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阔筋膜用于开颅术后顽固颅内感染硬脑膜修复重建 被引量:1
1
作者 殷林华 王明圣 +2 位作者 章峰 徐子军 曾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50-654,共5页
目的总结游离阔筋膜在开颅术后顽固性颅内感染患者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游离阔筋膜进行硬脑膜修复重建的方法治疗开颅术后顽固性颅内感染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结果及随访的情况。结果22例患者通过彻底清创,清除感染组... 目的总结游离阔筋膜在开颅术后顽固性颅内感染患者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游离阔筋膜进行硬脑膜修复重建的方法治疗开颅术后顽固性颅内感染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结果及随访的情况。结果22例患者通过彻底清创,清除感染组织,去除人工脑膜等,均使用游离自体阔筋膜进行硬脑膜的修复重建。21例患者感染获治愈,3例患者术后因其他并发症于院内死亡,其中1例重建术后1周因大量脑出血死亡时感染未治愈。存活患者随访13~86个月,均无感染复发。结论使用游离的阔筋膜重建硬脑膜,对耐药菌感染所致的复杂颅内感染,仍是一种有效且相对简单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多重耐药菌 阔筋膜 重建 硬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64排螺旋CT/MRI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46
2
作者 杨朝武 何光武 +1 位作者 李征宇 赵炳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胃肠道淋巴瘤64排螺旋CT及1.5T MRI成像特点,提高该病的确诊率及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经内镜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32例病例CT及MRI资料,总结对该病诊断效力较高的影像学征象。结... 目的:探讨原发胃肠道淋巴瘤64排螺旋CT及1.5T MRI成像特点,提高该病的确诊率及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经内镜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32例病例CT及MRI资料,总结对该病诊断效力较高的影像学征象。结果:CT检查提示胃淋巴瘤增厚胃壁密度较均匀,累及宽基底部,动脉期"黏膜白线征"出现率87.5%,静脉期"三轨征"出现率81.3%,MRI检查T1WI及T2WI显示胃黏膜及浆膜有独特优势。肠道淋巴瘤以长管样肠壁环形增厚为特征,累及肠段多较长,肠壁密度或信号均匀且轻中度强化。其中小肠"动脉瘤样扩张"常见;结肠肠壁扩张伴积气积液常见,肠梗阻少见;回盲部以肿块形成更多见,肿块中心常见气体影,病变多同时累及回肠或升结肠,常继发肠梗阻。原发胃肠道淋巴瘤区域淋巴结受累多见,绝大多数受累淋巴结位于相应引流区域,散在淋巴结累及少见。结论:CT/MRI可以清楚显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病变特点及其周围组织浸润情况,典型CT/MRI征象对定性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定量CT(QCT)脊柱骨密度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和骨质疏松症QCT诊断标准的验证 被引量:74
3
作者 李凯 陈捷 +18 位作者 赵林芬 陈义忠 周军 邵继满 曲海波 郝晓光 姜永宏 吴艳 张郡 汤光宇 张雪芹 张伟 李小荣 王玲 王亮 刘世炜 吴静 马远征 程晓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57-1262,1272,共7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验证国际定量CT脊柱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了3个人群:①全国多中心20~40岁正常青年人群1584例;②年龄40~83岁,总共3420例社区健康人群...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验证国际定量CT脊柱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了3个人群:①全国多中心20~40岁正常青年人群1584例;②年龄40~83岁,总共3420例社区健康人群;③因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而就诊的432例骨折人群。腰椎骨密度采用美国Mindways的定量CT系统,测量腰椎第1~2椎体骨密度(如果有骨折椎体则测量临近的一个椎体),取平均值。采用国际定量CT腰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即腰椎骨密度>120mg/cm^3为正常,80~120mg/cm^3为低骨量,<80mg/cm^3为骨质疏松症。社区健康人群采用脊柱侧位定位像,由有经验的骨放射医师根据Genant椎体骨折半定量分析法对胸4~腰4每个椎体分别判断为正常(0),轻度(1),中度(2)和重度(3)骨折。每个个体只要有一个椎体≥1,判断为骨折,每个个体椎体骨折的最高值作为该个体的骨折严重程度。脊柱骨折人群均有X线,CT和/或MR检查至少有一个椎体明确骨折。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如果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20~40岁正常青年人的腰椎骨密度男性为(163.26±28.82)mg/cm^3,比女性(174.45±29.24)mg/cm^3低,P<0.001。50岁开始,一直到80岁,女性骨密度比男性低(P<0.05)。40~83岁正常社区人群以国际骨质疏松症定量CT诊断标准,人群33.2%为骨密度正常(>120mg/cm^3),38.3%为低骨量(80~120mg/cm^3),28.5%为骨质疏松(<80mg/cm^3)。