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在肾脏疾病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包满辰(综述) 邹建洲 俞小芳(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3-928,共6页
肾脏疾病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而肠道菌群的紊乱也会增加尿毒症毒素的产生,加速肾脏疾病的进程。本文阐述了肠道菌群的构成和作用,探讨了肠道菌群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肾脏疾病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而肠道菌群的紊乱也会增加尿毒症毒素的产生,加速肾脏疾病的进程。本文阐述了肠道菌群的构成和作用,探讨了肠道菌群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肾移植的关系,并列举了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肾脏疾病的各类方法,包括饮食疗法、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碳吸附剂和粪菌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CKD) 尿毒症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P2和IGFBP7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肾脏损伤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杨(综述) 王一梅 +2 位作者 姜物华 赵栓 丁小强(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1-679,共9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危重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AK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治疗成本的有效方法。目前临床上早期诊断AKI的生物标志物是尿液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危重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AK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治疗成本的有效方法。目前临床上早期诊断AKI的生物标志物是尿液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 2,TIMP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7,IGFBP7)浓度的乘积。TIMP2和IGFBP7的生物学功能,特别是在肾脏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首先分析二者所属家族的蛋白特征和生物学功能,再对二者在肾脏发育和AKI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文献分析,从而为临床医师深入了解TIMP2和IGFBP7作为AKI生物标志物之外的作用和功能提供参考,并为其准确利用TIMP2和IGFBP7诊断和治疗AKI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AKI) 生物标志物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S通过诱导Klotho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脏纤维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顾玉露 陈静 +4 位作者 张函 沈子妍 徐灵菡 吕诗琦 章晓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4-301,共8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 2S)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小鼠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57BL/6小鼠单侧输尿管结扎建立肾脏纤维化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UUO组和UUO+硫氢化... 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 2S)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小鼠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57BL/6小鼠单侧输尿管结扎建立肾脏纤维化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UUO组和UUO+硫氢化钠(NaHS)组。ELISA法检测血清H 2S浓度;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Klotho和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表达;RT-PCR检测双加氧酶(ten-eleven translocation,TET)表达;比色法检测TET活性;焦磷酸测序检测肾组织Klotho甲基化水平;羟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联合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Klotho羟甲基化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UUO组血清H 2S浓度显著降低[(5.18±0.34)μmol/L vs.(4.23±0.21)μmol/L, P <0.05]。NaHS显著减轻UUO模型小鼠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P <0.01),下调α平滑肌肌动蛋白( P <0.05)和纤连蛋白( P <0.05)表达,同时上调UUO小鼠肾组织Klotho表达( P <0.05),下调DNMT1表达( P <0.01),升高TET活性[(0.03±0.01) ng·min^-1·mg^-1 vs.(0.43±0.08) ng·min^-1·mg^-1 , P <0.05],降低 Klotho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11.83%±0.53% vs .7.39%±0.70%, P <0.01),升高 Klotho 基因启动子羟甲基化水平( P <0.05)。结论H 2S可通过增强TET活性,诱导 Klotho 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上调 Klotho 基因表达,从而减轻UUO小鼠肾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H2S) 单侧输尿管梗阻(UUO) KLOTHO DNA甲基化 DNA羟甲基化 肾脏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磷酯酶A_2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红 骆伟丽 +1 位作者 龚劭敏 丁小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9-483,共5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肾组织磷酯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receptor,PLA2R)的检测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经临床和肾脏病理确诊为IMN并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在本单位...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肾组织磷酯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receptor,PLA2R)的检测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经临床和肾脏病理确诊为IMN并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在本单位肾活检前均未接受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13例临床和病理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Ⅴ型、乙型肝炎、干燥综合征相关等继发性膜性肾病及20例非膜性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肾组织PLA2R及IgG分型的结果,并分析PLA2R阳性及阴性IMN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86.14%IMN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而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率仅为23.08%(vs.IMN组,P<0.001)。