1.251~28.777)、确诊GDM后的体质量增长速率(P=0.000;RR=1.829,95%CI 1.132~2.953)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临床结局指标分析的结果显示,新生儿住院率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RR=2.167,95%CI 1.059~4.434);其中,酮体阳性组新生儿有4例不良事件发生,酮体阴性组则无此类不良事件。结论·GDM孕妇尿酮体持续阳性可能会增加其体质量增长不足和新生儿住院的风险,建议临床及时发现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酮体 新生儿结局 孕妇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