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仿真输尿管膀胱镜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秀军 彭仁罗 +3 位作者 凌桂明 文伟 陈海曦 陈元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 探讨CT仿真输尿管膀胱镜成像技术和价值。方法 应用螺旋CT采集排泄期尿路断面影像 47例 ,层厚 5mm ,螺距 2 .0或 1.0 ,重建层厚 2 .5mm ;将源影像送至工作站作内窥镜成像等后处理。 6例同时作了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检查。结果 CT ... 目的 探讨CT仿真输尿管膀胱镜成像技术和价值。方法 应用螺旋CT采集排泄期尿路断面影像 47例 ,层厚 5mm ,螺距 2 .0或 1.0 ,重建层厚 2 .5mm ;将源影像送至工作站作内窥镜成像等后处理。 6例同时作了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检查。结果 CT IVU和VE技术成功率达 10 0 % ,无并发症。VE内镜样显示了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内壁、内腔及其病变的三维结构 ,对 5mm以上膀胱癌检出率达 10 0 % ,较好地显示了肿瘤特征 ,增加了诊断信息。但VE无法显示尿路结石和区分输尿管真性狭窄与正常蠕动波 ,在显示尿路内腔解剖和病变细节也无输尿管膀胱镜佳 (P <0 .0 5 )。CT IVU图像质量比常规静脉尿路造影 (X IVU)的佳 (P <0 .0 5 )。结论 CT IVU内镜重建三维内镜样显示了尿路内腔与病变 ,对肿瘤病变准确性高 ,但无法检出尿路结石。CT IVU优于X IV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 膀胱癌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尿路造影 内镜检查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小结石:MR和CT仿真内镜对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秀军 凌桂明 +3 位作者 陈海曦 文伟 胡运胜 陈元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7期622-624,共3页
目的 探讨MR、CT仿真输尿管肾镜技术及其诊断尿路小结石的价值。方法 将 9枚直径 1~ 5mm的结石置入离体输尿管肾盂内 ,分别以生理盐水、3 %马根维显溶液或 3 %泛影葡胺完全充盈后行CT和MR容积扫描。源影像在工作站用Navigator软件做... 目的 探讨MR、CT仿真输尿管肾镜技术及其诊断尿路小结石的价值。方法 将 9枚直径 1~ 5mm的结石置入离体输尿管肾盂内 ,分别以生理盐水、3 %马根维显溶液或 3 %泛影葡胺完全充盈后行CT和MR容积扫描。源影像在工作站用Navigator软件做内镜重建。结果 VE对结石的敏感性源于CT技术者为 11.1%、源于多层薄层SS FSE序列者为44 .4%、源于HT2 FSE序列者 5 5 .6%、源于MR IVU序列者为 44 .4% ,检出的结石最小直径为 2mm。VE图像质量CT技术优于MR技术 (P <0 .0 1) ,MRH技术优于MR IVU技术 (P <0 .0 5 )。结论 磁共振仿真输尿管肾镜能够检出直径 2mm以上尿路结石 ,以HT2 FSE技术为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小结石 磁共振成像 诊断 CT仿真内镜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磁共振仿真输尿管肾镜检查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杨秀军 陈海曦 +2 位作者 凌桂明 文伟 胡运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76-379,共4页
目的 :探讨源于 4种磁共振序列的仿真输尿管肾镜成像诊断上尿路结石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将 9枚直径 1~5mm的尿路结石经输尿管断端置入离体输尿管肾盂内 ,分别以生理盐水、3 %马根微显溶液充盈该上尿路后 ,行HT2 FSE、多层薄层SS FSE... 目的 :探讨源于 4种磁共振序列的仿真输尿管肾镜成像诊断上尿路结石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将 9枚直径 1~5mm的尿路结石经输尿管断端置入离体输尿管肾盂内 ,分别以生理盐水、3 %马根微显溶液充盈该上尿路后 ,行HT2 FSE、多层薄层SS FSE和 3D、2DFSPGR序列扫描。源影像在工作站用Navigator软件作内镜成像 (VE)重建。结果 :VE对结石的敏感性源于多层薄层SS FSE序列者为 4/ 9、源于HT2 FSE序列者 5 / 9、源于 3D和 2DFSPGR序列者均为 4/ 9,检出结石最小直径为 2mm。VE所示结石形态、大小与实际略有出入。源于HT2 FSE序列的VE图像质量最佳 ,其次依次多层薄层SS FSE序列、3D和 2DFSPGR序列 (P <0 .0 5 )。结论 :磁共振仿真输尿管肾镜能够检出直径 2mm以上尿路结石 ,以HT2 FSE序列采集源影像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仿真输尿管肾镜 实验研究 诊断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胰岛序贯移植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刘永 范昱 +4 位作者 包尔敦 邱建新 秦燕 谭建明 唐孝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277-2279,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人接受肾脏-胰岛序贯移植的可行性,分析临床应用免疫抑制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型糖尿病性尿毒症患者1例,在10个月内先后接受1次肾脏移植和2次胰岛输注,肾脏移植于右侧髂窝,胰岛经门静脉系统注入肝脏。术前应用抗胸... 目的:探讨国人接受肾脏-胰岛序贯移植的可行性,分析临床应用免疫抑制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型糖尿病性尿毒症患者1例,在10个月内先后接受1次肾脏移植和2次胰岛输注,肾脏移植于右侧髂窝,胰岛经门静脉系统注入肝脏。术前应用抗胸腺球蛋白(ATG)或Campath-1H诱导治疗,术后联合应用骁悉、雷帕霉素和低剂量普乐可复预防排斥反应。随访期间观察血清肌酐、血糖水平及其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结果:肾移植后移植肾恢复顺利,功能正常,血肌酐维持在66~87μmol/L,治疗期间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次胰岛移植期间移植肾功能稳定。第一次胰岛输注后,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由术前54 IU/d降至18 IU/d,C肽水平升高,第二次输注后,胰岛素用量进一步降低,现为12 IU/d,随访16个月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正常水平,未发生低血糖及其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初步结果显示国人行肾脏-胰岛序贯移植是可行的,所用免疫治疗方案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脏 胰岛移植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及其全程管理 被引量:15