83.75%IMN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伴IgG4中度以上阳性;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无一例肾组织PLA2R阳性同时伴IgG4中度以上阳性(vs.IMN组,P<0.01)。47例肾组织PLA2R阳性的IMN患者予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85.11%患者尿蛋白缓解,而9例肾组织PLA2R阴性的IMN患者尿蛋白缓解率只有30.0%(vs.IMN PLA2R阳性组,P<0.01)。结论 IMN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率高。肾组织PLA2R阳性伴IgG4中度以上阳性是鉴别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的重要指标。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肾组织PLA2R阳性IMN患者的蛋白尿。肾组织PLA2R阳性可能可以作为预测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与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酯酶A2受体 特发性膜性肾病 继发性膜性肾病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肾淀粉样变性的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覃乔静 常凯利 +1 位作者 赵仲华 刘学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目的分析肾淀粉样变性的组织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2007年1月至2016年7月肾活检病例中确诊的56例肾淀粉样变性,经免疫染色检测肾组织中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及淀粉样蛋白A(a... 目的分析肾淀粉样变性的组织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2007年1月至2016年7月肾活检病例中确诊的56例肾淀粉样变性,经免疫染色检测肾组织中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及淀粉样蛋白A(amyloid A,AA)的表达,并分析病理形态学特点及临床表现。结果56例肾淀粉样变性的发病年龄为(58.6±9.3)岁,高峰年龄段为50~69岁。42例(75.0%)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0例(17.9%)伴2个或以上多器官淀粉样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及电镜检查显示淀粉样物广泛沉积于肾小球、肾小管基膜、间质及血管壁,肾小球重度沉积者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高于轻度沉积者。43例(76.8%)为AL型(36例ALλ型、7例ALκ型),3例(5.4%)为AA型,其余10例(17.9%)免疫染色均为阴性。46例确定分型的病例中,免疫染色显示多种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轻度沉积于各型尤其ALλ型,电镜下多未发现电子致密物沉积,提示为非特异性沉积。电镜检查显著提高早期病变的检出率。结论ALλ型是本组肾淀粉样变性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电镜检查可显著提高其早期病变的确诊率;应常规应用免疫染色确定前体蛋白类型,必要时应进行质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肾脏 病理分型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1及Cdc42在肾上腺髓质肽(AM)缓解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所诱导足细胞损伤中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覃乔静 常凯利 +3 位作者 孟利霞 董楠 赵仲华 刘学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6-505,共10页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肽(adrenomedullin,AM)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PAN)所诱导受损足细胞的作用以及Rac1/Cdc42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肾足细胞株分为对照组、PAN处理组(100μg/mL)、PAN联合AM...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肽(adrenomedullin,AM)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PAN)所诱导受损足细胞的作用以及Rac1/Cdc42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肾足细胞株分为对照组、PAN处理组(100μg/mL)、PAN联合AM处理组(10-7mol/L)及PAN联合AM和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10-6mol/L)处理组。经一次性腹腔注射PAN(150 mg/kg)建立大鼠足细胞损伤模型,每天经尾静脉注射AM蛋白(66μg/kg)进行干预。SDS-PAGE法检测尿蛋白水平,电镜观察足细胞足突宽度变化,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及/或Western blot观察足细胞特异性骨架蛋白(synaptopodin、nephrin)、Rac1及Cdc42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synaptopodin、nephrin的mRNA表达,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拉下实验(GST-pull down assay)法检测Rac1及Cdc42活性变化。结果PAN在体内、外均显著降低synaptopodin、nephrin的蛋白或/及mRNA表达水平,且显著升高desmin表达;大鼠PAN肾病模型的尿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足突宽度显著增加;PAN显著降低Rac1、Cdc42总蛋白及活性水平。上述由PAN所介导的效应被AM显著抑制;H89显著阻断AM的体外作用。结论AM主要通过PKA通路促进受损足细胞的修复,该保护机制与AM调控Rac1/Cdc42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肽(AM) Rho GTPases 足细胞 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 细胞骨架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系膜细胞饰胶蛋白聚糖乙酰化可增强其蛋白质稳定性和功能
7
作者 李元臣 徐玉音 +3 位作者 刘曦 丁心怡 吴慧娟 张志刚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198,共8页
目的通过细胞学研究检测大鼠肾系膜细胞饰胶蛋白聚糖(decorin,DCN)的乙酰化及其对系膜细胞泛素化的影响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应用免疫共沉淀、蛋白质电泳分析及RT-PCR等检测DCN的表达改变。结果大鼠肾系膜细胞存在DCN乙酰... 目的通过细胞学研究检测大鼠肾系膜细胞饰胶蛋白聚糖(decorin,DCN)的乙酰化及其对系膜细胞泛素化的影响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应用免疫共沉淀、蛋白质电泳分析及RT-PCR等检测DCN的表达改变。结果大鼠肾系膜细胞存在DCN乙酰化修饰,且DCN的乙酰化修饰抑制了DCN泛素化降解,促进了DCN蛋白质的稳定。此外增强DCN乙酰化修饰可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以及Ⅳ型胶原的下调,同时抑制肾系膜细胞的生长。结论 DCN乙酰化修饰可抑制DCN降解,增强DCN抗肾炎的作用,在防治系膜细胞增生性肾炎中可作为潜在的干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饰胶蛋白聚糖 乙酰化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