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琳 屈妍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96-1203,共8页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引发的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难题,由MDRO导致的感染具有复杂性,治疗难度大,对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笔者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从流行病学特...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引发的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难题,由MDRO导致的感染具有复杂性,治疗难度大,对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笔者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从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传播途径、防控策略、防控的难点与挑战等多个方面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MDRO医院感染防控的全面参考,以降低MDRO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推动防控工作持续优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医院 感染控制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脑卒中患者康复管理实践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琳 严婷婷 司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6-861,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脑卒中患者康复管理的应用效果,为我国脑卒中等慢性病的康复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便利选择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在上海市某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评价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脑卒中患者康复管理的应用效果,为我国脑卒中等慢性病的康复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便利选择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在上海市某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5例),分别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配至医院南楼和北楼的2个病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康复干预的基础上,按照慢性疾病轨迹模式进行康复管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时希望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参与度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3个时间点的希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389.492,P<0.001;F_(组间)=27.312,P<0.001;F_(交互)=14.059,P<0.001);2组患者3个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203.751,P<0.001;F_(组间)=5.802,P=0.019,F_(交互)=6.704,P=0.002);2组患者3个时间点的自主参与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340.061,P<0.001;F_(组间)=19.525,P<0.001;F_(交互)=7.984,P=0.001)。结论: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康复管理能提高脑卒中患者对治疗和生活的希望,同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提高社会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疾病管理 脑卒中 慢性疾病轨迹 干预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腹运动训练在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韦秀云 刘敏 +3 位作者 汪伍 胡寅虎 金娟 苏剑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9-495,共7页
近些年来,核心稳定性训练逐渐在不同疾病的临床康复治疗中受到重视,尤其在脑卒中、腰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有腹部肌肉损伤的疾病治疗上疗效显著。然而临床上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方案繁多,动作并未统一,且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有限。因此... 近些年来,核心稳定性训练逐渐在不同疾病的临床康复治疗中受到重视,尤其在脑卒中、腰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有腹部肌肉损伤的疾病治疗上疗效显著。然而临床上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方案繁多,动作并未统一,且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有限。因此,选择有效且针对性强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目前,在国外康复领域,收腹运动已作为一种规范性的核心稳定性训练被广泛应用于腰痛的治疗,且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肢体功能以及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均表现出积极影响。但其在国内的研究应用较少,还未引起重视。因此,本文通过对收腹运动的概念、作用机制以及应用进行总结,为收腹运动在国内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收腹运动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空间忽略的康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萍 单春雷 王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1,共3页
近年来,临床出现很多新的单侧空间忽略技术康复方法,如镜像神经元疗法、虚拟现实技术、非侵入性脑刺激、棱镜适应技术、作业疗法,传统的头针、体针、电针、穴位按摩等也有新的进展。
关键词 单侧空间忽略 康复 认知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康复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媚媚 郑洁皎 +2 位作者 徐友康 章丽莉 杨玉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5-269,共5页
呼吸康复是一项个体化、多学科、全球性的干预措施,涵盖评估、计划和处方制定、健康教育、自我管理等多项内容,为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以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能力、增加参与度、稳定或逆转疾病的全身表现^([1])。尽... 呼吸康复是一项个体化、多学科、全球性的干预措施,涵盖评估、计划和处方制定、健康教育、自我管理等多项内容,为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以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能力、增加参与度、稳定或逆转疾病的全身表现^([1])。尽管呼吸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和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好处已得到公认,然而我国呼吸康复起步较晚,相比神经及骨科康复发展滞后,临床对呼吸康复的认识不足,理想的康复处方尚未达成共识,导致患者参与率低、依从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康复 呼吸困难症状 呼吸功能障碍 间质性肺病 患者参与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系统疾病 骨科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控技术在吞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柱 陆瑶 陈宜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87-1291,共5页
