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5
1
作者 黄斐斐 张雯 +2 位作者 陈莲 张一凡 李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176-2182,共7页
肺康复被公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除了氧疗和药物治疗之外的有效治疗方法,但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开展的研究仍较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急性加重后刚出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应... 肺康复被公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除了氧疗和药物治疗之外的有效治疗方法,但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开展的研究仍较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急性加重后刚出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应用情况及相关研究报道,介绍了目前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实施的常见内容,旨在提高医生对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应用的认识,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开展早期肺康复干预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黄斐斐 陈丽华 +1 位作者 张雯 李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4032-403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早期开始肺康复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AECOP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早期开始肺康复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AECOP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抗炎、祛痰、平喘、氧疗等常规治疗,并发放AECOPD肺康复宣传资料。肺康复干预组于入院第1周内开始肺康复,包括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呼吸训练、运动训练、超短波治疗。分别于住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测量肺功能、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改良Borg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对照组、干预组分别有53、43例患者完成随访。对照组6个月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_1)、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较住院时下降(P<0.05);干预组6个月后FVC较住院时下降(P<0.05);6个月后FEV_1、FEV_1%与住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后mMRC分级较住院时恶化(P<0.05);而干预组6个月后mMRC分级与住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干预组CAT评分、改良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6MWD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AECOPD住院患者中开展早期肺康复干预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活动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康复 生活质量 运动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言语韵律功能特征
3
作者 王哲 万勤 +2 位作者 黄昭鸣 王勇丽 钱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9-992,共14页
目的探讨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言语韵律组块、情感、焦点、交互韵律功能的特征。方法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于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招募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试验组,n=25)和健康被试(对照组,n=25),采用改编的言语韵律功能评估工具和... 目的探讨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言语韵律组块、情感、焦点、交互韵律功能的特征。方法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于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招募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试验组,n=25)和健康被试(对照组,n=25),采用改编的言语韵律功能评估工具和声学分析仪器比较两组组块、情感、焦点、交互功能表现的差异。结果组块韵律中,两组听分辨不同组块(Z=-4.856,P<0.001),听识别“2个组块”(Z=-3.024,P=0.002),模仿输出“2个组块”及自主输出“2个组块”和“3个组块”的主观得分、停顿总时长、平均停顿时长、平均音节时长和构音速率(|Z|>2.911,P<0.001)存在显著性差异。情感韵律中,两组听分辨不同情感(Z=-3.322,P=0.001),听识别“喜欢情感”(Z=-3.481,P=0.001),模仿输出“喜欢情感”的主观得分(Z=-6.214,P<0.001)、平均强度(Z=-3.581,P<0.001)、强度标准差(Z=-3.181,P=0.001),自主输出“喜欢情感”的主观得分(Z=-5.510,P<0.001)、平均强度(Z=-3.429,P=0.001)、强度标准差(Z=-4.777,P<0.001)、基频变化范围(t=1.852,P=0.029)存在差异。焦点韵律中,两组听分辨不同重音(Z=-2.658,P=0.008),听识别“句尾”重音(Z=-2.023,P=0.011),模仿输出“句首”重音的重音强度峰值(t=8.294,P<0.001),模仿输出“句中”“句尾”重音的主观得分(|Z|>5.102,P<0.001)、重音强度峰值(t>8.298,P<0.001),自主输出“句首”焦点的主观得分(Z=-4.371,P<0.001)和重音强度峰值(t=8.842,P<0.001),自主输出“句中”“句尾”焦点的主观得分(|Z|>4.970,P<0.001)、重音强度峰值(t>9.373,P<0.001)和重音持续时间(|t|>2.912,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交互韵律中,两组听分辨和听识别均无显著差异(P>0.05),模仿复述及自主表达疑问语气的主观得分(|Z|>4.938,P<0.001)和基频斜率k(|t|>4.609,P<0.001)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言语韵律输入和输出功能均下降,在“2个组块”“喜欢情感”“句尾焦点”“疑问语气”的识别和表达上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非流畅性失语症 成年人 韵律功能 言语韵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元音产出特征与言语清晰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葛胜男 王勇丽 +3 位作者 尹敏敏 万勤 钱红 黄昭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元音产出特征改变及其与言语清晰度之间的关系。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选择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19例(脑卒中组)和健康成人18例(对照组),朗读一段语音均衡材料,分析元音产出声学特征,包括下颌距、...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元音产出特征改变及其与言语清晰度之间的关系。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选择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19例(脑卒中组)和健康成人18例(对照组),朗读一段语音均衡材料,分析元音产出声学特征,包括下颌距、舌距、F2i/F2u、元音空间面积(VSA)、元音清晰度指数(VAI)、F1变异性、F2变异性;两名言语治疗师对言语清晰度进行主观评判。将元音产出特征与言语清晰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卒中组舌距、F2i/F2u、VSA、VAI和言语清晰度小于对照组(|t|>2.268,P<0.05);F2变异性大于对照组(t=2.375,P<0.05)。脑卒中组的F2i/F2u(r=0.465)、VAI(r=0.488)、F2变异性(r=-0.504)均与言语清晰度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元音产出存在缺陷,表现为构音运动异常、各元音呈集中趋势、元音稳定性较差,脑卒中患者元音产出特征与其言语清晰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构音障碍 元音产出 声学分析 言语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F框架下言语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命名障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晓雯 唐润锴 +2 位作者 钱红 黄昭鸣 刘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9-503,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and Health,ICF)框架下“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软件对脑卒中患者命名障碍的疗效。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将20例年龄60~7... 目的观察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and Health,ICF)框架下“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软件对脑卒中患者命名障碍的疗效。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将20例年龄60~79岁不同程度命名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按照SPSS软件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平均年龄为62.60±6.17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5.70±6.13岁。对照组进行常规言语语言训练,实验组采取ICF框架下“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软件在优势刺激下进行命名、续话及列名训练。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的命名部分、“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失语症系统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WAB命名评分、“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命名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P<0.05,P<0.05),实验组WAB命名评分、“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命名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0.05)。实验组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WAB命名评分与“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命名评分均具有高度正相关性(分别为r=0.79,P<0.05;r=0.91,P<0.001)。结论ICF框架下的“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失语症系统的命名障碍康复方案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命名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语言训练 脑卒中 失语症 命名障碍 语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