5
作者 师菲 夏术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7,共5页
前列腺癌已成为我国男性常见病之一,内分泌治疗在前列腺癌(尤其是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举足轻重,但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一系列分歧并没有解决。如何相对统一认识,进行合理的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全程管理,让患者获得最佳疗效显得尤为重要... 前列腺癌已成为我国男性常见病之一,内分泌治疗在前列腺癌(尤其是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举足轻重,但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一系列分歧并没有解决。如何相对统一认识,进行合理的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全程管理,让患者获得最佳疗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据国内外指南以及临床试验结果,对目前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一系列问题,如治疗时机、治疗方案、患者选择、预后随访等作了详细总结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内分泌治疗 全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毛莹颖 丁君蓉 +2 位作者 胡颖燕 石敏 王璇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6-880,共5页
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经历着一系列令人困扰的症状,严重地影响其生活质量。文章从症状群的概念,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群的评估、症状群的分类与特点、症状群的影响因素、症状群的护理管理等5个方面,综述了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群的研究进... 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经历着一系列令人困扰的症状,严重地影响其生活质量。文章从症状群的概念,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群的评估、症状群的分类与特点、症状群的影响因素、症状群的护理管理等5个方面,综述了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群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群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症状群 围手术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肾移植术50例报告 被引量:7
7
作者 屈桂莲 庄心良 +6 位作者 徐国辉 杨柳芬 王珍娣 陈守林 黄树仁 徐达 谢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72-77,共6页
100例终末期肾衰作肾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成针药复合组(针麻取六:主穴次,三阴交,太溪;配穴肾俞和切口旁针或足三里;并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对照组)各50例。在保持患者无痛的前提下,比较两组局麻药初量和总... 100例终末期肾衰作肾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成针药复合组(针麻取六:主穴次,三阴交,太溪;配穴肾俞和切口旁针或足三里;并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对照组)各50例。在保持患者无痛的前提下,比较两组局麻药初量和总量,针药复合组为5.6±0.3ml和13.5±1.0ml,而对照组为14.5±0.4ml和25.4±1.2ml,两组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术中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较大,两组需用麻黄碱和抗胆碱药的病例数和次数分别为1和2与9和5次。移植肾泌尿时间:针药复合组较对照组快,分别为209±25秒和410±47秒,P<0.001。麻醉前后的免疫功能变化两组间无明显差异。针药复合组的麻醉效果根据硬膜外给药初量多少而定,优31例,良13例,优良率为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复合 肾移植手术 电针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8、CD40通路共刺激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及CsA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尚琪 唐孝达 +2 位作者 顾晓 刘永 周佩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2-446,共5页
