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正常老人认识性诱发电位 P300 的比较
1
作者 楼翡璎 陈兴时 +3 位作者 江开达 张明岛 王继军 梁建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Alzheimer病(AD)患者与正常老人在认知性诱发电位P300检测中的不同特点。方法应用丹麦设备和两种短音刺激,对39例AD患者和40例正常老人的P300作了检测。结果AD患者整体波形分化差,主成分在Fz... 目的研究Alzheimer病(AD)患者与正常老人在认知性诱发电位P300检测中的不同特点。方法应用丹麦设备和两种短音刺激,对39例AD患者和40例正常老人的P300作了检测。结果AD患者整体波形分化差,主成分在Fz、Cz和Pz记录点无明显差异(P>0.05)。N1非靶潜伏期在额区左右侧不对称。与正常老人相比,AD患者P300靶和非靶潜伏期N1均前移(P<0.05),非靶潜伏期P2延迟(P<0.05);靶和非靶波幅P2和靶波幅P3均下降(P<0.05),靶P3潜伏期虽有延迟,但差异未达显著性。结论初步认为P300是反映AD患者认知功能的一种电生理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P300 认知性诱发电位 阿尔茨海默病 正常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负变化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家红 吕传真 陈兴时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VD)患者关联负变化 (contingentnegativevariation ,CNV)的特点。方法 对 2 4例VD患者及 2 2例正常老年人进行CNV测试和比较。结果 VD患者CNV的早成分M1、晚成分M2 的潜伏期均较正常人明显延...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VD)患者关联负变化 (contingentnegativevariation ,CNV)的特点。方法 对 2 4例VD患者及 2 2例正常老年人进行CNV测试和比较。结果 VD患者CNV的早成分M1、晚成分M2 的潜伏期均较正常人明显延长 ,且与认知障碍程度密切相关 ;M1的波幅降低 ;反应时间 (reactivetime ,RT)延长 ,且与认知障碍程度密切相关 ;典型的命令信号后负变化 (postimperativenegativevariation ,PINV)出现率增多。结论 CNV值可用于反映VD患者的痴呆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关联负变化 命令信号后负变化 PINV CN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