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拟现实的心理旋转系统在临床康复中的可用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朱啸宇 王鹤玮 +6 位作者 朱庭安 吴中凡 陈瑶 项育枝 刘强 贾杰 陆小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08-1213,共6页
目的:探究虚拟现实(VR)心理旋转系统在临床康复中的可用性和特征参数。方法:招募15例健康受试者、10例脑损伤患者和4名治疗师进行VR心理旋转系统的可用性测试,健康受试者另外接受传统E-prime心理旋转测试。分别采用系统可用性量表(SUS)... 目的:探究虚拟现实(VR)心理旋转系统在临床康复中的可用性和特征参数。方法:招募15例健康受试者、10例脑损伤患者和4名治疗师进行VR心理旋转系统的可用性测试,健康受试者另外接受传统E-prime心理旋转测试。分别采用系统可用性量表(SUS)、模拟器不适感量表(SSQ)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系统的可用性得分、晕动症程度和主观反馈。结果:VR心理旋转与传统E-prime心理旋转相比,平均反应时(t=0.424,P=0.680)与正确率(t=1.865,P=0.6)无显著性差异,且具有相似的反应时-旋转角度变化趋势。健康组SUS为(77.0±11.4)分,患者组SUS为(60.0±12.3)分,可用性处于“Good”水平。健康组与患者组SSQ平均得分为10.22分和6.73分,VR晕动症不明显。半结构式访谈表明系统整体可用性较好,但硬件、反馈、训练等模块需继续完善。结论:基于VR的心理旋转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用性,有潜力给临床康复带来全新的运动想象评估与训练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运动想象 心理旋转 可用性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手和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瑶 王鹤玮 +9 位作者 项育枝 王晓文 赵坤 窦晓语 孙晓旖 吴梅芬 董庆亮 王莹莹 王传凯 贾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71-1375,共5页
目的研究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53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治疗组(n=2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皮穴位电刺激,共6周。治疗... 目的研究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53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治疗组(n=2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皮穴位电刺激,共6周。治疗前、治疗6周和治疗后12周随访时,采用上肢徒手肌力测试(MMT)、改良Ashworth量表、Fugl-Meyer评定上肢部分(FMA-UE)、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时,两组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 <1.511, P> 0.05);治疗后12周随访时,治疗组腕背伸肌力、FMA-UE评分和MBI评分优于对照组(t> 2.312, P <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进一步促进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皮穴位电刺激 手功能障碍 上肢 后遗症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14
3
作者 谢蓓菁 孙长慧 +2 位作者 杨铭 陈玲 白玉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对颅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头皮针组(n=20)、认知训练组(n=20)和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组(n=20),分别给予头皮针、认知训练和皮针结合认知... 目的探讨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对颅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头皮针组(n=20)、认知训练组(n=20)和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组(n=20),分别给予头皮针、认知训练和皮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共40次。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三组MMSE、MoCA和MBI评分均显著改善(F> 21.923, P <0.001),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组评分优于另外两组(F> 3.423, P <0.05)。结论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头皮针和认知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头皮针 认知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