目的 :探讨CD2 8、CD4 0通路共刺激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抗CTLA4单克隆抗体对共刺激通路激活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与淋巴细胞表面CD3、CD2 8及CD4 0L分子结合产生相应刺激信... 目的 :探讨CD2 8、CD4 0通路共刺激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抗CTLA4单克隆抗体对共刺激通路激活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与淋巴细胞表面CD3、CD2 8及CD4 0L分子结合产生相应刺激信号 ,根据刺激条件不同设组为 :①抗CD3单抗单刺激 (A组 ) (剂量为 1 0 μg/L、1 0 0μg/L、1 0 0 0 μg/L) ;②抗CD3单抗 +抗CD2 8单抗 (B组 ) ;③抗CD3单抗 +抗CD4 0L单抗 (C组 ) ;④抗CD3单抗 +抗CTLA4单抗 (D组 )共刺激 (A、B、C、D组中抗CD3单抗剂量固定为 1 0 0 μg/L ,其余 3种单抗各设 1 0 μg/L、1 0 0 μg/L、1 0 0 0 μg/L 3种剂量 ) ;⑤抗CD3单抗 +抗CD2 8单抗 +抗CD4 0L单抗 (E组 ) ;⑥抗CD3单抗 +抗CD2 8单抗 +抗CTLA4单抗 (F组 )共刺激 (E、F组中抗CD3单抗和抗CD2 8单抗的剂量固定为 1 0 0 μg/L ,抗CD4 0L单抗和抗CTLA4单抗的剂量各设 1 0 μg/L、1 0 0 μg/L、1 0 0 0 μg/L) ;⑦CsA干预组 :抗CD3单抗 +CsA(G组 ) ;⑧抗CD3单抗 +抗CD2 8单抗 +CsA(H组 ) ;⑨抗CD3单抗 +抗CD2 8单抗 +抗CD4 0L单抗 +CsA(I组 ) ,G、H、I组中所有单抗浓度均固定为1 0 0 μg/L ,CsA浓度设为 1 0 μg/L、1 0 0 μg/L、1 0 0 0 μg/L。采用 [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8/CTLA4 CD40/CD40L 共刺激通路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环孢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latz扩张器一步到位筋膜扩张法在微通道经皮肾镜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徐述雄 王振兴 +7 位作者 朱建国 石华 李凯 王元林 杨秀书 刘军 孙兆林 夏术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89-1791,共3页
目的:评估Amplatz扩张器一步到位筋膜扩张法在微通道经皮肾镜术(mPCNL)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依据采用Amplatz扩张器扩张筋膜方式的不同,将愿意接受mPCNL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101例,采用依序筋膜扩张法;Ⅱ组... 目的:评估Amplatz扩张器一步到位筋膜扩张法在微通道经皮肾镜术(mPCNL)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依据采用Amplatz扩张器扩张筋膜方式的不同,将愿意接受mPCNL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101例,采用依序筋膜扩张法;Ⅱ组112例,采用一步到位筋膜扩张法。两组患者在通道成功率、通道建立时间、失血量、结石清除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mPCNL,Ⅰ组患者在通道建立时间方面明显长于Ⅱ组[(5.3±1.7)min vs(2.1±1.3)min,P<0.05],两组在失血量、结石清除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mplatz扩张器一步到位筋膜扩张器扩张法节约了手术时间,在mPCNL中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通道扩张 经皮肾镜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在人类前列腺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习武 夏术阶 唐孝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75-1279,共5页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生长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连续传代培养 ,建立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模型。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AR和PSA在上述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连续传代培养后 ,LNCaPC - 33细胞 (传代次...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生长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连续传代培养 ,建立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模型。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AR和PSA在上述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连续传代培养后 ,LNCaPC - 33细胞 (传代次数少于 33次 )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同C - 33和C - 5 1(传代次数介于 33次和 80次之间 )细胞相比 ,C - 81细胞 (传代次数大于 80次 )表现出更强生长能力和更低雄激素依赖性。C - 81细胞分泌高水平PSA ,且DHT对其分泌作用的影响比C - 33细胞小。 3种LNCaP细胞总AR表达水平相同 ,但C - 81表现为特征性AR -B表达丢失和AR -A表达增加。结论 :前列腺癌进展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受体 雄激素 前列腺特异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下43例肾功能不全患者二期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述雄 石华 +7 位作者 朱建国 李凯 王元林 杨秀书 胡建新 刘军 孙兆林 夏术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38-1340,共3页
