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及终末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然而,THA术后仍存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骨折和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使得THA术前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型号...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及终末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然而,THA术后仍存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骨折和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使得THA术前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型号和放置位置成为手术医师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常用的THA术前规划方法主要依赖二维X线或三维CT的静态影像,未能充分考虑髋关节在负重以及运动、腰椎-髋关节联合变化以及假体运动过程中撞击等问题。近年来,双平面X线影像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在体、动态放射成像技术,为THA术前规划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动态三维数据。但目前关于双平面X线辅助THA术前三维规划的技术流程和专家共识尚未建立,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鉴于此,全国骨科专家和相关专业代表共同讨论提出7个共识问题,并通过对与会专家推荐意见的问卷调查得出“专家推荐率”和“强烈推荐率”。本共识旨在为双平面X线辅助THA术前三维规划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步态是人体步行的姿态和行为特征,反映了神经和运动系统的协调能力。帕金森病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伴有步态功能障碍,现有步态分析设备成本高昂、操作复杂,难以在临床应用。本研究旨在开发一套可穿戴系统对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运...目的步态是人体步行的姿态和行为特征,反映了神经和运动系统的协调能力。帕金森病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伴有步态功能障碍,现有步态分析设备成本高昂、操作复杂,难以在临床应用。本研究旨在开发一套可穿戴系统对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定量评估。方法提出一种Lab-in-Shoe智能鞋系统,通过集成惯性测量单元和鞋内薄膜压力传感器,利用零速修正算法完成双足位置和姿态的解算,从而测量步态典型时空参数。该系统在临床进行初步应用,招募了7名健康受试者和15名帕金森病患者进行8 m长的Timed Up and Go(TUG)测试。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与步长(r=-0.88,P<0.001)和步速(r=-0.84,P<0.001)存在显著负相关性。Hoehn-Yahr分级与步长(r=-0.75,P<0.001)和步速(r=-0.70,P<0.001)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将6类显著相关的步态参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评分与步态参数的回归模型(R2=0.8149,P<0.001,RMSE=10.14)。结论本研究通过Lab-in-shoe智能鞋系统采集、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参数;初步结果显示能有效区分不同阶段患者的步态异常,随着疾病加重,步长、步速均呈现明显下降的特征;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也表明步态参数与帕金森病情严重程度存在强关联性。未来有望将该系统应用于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诊断、康复。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后腕部功能与远侧桡尺关节(DRUJ)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影响DRuJ稳定性的原因。方法对54例经保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8~10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每例患者都进行放射学评估和DRUJ稳定性...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后腕部功能与远侧桡尺关节(DRUJ)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影响DRuJ稳定性的原因。方法对54例经保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8~10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每例患者都进行放射学评估和DRUJ稳定性检查,采用改良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系统对腕部进行功能评估。结果桡骨远端骨折后DRUJ不稳17例。DRUJ不稳的患者有更差的GW评分,但DRUJ稳定与DRUJ不稳两组患者总GW得分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尺骨茎突骨折对远侧桡尺关节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结论明显成角或短缩畸形的桡骨远端骨折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可能是造成DRUJ不稳的主要原因,伴随桡骨远端骨折的尺骨茎突骨折对DRUJ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肩关节康复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行关节镜下缝合锚肩袖修补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制定系统的康复护理计划,术后尽早进行循序渐...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肩关节康复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行关节镜下缝合锚肩袖修补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制定系统的康复护理计划,术后尽早进行循序渐进的主被动功能锻炼,分别在术前和最终随访时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University of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scores,UCLA)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患者随访时间为6~19个月,术前、术后UCLA评分分别为(14.3±3.6)和(33.4±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优65例、良25例、可20例。结论关节镜下行肩袖修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及时进行个性化康复护理是恢复肩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对功能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及终末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然而,THA术后仍存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骨折和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使得THA术前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型号和放置位置成为手术医师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常用的THA术前规划方法主要依赖二维X线或三维CT的静态影像,未能充分考虑髋关节在负重以及运动、腰椎-髋关节联合变化以及假体运动过程中撞击等问题。近年来,双平面X线影像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在体、动态放射成像技术,为THA术前规划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动态三维数据。但目前关于双平面X线辅助THA术前三维规划的技术流程和专家共识尚未建立,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鉴于此,全国骨科专家和相关专业代表共同讨论提出7个共识问题,并通过对与会专家推荐意见的问卷调查得出“专家推荐率”和“强烈推荐率”。本共识旨在为双平面X线辅助THA术前三维规划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文摘目的步态是人体步行的姿态和行为特征,反映了神经和运动系统的协调能力。帕金森病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伴有步态功能障碍,现有步态分析设备成本高昂、操作复杂,难以在临床应用。本研究旨在开发一套可穿戴系统对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定量评估。方法提出一种Lab-in-Shoe智能鞋系统,通过集成惯性测量单元和鞋内薄膜压力传感器,利用零速修正算法完成双足位置和姿态的解算,从而测量步态典型时空参数。该系统在临床进行初步应用,招募了7名健康受试者和15名帕金森病患者进行8 m长的Timed Up and Go(TUG)测试。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与步长(r=-0.88,P<0.001)和步速(r=-0.84,P<0.001)存在显著负相关性。Hoehn-Yahr分级与步长(r=-0.75,P<0.001)和步速(r=-0.70,P<0.001)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将6类显著相关的步态参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评分与步态参数的回归模型(R2=0.8149,P<0.001,RMSE=10.14)。结论本研究通过Lab-in-shoe智能鞋系统采集、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参数;初步结果显示能有效区分不同阶段患者的步态异常,随着疾病加重,步长、步速均呈现明显下降的特征;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也表明步态参数与帕金森病情严重程度存在强关联性。未来有望将该系统应用于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诊断、康复。
文摘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后腕部功能与远侧桡尺关节(DRUJ)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影响DRuJ稳定性的原因。方法对54例经保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8~10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每例患者都进行放射学评估和DRUJ稳定性检查,采用改良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系统对腕部进行功能评估。结果桡骨远端骨折后DRUJ不稳17例。DRUJ不稳的患者有更差的GW评分,但DRUJ稳定与DRUJ不稳两组患者总GW得分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尺骨茎突骨折对远侧桡尺关节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结论明显成角或短缩畸形的桡骨远端骨折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可能是造成DRUJ不稳的主要原因,伴随桡骨远端骨折的尺骨茎突骨折对DRUJ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文摘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肩关节康复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行关节镜下缝合锚肩袖修补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制定系统的康复护理计划,术后尽早进行循序渐进的主被动功能锻炼,分别在术前和最终随访时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University of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scores,UCLA)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患者随访时间为6~19个月,术前、术后UCLA评分分别为(14.3±3.6)和(33.4±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优65例、良25例、可20例。结论关节镜下行肩袖修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及时进行个性化康复护理是恢复肩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对功能康复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