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病人痛区皮下纤维的神经功能评估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朝生
程超
+5 位作者
徐刚
刘莎莎
唐维桢
许洁
李文
许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79-188,193,共11页
目的:采用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和皮肤活检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痛区皮下神经功能和形态进行评估。方法:120位T6节段病人和30位志愿者进行了CPT测试。对15位不同病程病人的最痛点和参考点进行皮肤活检,分别...
目的:采用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和皮肤活检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痛区皮下神经功能和形态进行评估。方法:120位T6节段病人和30位志愿者进行了CPT测试。对15位不同病程病人的最痛点和参考点进行皮肤活检,分别进行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免疫组化。结果:痛区5、250和2 000 Hz三种频率CPT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74,0.80和0.87。确定高于60、79和200可鉴别出异常的神经功能变化。秩和检验显示不同病程痛点与参考点CPT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30天较HN-15天组3个频率的CPT比有明显增高(P<0.05)。250 Hz和2 000 Hz的CPT比在不同疼痛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害性感受器兴奋型或小纤维失神经支配型组病人3个频率的CPT比值与中枢整合型或无激惹型组病人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皮区有丰富(34.2IENF/mm)的PGP9.5阳性纤维(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IENF)和少量的GAP-43阳性纤维(4.2IENF/mm)表达。不同病程PGP9.5和GAP-43阳性纤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HN-15天组病人PGP9.5阳性轴突肿胀明显,GAP-43阳性纤维数较正常皮区显著增高(8.5IENF/mm,P<0.05);HN-30天组GAP-43阳性IENF最高(21.7IENF/mm);HN>90天组PGP-9.5和GAP-43阳性IENF均较HN-90天组明显减少(P<0.05)。通过CPT和皮肤病理结果提示发病15~30天是HN的转换期,即急性炎症性疼痛向神经病理性疼痛演变。结论:本研究属于初步报告,表明CPT可反映痛区皮下神经纤维的功能状态。CPT比值对无髓纤维的异常敏化,即激惹型和混合型疼痛有一定的协助诊断作用。而GAP-43免疫组化结合IENFD可反映皮下神经纤维的损伤状态,结合CPT和皮肤病理可确定发病15~30天是HN的关键转换期,皮下纤维的功能和可塑性改变达到高峰,提示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从急性炎症性疼痛向神经损伤性疼痛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电流感觉阈值
皮下神经纤维
皮肤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脑卒中偏瘫患者3种步行训练方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
33
2
作者
刘艺
黄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评价目前常用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训练方法对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分别运用常规步行训练法(常规组,n=20)、使用辅助工具(四脚拐)训练法(辅具组,n=20)、减重步行训练法(减重组,n=20)对患者进行步行功能训练...
目的评价目前常用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训练方法对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分别运用常规步行训练法(常规组,n=20)、使用辅助工具(四脚拐)训练法(辅具组,n=20)、减重步行训练法(减重组,n=20)对患者进行步行功能训练。在训练前、训练后1个月、训练后3个月,分别采用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起立-行走"计时测定(TUGT)、功能独立性测量(FIM)、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进行评价。结果训练1个月和3个月后,3组的MWS、TUGT、FIM、FMA-L评分均改善,依次为辅具组、常规组和减重组。总体上减重组效果最佳。结论减重步行训练法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步态
步速
生活独立性
运动功能
康复
步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频率经皮神经电刺激改善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比较
被引量:
9
3
作者
刘艺
许纲
黄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2-566,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频率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81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分为A组(n=27)、B组(n=27)和C组(n=27)。A组和B组予双相方波脉、宽150μs TENS每次30 min,每天1次治疗,A组频率20 Hz,B组75Hz;C组予常规内...
目的比较两种频率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81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分为A组(n=27)、B组(n=27)和C组(n=27)。A组和B组予双相方波脉、宽150μs TENS每次30 min,每天1次治疗,A组频率20 Hz,B组75Hz;C组予常规内科治疗,共90 d。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Barthel指数(BI)、排尿日记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A组、B组OABSS、BI总分、排尿日记较之治疗前改善(P<0.05),A组明显优于B组(P<0.01),C组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频率20 Hz的TENS对改善尿失禁症状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尿失禁
经皮神经电刺激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力衰竭患者的骨骼肌肌病与抗阻运动锻炼
被引量:
7
4
作者
许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6-720,共5页
抗阻运动训练(resistance exercise training,RT)可以提高骨骼肌肌力和肌耐力,改善器官功能和生存质量,因此,RT已成为各年龄段健康成人运动锻炼的一个组成部分[1]。但传统观点认为,由于渐进抗阻运动可能会造成心肌缺血、血液动力学异...
