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顾水明 魏盟 +6 位作者 张允平 薛晓培 张昀昀 吴韵华 侯晓峰 张卫兴 吴宗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不同病因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38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病因分为缺血性心脏病组、扩张性心肌病组和高血压合并心衰组。研究3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脏多普勒超声收缩、舒张功...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不同病因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38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病因分为缺血性心脏病组、扩张性心肌病组和高血压合并心衰组。研究3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脏多普勒超声收缩、舒张功能指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包括二尖瓣E峰和A峰速度、E/A值、左心室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容舒张时间、心房压力波传递时间(AAr间期)。E/A值<1或等容舒张时间>100ms代表左心室主动松弛受损(ALVAR),根据患者有无ALVAR来比较其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结果138例患者中有ALVAR者39例,无ALVAR者99例。血清尿酸水平有ALVAR者较无ALVAR者有极显著性差异(049±012mmol/L比039±007mmol/L,P<001);缺血性心脏病组和高血压合并心衰组血清尿酸水平均高于扩张性心肌病组,有显著性差异(044±013mmol/L比034±008mmol/L,P<001;042±015mmol/L比034±008mmol/L,P<005)。血清尿酸水平与E峰速度(r=-023,P<005)、E/A值(r=-021,P<005)、等容舒张时间(r=028,P<001)均相关;但与AAr间期、左心室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无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是ALVAR较强的预测因素。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和慢性心衰舒张功能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尿酸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相关性研究 扩张性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保护体外循环后心脏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励峰 任贤 +1 位作者 徐向阳 朱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自噬参与体外循环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心脏功能减退的主要分子机制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CPB后心脏功能的改善。方法健康雄性中华小型猪15只,随机分为CPB组6只、治疗组6只和对照组3只。监测各组小型猪心功能、... 目的探讨细胞自噬参与体外循环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心脏功能减退的主要分子机制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CPB后心脏功能的改善。方法健康雄性中华小型猪15只,随机分为CPB组6只、治疗组6只和对照组3只。监测各组小型猪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变化,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的凋亡指数和心肌、肾小球超微结构的改变。应用Western blot法定量分析各组细胞自噬通路相关信号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PB组CPB后2h白细胞介素(IL)1β、TNF-α、IL-10水平明显升高,伴随有心脏功能的减退。与CPB组比较,治疗组CPB后2hIL-1β、IL-2、TNF-α水平明显下降,心脏功能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2h,CPB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活性增强,但LC3-Ⅱ/LC3-Ⅰ比值仍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治疗组mTOR信号通路活性较CPB组进一步增强,伴LC3-Ⅱ/LC3-Ⅰ比值较CPB组明显下降。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保护CPB后心脏功能,这与其参与AMP蛋白激酶和mTOR信号通路调控抑制CPB后心肌细胞自噬活性有关,也与其抗炎症和氧化应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自噬 细胞凋亡 丹参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而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改变者的相关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减低 被引量:17
3
作者 马士新 魏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观察临床上心电图长期有心肌缺血改变但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完全正常者的冠脉血流储备情况。方法 :临床上冠脉造影完全正常者 33例 ,以心电图有无缺血性ST T改变 (ST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 0 0 5mV或成组导联T波深倒置 )分为两... 目的 :观察临床上心电图长期有心肌缺血改变但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完全正常者的冠脉血流储备情况。方法 :临床上冠脉造影完全正常者 33例 ,以心电图有无缺血性ST T改变 (ST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 0 0 5mV或成组导联T波深倒置 )分为两组。甲组 17例 ,心电图有ST T改变 ,乙组 16例 ,无ST T改变。采用冠脉内多普勒导丝血流速度测定的方法计算冠脉血流储备 ,并对两组受试者的冠脉微血管病危险因素做比较分析。结果 :甲组心电图示前壁心肌缺血者的前降支血流储备以及下壁心肌缺血者的右冠脉血流储备值显著低于乙组( 2 16± 0 48vs .2 92± 0 5 2 ,P =0 0 0 2及 2 2 7± 0 5 1vs .3 40± 0 6 3,P <0 0 0 1) ,有显著性差异 ;甲组中有 14例( 82 35 % )存在冠脉血流储备的异常 ,乙组中仅有 2例 ( 12 5 0 % )存在异常 ;甲组 17例中有 13例 ( 76 47% )有冠脉微血管病基础 ,而乙组 16例中仅有 5例 ( 31 2 5 % )有冠脉微血管病危险因素 ,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35 )。