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评分判定上海社区老年人群实际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效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洪维 郑松柏 +6 位作者 李慧林 杜艳萍 唐雯菁 陈敏敏 余维佳 乔文龙 程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88,100,共7页
目的探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评价社区老年人群实际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OVF)的效用。方法按年龄分布进行分层抽样,入组上海5个社区60岁以上老人2 809例,所有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行问卷调差,选... 目的探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评价社区老年人群实际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OVF)的效用。方法按年龄分布进行分层抽样,入组上海5个社区60岁以上老人2 809例,所有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并行问卷调差,选择中国模式FRAX?评分,计算出每位患者未来10年内发生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MOF)的概率,并同时进行胸腰椎侧位X线摄片,按Genant半定量法进行分度。结果老年女性中,椎体骨折组的年龄、既往骨折史比例、FRAX?MOF值均显著高于非骨折组(P<0.001);老年男性中,椎体骨折组既往骨折史、长期饮酒比例、类风湿关节炎比例和FRAXMOF值均高于非骨折组(P<0.01或P<0.05)。老年女性椎体骨折率随FRAX?MOF值增高而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老年男性椎体骨折率随FRAX?MOF值增长而升高,但到Q4组下降(P=0.035)。FRAX?MOF值评价老年女性椎体骨折、中重度椎体骨折、多发骨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9%和53.9%,91.7%和56.8%,64.7%和65.5%(P<0.001)。FRAX?MOF值评价老年男性椎体骨折和中重度椎体骨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8%和45.9%(P<0.001),69.2%和53.6%(P=0.003),无法判定是否为多发骨折。结论对于判定社区老年女性患者椎体骨折,尤其是中重度椎体骨折,FRAX?是一项简便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 FRAX^(■) 老年人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区老年人群椎体骨折现况及城郊差异 被引量:6
2
作者 杜艳萍 唐雯菁 +5 位作者 洪维 李慧林 陈敏敏 乔文龙 郑松柏 程群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367-374,共8页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老年人群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及其特点,并探讨城郊差异。方法在上海3个城区和2个郊区社区中,按人口年龄分布进行分层抽样,共纳入65岁以上老年人2 444名,其中男性1 456人,女性988人。所有研究对象接受基本信息问卷调查并拍...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老年人群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及其特点,并探讨城郊差异。方法在上海3个城区和2个郊区社区中,按人口年龄分布进行分层抽样,共纳入65岁以上老年人2 444名,其中男性1 456人,女性988人。所有研究对象接受基本信息问卷调查并拍摄胸腰椎X线片,按Genant椎体骨折半定量法进行结果判定;观察上海社区老年人群椎体骨折的总体和各年龄段的患病率,椎体骨折的分布及严重程度,并比较这些指标是否存在城郊差异。结果 (1)上海社区老年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26.1%vs.20.7%),郊区椎体骨折患病率高于城区(26.2%vs.2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城区居民椎体骨折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U型分布,男性65~69岁椎体骨折患病率为24.5%,而后出现下降,到75~79岁最低为10.5%,此后又出现上升,≥85岁组最高为33.3%;女性65~69岁椎体骨折患病率为20.0%,70~74岁降到最低为10.0%,而后逐渐上升,≥85岁组最高为35.7%;(3)在骨折类型中,T11、T12和L1三者合计占骨折椎体总数的52.4%(城区)和64.3%(郊区),T6、T7和T8三者合计占椎体骨折总数的21.4%(城区)和9.3%(郊区);1°椎体骨折的比例最高,且郊区老年人群1°椎体骨折的比例高于城区(75.8%vs.63.1%);骨折分型则以Ⅰ型楔形变最为常见,且郊区的比例大于城区比例(87.4%vs.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高龄以及郊区居民更易发生椎体骨折,椎体骨折好发部位在胸腰交界处和中胸段,1°和Ⅰ型骨折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患病率 老年人群 上海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区老年人生活方式与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敏敏 杜艳萍 +5 位作者 洪维 唐雯菁 李慧林 费杨 郑松柏 程群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66-173,共8页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对上海社区老年人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quantitative ultrasound-bone mineral density,QUS-BMD)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上海社区自愿参加跟骨定量超声检查的14 814例老年人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查,并使用跟...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对上海社区老年人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quantitative ultrasound-bone mineral density,QUS-BMD)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上海社区自愿参加跟骨定量超声检查的14 814例老年人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查,并使用跟骨定量超声仪对受试者右侧跟骨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进行测量。