抗阻运动训练(resistance exercise training,RT)可以提高骨骼肌肌力和肌耐力,改善器官功能和生存质量,因此,RT已成为各年龄段健康成人运动锻炼的一个组成部分[1]。但传统观点认为,由于渐进抗阻运动可能会造成心肌缺血、血液动力学异常和室性心律不齐.因此RT成为冠心病患者运动锻炼的禁忌。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许多研究证明RT对稳定的冠心病患者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抗阻运动
运动锻炼
心力衰竭患者
骨骼肌
冠心病患者
肌病
动力学异常
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病人痛区皮下纤维的神经功能评估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朝生
程超
徐刚
刘莎莎
唐维桢
许洁
李文
许纲
机构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79-188,193,共11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资助项目(16401934900)
上海市卫计委资助项目(20134320)
文摘
目的:采用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和皮肤活检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痛区皮下神经功能和形态进行评估。方法:120位T6节段病人和30位志愿者进行了CPT测试。对15位不同病程病人的最痛点和参考点进行皮肤活检,分别进行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免疫组化。结果:痛区5、250和2 000 Hz三种频率CPT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74,0.80和0.87。确定高于60、79和200可鉴别出异常的神经功能变化。秩和检验显示不同病程痛点与参考点CPT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30天较HN-15天组3个频率的CPT比有明显增高(P<0.05)。250 Hz和2 000 Hz的CPT比在不同疼痛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害性感受器兴奋型或小纤维失神经支配型组病人3个频率的CPT比值与中枢整合型或无激惹型组病人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皮区有丰富(34.2IENF/mm)的PGP9.5阳性纤维(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IENF)和少量的GAP-43阳性纤维(4.2IENF/mm)表达。不同病程PGP9.5和GAP-43阳性纤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HN-15天组病人PGP9.5阳性轴突肿胀明显,GAP-43阳性纤维数较正常皮区显著增高(8.5IENF/mm,P<0.05);HN-30天组GAP-43阳性IENF最高(21.7IENF/mm);HN>90天组PGP-9.5和GAP-43阳性IENF均较HN-90天组明显减少(P<0.05)。通过CPT和皮肤病理结果提示发病15~30天是HN的转换期,即急性炎症性疼痛向神经病理性疼痛演变。结论:本研究属于初步报告,表明CPT可反映痛区皮下神经纤维的功能状态。CPT比值对无髓纤维的异常敏化,即激惹型和混合型疼痛有一定的协助诊断作用。而GAP-43免疫组化结合IENFD可反映皮下神经纤维的损伤状态,结合CPT和皮肤病理可确定发病15~30天是HN的关键转换期,皮下纤维的功能和可塑性改变达到高峰,提示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从急性炎症性疼痛向神经损伤性疼痛演变。
关键词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电流感觉阈值
皮下神经纤维
皮肤病理
Keywords
Herpetic neuralgia
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
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
Skin biopsy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卒中偏瘫患者3种步行训练方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
33
2
作者
刘艺
黄敬
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2-27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000492)
文摘
目的评价目前常用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训练方法对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分别运用常规步行训练法(常规组,n=20)、使用辅助工具(四脚拐)训练法(辅具组,n=20)、减重步行训练法(减重组,n=20)对患者进行步行功能训练。在训练前、训练后1个月、训练后3个月,分别采用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起立-行走"计时测定(TUGT)、功能独立性测量(FIM)、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进行评价。结果训练1个月和3个月后,3组的MWS、TUGT、FIM、FMA-L评分均改善,依次为辅具组、常规组和减重组。总体上减重组效果最佳。结论减重步行训练法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关键词
脑卒中
步态
步速
生活独立性
运动功能
康复
步行
Keywords
stoke
gait
walking speed
life independence
motor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walking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频率经皮神经电刺激改善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比较
被引量:
9
3
作者
刘艺
许纲
黄敬
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2-56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000492)
文摘
目的比较两种频率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81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分为A组(n=27)、B组(n=27)和C组(n=27)。A组和B组予双相方波脉、宽150μs TENS每次30 min,每天1次治疗,A组频率20 Hz,B组75Hz;C组予常规内科治疗,共90 d。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Barthel指数(BI)、排尿日记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A组、B组OABSS、BI总分、排尿日记较之治疗前改善(P<0.05),A组明显优于B组(P<0.01),C组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频率20 Hz的TENS对改善尿失禁症状有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
脑卒中
尿失禁
经皮神经电刺激
频率
Keywords
stroke
urinary incontinence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frequency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力衰竭患者的骨骼肌肌病与抗阻运动锻炼
被引量:
7
4
作者
许纲
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6-720,共5页
文摘
抗阻运动训练(resistance exercise training,RT)可以提高骨骼肌肌力和肌耐力,改善器官功能和生存质量,因此,RT已成为各年龄段健康成人运动锻炼的一个组成部分[1]。但传统观点认为,由于渐进抗阻运动可能会造成心肌缺血、血液动力学异常和室性心律不齐.因此RT成为冠心病患者运动锻炼的禁忌。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许多研究证明RT对稳定的冠心病患者是安全的。
关键词
渐进抗阻运动
运动锻炼
心力衰竭患者
骨骼肌
冠心病患者
肌病
动力学异常
运动训练
分类号
R541.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病人痛区皮下纤维的神经功能评估
周朝生
程超
徐刚
刘莎莎
唐维桢
许洁
李文
许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脑卒中偏瘫患者3种步行训练方法的效果比较
刘艺
黄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频率经皮神经电刺激改善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比较
刘艺
许纲
黄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心力衰竭患者的骨骼肌肌病与抗阻运动锻炼
许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