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没药甾酮下调PI3K/Akt通路增强替莫唑胺抗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汤兆奇 王克生 徐宏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98-1103,共6页
目的 探讨没药甾酮增强替莫唑胺抗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用CCK-8、Hoechst 33342染色和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检测没药甾酮、替莫唑胺单药及联合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PI3K/Akt通路活性,以及凋亡相关... 目的 探讨没药甾酮增强替莫唑胺抗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用CCK-8、Hoechst 33342染色和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检测没药甾酮、替莫唑胺单药及联合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PI3K/Akt通路活性,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影响。结果与替莫唑胺(1~400 μmol·L^-1)单药组相比,没药甾酮(30 μmol·L^-1)联合替莫唑胺(1~400 μmol·L^-1)明显增强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抗增殖作用;与替莫唑胺(400 μmol·L^-1)单药组相比,没药甾酮(30 μmol·L^-1)联合替莫唑胺(400 μmol·L^-1)明显增强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P<0.01);与替莫唑胺(400 μmol·L^-1)单药组相比,没药甾酮(30 μmol·L^-1)联合替莫唑胺(400 μmol·L^-1)明显下调PI3K、p-PI3K p110、p-Akt(Ser473)和Bcl-2的表达。结论没药甾酮可通过下调PI3K/Akt通路,增强替莫唑胺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药甾酮 脑胶质瘤 替莫唑胺 增殖 凋亡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BP对中性粒细胞趋化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孙锦霞 王瑞 +2 位作者 谭笑 焦琛琛 黄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5-630,共6页
为研究棕榈酰化对中性粒细胞趋化性的调节作用,利用2-溴棕榈酸(2-bromopalmitate,2-BP)或棕榈酸(palmitate)预处理来源于骨髓的中性粒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存活率和中性粒细胞内F-肌动蛋白(F-actin... 为研究棕榈酰化对中性粒细胞趋化性的调节作用,利用2-溴棕榈酸(2-bromopalmitate,2-BP)或棕榈酸(palmitate)预处理来源于骨髓的中性粒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存活率和中性粒细胞内F-肌动蛋白(F-actin)的生成;通过免疫荧光分析中性粒细胞内F-actin的极化;利用细胞迁移试验检测中性粒细胞的迁移能力;通过免疫印迹的实验方法检测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和磷酸化AKT的表达.结果发现,2-BP预处理显著抑制了中性粒细胞内F-actin极化,且抑制了中性粒细胞向趋化肽N-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N-formylmethionyl-leucyl-phenylalanine,f MLP)迁移的能力,而棕榈酸预处理显著促进了中性粒细胞内F-肌动蛋白极化.两者对F-actin生成和AKT的磷酸化均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BP处理可能通过影响F-actin的极化抑制了中性粒细胞向f MLP的趋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2-溴棕榈酸 F-肌动蛋白极化 趋化性 免疫荧光 流式细胞术 免疫印迹 细胞迁移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