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护理套件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共1745例,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目的探讨护理套件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共1745例,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87例患者作为非护理套件组,将2011年2月(我院开始使用中心静脉置管术护理套件进行PICC导管的维护)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患者1058例作为护理套件组,两组患者均按照标准进行PICC置管及维护,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穿刺部位感染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发生率。结果使用护理套件组患者的导管穿刺部位感染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非护理套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统一的护理套件可减少PICC患者CRBSI及导管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展开更多
目的构建综合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过渡期护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7-9月由综合ICU转出至普通病房的1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9年10-12月转出的151例患...目的构建综合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过渡期护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7-9月由综合ICU转出至普通病房的1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9年10-12月转出的1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成立ICU过渡期护理小组,观察组患者接受ICU过渡期护理小组的ICU过渡期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医院常规转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ICU重返率、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重返率、总住院天数、抑郁得分及中文版医院焦虑抑郁评价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ICU过渡期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综合ICU转出患者非计划ICU重返率,缩短住院天数,同时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展开更多
目的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呼吸肌训练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将获取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比较循证实践前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目的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呼吸肌训练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将获取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比较循证实践前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肺功能、再插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以及护士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呼吸肌训练知识问卷得分和各个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结果证据应用后,ICU机械通气撤机患者呼气峰流速及第1 s用力呼吸容积均有所改善,撤机后ICU住院时间缩短,护士的知识问卷得分以及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有所提高(均P<0.05)。结论开展基于最佳证据的循证实践,能够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撤机患者的肺功能,提高ICU护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缩短证据与临床实践的差距,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术后咳嗽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5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莱切斯特咳嗽问卷(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术后咳嗽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5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莱切斯特咳嗽问卷(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MC)调查患者术后咳嗽情况及咳嗽相关生活质量现况,并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解其影响因素。结果 4个时间点肺癌患者的LCQ-MC评分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相比,手术后(拔除胸管前和拔除胸管后24h内)患者的LCQ-MC评分以及生理、心理和社会维度评分都有所降低(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对自身疾病认知水平不同及肿瘤分期不同的肺癌患者,其LCQ-MC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肿瘤分期是影响肺癌患者术后拔除胸管前LCQ-MC评分的独立因素,共解释了17.3%的变异。结论肺癌患者术后咳嗽症状明显,生活质量降低,医护人员应重视其术后咳嗽情况,针对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措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构建综合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过渡期护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7-9月由综合ICU转出至普通病房的1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9年10-12月转出的1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成立ICU过渡期护理小组,观察组患者接受ICU过渡期护理小组的ICU过渡期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医院常规转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ICU重返率、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重返率、总住院天数、抑郁得分及中文版医院焦虑抑郁评价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ICU过渡期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综合ICU转出患者非计划ICU重返率,缩短住院天数,同时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文摘目的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呼吸肌训练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将获取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比较循证实践前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肺功能、再插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以及护士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呼吸肌训练知识问卷得分和各个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结果证据应用后,ICU机械通气撤机患者呼气峰流速及第1 s用力呼吸容积均有所改善,撤机后ICU住院时间缩短,护士的知识问卷得分以及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有所提高(均P<0.05)。结论开展基于最佳证据的循证实践,能够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撤机患者的肺功能,提高ICU护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缩短证据与临床实践的差距,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文摘目的了解肺癌患者术后咳嗽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5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莱切斯特咳嗽问卷(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MC)调查患者术后咳嗽情况及咳嗽相关生活质量现况,并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解其影响因素。结果 4个时间点肺癌患者的LCQ-MC评分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相比,手术后(拔除胸管前和拔除胸管后24h内)患者的LCQ-MC评分以及生理、心理和社会维度评分都有所降低(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对自身疾病认知水平不同及肿瘤分期不同的肺癌患者,其LCQ-MC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肿瘤分期是影响肺癌患者术后拔除胸管前LCQ-MC评分的独立因素,共解释了17.3%的变异。结论肺癌患者术后咳嗽症状明显,生活质量降低,医护人员应重视其术后咳嗽情况,针对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