其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分别为7.14%,14.6%和30.63%,呈倍比关系。432例确诊的脊柱骨折患者,86%脊柱定量CT骨密度低于80mg/cm3,其余14%骨密度在低骨量范围。结论建立了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为定量CT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定量CT腰椎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适合中国人群,可以用于中国人群的定量CT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定量CT 骨密度 骨折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磁共振成像多发性骨髓瘤浸润类型评估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宗敏 万丽娣 +3 位作者 高畅 邹月芬 冯阳 王德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53-857,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磁共振成像(WB-MRI)中多发性骨髓瘤(MM)病灶浸润类型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62例MM患者,行WB-MRI检查前均未进行治疗,将患者WB-MRI病灶浸润类型分为正常型、小结节型、大结... 目的探讨全身磁共振成像(WB-MRI)中多发性骨髓瘤(MM)病灶浸润类型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62例MM患者,行WB-MRI检查前均未进行治疗,将患者WB-MRI病灶浸润类型分为正常型、小结节型、大结节型、混合型、弥漫型,比较不同病灶浸润类型对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62例患者中,正常型5例,小结节型20例,大结节型13例,混合型7例,弥漫型17例。所有患者均随访30.9~47.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混合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7.0个月(95%CI 12.6~21.3个月),明显比其他浸润类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43.0个月短(95%CI 33.7~5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按DS和ISS分期系统评估初诊患者的肿瘤临床分期,其中DS I期6例,Ⅱ期6例,Ⅲ期50例;ISSⅠ期15例,Ⅱ期22例,Ⅲ期25例,WB-MRI病灶浸润类型与临床DS分期、ISS分期间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WB-MRI中MM的不同浸润类型对评估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类同轴成像技术在大鼠肝脏小叶结构微血管显微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骏桢 林江 +4 位作者 严福华 彭屹峰 吕巍巍 邓彪 杨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目的利用同步辐射类同轴X线相位衬度成像技术对大鼠肝脏样本进行成像研究,旨在评价类同轴相衬成像技术在肝脏细微结构成像方面的意义。方法随机将6只C57BL大鼠分为两组,一组麻醉后直接开腹取肝脏标本,另一组麻醉后经肠系膜上静脉插管,... 目的利用同步辐射类同轴X线相位衬度成像技术对大鼠肝脏样本进行成像研究,旨在评价类同轴相衬成像技术在肝脏细微结构成像方面的意义。方法随机将6只C57BL大鼠分为两组,一组麻醉后直接开腹取肝脏标本,另一组麻醉后经肠系膜上静脉插管,注入生理盐水置换肝脏血管内血液,结扎肝脏血管及胆管后取出肝脏标本,经4%甲醛溶液固定后在上海光源X射线成像及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站线BL13W1上进行成像,并与病理图片比较,随后对两组血管成像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测量管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空间分辨率为0.37μm的电荷耦合感光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注入生理盐水置换肝脏血管内血液并经干燥后,同步辐射类同轴技术能清晰显示大鼠肝脏的肝小叶结构,能分辨肝小叶中央静脉、肝板、肝窦间隙等显微解剖结构。结论同步辐射类同轴相衬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大鼠肝脏血管及肝小叶微细解剖结构,对软组织脏器成像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在肝纤维化及肝肿瘤早期血管成像研究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类同轴成像技术 相位成像 肝小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弥散加权成像评估大鼠缺血性肾脏结构及功能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朝武 何光武 赵炳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与SPECT肾功能成像及病理学、MRI平扫及增强检査对照,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评估大鼠缺血性肾脏结构及功能损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4只雄性SD大鼠制作左侧肾动脉狭窄摸型,分別行双肾^(99)Tc^m-DTP... 