神经调控技术基于皮质修复机制,通过电或化学方法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影响神经元兴奋性,辅助神经网络重建,促进功能恢复。经颅直流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技术近年来在吞咽障碍康复中被广泛应用,且疗效显著。吞咽障碍患者可根据大脑... 神经调控技术基于皮质修复机制,通过电或化学方法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影响神经元兴奋性,辅助神经网络重建,促进功能恢复。经颅直流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技术近年来在吞咽障碍康复中被广泛应用,且疗效显著。吞咽障碍患者可根据大脑皮质受损情况,选择适宜的恢复模型,通过电极部位、频率的选择,实施不同的神经调控干预策略,兴奋、抑制或调控大脑目标皮质,从而改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康复 神经调控技术 经颅直流电刺激 经颅磁刺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发育学疗法配合辨证推拿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活动能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陆清清 刘媛媛 +4 位作者 王奇 陈仕凤 王永萍 吴绪波 张海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92-1295,共4页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1]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随着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普及和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发展,低体重、早产等...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1]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随着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普及和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发展,低体重、早产等高危儿的存活率逐渐增加,脑瘫的患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据统计我国六省(区)1—6岁小儿脑瘫的患病率为1.92‰[2],其中以痉挛型居多,占全部脑瘫的53.6%。中医无"脑瘫"这一概念,根据症状可归结为"五迟"、"五硬"范畴[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病房 脑性瘫痪 小儿脑瘫 高危儿 痉挛型 五硬 五迟 发育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病人濒死期护理路径在临终关怀病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周茹珍 厉坤鹏 +2 位作者 王海霞 周玲君 赵继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7期2370-2373,共4页
[目的]探讨癌症病人濒死期护理路径在临终关怀病房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非平行对照试验,在路径实施前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病人列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路径组40例病人则使用濒死期护理路径进行管理。4h记录1次病人的疼痛、呼吸... [目的]探讨癌症病人濒死期护理路径在临终关怀病房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非平行对照试验,在路径实施前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病人列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路径组40例病人则使用濒死期护理路径进行管理。4h记录1次病人的疼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分泌物梗阻、烦躁不安5种症状的发生情况,并在病人死亡后由家属填写护理质量评价量表。[结果]路径组病人5种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在疼痛、呼吸困难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h记录1次的总记录次数症状发生率在疼痛、呼吸困难、分泌物梗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路径组病人的临终护理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癌症病人濒死期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控制濒死期癌症病人症状,改善晚期癌症病人临终生存质量,提高整体照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濒死期 护理路径 临终关怀 症状控制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助团队在肺结核大咯血救治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郁如 朱毓萍 +2 位作者 周景雯 高颖 王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118-1123,共6页
目的评估多学科协助团队(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救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2018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所有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200例,将2017年96例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的82例患者作为... 目的评估多学科协助团队(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救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2018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所有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200例,将2017年96例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窒息风险评估+传统救治模式(止血、开放气道、生命体征监护、气管插管、支气管动脉介入手术等);将2018年104例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9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窒息风险评估+MDT救治模式(组建MTD团队,制定日常及紧急情况会诊、急救流程)。采用SPSS20.0软件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的时间、咯血再发生率、咯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的差异性,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U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MDT救治后,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的时间[100.0(88.5,119.2)h]、咯血再发生率[2.1%(2/97)]、并发症发生率[3.1%(3/97)]、住院时间[(8.8±2.6)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8.0(229.3,300.0)h、14.6%(12/82)、13.4%(11/82)、(15.4±4.3)d](U=131.000,P=0.000;χ^2=8.276,P=0.004;χ^2=5.582,F=0.018;t=31.067,P=0.000)。结论在确保紧急救治的基础上对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实施MDT救治,能明显缩短救治成功的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咯血再发生率,减少咯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咯血 急救医疗服务 学科间信息交流 临床护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牛膝-杜仲药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涛 马书杰 +1 位作者 叶斌 严隽陶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69-2374,共6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牛膝-杜仲药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关键靶点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CMSP平台查找牛膝-杜仲药对的活性成分并预测作用靶点,筛选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有关膝骨关节炎的相关基因并进行合并。通过STR...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牛膝-杜仲药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关键靶点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CMSP平台查找牛膝-杜仲药对的活性成分并预测作用靶点,筛选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有关膝骨关节炎的相关基因并进行合并。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将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Cytoscape 3.7.2软件中NetworkAnalyzer插件对蛋白互作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根据度值选定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GO分析,探寻药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生物功能,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药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主要信号通路。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调控网络,根据度值选定核心药物活性成分。