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小棒状杆菌治疗肺癌心包转伴大量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泽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0-311,共2页
关键词 肺肿瘤 短小棒状杆菌 治疗 心包转移 心包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性帕金森样病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越 陈生弟 +12 位作者 Gregor Wenning Lawrence Golbe 王少石 王拥军 赵钢 吕佩源 陈彪 Jun Yu Christine Song Andrew Lees Irene Litvan 王晓民 Glenda Halliday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14,共8页
非典型性帕金森样病亦称帕金森综合征,为一组临床表现多样的疾病症候群,除了覆盖原发性帕金森病(PD)的主要临床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不能和(或)运动迟缓、姿势反射障碍外,还具有进展迅速、对左旋多巴反应不佳或其他特... 非典型性帕金森样病亦称帕金森综合征,为一组临床表现多样的疾病症候群,除了覆盖原发性帕金森病(PD)的主要临床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不能和(或)运动迟缓、姿势反射障碍外,还具有进展迅速、对左旋多巴反应不佳或其他特征性表现,如疾病早期易跌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障碍 神经变性疾病 脑血管基底神经节疾病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与营养代谢参数和少年期血压
3
作者 赵光胜 孔德汶 +4 位作者 董寿祺 张鸿修 胡锡衷 赵蔚斌 张永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29-134,共6页
择四个16~19岁两性少年群,对无高血压家族史(149人),父或母患高血压(137人)、父母均患或父(母)并有祖或外祖父(母)患高血压(118人)的三组,测血压、身长、体重及血浆载脂蛋白A_1及B、总蛋白、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血糖和24h尿... 择四个16~19岁两性少年群,对无高血压家族史(149人),父或母患高血压(137人)、父母均患或父(母)并有祖或外祖父(母)患高血压(118人)的三组,测血压、身长、体重及血浆载脂蛋白A_1及B、总蛋白、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血糖和24h尿Na/肌酐(Cr)、K/Cr、Ca/Cr、Mg/Cr等。发现:各血、尿营养代谢参数在各少年群的水平不一;有高血压家族史组尿Ca高、尿Mg低:遗传因子明显影响血压,且其遗传中也有体重指数遗传的介入;与在成年期所见相反:血总蛋白与血压、尿内尿素氮均呈负相关,身长、体重与尿Na、Ca、Mg等亦呈负相关。上述营养代谢参数,在少年期除营养摄入外,还可能受发育代谢率的影响,故不能完全反映营养素的摄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 营养代谢参数 少年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性疾病所致门静脉海绵样变性1例报告
4
作者 韩冰 涂传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4-1417,共4页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4岁,因“乏力1周,黑便3天”于2021年11月22日收入本院。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未重视未就诊,3天前进食辛辣食物后出现中上腹不适,后解黑色糊状便,每天2次,每次约200 mL,头晕乏力较前加重,无畏寒发热,无...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4岁,因“乏力1周,黑便3天”于2021年11月22日收入本院。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未重视未就诊,3天前进食辛辣食物后出现中上腹不适,后解黑色糊状便,每天2次,每次约200 mL,头晕乏力较前加重,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呕血,无腹痛。患者20年前有胃溃疡伴出血病史,曾行胃镜检查明确,保守治疗后好转,曾因胃溃疡穿孔行修补手术治疗。既往否认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吸烟嗜酒以及特殊服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疾病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申玉翠 徐建华 +2 位作者 高鹏 张其胜 韩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857-1860,共4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因素[1]。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2]。而研究表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或锯齿样病变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因素[1]。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2]。而研究表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或锯齿样病变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积极治疗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可明显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癌 癌前病变 饮食习惯 结直肠癌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54
6
作者 王拥军 +3 位作者 赵性泉 王少石 冀瑞俊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6期681-689,共9页
脑血管病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1-4]。根据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我国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14.8/10万、246.8/10万和114.8/10万[5]。脑血管病的发生给患者、家属... 脑血管病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1-4]。根据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我国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14.8/10万、246.8/10万和114.8/10万[5]。脑血管病的发生给患者、家属、社会带来巨大的躯体、精神和经济负担[3,6]。卒中患者常常出现吞咽障碍、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等情况,这些脑功能障碍可以引起患者进食困难、营养摄入不足和(或)营养消耗增加(如发热等),从而引发卒中后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营养 标准化管理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卒中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手册 被引量:130
7
作者 王拥军 +7 位作者 王少石 赵性泉 王春雪 杨弋 宋海庆 张婧 楼敏 冀瑞俊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1期1153-1169,共17页
卒中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卒中的发生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躯体、精神和经济负担[2]。吞咽障碍是卒中后最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其不仅可以导致患者误吸、肺炎、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障碍的发生,... 卒中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卒中的发生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躯体、精神和经济负担[2]。吞咽障碍是卒中后最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其不仅可以导致患者误吸、肺炎、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障碍的发生,而且大大增加患者死亡和不良预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营养 筛查 流程 工具 量表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被引量:27
8
作者 杨建道 周永明 +1 位作者 孟令磊 齐大永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86-789,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颅内前循环大动脉梗死患者7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单纯静脉溶栓组(n=37)、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组(n=33)。对...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颅内前循环大动脉梗死患者7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单纯静脉溶栓组(n=37)、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组(n=3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24h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率、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改善情况、脑出血和30d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溶栓桥接支架取栓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单纯溶栓组(P<0.01),24h、14dNIHSS评分均低于单纯溶栓组(P<0.05),90dmRS评分低于单纯溶栓组(P<0.05)。两组治疗后30d内颅内出血率、90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伴大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有效,血管再通率、90dmRS评分和预后优于单纯静脉溶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机械取栓 急性脑梗死 大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尼埃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9
作者 肖本杰 庄建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84,共4页
梅尼埃病是一种原因不明并以内淋巴积水为主要病理学特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其发病原因与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阐明,笔者对其流行病学和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临床特征进行总结,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深入研究。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内淋巴积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如何接诊“眩晕120”:前庭神经炎急救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本杰 毕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4-1116,共3页
患者男性,56岁。因突发眩晕伴恶心、呕吐3.50小时,于2018年12月7日入院。患者12月7日午后驾车途中突发眩晕,伴频繁恶心、呕吐、出冷汗及疲乏无力,自诉呈"濒死感",头转动时眩晕加重,平卧、闭眼休息时有所缓解。持续约1小时仍... 患者男性,56岁。因突发眩晕伴恶心、呕吐3.50小时,于2018年12月7日入院。患者12月7日午后驾车途中突发眩晕,伴频繁恶心、呕吐、出冷汗及疲乏无力,自诉呈"濒死感",头转动时眩晕加重,平卧、闭眼休息时有所缓解。持续约1小时仍未缓解,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头部CT平扫无明显异常,因无法排除急性脑梗死可能,故建议转诊,由"120"转至我院神经内科急诊。患者既往无类似发作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等病史,否认头痛、家族遗传性疾病、晕动症、耳科疾病或药物过敏史,否认外伤及手术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元炎 眩晕 急救 卒中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