目的 评估局麻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二期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7月至2013年8月,43例经过一期经皮肾造瘘术后肾功能仍未恢复正常的患者纳入本研究,1%利多卡因沿肾造瘘... 目的 评估局麻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二期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7月至2013年8月,43例经过一期经皮肾造瘘术后肾功能仍未恢复正常的患者纳入本研究,1%利多卡因沿肾造瘘管管周局麻,经原肾造瘘管行二期PCNL。患者在术后0(手术结束时)、4、24、48 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患者均能在局麻下很好地耐受二期PCNL,平均手术时间为57(30~120)min,平均使用1%利多卡因25(12~36)mL,术后0、4、24、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2.9±0.8)、(2.6±0.6)、(2.2±0.7)、(1.9±0.7)分,没有患者使用哌替啶等镇痛剂。无麻醉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结论 局麻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二期PCNL中应用是可行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麻 经皮肾镜碎石术 上尿路结石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对膀胱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对端粒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申吉泓 黄翔 +5 位作者 李文辉 魏强 卢一平 杨宇如 张云 唐孝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对膀胱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对端粒酶的影响。方法 采用肿瘤细胞培养方法 ,检测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对膀胱癌细胞株T2 4、BIU 87、ScaBer的抑制作用 ;以TRAP PCR ELISA方法检测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对膀胱癌... 目的 探讨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对膀胱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对端粒酶的影响。方法 采用肿瘤细胞培养方法 ,检测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对膀胱癌细胞株T2 4、BIU 87、ScaBer的抑制作用 ;以TRAP PCR ELISA方法检测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对膀胱癌细胞株端粒酶表达的影响。结果 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表现出对膀胱癌细胞株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膀胱癌细胞株端粒酶表达则无影响。结论 大蹼铃蟾蛋白提取物对多个膀胱癌细胞株具有直接细胞杀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细胞株 大蹼铃蟾 端粒酶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大鼠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乔保平 张亚伟 +1 位作者 李道明 唐孝达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 :为提高同种肾移植术后患者的长期存活率 ,研究丹参对环孢素A (CsA )慢性肾毒性的防护作用。方法 :观察大鼠灌服CsA及低盐饮食 2 8d ,肾功能、病理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免疫组化的改变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上述改变的防... 目的 :为提高同种肾移植术后患者的长期存活率 ,研究丹参对环孢素A (CsA )慢性肾毒性的防护作用。方法 :观察大鼠灌服CsA及低盐饮食 2 8d ,肾功能、病理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免疫组化的改变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上述改变的防护作用。结果 :CsA能诱导大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增加尿中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排泄 ,引起肾间质纤维化和小动脉病变等。丹参能改善上述病变 ,减低肾内TGF β1的表达。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环孢素A 慢性肾毒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环孢素A对大鼠肾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肾素mRNA的影响
14
作者 乔保平 王跃 +3 位作者 李培林 孙荣青 王云霞 唐孝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6-598,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环孢素A(CsA)对大鼠慢性肾毒性模型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肾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 ,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8只。A组为橄榄油对照组 ;B组CsA 1 0mg/ (kg·d)组 ;C组为CsA 2 0mg/ (kg...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环孢素A(CsA)对大鼠慢性肾毒性模型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肾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 ,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8只。