使用AutoDockTools等软件,对药物关键分子与疾病关键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牛膝-杜仲药对作用靶点共234个,膝骨关节炎相关蛋白靶点共3 090个,药物-疾病交集靶蛋白共132个。AKT1、IL6、TP53、VEGFA、TNF、JUN、MMP9、EGF、PTGS2、CASP3等蛋白为药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主要作用靶点,主要参与TNF、HIF-1、破骨细胞分化、TLR、细胞凋亡、NLR等信号通路,主要围绕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缺氧的反应、炎症反应、对细胞增殖凋亡调控等生物学进程发挥治疗作用。靶点基因主要在细胞外基质、线粒体、核浆、胞质等处发挥作用,参与的分子功能主要包括蛋白、蛋白激酶、以及转录因子的结合等。有5种主要活性成分与5种关键靶点蛋白对接,均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 牛膝-杜仲药对可能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同时调控靶点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发挥调控细胞凋亡、软骨基质降解、炎症反应以及骨重塑的作用,从而延缓膝骨关节炎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杜仲药对 膝骨关节炎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神经元系统在失语症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徐倩 王萍 +1 位作者 施伯瀚 王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1-773,共3页
随着镜像神经元的发现,镜像神经元系统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康复的各方面.在失语症的治疗中,镜像神经元系统主要被用于提高失语症患者单词的提取和表达,以及改善词和短语的复述能力等方面,但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
关键词 脑卒中 失语症 镜像神经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脑卒中后日常生活活动表现的运动功能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李慧子 王诚 +1 位作者 姚金佳 姜淑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04-908,共5页
脑卒中后,各种功能障碍经常影响日常生活活动的独立性,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及其独立性影响等仍未完全阐释清楚[2],而其中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是造成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其影响日常作业活动表现的探讨,以... 脑卒中后,各种功能障碍经常影响日常生活活动的独立性,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及其独立性影响等仍未完全阐释清楚[2],而其中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是造成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其影响日常作业活动表现的探讨,以及对临床作业治疗方案制定的影响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障碍 作业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 脑卒中后 功能分析 日常作业 关注点 独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字诀功法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 被引量:19
13
作者 夏家怡 陈柱 +5 位作者 陈韵佳 张倩 陈宜懿 裴松 单春雷 王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六字诀功法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语音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六字诀功法训练。每组患者每天训练一次... 目的探讨六字诀功法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语音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六字诀功法训练。每组患者每天训练一次,每周五次,为期四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完成后进行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量表、嗓音主观感知评估(GRBAS分级)、言语清晰度、最长发声时间(MPT)、响度和蒙特利尔认定量表(MOCA)评估,比较两组在构音器官运动功能、言语清晰度、呼吸控制能力、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各项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量表评分、言语清晰度、MOCA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为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MPT增长值和响度增长值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优于对照组(76%)(P<0.05)。结论常规呼吸语音训练和六字诀功法训练均有益于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的康复,两者联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常规呼吸语音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字诀功法 痉挛型构音障碍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疾病老年患者的中医证候分类方法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饶玢 张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1104-1107,共4页
多系统老年疾病是人体进入老年期以后,各脏器组织功能衰退或发生病变,以血液、肝胆、呼吸、消化、泌尿、心血管、内分泌、神经、肌肉骨骼等多系统疾病同时并存的一种病理状态。中医学"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两大特... 多系统老年疾病是人体进入老年期以后,各脏器组织功能衰退或发生病变,以血液、肝胆、呼吸、消化、泌尿、心血管、内分泌、神经、肌肉骨骼等多系统疾病同时并存的一种病理状态。中医学"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两大特点针对多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特色优势,在探究老年多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挖掘和发展中医在慢性病控制、养生保健方面的理论及治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初步探讨引入数学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老年多系统疾病中医证候分类特征的可行性,以期为证候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多系统疾病 中医证候 思路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四头肌痉挛对脑卒中患者跨越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小明 黄尚军 +2 位作者 乔钧 陆琰 胡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55-759,共5页
目的观察股四头肌痉挛对脑卒中患者跨越障碍的影响。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招募脑卒中患者20例,根据股四头肌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分为痉挛组(n=11)和无痉挛组(n=9)。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测力台同步采集患者跨越高15 cm... 目的观察股四头肌痉挛对脑卒中患者跨越障碍的影响。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招募脑卒中患者20例,根据股四头肌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分为痉挛组(n=11)和无痉挛组(n=9)。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测力台同步采集患者跨越高15 cm障碍时的步长、步宽、前后和内外质心速度、健侧足尖-障碍物距离、患侧足尖-障碍物垂直间距、障碍后足跟-障碍物距离、双支撑和健患侧摆动期百分比等。结果在患侧和健侧脚尖位于障碍正上方时,痉挛组前后方向质心速度均明显小于无痉挛组(F>10.006,P<0.01);痉挛组足尖-障碍物距离和障碍前步长均明显小于无痉挛组(F>13.456,P<0.01);痉挛组障碍前双支撑百分比和障碍后步宽大于无痉挛组(F>4.533,P<0.05)。结论股四头肌痉挛导致脑卒中患者跨越障碍时持更谨慎的策略,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跨越障碍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对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9
16