结论 :冠脉造影正常而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改变者中 82 35 %的患者存在相关冠脉血流储备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结构造影 心电图 心肌缺因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与心源性休克死亡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志勇 刘铭雅 魏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357-3359,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与心源性休克死亡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因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n=46)与心源性休克死亡(n=62)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心脏破裂组平均年龄高于心源性休克组(78.9... 目的:分析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与心源性休克死亡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因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n=46)与心源性休克死亡(n=62)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心脏破裂组平均年龄高于心源性休克组(78.9vs75.3,P<0.05),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显著多于心源性休克组(69.6%vs48.4%,P<0.05)。而有糖尿病病史及既往心梗病史,心源性休克组比心脏破裂组多见(分别为63%vs28.3%,16.1%vs2.2%,P<0.05)。心源性休克组行急诊冠脉造影率更高(40.3%vs21.7%,P<0.05),但PCI术后恢复TIMI3级血流的比例更低(40%vs100%,P<0.05)。结论:高龄、合并高血压、就诊时间延迟、未行早期再灌注治疗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而合并糖尿病及陈旧心梗史、大面积梗死、无心肌再灌注可能为并发心源性休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破裂 心源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晓莉 叶美霞 秦呈婷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9期1490-1491,共2页
关键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经皮冠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原因探讨
6
作者 刘宗军 金惠根 +5 位作者 陈万春 杨伟 汪蔚青 施佳 王东毅 方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64-66,共3页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脉成形术 (PCI)治疗心肌梗死 (AMI)住院期间死亡原因。方法 按入选标准对连续入院的 2 35例AMI患者行直接PCI,记录住院期间病死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  15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 ,住院总病死率为 6 .4 % ,心...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脉成形术 (PCI)治疗心肌梗死 (AMI)住院期间死亡原因。方法 按入选标准对连续入院的 2 35例AMI患者行直接PCI,记录住院期间病死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  15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 ,住院总病死率为 6 .4 % ,心脏性病死率为 6 .0 %。直接死亡原因包括心脏破裂 5例 (33.3% ) ,室颤 5例 (33.3% ) ,泵衰竭 4例 (2 6 .7% ) ,脑卒中死亡 1例 (6 .7% )。心脏破裂患者中继发于再次心肌梗死者 1例。所有室颤患者均为继发性 ,继发于再次心肌梗死的室颤 2例 ,继发于不稳定性心绞痛 2例 ,继发于左室衰竭 1例 ;1例为迟发性室颤 (PCI后 2周 )。泵衰竭患者中 ,心源性休克 3例 ,左室衰竭 1例。结论 直接PCI治疗AMI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 6 .4 % ,心脏破裂、室颤和泵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直接血管成形术 病死率 住院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特殊表现的后间隔旁路二例
7
作者 金惠根 陆志刚 +2 位作者 胡伟国 金立仁 陈万春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9年第4期246-247,共2页
体表心电图(ECG)对房室旁路的定位,选择手术途径和方法,以及疗效判断均具有重要价值。最近我院遇到ECG与消融靶点不一致的后间隔旁路二例,现报导如下。
关键词 体表心电图 ECG 特殊表现 房室旁路 手术途径 疗效判断 消融靶点 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电影成像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陶逸菁 高程洁 +4 位作者 吴昊 万青 夏智丽 潘静薇 魏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73-1278,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电影成像在评价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心脏磁共振成像获取30例HFpEF患者和15例心功能正常者(对照组)的左心室长轴两腔、三腔、四腔及系列短轴电影图像,绘制左心室容积-时间曲...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电影成像在评价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心脏磁共振成像获取30例HFpEF患者和15例心功能正常者(对照组)的左心室长轴两腔、三腔、四腔及系列短轴电影图像,绘制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VTC)及整体应变曲线,比较两组峰值充盈速率及充盈量,以及整体纵向、径向、周向峰值应变和应变率等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FpEF患者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增加(0.86±0.15vs 0.73±0.08,P<0.05),舒张早、晚期峰值充盈速率比(PFR1/PFR2)降低或倒置(0.74±0.14vs 1.43±0.34,P=0.001),早期充盈量(FV1)及其占总充盈量比例降低(26.24±9.74vs 31.30±5.17,0.59±0.05vs 0.69±0.03;P均<0.05),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S)降低[(-14.96±1.79)%vs(-20.96±0.84)%,P<0.01],整体纵向、径向、周向峰值应变率均降低(0.65±0.16vs 1.29±0.27,-2.23±0.71vs-3.80±1.13,1.02±0.14vs 1.77±0.63;P均<0.05)。