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方法对手术病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其调节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唐建国 薛张纲 +1 位作者 缪长虹 朱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手术病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其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例 6 0例 ,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 (E组 )、全身麻醉组 (G组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组 (联合麻醉组 ,GE组 ) ,每组 2 0例。分别...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手术病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其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例 6 0例 ,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 (E组 )、全身麻醉组 (G组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组 (联合麻醉组 ,GE组 ) ,每组 2 0例。分别于术前 1d、麻醉前、切皮后 1h、术后 1、3、7d采静脉血 ,测定各采样时点血浆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水平、血浆β 内啡肽 (β EP)浓度、血浆红细胞CR1免疫粘附促进率 (RFER)和抑制率 (RFIR)、红细胞 酵母菌花环率 (RYRR)及红细胞 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R ICRR)。结果  (1)术后 1h、1、3dG组和E组RYRR比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1) ,GE组术后 1h、1d也有下降 (P <0 0 5 ) ,术后 3d已恢复至术前水平 ,术后 1h、1、3dGE组与G组组间差异明显 (P <0 0 5 ,P <0 0 1) ;(2 )R ICRR在术后 1、3d三组均有明显增高 (P <0 0 5 ,P <0 0 1) ,但E组及GE组比G组增加幅度小 (P <0 0 5 ) ;(3)RFER和RFIR术后 1h、1、3d以G组变化最为显著 ,GE组变化程度比G组小 (P <0 0 5 ) ;(4 )血浆CIC含量在术后 1、3d三组均有明显增高 (P <0 0 5 ,P <0 0 1) ,但GE组比E组及G组增加幅度小 (P <0 0 5 ) ;(5 )三组血浆 β EP水平在麻醉前有增加 ,但与术前 1d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术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手术 红细胞 免疫粘附功能 调节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稀释对骨科手术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唐建国 杨春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观察高容量血液稀释(HVH)对手术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骨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HVH组(H组)和常规容量输液组(N组)。H组用20ml/kg的6%羟乙基淀粉实施HVH,N组输入常规生理维持... 目的观察高容量血液稀释(HVH)对手术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骨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HVH组(H组)和常规容量输液组(N组)。H组用20ml/kg的6%羟乙基淀粉实施HVH,N组输入常规生理维持量。监测入室后即刻、术前禁食体液丧失量输注后、血液稀释后即刻、切皮后1h、术后1、3、5d红细胞压积(Het)、红细胞酵母菌花环率(RYRR)、肿瘤细胞红细胞花环率(TRRR)。结果H组血液稀释后Hct明显下降(P〈0.01),术后H组HCt高于N组(P〈0.05);与入室后即刻相比,H组血液稀释后RYRR和TRRR明显增加(P〈0.05或P〈0.01),术后1d则下降(P〈0.05)。N组切皮后1h、术后1、3dRYRR和TRRR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血液稀释后即刻相比,两组在切皮后1h、术后1、3d均有明显下降(P〈O.05或P〈0.01);血液稀释后即刻、切皮后1h、术后1、3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HVH可明显减少围手术期的血液丧失,减少手术、麻醉应激对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抑制,促进术后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容量血液稀释 红细胞 免疫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麻醉对老年小鼠空间认知能力以及海马组织pCreb和Eg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国霞 朋立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25-1129,共5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老年小鼠空间认知能力以及海马组织中磷酸化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和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只18月龄老年小鼠随机分为麻醉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麻醉组小鼠吸入3%七氟醚4 h,而对...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对老年小鼠空间认知能力以及海马组织中磷酸化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和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只18月龄老年小鼠随机分为麻醉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麻醉组小鼠吸入3%七氟醚4 h,而对照组小鼠吸入100%氧气4 h。水迷宫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测量在麻醉后48 h进行,获得训练结束后24 h进行空间探索试验。空间探索试验结束后15 min分离海马组织,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海马组织Egr1、Creb和pCreb的表达。结果麻醉组小鼠第4、5、6日逃逸潜伏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对照组平台象限时间、路程百分比显著高于麻醉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麻醉组小鼠海马组织Egr1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而两组Creb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麻醉组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下调海马组织Egr1表达和Creb磷酸化水平,影响老年小鼠空间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空间探索试验 老年小鼠 七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肌间沟连续臂丛阻滞用于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 被引量:10
