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肺科医院首次复治肺结核临床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忠顺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了解住院的首次复治肺结核病人的基本情况,为制定规范合理的化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和加强防治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的肺结核病人中属于首次复治的病人的临床特点和导致... 目的了解住院的首次复治肺结核病人的基本情况,为制定规范合理的化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和加强防治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的肺结核病人中属于首次复治的病人的临床特点和导致复治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首次复治病人498例,占同期所有住院肺结核病人的13.1%。涂阳病人占52.8%。S,H,R,E耐药率分别为34.8%,46.8%,28.4%和24.8%。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者占26.2%。51.7%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其中以合并糖尿病、肝脏基础疾病及低蛋白血症最为常见。有81例次在本次住院前后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35.1%的患者有不规则治疗史,导致不规则治疗原因以药物不良反应为最多见。本市初次复治病人以45岁以上年龄组(70%)为多,特别是60岁以上占43.7%。非本市病人在小于45岁年龄组占60%以上。结论住院治疗的首次复治病人有其特殊性。耐药、基础情况差、合并症多、合并有肺外结核、营养不良、药物不良反应多及不规则治疗可能是导致复治肺结核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治疗 再治疗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EM173、IFNGR1、IFNGR2和IRF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黄辉敏 王蕾 +3 位作者 程丽平 孙勤 王文娟 杨华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9-638,共10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基因刺激物(TMEM173)、干扰素γ受体1(IFNGR1)、干扰素γ受体2(IFNGR2)、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286例... 目的:探讨干扰素基因刺激物(TMEM173)、干扰素γ受体1(IFNGR1)、干扰素γ受体2(IFNGR2)、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286例肺结核患者(观察组)与同期健康人群484名(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两组人群的外周静脉血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基因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筛选,应用SNPscan TM多重SNP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这些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和单倍型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频率分布差异,分析在显性、隐性和超显性遗传模型下各个SNP位点与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位点的交互作用与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结果:所有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定律。携带IRF8基因rs8064189位点T等位基因(OR=1.290,95%CI:1.047~1.590,P=0.017)、TT基因型(OR=1.689,95%CI:1.098~2.597,P=0.017)、GT-TT基因型(OR_(显性)=1.231,95%CI:0.999~1.517,P=0.047)和rs8052521位点的CC基因型(OR=1.628,95%CI:1.033~2.565,P=0.035;OR_(隐性)=1.306,95%CI:1.037~1.645,P=0.037),以及该基因CTGAA单倍体型(OR=1.271,95%CI:1.078~1.513,P=0.011)可明显增加结核病的发病风险。携带IFNGR2基因rs9808753位点AG基因型(OR=1.450,95%CI:1.038~2.025,P=0.029)、AA-GG基因型(OR_(超显性)=0.807,95%CI:0.671~0.970,P=0.025)可明显增加结核病发病风险。携带IFNGR1基因TTGG单倍体型(OR=1.160,95%CI:1.014~1.350,P=0.047)可明显增加结核病发病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携带TMEM173基因rs7380824位点CT基因型的个体结核病发病风险提高了1.431倍(OR=1.431,95%CI:1.034~1.979,P=0.031)。未发现其他基因任一位点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结论:TMEM173、IFNGR1、IFNGR2、IRF8基因可能为中国人群结核病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疾病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对判断肺结核病情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尹洪云 冯永红 +1 位作者 邹丹凤 肖和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了解外周血小板计数增高对结核病患者病情的诊治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6月住院初治肺结核进展期80例(进展期组)、治疗后好转期43例(好转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9名(对照组)。采用血常规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 目的了解外周血小板计数增高对结核病患者病情的诊治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6月住院初治肺结核进展期80例(进展期组)、治疗后好转期43例(好转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9名(对照组)。采用血常规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同日送检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进展期组ESR及CRP分别明显高于好转期组(P=0.006 5,P=0.007 3);进展期组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者占41.94%,均值亦明显高于好转组及对照者(分别为P=0.001 4,P=0.0000);且血小板计数分别与ESR及CRP呈正相关。而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升高,对判断病情的活动性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血小板 白细胞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辅助检测肺外结核病的比较 被引量:17
4