结论通过心脏磁共振获得的LVRI、PFR1/PFR2、FV1和整体周向峰值应变率能够较准确地反映HFpEF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变,对于HFpEF诊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磁共振成像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容积时间曲线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标记心脏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活体磁共振示踪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顾玉梅 朱伟 魏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uperparamaga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能否作为示踪剂在磁共振下对移植入梗死边缘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进行体内追踪。方法:体外培养MSCs用SPIO标记后普...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uperparamaga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能否作为示踪剂在磁共振下对移植入梗死边缘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进行体内追踪。方法:体外培养MSCs用SPIO标记后普鲁士蓝染色观察标记率及MTT法观察其对MSCs活性的影响。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磁性细胞移植组、非磁性细胞移植组、纳米粒子移植组,分别于梗死心肌边缘区多点注射SPIO标记MSCs、未标记MSCs、SPIO。术后3、7、14、21d行MRI检查后处死大鼠,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SPIO标记MSCs阳性率达95%,对MSCs的活性和分化无明显影响。磁性细胞移植组术后3、7、14d在MRT2像显示的低信号注射点为65.6%、56.3%、18.8%,术后21d不能显示注射点。随时间的延长,低信号区域边界模糊,范围扩大,信号对比度降低。结论:SPIO可以作为示踪剂在磁共振下对移植入大鼠梗死边缘区的MSCs进行体内追踪,该方法能够作为一种无创的手段来示踪体内干细胞的迁移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间质干细胞 磁共振成像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 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LOX-1、CX3CR-1与罪犯斑块类型及斑块负荷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峰 吴宗贵 李永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单核细胞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趋化因子fractalkine特异性受体1(CX3CR-1)与罪犯斑块类型及斑块负荷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10月在上海长征医院确诊的STEMI患者100例...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单核细胞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趋化因子fractalkine特异性受体1(CX3CR-1)与罪犯斑块类型及斑块负荷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10月在上海长征医院确诊的STEMI患者100例,根据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图像分析,分为斑块破裂组(61例)和斑块侵蚀组(39例),并纳入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50例)。检测单核细胞LOX-1、CX3CR-1表达量。对STEMI患者进行OCT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判断罪犯斑块类型,计算Gensini评分和SYNTAXⅡ评分,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单核细胞LOX-1、CX3CR-1表达量与斑块破裂的相关性。结果3组的年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比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经流式细胞术检测,斑块破裂组STEMI患者单核细胞LOX-1、CR3CR-1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斑块侵蚀组(均为P<0.05);对照组和斑块侵蚀组单核细胞LOX-1、CR3CR-1表达量相似(均为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核细胞LOX-1(OR=4.18,95%CI:2.51~6.95)和CX3CR-1(OR=1.91,95%CI:1.02~4.57)仍是斑块破裂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5)。且随着罪犯斑块负荷增加,LOX-1、CX3CR-1表达量也逐渐升高(均为P<0.05)。根据SYNTAXⅡ评分系统分组,高危者单核细胞LOX-1、CX3CR-1表达量均高于低危者(均为P<0.05)。结论斑块破裂患者单核细胞LOX-1、CX3CR-1表达量高于斑块侵蚀患者,且与罪犯斑块负荷程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趋化因子fractalkine特异性受体1 罪犯斑块 斑块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迟发型对比剂肾病 被引量:8
11