作者 施伯瀚 厉坤鹏 +4 位作者 胡寅虎 徐倩 陈柱 蔡珍珍 朱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0-314,共5页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肩关节半脱位后肩痛的疗效。方法:56例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及宣教,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肌内效贴干预。分别于...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肩关节半脱位后肩痛的疗效。方法:56例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及宣教,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肌内效贴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通过X线测量法测量肩峰与肱骨头间距(AHI)、肩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肩痛侧腋神经及肌皮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测定,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HI值、VAS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且检测所有患者肩痛侧腋神经(刺激部位:Erb点;记录部位:三角肌)及肌皮神经(刺激部位:Erb点;记录部位:肱二头肌)后发现两组中某些患者肌皮神经(30例,53.57%)、腋神经(31例,55.36%)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值,而潜伏期轻度延长或正常(提示轴索损伤)。两组治疗6周后,治疗组各项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肌内效贴在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肩关节半脱位后肩痛早期防治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其相应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脑卒中 肩关节半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式太极拳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姿势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何静 汪伍 +3 位作者 厉坤鹏 苏剑清 王晓蕾 冯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目的:观察4周六式太极拳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姿势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六式太极拳训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通过B... 目的:观察4周六式太极拳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姿势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六式太极拳训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通过Balance Manager平衡测试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稳定极限测试、坐-站测试,通过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别评估患者的平衡、下肢功能与步行能力。结果:4周治疗后,稳定极限测试中两组患者向后和患侧的方向控制前后差值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坐-站测试的重心转移时间和重量对称前后差值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BS、FMA和FAC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BBS、FMA和FAC量表评分前后差值的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4周的六式太极拳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较单纯的常规康复训练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部分姿势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姿势平衡 太极拳 BERG平衡量表 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 功能性步行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控技术在失语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8
18
作者 陈韵佳 陈柱 +1 位作者 朱燕 单春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30-935,共6页
失语症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一种语言交流障碍,对患者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交影响巨大。失语症大脑恢复机制主要是通过调控大脑的突触可塑性进行语言功能区域的网络重塑,从而恢复语言功能。基于脑网络重塑的神经调控技术在失语症的早期以及... 失语症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一种语言交流障碍,对患者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交影响巨大。失语症大脑恢复机制主要是通过调控大脑的突触可塑性进行语言功能区域的网络重塑,从而恢复语言功能。基于脑网络重塑的神经调控技术在失语症的早期以及恢复期的治疗中均被证明有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经颅磁刺激(TMS)和镜像神经元治疗(MNT)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3项神经调控技术,可通过电或化学方式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引起相关语言功能区的皮质兴奋性改变,从而达到改善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听理解、图片命名、复述、日常交流等方面)的目的。tDCS作为一种新的安全性高、携带方便且无创的神经调控技术,可通过不同电流、不同电极放置来调节大脑神经元活动治疗失语症,且治疗效果具有后续效应。TMS技术安全无创,通过选择不同的频率、不同的刺激部位,激活相应大脑区域皮质及皮质下神经元轴突,改善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镜像神经元区域与重要的语言功能区位置吻合,通过激活患者镜像神经元,可辅助修复和重塑受损语言网络,从而改善患者命名、复述和听理解等语言功能。且镜像神经元与运动、感觉和语言的关系都可作为失语症治疗的切入点。神经调控技术与神经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的交互应用也成为失语症治疗发展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经颅直流电刺激 经颅磁刺激 镜像神经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淋巴引流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水肿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厉坤鹏 周茹珍 +2 位作者 顾莹莹 杨悦 朱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淋巴引流技术对脑卒中偏瘫侧上肢水肿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上肢水肿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MLD)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神经肌肉促通、上... 目的:探讨手法淋巴引流技术对脑卒中偏瘫侧上肢水肿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上肢水肿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MLD)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神经肌肉促通、上肢被动和主动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等多项措施;MLD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手法淋巴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水肿程度及Fugl-Meyer量表得分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水肿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Fugl-Meyer量表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LD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水肿减轻程度及Fugl-Meyer量表得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淋巴引流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偏瘫上肢水肿、疼痛及运动功能,且方法操作简单、无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淋巴引流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淋巴引流的临床运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0
作者 蔡珍珍 毛宇星 +1 位作者 姜嫚 朱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11-1414,共4页
本文介绍手法淋巴引流(MLD)技术的历史与发展、作用机制以及水肿的分类和鉴别,并重点阐述MLD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以及在临床各领域包括癌症术后、感染亚临床状态以及外科中的应用。
关键词 手法淋巴引流 水肿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