作者 葛燕萍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 比较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在肺外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差异。 方法 对上海市肺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治疗的100例肺外结核病患者(简称“结核病组”)及81名体检者(简称“对照组”)分别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 目的 比较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在肺外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差异。 方法 对上海市肺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治疗的100例肺外结核病患者(简称“结核病组”)及81名体检者(简称“对照组”)分别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检测,统计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并对检出率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00例结核病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检测的检出率分别为80.00%(80/100),46.00%(46/100);对两者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0,P〈0.05)。100例结核病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的检出率为80.00%(80/100),81名对照组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的检出率为25.93%(21/81);对两者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6,P〈0.05)。 结论 γ干扰素释放试验较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检测对于肺外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有更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技术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朱长太 胡忠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822-824,共3页
结核性脑膜炎是肺外结核较为常见的疾病,约占结核病的0.5%~1.0%[1]。全世界结核性脑膜炎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稳步下降,但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年来,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广泛传播及艾滋病的流行和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使... 结核性脑膜炎是肺外结核较为常见的疾病,约占结核病的0.5%~1.0%[1]。全世界结核性脑膜炎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稳步下降,但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年来,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广泛传播及艾滋病的流行和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使得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亦随之增高。结核性脑膜炎是死亡率最高的肺外结核病,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尤其重要。但在临床工作中,早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改变多不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实验室诊断技术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肺外结核病 早期诊断 脑脊液改变 免疫制剂 临床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医药防治结核病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7
6
作者 鹿振辉 张惠勇 +2 位作者 张洪春 肖和平 晁恩祥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88-90,共3页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学对于结核病(中医称之为“痨病”)的认识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公元14世...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学对于结核病(中医称之为“痨病”)的认识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公元14世纪前叶元代葛可久著《十药神书》,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标志着中医药防治结核病逐步形成理论体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防治 健康与疾病 中医学 结核病 肺痨 理论与实践 综合性科学 葛可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对涂阴肺结核的快速诊断价值 被引量:32
7
作者 范琳 王鹏 +4 位作者 杨妍 马俊 葛燕萍 卫卫 崔振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SAT-TB)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SAT-TB)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的252例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筛查,痰涂片连续3次阴性者进入研究,行支气管镜检查,收集BALF,行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Bactec MGIT 960)及SAT-TB检测,同时进行诊断。所有患者随访至少6个月,记录入选者的最后诊断、影像学特征、痰培养结果等所有相关信息。以培养法作为诊断的参考标准,计算SAT-TB诊断涂阴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结果 共有234例涂阴疑似肺结核患者进入最后分析,其中58例培养阳性,112例为培养阴性经过临床诊断的肺结核患者,64例为非肺结核患者。以培养法为计算阳性标准,SAT-TB检测BALF诊断涂阴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0%(47/58,95%CI:69.0%~90.1%)、96.9%(62/64,95%CI:88.9%~100.0%)、95.9%(47/49,95%CI:86.4%~100.0%)及84.9%(62/73,95%CI:75.3%~92.2%)。SAT-TB的检测时间约2 h,快于培养法的31 d。 