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拜登政府的“情报外交”政策评析
1
作者 陈柏岑 舒可心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4,127,共10页
[研究目的]构建跨学科背景下的情报外交研究框架,分层次探究美国拜登政府在综合推进地缘战略、管理盟伴关系和护持霸权时使用情报外交工具的具体手段,总结其在当前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深刻影响。[研究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法,根据... [研究目的]构建跨学科背景下的情报外交研究框架,分层次探究美国拜登政府在综合推进地缘战略、管理盟伴关系和护持霸权时使用情报外交工具的具体手段,总结其在当前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深刻影响。[研究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法,根据施加对象的不同将拜登政府的情报外交政策划分为“盟伴管理手段”“运筹于灰色地带的政策工具”和“打击敌手的有利武器”三个板块,分别剖析其施展方式和政策影响。[研究结果/结论]美国政府正极尽所能利用一切政策工具服务于长期大国博弈,其采取了多重针对性措施将情报工作深度融合到了外交战略当中,利用情报调查和情报披露等手段在地缘危机中引导舆论走向,向竞争对手强加成本,预阻并拆解敌对联盟。其情报外交活动将对未来的地缘政治竞争态势造成深远影响。我国应保持警惕并对其密切跟踪,以此减少战略意外并避免自身政策库可能出现的不对称短板,从而构建和塑造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外交 情报合作 情报共享 情报武器化 美国对外战略 拜登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东亚海洋问题的介入战略评析
2
作者 孙海泳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海洋争议问题一直是影响东亚局势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美国基于其在亚太地区经贸与金融、政治与安全方面的利益,介入南海问题和钓鱼岛问题,并以之作为维护美国在东亚地区主导地位乃至全球霸权的战略切入点。美国通过涉及东亚海... 海洋争议问题一直是影响东亚局势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美国基于其在亚太地区经贸与金融、政治与安全方面的利益,介入南海问题和钓鱼岛问题,并以之作为维护美国在东亚地区主导地位乃至全球霸权的战略切入点。美国通过涉及东亚海洋问题的政策宣示、战略谋划和实际操作,助长东亚海洋问题在可控的范围内升温,以遏制和压缩中国的地区影响力和维权空间。这一态势对东亚海洋问题的发展趋势、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中国的和平发展前景形成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东亚政策 亚太再平衡 南海问题 钓鱼岛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闭环现象”与中亚跨境水资源的治理路径——兼论上海合作组织的参与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佳骏 李立凡 《国际展望》 CSSCI 2018年第3期70-88,155-156,共19页
苏联解体所造成的短期内中亚跨境水资源管理的制度"赤字",诱发了"双重闭环现象"的生成。"双重闭环"包含两大层面:一是由地区国家间水资源分配分歧引发的国家利益博弈的循环,即"博弈闭环";二是... 苏联解体所造成的短期内中亚跨境水资源管理的制度"赤字",诱发了"双重闭环现象"的生成。"双重闭环"包含两大层面:一是由地区国家间水资源分配分歧引发的国家利益博弈的循环,即"博弈闭环";二是由"博弈闭环"导致的环境恶化和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从而造成水资源管理制度"再弱化"的"脆弱闭环"。当前"水资源联合管理模式"的理念、方式和目标与当地的政治社会文化难以契合,因而对打破中亚跨境水资源"双重闭环"的作用效果不彰。中亚国家应以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分配谈判协商"双轮驱动"的方式应对"双重闭环"带来的挑战。即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多边框架内,一方面搭建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治理的通道,另一方面培育政府引领、兼顾民主与效率的协商机制。此外,还应综合考虑涉事各方的利益让渡与生态补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跨境水资源治理 “双重闭环” IWRM 上海合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产能合作:指导理念与支持路径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海泳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5-94,共10页
当前,中国致力于推动与全球各区域国家的产能合作。中外产能合作体现了合作共赢、"正确义利观"及开放包容等核心理念,具备了首脑外交与顶层设计、部际协同与部省联动、相关合作基金支持、跨境产业园区建设四方面支持路径。未... 当前,中国致力于推动与全球各区域国家的产能合作。中外产能合作体现了合作共赢、"正确义利观"及开放包容等核心理念,具备了首脑外交与顶层设计、部际协同与部省联动、相关合作基金支持、跨境产业园区建设四方面支持路径。未来,中外产能合作将在稳步推进过程中,助力中国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同时,国际舆论中的消极因素、外部竞争、高端产能引进瓶颈等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需进一步促进中外产能合作稳步推进和国内产业升级顺利进行,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产能合作 “一带一路” 经济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秘鲁“两洋铁路”:地缘经济意义、挑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海泳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60,共9页
巴西—秘鲁"两洋铁路"具有重要的地缘经济意义,它有利于促进拉美地区区域一体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降低中国与巴西等国的运输成本和物流风险,并能促进中拉经贸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但该铁路的建设进程易受到环保组织、原... 巴西—秘鲁"两洋铁路"具有重要的地缘经济意义,它有利于促进拉美地区区域一体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降低中国与巴西等国的运输成本和物流风险,并能促进中拉经贸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但该铁路的建设进程易受到环保组织、原住民团体等社会组织的制约,并面临铁路建设成本、盈利能力、巴西和秘鲁国内政治与社会状况等因素的考验。中国需妥善应对当地社会组织,鼓励中国国内社会组织"走出去",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参与和推动巴西—秘鲁"两洋铁路"的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秘鲁“两洋铁路” 中拉关系 互联互通 “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中路港互通的地缘经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海泳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6-121,共6页
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和港航互通,是"互联互通"的基础。推动路港互通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促进区域发展平衡及彰显中国的大国责任。中国主要基于整合沿线现有铁路、新建与改扩建路港设施... 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和港航互通,是"互联互通"的基础。推动路港互通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促进区域发展平衡及彰显中国的大国责任。中国主要基于整合沿线现有铁路、新建与改扩建路港设施以及对外投资运营既有港口设施三种模式,提升与沿线国家的路港互通水平。但路港互通进程仍受到硬件及软件条件发展滞后的影响。推动路港互通,需加强与他方的项目对接,防范和应对沿线国家的自利倾向等因素的干扰,加强通关机制协调,强化路港互通与产能合作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互联互通 路港互通 地缘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及其影响
7
作者 孙海泳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89,共6页