目的与SPECT肾功能成像及病理学、MRI平扫及增强检査对照,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评估大鼠缺血性肾脏结构及功能损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4只雄性SD大鼠制作左侧肾动脉狭窄摸型,分別行双肾^(99)Tc^m-DTPA肾显像测量肾小球滤过率(giomendar filtration rate,GFR)及3.0 T磁共振DWI、T1WI、T2WI及MRI增强检查并进行图像分析。DWI的b值分别采用0、800、1000、1200、1500 s/mm^2扫描,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分别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比较双侧肾脏实质ADC值差异,分析ADC值与SPECT肾显像GFR相关性。统计学方法分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相关分析。结果肾实质(ROI包括皮、髓质)ADC值与GFR呈正相关(F=0.001、r=0.584);双肾皮质ADC值比较t=4.626,F=0.001;双肾髓质ADC值比较t=2.699,P=0.019,均有明显差异性。DWI可显示肾脏局灶性缺血损伤及重度缺血损伤肾萎縮。结论MR DWI作为肾脏的无创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评估肾功能及结构损伤有一定价值,有助于中晚期肾损伤评估,对喊少潜在对比剂肾损伤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肾损伤 肾功能不全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物模型的石膏固定后四肢摄影参数的优化
7
作者 徐子军 王鸣鹏 +4 位作者 冯月华 汤欢 张长宝 徐彧 张宗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研究石膏固定后的四肢摄影的优化方案。方法:依据自动曝光控制系统(AEC)开关分两组实验,每组管电压选择45~69kV,每2kV为一档,共11档,分别使用7档m As曝光;评价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得出优化的摄影参数,应用于石膏固定后的猪后肢摄... 目的:研究石膏固定后的四肢摄影的优化方案。方法:依据自动曝光控制系统(AEC)开关分两组实验,每组管电压选择45~69kV,每2kV为一档,共11档,分别使用7档m As曝光;评价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得出优化的摄影参数,应用于石膏固定后的猪后肢摄影。结果:石膏固定前,随kV值升高,AEC关闭组较AEC打开组图像质量更好;m As较kV对于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影响不明显。石膏固定后,SNR、CNR平均为24.25、1.7,较石膏固定前的24.9、2.15均降低。摄影参数优化后,SNR和CNR值平均升高为25.45和2.25,且DAP值降低。结论:四肢石膏固定后摄影中,适当提高管电压(建议5~8kV),关闭AEC,可获得更好影像质量的图像,并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信噪比 对比度噪声比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脂肪的分析技术及其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思竹 汤光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1-606,共6页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公共卫生健康疾病,不仅增加了国家医疗卫生系统的负担,并且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既往关于OP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骨骼的矿化部分,认为骨髓脂肪为惰性的组成成分。但是,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骨髓脂肪通...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公共卫生健康疾病,不仅增加了国家医疗卫生系统的负担,并且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既往关于OP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骨骼的矿化部分,认为骨髓脂肪为惰性的组成成分。但是,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骨髓脂肪通过内分泌和旁分泌作用能够影响骨量与骨质量。为了明确骨-骨髓脂肪的相互作用以及OP的发生机制,学者们通过许多手段对骨髓脂肪的成分进行量化并探索其功能,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骨髓脂肪代谢在OP形成过程中的可能机制。质子磁共振波谱(MRS)以及MRI水脂分离成像弥补了质谱技术的缺点,可以无创的检测活体骨髓脂肪,MRS能够分析单个体素的脂肪分数以及不同脂肪酸成分相对含量,而MRI水脂分离成像能够分析脂肪的空间分布并得出其脂肪分数。目前骨髓脂肪与骨质疏松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于体外实验,如何在活体内研究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骨髓脂肪酸参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可能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的潜在靶点,未来需要进一步明确健康骨骼各种重点脂肪酸的实际需要量,从而改善日常饮食,保护骨骼。本文就骨髓脂肪的分析技术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脂肪 骨质疏松 色谱法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