结论 SAT-TB可通过检测BALF为涂阴肺结核患者提供快速、可靠的诊断依据,是一项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诊断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核酸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初治标准方案治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闫丽萍 吴哲渊 +7 位作者 张祖荣 沙巍 陈静 潘启超 沈鑫 袁政安 张青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探讨一线抗结核药物在初治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治疗中是否仍有应用的空间,为正确处理初治MDR-PTB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市所有登记的肺结核患者(共19042例)采用“全面筛查”方式,共发现168例初治MDR-... 目的探讨一线抗结核药物在初治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治疗中是否仍有应用的空间,为正确处理初治MDR-PTB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市所有登记的肺结核患者(共19042例)采用“全面筛查”方式,共发现168例初治MDR-PTB患者,将具有上海市户籍或工作居住证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的11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经上海市MDR-PTB防治专家组分析讨论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初治标准方案治疗。以患者强化期治疗不同效果进行分组,显效者继续完成12H—R-Z-E方案治疗(简称“标准治疗组”),无效者则给予耐多药方案治疗(简称“耐多药治疗组”)24个月,标准治疗组治疗成功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每2个月随访1次,至信息采集截止时平均随访了1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成功率、患者失访率、死亡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58例强化期显效者继续给予12H—R-Z-E方案治疗,56例无效者给予耐多药方案治疗,基本方案为6Cm-Lfx-Pto-PAS-z/18Lfx-Pto—PAS-Z。标准治疗组和耐多药治疗组的治疗成功率、患者失访率分别为69.O%(40/58)和67。9%(38/56)、5.2%(3/58)和7.1%(4/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899;χ2=0.66,P=0.192);标准治疗组和耐多药治疗组的死亡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和10.7%(6/56)、13.8%(8/58)和53.6%(3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一6.56,P=0.010;:(。一20.29,P〈O.01)。其中标准治疗组中15例治疗失败者转入耐多药治疗组治疗,其治疗成功率为73.3%(11/15)、死亡率6.7%(1/18);标准治疗组40例治愈者有2例在疗程结束6个月后复发,经药物敏感性试验再次确诊为MDR-PTB。结论初治MDR-PTB患者采用12HR-Z-E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在治疗成功率、患者失访率方面与“延迟”进行耐多药治疗(初始未采用耐多药治疗方案,无效后使用)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MDR-PTB仍有一定的空间,延迟进行耐多药方案治疗不影响治疗效果,且分类治疗有助于患者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治肺结核患者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交叉耐药情况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崔振玲 陆俊梅 +2 位作者 杨华 黄晓辰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分析复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外交叉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9--2010年来自全国13个地区的结核病防治机构的175例未治疗前的复治结核病患者。使用BACTECMGIT960系统(简称“MGIT960”)和最低抑菌浓... 目的分析复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外交叉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9--2010年来自全国13个地区的结核病防治机构的175例未治疗前的复治结核病患者。使用BACTECMGIT960系统(简称“MGIT960”)和最低抑菌浓度法(MIC)两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对氧氟沙星(Ofx)、左氧氟沙星(Lfx)和莫西沙星(Mfx)药物的敏感性,分析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交叉耐药情况。结果MGIT960检测结果显示,100.0%(132/132)对Ofx敏感的菌株对Lfx和Mfx敏感;100.O%(131/131)对Mfx敏感的菌株对Lfx敏感,99.20.4(130/131)对Ofx敏感;对Lfx敏感的菌株中85.7%(132/154)对Ofx敏感,85.1%(131/154)对Mfx敏感。对0fX耐药的菌株中48.8%(21/43)同时耐Lfx,97.7%(42/43)同时耐Mfx;对Lfx耐药的菌株中100.0%(21/21)同时耐Mix与Ofx;耐Mfx的菌株中95.5%(42/44)同时耐Ofx,47.7%(21/44)同时耐Lfx。MIC值检测结果显示,对Ofx耐药的菌株中86.0%(37/43)同时耐Lfx,7.O%(3/43)同时耐Mfx对Lfx耐药的菌株中8.1%(3/37)同时耐Mfx,100.0%(37/37)同时耐0fx;3株对Mfx耐药的菌株均同时耐Ofx和Lfx。结论复治肺结核患者临床分离株对Ofx与Lfx具有较高的双向交叉耐药;但Ofx和Lfx两种药物与Mfx之间的正向交叉耐药率较低,临床治疗时最好结合MIC值检测结果而择优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喹诺酮类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9年)》与相关共识的特色及要点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范琳 刘一典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91-94,共4页
作者针对国内《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9年)》(简称“《指南(2019)》”)与《中国耐多药结核病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的异同进行具体分析,并与WHO相关指南进行比对,从药物的分组、抗结核治疗的实施路径、《指南... 作者针对国内《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9年)》(简称“《指南(2019)》”)与《中国耐多药结核病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的异同进行具体分析,并与WHO相关指南进行比对,从药物的分组、抗结核治疗的实施路径、《指南(2019)》的特色与国内耐药结核病治疗研究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一线医师对指南的理解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利福平 总结性报告(主题) 指南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短程化疗新方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沙巍 张青 +17 位作者 崔文玉 王琳 施军卫 高绪胜 阎建栋 严晓峰 岳冀 顾欣荣 谭守勇 雷建平 谢兰品 李丽 李凫坚 接力 阚晓宏 陈裕 曹子中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观察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短程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全国17家结核病防治机构的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共542例进行治疗研究。