4
作者 蒋克泉 朋立超 肖常思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5-246,共2页
关键词 经肌间沟连续臂丛阻滞 麻醉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硬膜外麻醉下不同供氧方式对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鲁铨 唐建国 +2 位作者 朋立超 潜张海 李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供氧方式 血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血清泌乳素和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吴贵龙 朋立超 +4 位作者 蒋克泉 唐建国 管军华 朱烨黎 朱海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 研究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血清泌乳素(PRL)和新生儿神经行为与适应能力 (NACS)的影响。方法 66例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2例,R 组为0.1%罗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B组为0.075%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 目的 研究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血清泌乳素(PRL)和新生儿神经行为与适应能力 (NACS)的影响。方法 66例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2例,R 组为0.1%罗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B组为0.075%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NL组为自然分 娩组。结果 血清PRL水平三组产妇产后24、48h较活跃早期均有明显的增高,R、B两组产妇产后 24、48h较NL组同期也有明显的增高(P<0.01),同时产后首次射乳时间R、B两组较NL组也有明 显提前(P<0.05)。三组新生儿1、5min时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但15min和2hNACS评分≥ 35分的百分率在B组明显低于NL组和R组(P<0.05)。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能有效缓解产痛, 促进PRL和乳汁的早期分泌。罗比卡因伍用芬太尼对NACS影响小,更适合于分娩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泌乳素 分娩 新生儿 布比卡因 罗比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与血浆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亚刚 刘立根 +4 位作者 施劲东 朱宏钧 蒋克泉 伍旭升 曹健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的变化,探讨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在心房血栓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6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浆TF和TFPI抗原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的变化,探讨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在心房血栓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6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浆TF和TFPI抗原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F组血浆TF抗原水平显著增高[(1060.0±669.8)pg/mLvs(423.6±245.1)pg/mL,P=0.000],总TFPI和游离TFPI抗原水平降低[(38.2±8.9)ng/mLvs(70.1±24.0)ng/mL,P=0.000;(26.3±8.0)ng/mLvs(41.2±16.7)ng/mL,P=0.000]。②伴左房血栓心房颤动组与无左房血栓心房颤动组比较,伴左房血栓心房颤动组TF抗原水平显著增高[(1431.4±564.5)pg/mLvs(904.6±660.3)pg/mL,P=0.004],总TFPI和游离TFPI抗原水平降低[(33.1±9.6)ng/mLvs(40.0±7.8)ng/mL,P=0.01;(22.9±8.2)ng/mLvs(22.7±7.4)ng/mL,P=0.048]。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改变表现为凝血活性增高和抗凝活性减低,组织因子凝血途径参与了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血栓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心房颤动患者 血浆组织因子途径 血栓形成机制 抗原水平 TFPI 酶联免疫吸附 左房血栓 凝血途径 正常对照组 抗凝活性 凝血活性 mL 增高 游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二恒磨牙远中舌侧尖间距作为成人喉罩型号选择方法的可行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春欢 金建华 +1 位作者 唐俊 张堃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下颌第二恒磨牙远中舌侧尖间距作为成人喉罩型号选择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使用喉罩行择期手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标准体重(B组)和下颌第二恒磨牙远中舌侧尖间距(D组),每组34例,根据结果选择相应型号的喉罩。患者予全麻... 目的探讨下颌第二恒磨牙远中舌侧尖间距作为成人喉罩型号选择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使用喉罩行择期手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标准体重(B组)和下颌第二恒磨牙远中舌侧尖间距(D组),每组34例,根据结果选择相应型号的喉罩。患者予全麻诱导,插入选定型号的喉罩。行喉罩漏气和纤支镜下对位检查,满意后行机械通气。术毕患者清醒后拔除喉罩,观察并记录喉罩上血丝情况。