作者 潘静薇 陆志刚 +4 位作者 张佳胤 宣昶有 祁晟 汪年松 魏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观察等渗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克沙醇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近期及远期肾功能的影响,探讨迟发型(>1个月)对比剂肾病(delayed 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olgy,DCIN)的诱因及危害。方法观察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242例采用... 目的观察等渗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克沙醇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近期及远期肾功能的影响,探讨迟发型(>1个月)对比剂肾病(delayed 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olgy,DCIN)的诱因及危害。方法观察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242例采用碘克沙醇行PCI治疗患者,根据PCI前24 h、PCI后2~3 d、1个月和3个月的血清肌酐水平,将患者分为对比剂肾病(CIN)组、DCIN组和肾功能无恶化组,评价多种危险因素与DCIN的相关性。结果与PCI术后肾功能无恶化组(5.02±1.64)相比,DCIN组和CIN组Mehran危险积分显著升高(分别为6.72±2.48和6.97±2.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CIN组和CIN组中,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疾病伴发率显著增高(P<0.05);临床心血管事件率和全因死亡率显著增高(P<0.05),但上述因素在CIN组和DC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CI术前应用Mehran危险积分可以充分评估CIN风险。即使具有很好的肾脏耐受性,等渗对比剂同样需要注意术中用量。PCI术后长期监测患者肾功能与治疗前充分评估CIN风险同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肾功能不全 碘克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尼司特对兔髂动脉损伤后内膜增殖及血管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水明 魏盟 +3 位作者 张昀昀 陆志刚 潘晔生 陈万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 探讨曲尼司持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及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用药组。用球囊导管对用药组和对照组兔行髂动脉损伤。用药组于术前 3d开始用曲尼司特 (每天 30 0mg/kg) ,术后 ... 目的 探讨曲尼司持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及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用药组。用球囊导管对用药组和对照组兔行髂动脉损伤。用药组于术前 3d开始用曲尼司特 (每天 30 0mg/kg) ,术后 2 8d取病变血管苏木精 伊红和弹力纤维染色并免疫组化检查 ,以计算机图像分析血管内膜、中膜厚度、管腔面积、平均动脉面积 (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 ,EEL)的变化 ,计算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增殖指数 (PI)。结果 曲尼司特显著减少内膜厚度 ,增加血管腔面积和平均动脉面积 ,对中膜厚度无明显影响。曲尼司特使内膜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降低。结论 曲尼司特能抑制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 ,促进代偿性血管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尼司特 髂动脉损伤 内膜增殖 血管重构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go-B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小军 卢亦成 +10 位作者 陈怀瑞 陈菊祥 黄承光 杨志荣 潘静薇 骆纯 胡国汉 楼美清 韩唏 刘平 芮耀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66-570,共5页
目的:探讨Nogo-B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2005-2008年手术获得的经病理证实的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36份,另取其他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标本10份。以免疫组化技术、Real-... 目的:探讨Nogo-B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2005-2008年手术获得的经病理证实的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36份,另取其他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标本10份。以免疫组化技术、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这些标本中Nogo-B在基因和蛋白质层面的表达水平,结合病理资料分析Nogo-B的表达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Real-time PCR检测发现,恶性程度高的胶质瘤组织中Nogo-B基因表达明显下调.Ⅲ级的胶质瘤组织中Nogo-B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脑组织相比下降了90%左右(P<0.01),Nogo-B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度成相关。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正常脑组织中Nogo-B蛋白表达相对恒定;在高恶性级别的胶质瘤中Nogo-B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其下降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Nogo-B主要在人正常脑组织中弥漫性阳性表达(100%),在人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36例胶质瘤组织中Nogo-B染色阳性程度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在Ⅰ-Ⅱ、Ⅲ、Ⅳ级中阳性表达分别为88.2%,42.9%,25.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人脑胶质瘤中Nogo-B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表达均出现下调,其下调程度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Nogo-B 病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罕见并发症二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惠根 陆志刚 +2 位作者 胡伟国 金立仁 陈万春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9年第4期249-249,共1页