患者被数字... 目的观察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短程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全国17家结核病防治机构的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共542例进行治疗研究。患者被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标准复治方案组(A组,123例;2S-H—RE-Z/6H-R-E)、氧氟沙星组(B组,142例;20frPa-R-E-Z/60fx-Pa-R)、左氧氟沙星组(C组:137例;2Lfx-Pa-R-E-Z/6Lfx-Pa-R)和超短程组(D组:140例;5Pa-Rfb-E-Z-Mfx)。各组患者结束治疗后随访2年,比较新方案的疗效、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4个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68.3%(84/123)、72.5Z(103/142)、71.5%(98/137)和81.4%(114/140),其中D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P=0.014)。各组患者的脱落率分别为20.3%(25/123)、14.8Z(21/142)、20.4%(28/137)和11.4%(16/140),其中D组的脱落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P=0.047)。共有289例患者报道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oH(289/556);其中,患者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者A组有14例(11.4%)、B组有7例(4.9%)、C组有12例(8.8%)、D组有7例(5.0%);4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7,P=0.129)。4个组患者的复发率如下:A组21.4%(12/56)、B组23.3%(17/73)、C组2.9%(2/70)和D组9.7%(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7,P=0.001)。结论5个月Pa—Rfb-E-Z—Mfx短程化疗方案治疗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可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病人再入院 药物疗法 联合 喹诺酮类 药物治疗依从性 方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研究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2
12
作者 肖和平 方勇 +1 位作者 范琳 刘一典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634-637,共4页
耐药结核病的流行是当前结核病控制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严重威胁人们在结核病控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抗结核药物是控制结核病的最有效武器,但面对耐多药结核病尤其是广泛耐药结核病明显力不从心,结核病有可能因此而再度成为“不治之... 耐药结核病的流行是当前结核病控制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严重威胁人们在结核病控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抗结核药物是控制结核病的最有效武器,但面对耐多药结核病尤其是广泛耐药结核病明显力不从心,结核病有可能因此而再度成为“不治之症”.研制更有效的抗结核药物,设计具有抗耐药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方案,化解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困境,迫在眉睫.作者通过回顾历史,着眼现在,展望未来,阐述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的若干问题,期待有助于读者对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研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共同探索化学治疗控制耐药结核病流行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药物疗法 临床方案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专业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结核潜伏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忠顺 楼海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利用γ-干扰素释放反应检测结核病专业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情况。方法研究对象共分3组:结核病专业人员组128例(其中医生60例,护士68例)、病人家属密切接触组60例、非密切接触组40例,应用T-SPOT.TB(Oxford Immunote... 目的利用γ-干扰素释放反应检测结核病专业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情况。方法研究对象共分3组:结核病专业人员组128例(其中医生60例,护士68例)、病人家属密切接触组60例、非密切接触组40例,应用T-SPOT.TB(Oxford Immunotec,Abingdon,UK)试剂盒检测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对于2种结核分枝杆菌菌种特异性分泌蛋白: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和培养分泌蛋白10(CFP-10)的免疫反应。结果结核病专业人员组的阳性率为14.8%(19/128),家属密切接触组为23.3%(14/60),非密切接触组为5.0%(2/40)。家属密切接触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为高(χ2=6.002,P=0.023);结核病专业人员组与非密切接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工作年限≥3年的结核病专业人员组的阳性率27.1%(16/59)较非密切接触组5.0%(2/40)明显为高(χ2=7.840,P=0.007),其RR值为5.42(95%CI=1.32~22.31)。结论结核病专业人员及密切接触者受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危险性高,且与接触时间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传播 疾病传播 病人至卫生人员 免疫酶技术 干扰素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耐药结核病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汪小黎 曹红艳 +2 位作者 崔振玲 袁俐 胡忠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664-668,共5页
自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结核病成为全球危机至今,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患者数居世界第2位,近几年来,肺结核均高居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和死亡数前两位。