术后随访患者咽喉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D组纤支镜下3和4级的例数(32例)多于B组(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纤支镜下1和2级行正压通气成功8例,失败2例,镜下3和4级行正压通气成功58例,无失败病例,纤支镜下分级与喉罩正压通气成功率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两组中同一患者按两种方法选择的型号不一致时,按B组方法选出的型号纤支镜下1和2级为5例,镜下3和4级为1例;按D组方法选出的型号纤支镜下无1级和2级病例,镜下3和4级为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下颌第二恒磨牙远中舌侧尖间距选择喉罩型号的方法可增加喉罩插入后与声门最佳对合的概率,从而提高喉罩正压通气的成功率,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型号 标准体重 第二恒磨牙 远中舌侧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与大鼠缰核内βCaMKⅡ表达下调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倩倩 周国霞 +1 位作者 蒋克泉 朋立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抗抑郁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以及对抑郁大鼠缰核β钙/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βcalcium/calmol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typeⅡ,βCaMKⅡ)和谷氨酸受体1(glutamic acid receptor 1,GluR1)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Wis... 目的探讨氯胺酮抗抑郁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以及对抑郁大鼠缰核β钙/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βcalcium/calmol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typeⅡ,βCaMKⅡ)和谷氨酸受体1(glutamic acid receptor 1,GluR1)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11只(正常组),Wistar-Kyoto(WKY)大鼠22只随机分为抑郁组和氯胺酮(Ket组)。Ket组给予氯胺酮10mg/kg腹腔注射,抑郁组和正常组则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连续3天。第4天行糖水偏好试验,测定大鼠的糖水偏好程度。第5天行开场试验及强迫游泳试验,测定大鼠的行为。行为学试验结束后0.5h取大鼠脑组织,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缰核βCaMKⅡ和GluR1的表达。结果抑郁组与正常组大鼠相比,糖水百分比降低,站立次数减少,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缰核βCaMKⅡ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Ket组与抑郁组大鼠相比,糖水百分比升高,站立次数增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缰核βCaMKⅡ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GluR1的表达无变化。结论氯胺酮具有快速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缰核βCaMKⅡ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氯胺酮 βCaMKⅡ GLUR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斯的明早期拮抗维库溴胺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朋立超 杨美蓉 蒋克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早期拮抗维库溴胺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 ,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病人 48例 ,随机分成维库溴胺组 1 6例 ,维库溴胺 +新斯的明组 3 2例 ,后者又按在维库溴胺使用后不同时间内使用新斯的明分为Ⅰ、Ⅱ两组 ,1 0...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早期拮抗维库溴胺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 ,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病人 48例 ,随机分成维库溴胺组 1 6例 ,维库溴胺 +新斯的明组 3 2例 ,后者又按在维库溴胺使用后不同时间内使用新斯的明分为Ⅰ、Ⅱ两组 ,1 0min内为Ⅰ (n=1 6例 ) ,在 1 1~3 0min内为Ⅱ (n =1 6例 )。麻醉开始后全部病人单次给予维库溴胺1 .5mg·kg-1,当手术结束时维库溴胺组静脉注入生理盐水 8ml,维库溴胺 +新斯的明组注入新斯的明0 .0 5mg·kg-1+阿托品 0 .0 2mg·kg-1+生理盐水至8ml。观察、记录各组病人从注入维库溴胺至肌张力恢复到四个成串刺激 (TOF) 0 .2 5、0 .70的时间。结果 :各组病人肌张力恢复至TOF 0 .2 5、0 .70时间为维库溴胺组 (4 5 .5 8± 8.88)min、(67.5 9±5 .60 )min。维库溴胺 +新斯的明组Ⅰ (2 3 .45±2 .82 )min、(3 1 .86± 3 .3 6)min。维库溴胺 +新斯的明组Ⅱ (2 8.70± 4.1 3 )min、(3 8.86± 2 .1 0 )min。维库溴胺 +新斯的明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维库溴胺组(P <0 .0 1 ) ,维库溴胺 +新斯的明组Ⅰ恢复时间又明显短于维库溴胺 +新斯的明组Ⅱ (P <0 .0 1 )。手术后进行连续监测未发现再次阻滞现象。结论 :新斯的明可以早期拮抗维库溴胺的肌松效应 ,同时也提示拮抗时间愈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性 新斯的明 维库溴胺 药物拮抗作用 肌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贝洛尔复合硝酸甘油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克泉 朋立超 +1 位作者 黄鲁铨 吴贵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717-718,共2页
目的 :观察拔管前静脉注射 0 2mg/kg拉贝洛尔再复合硝酸甘油对气管内全麻病人围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 :选 4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两组 ,每组 2 0例 ,组Ⅰ (对照组 ) :于拔管前静注生理盐水 10mL ;组Ⅱ (观察组 ) :于拔管... 目的 :观察拔管前静脉注射 0 2mg/kg拉贝洛尔再复合硝酸甘油对气管内全麻病人围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 :选 4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两组 ,每组 2 0例 ,组Ⅰ (对照组 ) :于拔管前静注生理盐水 10mL ;组Ⅱ (观察组 ) :于拔管前 10min静脉注射 0 2mg/kg拉贝洛尔 ,5min后用微泵静脉注射硝酸甘油维持血压在术前水平。记录术前、注药前、注药后 5min、拔管时、拔管后 5min的SBP、DBP、MAP、HR ,并计算SBP与HR的乘积即RPP ,记录用硝酸甘油的时间、硝酸甘油的总量 ,并计算单位时间硝酸甘油的用量。比较两组术前、注药前、注药后 5min、拔管时、拔管后 5minSBP、DBP、MAP、HR、RPP ,对以上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围拔管期BP、HR、RPP的动态变化。结果 :组内比较 ,对照组围拔管期BP、HR及RPP均升高 ;观察组能对围拔管期BP、HR及RPP起稳定作用(P <0 0 1) ;组间比较 ,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能抑制心血管的应激反应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围拔管期 心血管应激反应 拉贝洛尔 硝酸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拉贝洛尔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抑制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克泉 朋立超 +1 位作者 黄鲁铨 吴贵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16-817,共2页
