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灵胶囊联合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老年抑郁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燕虹 王蓓芸 +1 位作者 崔亮 钟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95-2298,共4页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老年抑郁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乌灵组使用乌灵胶囊3粒tid口服治疗;西酞普兰组使用氢溴酸西酞普兰片20 mg qd口服治疗;联合治疗组使用氢溴酸西酞普兰片20 mg qd口...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老年抑郁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乌灵组使用乌灵胶囊3粒tid口服治疗;西酞普兰组使用氢溴酸西酞普兰片20 mg qd口服治疗;联合治疗组使用氢溴酸西酞普兰片20 mg qd口服加乌灵胶囊3粒tid口服治疗。随访时间12周。治疗前后均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表(PSQI)量表检测。结果治疗后3组对象的HAMD及PSQI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改善较乌灵胶囊组明显,而联合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另两组;乌灵胶囊组及联合治疗组PSQI评分均低于西酞普兰组。结论乌灵胶囊联合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老年抑郁伴失眠患者,可有效改善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西酞普兰 老年 抑郁 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灵胶囊治疗伴抑郁状态的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蓓芸 钟远 燕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82-2085,共4页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治疗伴抑郁状态的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伴抑郁症的MCI患者予以乌灵胶囊治疗,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自觉症状、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得分和临床疗效的变化...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治疗伴抑郁状态的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伴抑郁症的MCI患者予以乌灵胶囊治疗,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自觉症状、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得分和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P<0.01),HAMD总分降低(P<0.05),其中焦虑/躯体性症状和睡眠障碍改善最为明显(P<0.05和P<0.01)。MMSE总分明显升高(P<0.01),其中注意力和计算力、延迟记忆力改善最为明显(P<0.05和P<0.01)。治疗12个月后总有效率达92%,明显优于3个月的治疗(P<0.01)。结论乌灵胶囊可作为伴有抑郁症的老年MCI患者长期治疗的有效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抑郁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基因血小板抗原T/C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蓓芸 谈世进 胡剑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分析中国老年汉族人群中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Leu33 Pro)基因血小板抗原(PLA)的T/C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关系。方法选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共432例,分为AR组250例,阿司匹林敏感组(AS组)182例,检测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 目的分析中国老年汉族人群中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Leu33 Pro)基因血小板抗原(PLA)的T/C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关系。方法选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共432例,分为AR组250例,阿司匹林敏感组(AS组)182例,检测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DNA测定GPⅢa基因(Leu33Pro)PLA(T/C)多态性。结果 AR组PLA1/A1基因型240例,PLA1/A2基因型10例;AS组均为PLA1/A1基因型。PLA2基因型在AR组中的发生率为4.0%,在总人群中的发生率为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老年汉族人群中,AR患者的PLA1/A2基因型表达高于AS患者,考虑PLA1/A2基因型与中国老年汉族人发生AR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整合素Β3 抗原 人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基因型 花生四烯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敷联合使用握力器降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被引量:20
4
作者 曹轶 马俊 金燕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湿热敷联合使用握力器降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方便抽样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200例肿瘤化... 目的探讨湿热敷联合使用握力器降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方便抽样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200例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7-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置管后常规进行湿热敷,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电子握力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湿热敷联合使用握力器能有效降低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敷 握力器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机械性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敏感蛋白-1在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钟明 张薇 +6 位作者 苗雅 卜培莉 孙惠 马骁 巩会平 唐梦熊 张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71-1675,共5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在2型糖尿病心肌病(DC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热量饮食诱导出胰岛素抵抗,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DCM动物模型,12周后采用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 目的:探讨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在2型糖尿病心肌病(DC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热量饮食诱导出胰岛素抵抗,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DCM动物模型,12周后采用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左室心肌胶原含量、TSP-1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DCM大鼠左室心肌组织胶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1.01±3.05vs16.92±3.18,P<0.01),TS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089±0.0034vs0.0141±0.0037,P<0.05;96.38±16.80vs129.98±16.96,P<0.05);TSP-1mRNA水平与血糖、心肌组织胶原含量、LVEDP均呈正相关(r=0.762,P<0.01;r=0.717,P<0.05;r=0.658,P<0.05);与LVSP、-dp/dtmax均呈负相关(r=-0.605,P<0.05;r=-0.694,P<0.05);TSP-1蛋白质表达水平与血糖、心肌组织胶原含量、LVEDP均呈正相关(r=0.735,P<0.01;r=0.750,P<0.01;r=0.716,P<0.05);与LVSP、-dp/dtmax均呈负相关(r=-0.633,P<0.05;r=-0.669,P<0.05)。结论:心肌组织TSP-1高表达在DCM心肌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凝血酶敏感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VitB_(12)和VitB_6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蓓芸 孙宜萍 燕虹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叶酸、Vit B6 、Vit B1 2 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其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改善了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调节血小板聚集 ,血管张力和血栓形成 ,从而支持了补充
关键词 叶酸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冠心病胰岛素抵抗及其与红细胞钙调控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宜萍 孙丽华 颜文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9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胰岛素抵抗及其与红细胞钙调控的关系。方法:本文对17例高血压病患者、16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红细胞内钙调控进行研究,并与16例正常血压者对照。...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胰岛素抵抗及其与红细胞钙调控的关系。方法:本文对17例高血压病患者、16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红细胞内钙调控进行研究,并与16例正常血压者对照。用氧化酶法、放射免疫法观察餐后2小时血糖和胰岛素变化。用放射性同位素45Ca2+示踪技术进行Ca2+通透红细胞膜的流量调控分析,测定人红细胞钙离子通道和人红细胞钙离子泵。结果:17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IAI)为-4.07±0.62,与16例正常血压者有显著差别(P<0.01)。17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红细胞钙离子通道水平〔5.73±1.94mmol·(mlcel)-1/30min〕高于16例正常血压者,但无统计学意义。16例高血压病伴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为-4.76±0.54和红细胞钙离子通道为7.60±2.61mmol·(mlcel)-1/30min,显著高于17例高血压病患者和16例正常血压者(P<0.05~0.01)。红细胞内钙水平与餐后2小时血胰岛素水平及收缩压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现象及红细胞钙离子通道增高,均较单纯高血压病患者更为显著,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胰岛素抵抗 钙通道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孙宜萍 毛敏伟 +2 位作者 孙丽华 冯缨缨 沈佩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观察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随机对照观察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服用 6个月前后骨密度 (BMD)、血生化指标、骨吸收指标和骨形成指标 ,副作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脱氢表雄酮硫酸酯 (DS... 目的 观察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随机对照观察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服用 6个月前后骨密度 (BMD)、血生化指标、骨吸收指标和骨形成指标 ,副作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脱氢表雄酮硫酸酯 (DS)、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I(IGF -I)较治疗前分别提高 (93 75± 16 1) %、(17 71± 4 2 ) % ,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 <0 0 1)。腰 2、腰 3、腰 4的骨密度 (BMD)较治疗前分别提高 (2 6 5± 0 6 2 ) %、(2 70± 0 48) %、(3 10± 0 41) % ,腰 2~ 4较治疗前提高 (2 82± 0 37) % ,股骨颈较治疗前提高 (2 32± 0 31) %。腰 2、腰 3、腰 4、腰 2~ 4,股骨颈的BMD上升幅度较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对游离睾丸酮 (FT)、雌二醇 (E2 )、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 ,且安全可靠 ,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表雄酮硫酸酯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2例痴呆晚期患者并发症及死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徐英 夏峰 孙宜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74-774,共1页
关键词 晚期患者 痴呆 并发症 死因 死亡患者 平均年龄 确诊 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