关键词 耐药结核病 世界卫生组织 传染病报告 死亡率 发病率 肺结核 死亡数 发病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肺结核患者化疗后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葛燕萍 张少俊 +2 位作者 姚岚 何娅 范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00-804,共5页
目的 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化疗后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入住上海市肺科医院的2767例确诊为耐药肺结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DILI患者387例,占... 目的 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化疗后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入住上海市肺科医院的2767例确诊为耐药肺结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DILI患者387例,占13.99%(387/2767)。分析387例发生DILI患者中各类型耐药结核病的构成比、DILI发生的时间分布、发生DILI后对治疗转归的影响及并发病毒性肝炎对发生DILL的影响。结果 387例患者中,单耐药结核病(MR-TB)、多耐药结核病(PDR-TB)、耐多药结核病(MDR-TB)、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分别占11.63%(45/387)、27.65%(107/387)、35.14%(136/387)、25.58%(99/387)。DILI发生于抗结核药物治疗≤1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者,分别有258例(66.67%)、83例(21.45%)、17例(4.39%)、29例(7.49%)。发生DILI后,68.99%(267/387)的患者未停止抗结核药物治疗,其中MR-TB、PDR-TB、MDR-TB、XDR-TB的患者未停止治疗比率分别为73.33%(33/45)、66.36%(71/107)、69.85%(95/136)、68.69%(68/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P=0.851)。发生DILI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中,治疗成功率为47.03%(182/387),其中MR-TB、PDR-TB、MDR-TB、XDR-TB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3.33%(24/45)、61.68%(66/107)、47.79%(65/136)、27.27%(27/99),4类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8,P〈0.01)。并发及未并发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38.52%(47/122)、50.94%(135/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P=0.023)。 结论 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生DILI以PDR-TB、MDR-TB和XDR-TB所占的比例较高。绝大部分患者DILI发生在抗结核药物治疗1~2个月内。发生DILI后对耐药肺结核整个治疗转归影响不大。并发病毒性肝炎会降低耐药肺结核的治疗成功率,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药物性肝损伤 疾病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治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少俊 范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治策略。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有收治入院的2765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中筛查出并发NTM肺病的患者40例,记录其全程的治疗情况,对其耐药类型、并发... 目的通过分析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治策略。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有收治入院的2765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中筛查出并发NTM肺病的患者40例,记录其全程的治疗情况,对其耐药类型、并发症、影像学特征、治疗特点、转归及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占所有耐药肺结核的1.4%,其中初始耐药患者11例,获得性耐药患者29例,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32例;并发肺部基础疾病患者37例(92.5%),其中支气管扩张最常见(37例);影像学特征为肺部病灶广泛、常伴右肺中叶及左肺舌叶的支气管扩张,常伴空洞者25例(62.50o),产生毁损肺者13例(32.5%);治愈及痰菌阴转者仅15例(37.5%)。给予姑息治疗患者长期排菌但病灶稳定者17例(42.5%),病灶进展痰菌阳性者3例,失访4例,大咯血死亡1例。结论具有毁损肺及支气管扩张的耐药肺结核在治疗中应警惕并发NTM肺病可能,具有空洞及支气管扩张的NTM肺病者疗效不佳时,应充分注意是否并发耐药肺结核,两病并发时患者痰菌阴转率低、治疗难度大,姑息治疗应得到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分枝杆菌 非典型性 重叠感染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结核抗体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价值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少俊 杨驰 范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结核抗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8 000(38 kD)的免疫球蛋白(IgG)]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并与同期采用外周血行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 目的 探讨血清结核抗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8 000(38 kD)的免疫球蛋白(IgG)]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并与同期采用外周血行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入院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2146例及非结核病患者1671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并比较血清结核抗体对培养阳性肺结核、临床诊断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诊断价值;并比较血清结核抗体及T-SPOT.TB检测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AUC面积),总体评估血清结核抗体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 血清结核抗体对于培养阳性肺结核诊断的敏感度(47.1%,246/522)明显高于临床诊断肺结核(25.9%,388/1499)和肺外结核(24.8%,3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1.15和20.53,P值均<0.001);血清结核抗体对临床诊断肺结核和肺外结核两组之间的敏感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790);与外周血T-SPOT.TB检测结果比较,血清结核抗体检测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30.6%,657/2146)明显低于T-SPOT.TB检测(76.2%,1635/2146)(χ2=799.00,P=0.000);对于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的AUC面积(0.619;95%CI:0.604~0.635)小于T-SPOT.TB(0.781; 95%CI:0.768~0.794)(χ2=14.00,P=0.000)。