目的 :观察拔管前静脉注射不同剂量拉贝洛尔对气管内全麻病人围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 :选 8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 4组 ,每组 2 0例。Ⅰ组 (对照组 )于拔管前静注生理盐水 10ml ,观察组根据剂量不同分Ⅱ组、Ⅲ组、Ⅳ组 ,分... 目的 :观察拔管前静脉注射不同剂量拉贝洛尔对气管内全麻病人围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 :选 8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 4组 ,每组 2 0例。Ⅰ组 (对照组 )于拔管前静注生理盐水 10ml ,观察组根据剂量不同分Ⅱ组、Ⅲ组、Ⅳ组 ,分别为静注拉贝洛尔 0 2mg/kg、0 4mg/kg、0 6mg/kg。观察比较各组围拔管期血压、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 (RPP)的动态变化。结果 :组内比较 ,拉贝洛尔能对围拔管期血压、心率及RPP起稳定作用 (P<0 0 5 ) ;组间比较 ,Ⅲ组、Ⅳ组在抑制血压方面上作用较Ⅱ组强 (P <0 0 5 ) ,且两者作用近似 ;Ⅱ组、Ⅲ组、Ⅳ组在抑制心率方面上作用近似。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拔管期 应激反应 抑制效应 气管内麻醉 拉贝洛尔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复合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静脉全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克泉 朋立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 :探索臂丛复合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静脉全麻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上肢、肩或锁骨手术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臂丛复合静脉全麻组 (实验组 ) :先行术侧肌间沟经路臂丛神经阻滞 ,效果确切后 ,再以异丙酚、... 目的 :探索臂丛复合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静脉全麻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上肢、肩或锁骨手术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臂丛复合静脉全麻组 (实验组 ) :先行术侧肌间沟经路臂丛神经阻滞 ,效果确切后 ,再以异丙酚、氯胺酮合剂 (异氯合剂 )复合静脉全麻 ,主要手术操作完成停全麻药 ;单纯静脉全麻组 (对照组 ) :不行臂丛神经阻滞 ,直接以异氯合剂静脉全麻。记录两组全麻药的诱导剂量、全麻药总量、麻醉时间、清醒时间 ,并计算单位时间全麻药平均用量 ,比较两组诱导剂量、平均用量、清醒时间。结果 :臂丛复合静脉全麻组的诱导剂量和平均用量均明显低于单纯静脉全麻组 (P <0 0 1)。两组清醒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臂丛复合异氯合剂静脉全麻具有充分的镇静、镇痛效果 ,清醒时间可控性好、安全性好、副作用少 ,是一种可行性的复合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二异丙酚 氯胺酮 静脉内麻醉 臂丛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期大自然声音组合干预对大鼠成年后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倩 庄似玥 +1 位作者 吴贵龙 李胜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2-887,共6页
目的:通过测试子代雄性SD大鼠成年后的焦虑样行为,阐明婴幼期声音干预对大鼠成年后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6只孕14~15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噪声环境对照组(NN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组(MK组)和大自然声音组合组(NS组)。NN... 目的:通过测试子代雄性SD大鼠成年后的焦虑样行为,阐明婴幼期声音干预对大鼠成年后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6只孕14~15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噪声环境对照组(NN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组(MK组)和大自然声音组合组(NS组)。NN组大鼠不给予任何特殊的声音刺激;MK组大鼠每天给予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声音刺激2 h,音量为50~70 dB,持续30 d;NS组大鼠每天给予大自然声音组合刺激2 h,音量为65~75 dB,持续30 d。刺激结束后5周,选取体质量相近的NN组11只、MK组8只和NS组11只雄性子代大鼠进行旷场实验、明暗箱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旷场实验检测大鼠总运动路程、站立次数、进入中央区域次数和进入中央区域的时间,明暗箱实验检测大鼠在明箱停留时间百分率、穿梭次数和总运动路程,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在开臂的时间百分率、进入次数和运动路程。结果:旷场实验中3组大鼠的总运动路程、站立次数、进入中央区域次数和进入中央区域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暗箱实验,与NN组比较,NS组大鼠在明箱停留时间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与NN组和MK组比较,NS组大鼠在明暗箱之间的穿梭次数和总运动路程明显增加(P<0.05或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与NN组比较,NS组大鼠在开臂的时间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婴幼期大自然声音的干预可减少雄性SD大鼠成年后的焦虑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环境 自然界声音 音乐疗法 焦虑 大鼠 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克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661-661,共1页