A组为橄榄油对照组 ;B组CsA 1 0mg/ (kg·d)组 ;C组为CsA 2 0mg/ (kg·d)组 ;D组CsA 30mg/ (kg·d) ;E组普通饮食加橄榄油对照组。除E组外 ,其余各组大鼠给予低盐饮食。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 ,研究CsA对大鼠肾内TGF β1 、肾素mRNA的表达影响。结果 :与A组相比 ,给予CsA 1 0mg/ (kg·d)组大鼠肾内TGF β1 mRNA、肾素mRNA表达轻度增加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而给予CsA 2 0mg/ (kg·d)组大鼠肾内TGF β1 mRNA、肾素mRNA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5) ,CsA 30mg/ (kg·d)组增加更加明显 (P <0 .0 1 )。 结论 :CsA的慢性肾毒性与肾内TGF β1 m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肾素 环孢素 药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热疗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前瞻性研究
15
作者 鲁军 凌桂明 +1 位作者 张先有 唐孝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30-32,共3页
探讨体外射频热疗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0例有症状的BPH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分别接受热疗(Ⅰ组)、受体阻滞剂(Ⅱ组)和热疗联合受体阻滞... 探讨体外射频热疗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0例有症状的BPH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分别接受热疗(Ⅰ组)、受体阻滞剂(Ⅱ组)和热疗联合受体阻滞剂(Ⅲ组)等治疗。在18个月的随访期中,分期观察、比较各组的主、客观疗效。结果Ⅲ组近期(6个月以内)的主、客观疗效显著优与Ⅰ、Ⅱ组,远期疗效(6个月以上)优与Ⅰ组,但与Ⅱ组相当。结论体外射频热疗联合α受体阻滞剂是一种安全、简单和完全非侵入性的方法,对症状严重而无法手术的BPH患者,尤其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非特殊型支持细胞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16
作者 马少飞 王晶 +3 位作者 臧丽娟 杨道华 师菲 高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6-597,600,共3页
目的探讨睾丸非特殊型支持细胞瘤(sertoli cell tumor,SCT)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睾丸非特殊型SCT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对睾丸非特殊型SCT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睾丸... 目的探讨睾丸非特殊型支持细胞瘤(sertoli cell tumor,SCT)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睾丸非特殊型SCT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对睾丸非特殊型SCT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睾丸非特殊型SCT好发于年轻男性,平均发病年龄33岁,肿瘤界限相对清楚,肉眼可见肿瘤呈实性或囊实性,镜下形态以中空或实性小管状结构伴不同程度的纤维间隔为主要特征,胞质淡染或嗜酸性,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WT-1、CD56、SOX9、vimentin、β-catenin、AR、Cyclin D1、CD10和CK(AE1/AE3)均阳性,α-inhibin、Calretinin、PAX-8、OCT3/4和D2-40均阴性。结论睾丸非特殊型SCT是一类相对少见的肿瘤,联合β-catenin、Cyclin D1及CD10等多种抗体标记,可以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支持细胞瘤 非特殊型 性索间质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酚酸酯应用对近期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预防
17
作者 董坚 王祥慧 杨尚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 观察霉酚酸酯 (骁悉 ,MMF)在预防肾移植术后近期 (3个月 )急性排斥反应的情况。方法 选择尸肾移植患者 112例 ,随机分成两组 :MMF(2 .0 g/ d)组和硫唑嘌呤 (AZA)组 ,两组患者均同时接受相似剂量的环孢霉素 A(Cs A)和类固醇激素... 目的 观察霉酚酸酯 (骁悉 ,MMF)在预防肾移植术后近期 (3个月 )急性排斥反应的情况。方法 选择尸肾移植患者 112例 ,随机分成两组 :MMF(2 .0 g/ d)组和硫唑嘌呤 (AZA)组 ,两组患者均同时接受相似剂量的环孢霉素 A(Cs A)和类固醇激素治疗。结果 观察 3个月 ,急性排斥发生率 ,MMF组 6 0例 ,为 16 .6 % (10 / 6 0 ) ;AZA组 5 2例 ,为 41.5 % (2 2 / 5 2 ) ;两组差异显著 (P<0 .0 1)。 MMF组 5例发现血白细胞、血小板等不同程度下降 ,3例出现腹泻 ,在 MMF减量或停药后均恢复正常 ,未见有 MMF引起的肝、肾功能异常病例 ;AZA组有 9例出现肝功能损害。结论  MMF具有预防和减少近期急性排斥反应效果 ,且副作用轻 ,为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脂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问题(附14例分析)
18
作者 程如林 薛竞存 缪文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66-269,共4页