近十年来,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呈总体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此间中国企业加强了对美国高科技产业的投资,民营企业的角色愈加凸显,"双赢"效应日益明显。在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过程中,将长期受到国家安全审查等不利的美国内政因素的... 近十年来,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呈总体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此间中国企业加强了对美国高科技产业的投资,民营企业的角色愈加凸显,"双赢"效应日益明显。在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过程中,将长期受到国家安全审查等不利的美国内政因素的制约,但这一制约因素亦不可过于高估,美国州政府的引资政策等因素亦是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有利因素。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发展,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缓解中美经济失衡和调适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经济关系 对美直接投资 国际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策略:中国能源外交之道 被引量:2
8
作者 周云亨 杨震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5-128,共4页
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在政治、经济以及地缘上的有利条件,以油气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为重点,推行多元化发展策略,并且通过投资、贸易、提供贷款和发展援助等方式降低本国能源安全的脆弱性,以便最终实现油气资源供给在全... 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在政治、经济以及地缘上的有利条件,以油气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为重点,推行多元化发展策略,并且通过投资、贸易、提供贷款和发展援助等方式降低本国能源安全的脆弱性,以便最终实现油气资源供给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对于距离较远的石油产区,要进行资源追踪,如果遇到具有战略价值的投资项目,力争以双边甚至多边合作的方式参与开发;对于资源较为丰富的周边国家与地区,要集中力量寻求突破,对当地的石油生产设施进行投资,对油气生产国与中国之间的石油天然气管道铺设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具体而言,应当依托俄罗斯以及中亚地区,稳步向中东地区和非洲大陆辐射,最后进一步扩展至中南美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中国能源外交 多元化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运河方案:挑战、意义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17
9
作者 孙海泳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7期90-100,共11页
克拉运河项目的酝酿已历经三个多世纪,法、英、美、日等大国均曾对运河项目施加影响或介入规划。克拉运河项目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经济可行性不确定、泰南局势不稳以及泰国政府效能不足等内政问题、东南亚地区地缘经济和政治形势复杂... 克拉运河项目的酝酿已历经三个多世纪,法、英、美、日等大国均曾对运河项目施加影响或介入规划。克拉运河项目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经济可行性不确定、泰南局势不稳以及泰国政府效能不足等内政问题、东南亚地区地缘经济和政治形势复杂等。克拉运河也具有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保障东亚能源安全和助推东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等战略意义。基于对中国参与运河项目的利弊分析,中国应适时关注克拉运河项目的研究、规划工作,并借助区域合作机制提供融资支持,加强与利益相关方合作,适时参与推进运河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运河 海上交通线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海洋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德加·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国际关系的贡献和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课题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45,共4页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埃德加.斯诺在向世界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国际关系方面产生过重要影响。斯诺以他的《西行漫记》等作品在对外宣传中国共产党,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等诸多方面作...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埃德加.斯诺在向世界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国际关系方面产生过重要影响。斯诺以他的《西行漫记》等作品在对外宣传中国共产党,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等诸多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德加.斯诺 《西行漫记》 中国共产党 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债务关系的相互依赖及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海泳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3期43-52,共10页
中美债务关系是在目前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中,中美两国基于相互间巨大的经济失衡、贸易—金融循环而形成的规模空前的国家间借贷关系。其形成原因既有国际体系因素,也有中美两国各自国情、政策方面的因素。在债务关系的相互依赖中,由于... 中美债务关系是在目前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中,中美两国基于相互间巨大的经济失衡、贸易—金融循环而形成的规模空前的国家间借贷关系。其形成原因既有国际体系因素,也有中美两国各自国情、政策方面的因素。在债务关系的相互依赖中,由于两国在贸易依存度、贸易收益、对外投资收益、行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相对较强。债务问题对中美传统安全关系、人民币汇率和美国贸易战略等领域具有间接影响。对中国而言,债务关系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债务关系 美国国债 中美相互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九世纪英国海权与全球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骞 《亚非纵横》 2015年第6期70-84,125-126,共15页
十九世纪初开始,英国不论从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成为了一个当时任何力量都无法比拟的强大国家。当时的人海为英国所主宰,但是英国推行了一种以自由贸易政策为基础的新型海权,这种海权是和以往的零和博弈型的海权模式性格迥异,开启了第... 十九世纪初开始,英国不论从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成为了一个当时任何力量都无法比拟的强大国家。当时的人海为英国所主宰,但是英国推行了一种以自由贸易政策为基础的新型海权,这种海权是和以往的零和博弈型的海权模式性格迥异,开启了第一次走向全球化的潮流。这个潮流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是也给世人留下了不少深刻的教训。本文力求对这种新型的海权特征进行分析,并阐明这样的海权给全球化模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同时对于当时的这种全球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目前的启迪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权 全球化 英国海军 自由贸易 维多利亚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