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男性和女性的BMD水平均逐渐下降(P均<0.05);男性BMD水平高于女性(0.441 g/cm^2vs.0.377 g/cm^2,P均<0.05);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BMD水平逐渐升高(P均<0.05);每天锻炼≥30 min者BMD水平明显高于不锻炼者或每天锻炼<30 min者(0.415 g/cm^2vs.0.404 g/cm^2或0.409 g/cm^2,P均<0.05);每天饮用乳制品≥250 m L者BMD水平明显高于不饮用乳制品或每天饮用<250 m L者(0.418 g/cm^2vs.0.405 g/cm^2或0.405 g/cm^2,P均<0.05);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低于21.77 kg/m^2组BMD水平明显低于BMI高于21.77 kg/m2的其他3组(0.396 g/cm^2vs.0.412 g/cm^2和0.411 g/cm^2、0.418 g/cm^2,P均<0.05)。结论上海社区老年人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与生活方式及膳食营养状况密切相关,教育程度、户外锻炼、饮用奶制品、BMI等因素为上海社区老年人QUS-BMD的保护性因素,而高龄、女性等因素是上海社区老年人QUS-BMD的不利因素,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膳食习惯对老年人骨健康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生活方式 营养状况 跟骨定量超声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肌肉减少症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40
4
作者 洪维 朱晓颖 +6 位作者 程群 朱汉民 李慧林 杜艳萍 张雪梅 薛思红 唐雯菁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及与骨密度下降的关系。方法113例>65岁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折组)纳入本研究,男性67例,女性46例;同期非髋部骨折老年患者1321例作为对照组,男性654例,女性667例。所有患...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及与骨密度下降的关系。方法113例>65岁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折组)纳入本研究,男性67例,女性46例;同期非髋部骨折老年患者1321例作为对照组,男性654例,女性667例。所有患者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XA)检测全身身体组成成分(骨量、肌肉含量,脂肪含量)。肌肉减少症的诊断标准:骨骼肌重量指数( SMI)(肢体骨骼肌重量/身高平方, kg/m^2)低于同人种健康成年人1个标准差为1级肌肉减少症(class 1),低于2个标准差为2级肌肉减少症(class 2)。根据以上标准将受试者分为肌量正常组:男性 SMI>7.01 kg/m^2,女性SMI>5.42 kg/m^2; class 1组:男性SMI 6.09~7.01 kg/m^2,女性 SMI 4.80~5.42 kg/m^2; class2组:男性 SMI≤6.08 kg/m^2,女性SMI≤4.79 kg/m^2。分析不同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肌肉减少症的检出率。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肌肉减少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同性别类似年龄人群:骨折组男性肌肉减少症检出率(62.6%)与对照组男性肌肉减少症检出率(1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骨折组女性肌肉减少症检出率(13.0%)与非骨折组女性肌肉减少症检出率(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患者中肌量正常者24例(52.1%), Class 1级者16例(34.7%), Class 2级者6例(13.0%);骨骼肌重量指数与股骨颈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呈正相关。老年男性髋部骨折患者中肌量正常者9例(13.4%), Class 1级者16例(23.8%), Class 2级者42例(62.6%),骨骼肌重量指数与BMI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肌肉减少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同龄非骨折者,男性肌少症检出率高于女性。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患者的骨骼肌重量指数与股骨颈和全身骨密度呈正相关,老年男性髋部骨折患者骨骼肌重量指数则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应关注骨折患者肌肉减少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肌肉减少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补充、年龄及性别对上海社区老年人血清25羟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素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敏敏 杜艳萍 +4 位作者 洪维 唐雯菁 李慧林 郑松柏 程群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4期339-345,共7页
目的探讨钙补充、年龄及性别对上海社区老年人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与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上海社区自愿参加血清25OHD、PTH检测的4 402位老年人进行生活方... 目的探讨钙补充、年龄及性别对上海社区老年人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与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上海社区自愿参加血清25OHD、PTH检测的4 402位老年人进行生活方式调查,并采用罗氏公司的Cobas诊断体系对其血清25OHD、PTH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人群血清25OHD及PTH的均值分别为(55.8±21.43)nmol/L[(22.32±8.57)ng/m L]和(32.99±18.60)ng/L。血清25OHD与PTH呈负相关;随着年龄增加,血清PTH水平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老年女性较老年男性血清PTH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67 ng/L vs.32.13 ng/L,P<0.05);补充钙剂者血清PTH水平明显低于不补充钙剂者(31.19 ng/L vs.34.71 ng/L,P<0.05),服用乳制品者血清PTH水平明显低于不服用乳制品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服用乳制品的量无明显相关性。年龄、钙补充参与调控血清25OHD与PTH的关系,而性别不参与调控两者间的关系。结论上海社区老年人血清25OHD与PTH呈负相关,年龄、钙补充参与调控血清25OHD与PTH的关系,未发现性别对两者关系有调控作用。可有效抑制血清PTH的血清25OHD定值(cut-off值)50 nmol/L(20 n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25羟维生素D 血清甲状旁腺素 社区 钙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