血清结核抗体的诊断特异度(93.2%,1557/1671)高于T-SPOT.TB检测(70.1%,1171/1671)(χ2=316.00,P=0.000)。结论 目前临床使用的血清结核抗体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尚需提高,应该研发敏感度更高的结核抗体试剂盒,以便能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免疫球蛋白G 试剂盒 诊断 对比研究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传染源控制结核病 被引量:10
18
作者 肖和平 方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5,共2页
治病需除根,面对传染病则更是如此。传染源乃结核病流行的三大环节之首,是结核病流行的根源所在。因此,消除传染源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可是,虽然人类社会进入“结核病防有措施、治有办法”时代已历数十年,但时至今日,结核病的集... 治病需除根,面对传染病则更是如此。传染源乃结核病流行的三大环节之首,是结核病流行的根源所在。因此,消除传染源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可是,虽然人类社会进入“结核病防有措施、治有办法”时代已历数十年,但时至今日,结核病的集聚性发病时仍有发生,疫情居高不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源控制 结核病 人类社会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修订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神结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29-630,共2页
由中国防痨协会组织的《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简称《指南》)修订工作研讨会于2013年7月1日在北京潇湘大厦召开。中国防痨协会理事长王撷秀教授、中国防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万利亚教授、中国防痨杂志副主编肖和平教授、中国防... 由中国防痨协会组织的《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简称《指南》)修订工作研讨会于2013年7月1日在北京潇湘大厦召开。中国防痨协会理事长王撷秀教授、中国防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万利亚教授、中国防痨杂志副主编肖和平教授、中国防痨协会名誉理事长端木宏谨教授、中国防痨杂志前任主编屠德华教授、中国CDC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黎霞教授、中国CDC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成诗明教授、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马玛教授和初乃惠教授、中国CDC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耐药结核病项目办主任李仁忠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结核病 治疗指南 中国防痨协会 修订 化学 结核病预防 控制中心 结核病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标本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对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程丽平 张晓岩 沙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34-839,共6页
目的 探讨痰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对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疑诊为NTM肺病的患者334例,分别取痰液行PCR-反向斑点杂交法... 目的 探讨痰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对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疑诊为NTM肺病的患者334例,分别取痰液行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基因检测及分枝杆菌传统培养法[对硝基苯甲酸(PNB)、噻吩-2-羧酸肼(TCH)培养基生长试验]检测,最终确诊为NTM肺病患者218例(NTM肺病组)、结核病患者42例(结核病组)、其他肺部疾病患者74例(研究中予以排除)。以最终确诊结果为金标准,对痰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诊断临床疑诊NTM肺病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 疑诊NTM肺病的334例患者中,培养法分枝杆菌检出率为67.66%(226/334),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分枝杆菌检出率为64.67%(216/334),两种方法分枝杆菌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231)。确诊的218例NTM肺病患者中,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出NTM的敏感度为82.57%(180/218),阳性预测值为98.36%(180/183);培养法检出NTM的敏感度为87.61%(191/218),阳性预测值为100.00%(191/191);两种方法检出NTM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P=0.169)。以42例结核病组患者作为对照,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的特异度为78.57%(33/42),诊断结核病的阳性预测值为100.00%(33/33);培养法的特异度为83.33%(35/42),诊断结核病的阳性预测值为100.00%(35/35);两种检测方法特异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P=0.391)。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在两组患者中的诊断符合率为83.08%(216/260),培养法在两组患者中的诊断符合率为86.92%(226/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1,P=0.134)。 结论 以胸部CT检查为诊断基础的疑似NTM肺病患者中,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行痰液NTM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临床的快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非典型性 结核 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