病例1:男55岁。阵发性心悸伴胸闷17小时,以往每年发作1~2次,近二年发作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最长达17小时,采用迷走反射方式或异搏定等药物可终止。电生理检查证实隐匿性左侧旁路,逆行插入大头导管于左室,沿二尖瓣环寻找靶点,... 病例1:男55岁。阵发性心悸伴胸闷17小时,以往每年发作1~2次,近二年发作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最长达17小时,采用迷走反射方式或异搏定等药物可终止。电生理检查证实隐匿性左侧旁路,逆行插入大头导管于左室,沿二尖瓣环寻找靶点,在距冠状窦口3cm处记录VA融合,放电5秒时VA分离,整个放电过程为3分钟,术后给予肝素3000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并发症 发作 射频消融 冠状窦 迷走反射 二尖瓣环 左室 VA 记录 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内支架在冠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金惠根 王肖龙 +3 位作者 陆志刚 胡伟国 杭靖宇 陈万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支架在冠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冠心病患者植入冠脉支架,冠脉造影示A型病变1例,B型13例及C型5例。支架植入用于预防PTCA后再狭窄14例,治疗PTCA急性并发症(内膜撕裂和急性闭塞)5例。植入... 目的探讨支架在冠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冠心病患者植入冠脉支架,冠脉造影示A型病变1例,B型13例及C型5例。支架植入用于预防PTCA后再狭窄14例,治疗PTCA急性并发症(内膜撕裂和急性闭塞)5例。植入支架20个,其中前降支10个,回旋支2个,右冠8个。结果术后冠脉扩张效果满意,无残余狭窄。无一例发生急性和亚急性心脏事件,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支架植入对复杂冠脉病变和急性冠脉并发症是一安全、有效及紧急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 腔内成形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完全性闭塞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16
作者 金惠根 胡伟国 +2 位作者 顾水明 金立仁 陈万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冠脉完全性闭塞介入治疗成败的影响因素。方法15例行介入治疗的冠脉完全性闭塞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血管闭塞时间≤3月、病史为心梗者、闭塞血管为左前降支和右冠者分别比闭塞时间≥3月、病史为心绞痛、及回旋支病变... 目的探讨影响冠脉完全性闭塞介入治疗成败的影响因素。方法15例行介入治疗的冠脉完全性闭塞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血管闭塞时间≤3月、病史为心梗者、闭塞血管为左前降支和右冠者分别比闭塞时间≥3月、病史为心绞痛、及回旋支病变手术成功率高。开展介入治疗后2年成功率高于前2年(分别为77.8%,66.7%)。结论冠脉完全闭塞时间、不同的病史、闭塞血管部位及手术者操作经验是影响介入治疗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疗法 冠脉完全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初步临床应用经验
17
作者 杨世埙 高晓鸣 +1 位作者 许建荣 金惠根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介绍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ELCA)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经验。材料和方法:10例冠心病患者作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有14支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率70%~75%者5支,90%~100%者9支)。全部病例均作EL... 目的:介绍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ELCA)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经验。材料和方法:10例冠心病患者作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有14支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率70%~75%者5支,90%~100%者9支)。全部病例均作ELCA手术。ELCA采用脉冲间期为180-220msec,光导纤维直径为1.3~1.6mm,能量密度14.5~21.0mJ,激光频率为20Hz。ELCA术后辅以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CA)。结果:9例13支狭窄动脉中,9支狭窄率>90%者,作ELCA+PTCA成功,其中7支动脉狭窄率减至15%以下,2支减至40%~45%,1例因术中导丝头断裂,失败。成功的9支动脉术后冠状动脉造影示:内膜光滑4支,毛糙3支,夹层动脉瘤1支(2月后随访消失),术中出现血栓1支。术后6个月内造影随访,3例动脉再度狭窄。结论: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可用于PTCA难以成功的有钙化硬斑、挟窄段较长(>2.0cm)和闭塞的冠状动脉,安全有效。但它并不能避免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术后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拮抗剂和ACEI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晓园 陈万春 任关仁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08-310,共3页
该研究以培养人体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为模型,用3H-TdR掺入试验观察钙拮抗剂(Nifedipine、Amlodipine)和ACEI(Cilazapril、Benazapril)对细胞增殖效应。结果3种浓度钙... 该研究以培养人体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为模型,用3H-TdR掺入试验观察钙拮抗剂(Nifedipine、Amlodipine)和ACEI(Cilazapril、Benazapril)对细胞增殖效应。结果3种浓度钙拮抗剂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1),高浓度(10-5mol/L、5×10-6mol/L)时Nifedipine抑制程度更好(P<0.05),低浓度(10-6mol/L)以Amlodipine为佳(P<0.05)。ACEI中发现高浓度时2种药物均能抑制细胞增殖(P<0.01),而低浓度时细胞生长反常地超过对照组(P<0.05)。钙拮抗剂与ACEI比较,前者尤其是Nifedipine抑制细胞增殖程度较ACEI明显。由此推测小剂量ACEI反而刺激细胞增生是否与药物含量较低时仅抑制血浆ACE活性,不能抑制组织ACE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 钙拮抗剂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