本文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嗜铬细胞瘤14例,其中2例恶性,肿瘤在肾上腺者11例,肾上腺外者3例,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代谢紊乱,呈阵发性高血压11例,持续性高血压3例。阵发性高血压的发作日及持续性高血压者VMA均增高。儿茶酚胺的测定有一定意... 本文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嗜铬细胞瘤14例,其中2例恶性,肿瘤在肾上腺者11例,肾上腺外者3例,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代谢紊乱,呈阵发性高血压11例,持续性高血压3例。阵发性高血压的发作日及持续性高血压者VMA均增高。儿茶酚胺的测定有一定意义,肾上腺区B超检查可为首选定位诊断方法,临床高度怀疑属肾上腺嗜铬细胞者,CT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文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进展略加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诊断 肾上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肾肿瘤伴瘤栓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子璇 唐世英 +6 位作者 邱敏 刘承 田晓军 陆敏 董靖晗 马潞林 张树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2-811,共10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肾肿瘤伴瘤栓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40岁)临床资料,评估手术效果,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17例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肾肿瘤伴瘤栓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40岁)临床资料,评估手术效果,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17例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按照有无症状、2017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的临床分期、术后有无联合辅助治疗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描绘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差异,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7例患者均接受静脉瘤栓取出术,其中,肾根治性切除术16例(94.1%),保留肾单位术1例(5.9%);术前有症状者12例(70.6%),无症状者5例(29.4%);良性肾肿瘤2例(11.8%),恶性肾肿瘤15例(88.2%),包括肾透明细胞癌1例(6.7%),非透明细胞癌14例(93.3%)。15例恶性肾肿瘤中,AJCC临床Ⅲ期8例(53.3%),Ⅳ期7例(46.7%)。术后联合多种辅助治疗者6例(40%),未联合多种辅助治疗者9例(60%)。随访时间2~7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随访中死亡3例(20%)。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39.0(2.3,77.8)个月,无进展生存时间16.4(2.3,77.8)个月。根据术前有无症状(P=0.307,P=0.302)、AJCC临床分期(P=0.340,P=0.492)、术后有无联合辅助治疗(P=0.459,P=0.253)分组,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多出现症状,病理类型更复杂多样,恶性肿瘤合并瘤栓中非透明细胞癌的比例更高,有症状及非透明细胞癌与不良预后可能存在一定潜在相关性,外科手术联合辅助治疗是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肾肿瘤 瘤栓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排斥反应时RANTES在移植心脏中的表达
20
作者 顾晓 唐孝达 +6 位作者 顾沈阳 杨尚琪 周佩军 徐达 王祥慧 谭建明 宋言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6-438,i00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RANTES基因与蛋白在移植心脏局部表达的意义及环孢素的影响。方法施行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移植大鼠分为3组,每组45只,对照组5只:SD大鼠间的移植为同系移植组(A组),Wistar至SD大鼠的移植分为未用环孢素干预组(... 目的探讨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RANTES基因与蛋白在移植心脏局部表达的意义及环孢素的影响。方法施行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移植大鼠分为3组,每组45只,对照组5只:SD大鼠间的移植为同系移植组(A组),Wistar至SD大鼠的移植分为未用环孢素干预组(B组)及环孢素干预组(C组),健康SD大鼠为对照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RANTES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ANTES蛋白的表达。结果RANTESmRNA在A组各时间点和对照组均呈低水平表达,在B组的表达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的进程相关,术后第3天RANTESmRNA表达上调至峰值(3.5±1.27);C组应用环孢素后,RANTESmRNA表达峰值(1.2±0.78)显著低于B组(t=2.18,P<0.05)。RANTES蛋白定位于移植心脏血管内皮细胞与间质单个核浸润细胞。结论RANTES基因与蛋白的表达上调与排斥反应过程中移植物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密切相关,可能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有帮助;抑制RANTES信号通路可能是CsA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又一分子免疫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心脏 RANTES基因 反应时 RT-PCR方法 急性排斥反应 异位心脏移植术 Wistar 免疫组化方法 mRNA表达 血管内皮细胞 免疫抑制作用 反应过程 SD大鼠 表达上调 低水平表达 免疫学机制 环孢素 对照组 心脏局部 同系移植 表达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