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辅酶Q_(10)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国平 乐飞 +3 位作者 金惠铭 沈皓 森昌夫 王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 :研究辅酶Q10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体外培养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bEnd .3 )中不同浓度CoQ10 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观察Fas蛋白及... 目的 :研究辅酶Q10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体外培养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bEnd .3 )中不同浓度CoQ10 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观察Fas蛋白及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 (加不含药血清 ) ,在bEnd .3细胞培养中加入 50 μL、2 5μL、12 5μL含CoQ10 的血清组细胞凋亡明显抑制 (P <0 0 5)。免疫细胞化学检验结果证明 ,此时Fas蛋白表达明显减弱 ,而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P <0 0 5)。但CoQ10 对细胞增殖影响不显著。结论 :一定浓度的CoQ10 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Fas蛋白表达抑制小鼠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醌 细胞凋亡 小鼠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Bcl-2 FAS 辅酶Q10 免疫细胞化学AB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酸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_(450)3A酶活性的抑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丹 韩永龙 +3 位作者 孟祥乐 孙习鹏 余奇 郭澄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研究大黄酸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3A(CYP3A)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加入底物睾酮和不同浓度的大黄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睾酮的羟基化代谢产物6β羟基睾酮的含量,计算CYP3A酶活性来反映大黄酸对CY... 目的研究大黄酸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3A(CYP3A)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加入底物睾酮和不同浓度的大黄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睾酮的羟基化代谢产物6β羟基睾酮的含量,计算CYP3A酶活性来反映大黄酸对CYP3A酶的抑制效果。结果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大黄酸对CYP3A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Ki值分别为36.74,20.73μmol·L-1。结论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孵育系统中,大黄酸对CYP3A酶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肝微粒体 CYP3A酶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分透皮吸收促进剂增强达那唑的透皮效应 被引量:4
3
作者 薛佩华 胡晋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3-394,共2页
达那唑为人工合成的一种类固醇杂环化合物,主要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性乳腺炎、痛经、性早熟、自发性血小板紫癜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剂型为胶囊剂,也有阴道栓[1]及口服乳剂[2]。为进一步探讨其透皮给药的... 达那唑为人工合成的一种类固醇杂环化合物,主要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性乳腺炎、痛经、性早熟、自发性血小板紫癜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剂型为胶囊剂,也有阴道栓[1]及口服乳剂[2]。为进一步探讨其透皮给药的可行性,本实验利用离体动物皮肤,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皮吸收促进剂 达那唑 透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CF-1与佐剂诱发的动物自身免疫反应亢进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永锋 力弘 +2 位作者 张剑萍 孙兵 张罗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4-566,共3页
近年来,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关系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临床上发现感染空肠弯曲菌的腹泻病人常伴发反应性关节炎〔1〕、格林巴利综合征(GBS)〔2〕等。有报道空肠弯曲菌CJS131株感染的小鼠出现自身抗体产生和肠道及... 近年来,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关系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临床上发现感染空肠弯曲菌的腹泻病人常伴发反应性关节炎〔1〕、格林巴利综合征(GBS)〔2〕等。有报道空肠弯曲菌CJS131株感染的小鼠出现自身抗体产生和肠道及肠外多器官的炎症性病理损伤〔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病 CF-1 免疫反应亢进 空肠弯曲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例大肠癌K-ras基因突变与体外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5
作者 翟晓波 张毅 +2 位作者 顾海晴 陈志东 沈炜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验证K-ras基因突变与化疗敏感性之间关系。方法用MTT法测定了17种抗癌药对43例大肠癌的抑制率,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大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将其分成K-ras突变组与正常组... 目的验证K-ras基因突变与化疗敏感性之间关系。方法用MTT法测定了17种抗癌药对43例大肠癌的抑制率,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大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将其分成K-ras突变组与正常组,分别统计17种抗癌药在两组中抑制率大小,并进行比较。结果除丝裂霉素、平阳霉素、顺铂外,抗癌药在正常组中的抑制率大于在突变组中的抑制率,其中更生霉素,甲氨喋呤、长春新碱、鬼臼乙叉苷、阿霉素、阿克拉霉素两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肠癌中K-ras基因存在突变时,抗癌药耐药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大肠肿瘤 K-RAS基因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