关键词 神经阻滞 治疗 带状疱疹 疱疹后神经痛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血胆红素的变化
16
作者 朋立超 蒋克泉 +3 位作者 唐建国 杨美蓉 杨春辉 张艳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围术期 血胆红素 麻醉 监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颈丛阻滞后喉返神经麻痹引起呼吸困难1例
17
作者 吴贵龙 朋立超 蒋克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481-481,共1页
患者女,63岁.因双侧多发性甲状腺腺瘤而手术.术前情况:HR 80次/min,P 80次/min,BP 16/10 kPa,T 36.5℃.EKG、胸片、血尿常规正常,凝血全套正常,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正常.甲状腺B超显示右侧腺瘤大小19 mm×20 mm×58 mm,左侧22 mm... 患者女,63岁.因双侧多发性甲状腺腺瘤而手术.术前情况:HR 80次/min,P 80次/min,BP 16/10 kPa,T 36.5℃.EKG、胸片、血尿常规正常,凝血全套正常,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正常.甲状腺B超显示右侧腺瘤大小19 mm×20 mm×58 mm,左侧22 mm×24 mm×43 mm,峡部5 mm.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术前30 min肌注.入室后开放静脉,鼻导管给氧,Hp多功能监测EKG,BP,HR,SpO2等.局麻药按1%利多卡因+0.1%地卡因+1∶20万单位的肾上腺素方法配置.操作方法:颈深丛按C4横突一点法进行阻滞.浅丛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扇状进行阻滞.首先行右侧阻滞,深、浅注药各6 ml和10 ml.5 min后,病人右侧颈丛支配的区域皮肤开始麻木,对针刺无痛感.7 min时病人出现呛咳,但发声好,无胸闷气急,再观察10 min病人无异常主诉,各项监测指标无异常后再行左侧深、浅阻滞,用药量同右侧.5 min后,病人左侧颈丛支配的区域开始麻木,对针刺无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颈丛阻滞后 喉返神经麻痹 呼吸困难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下头孢拉定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朋立超 龙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头孢拉定 过敏性休克 肾上腺素 氢化可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未成年大鼠学习记忆与海马Egr-1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李晓丽 朋立超 +1 位作者 葛建岭 周国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未成年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表达的影响。方法未成年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氯胺酮组(Ket组)。Ket组给予氯胺酮50 mg/kg腹腔注射,Ns组则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1 mL,连...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未成年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表达的影响。方法未成年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氯胺酮组(Ket组)。Ket组给予氯胺酮50 mg/kg腹腔注射,Ns组则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1 mL,连续6 d。给药后24 h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于末次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1 h断头取脑,Real-Time PCR检测海马Egr-1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Egr-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s组比较,Ket组大鼠隐蔽平台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活动总路径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Ket组大鼠海马Eg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s组(P<0.05)。结论氯胺酮可导致未成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其机制可能与海马Egr-1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学习记忆 MORRIS水迷宫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赵加应 殷琛庆 +4 位作者 蔡元坤 柯重伟 王会鹏 蒋克泉 吴贵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8-391,420,共5页
目的探讨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7月~2019年6月8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随机分为AirSeal组和对照组各40例,AirSeal组应用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对照组应用常规气腹机,比较2组术中擦镜次... 目的探讨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7月~2019年6月8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随机分为AirSeal组和对照组各40例,AirSeal组应用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对照组应用常规气腹机,比较2组术中擦镜次数、盆腔自主神经显示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动脉血气变化、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量和并发症。结果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术中擦镜次数AirSeal组更少[(8.3±2.5)次vs.(12.8±3.7)次,t=-7.686,P=0.000],盆神经丛显示例数AirSeal组更多(25例vs.14例,χ^2=6.054,P=0.014),低位直肠癌手术时间AirSeal组更短[Dixon:(105.4±17.4)min vs.(136.8±25.6)min,t=-4.536,P=0.000;Miles:(145.2±17.6)min vs.(186.3±31.5)min,t=-2.829,P=0.016],术中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CO2、PaO2、BE和HCO-3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能及时排出术中烟雾,减少术中擦镜次数,保持镜头清晰,缩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时间,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