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保护剂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地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少石 朱鑫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0期1651-1653,共3页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保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少石 杨建道 朱鑫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27-829,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综合性卒中单元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06例为治疗组。神经科常规病房的急性卒中患者20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主要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组21天感染发生率7.79%,病死率6.3%,其... 目的:探讨综合性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综合性卒中单元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06例为治疗组。神经科常规病房的急性卒中患者20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主要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组21天感染发生率7.79%,病死率6.3%,其中非颅内病变死亡占30.8%,而对照组分别为17.4%、8.7%、61.1%,除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其他差异都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21天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90天改良的Rankin积分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急性卒中患者可以从综合性卒中单元的医疗模式中获益,并能提高非生活依赖和回归社会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综合性卒中单元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临床实践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623
3
作者 王少石 周新雨 朱春燕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8期685-693,共9页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 s sion,PSD)是指发生于卒中后,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症状和相应躯体症状的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影响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回归社会的能力。最近的流行病学...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 s sion,PSD)是指发生于卒中后,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症状和相应躯体症状的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影响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回归社会的能力。最近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PSD在卒中后5年内的综合发生率为31%。PSD可以发生在卒中后急性期(6个月),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34%。大量研究发现,PSD与卒中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不仅可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一级预防与健康教育 被引量:17
4
作者 朱鑫璞 王少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开展一级预防势在必行。健康教育是脑卒中一级预防的重要方式,包括健康生活方式、主要脑卒中危险因素和脑卒中预警征象的教育。众多研究表明,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增加...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开展一级预防势在必行。健康教育是脑卒中一级预防的重要方式,包括健康生活方式、主要脑卒中危险因素和脑卒中预警征象的教育。众多研究表明,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增加一级预防依从性,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专业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应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一级预防 健康教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第六部分) 被引量:5
5
作者 郑天衡 黄海侠 +5 位作者 张晓林 宋彦彦 肖晶晶 吴卓丽 黄东雅 王少石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1期75-83,共9页
最新版指南提供了如何对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存活患者预防未来卒中事件的基于医学证据的全面、及时的建议。指南的受众是所有参与这些患者二级预防的临床医师。基于证据的建议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干预血管阻塞,心源性卒中患者... 最新版指南提供了如何对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存活患者预防未来卒中事件的基于医学证据的全面、及时的建议。指南的受众是所有参与这些患者二级预防的临床医师。基于证据的建议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干预血管阻塞,心源性卒中患者的抗凝治疗和非心源性卒中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建议还包括各种特殊病因如主动脉弓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妊娠等的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有专门章节阐述颅内出血后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以及指南的执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心房颤动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预防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低分子肝素(舍托肝素)预防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栓形成和栓子事件——PROTECT试验结果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天衡 王少石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3期207-208,共2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常并发静脉血栓栓塞,尤其是下肢瘫痪或卧床的患者.脑卒中后20%~75%的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DVT),2%的患者并发肺栓塞(PE).1984年,卒中后死亡患者的尸检中52%的人被诊断为PE.当偶然使用肝素时,1988年,卒中后死亡的...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常并发静脉血栓栓塞,尤其是下肢瘫痪或卧床的患者.脑卒中后20%~75%的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DVT),2%的患者并发肺栓塞(PE).1984年,卒中后死亡患者的尸检中52%的人被诊断为PE.当偶然使用肝素时,1988年,卒中后死亡的患者中仅有27%被诊断为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肝素 低分子量 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卒中单元建设与展望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少石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1期30-32,共3页
  如果2001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启动'卒中单元模式、建立和运作'(北京市科委立项市级重大疾病科研项目)是我国建设'卒中单元'的首例示范,那么2002年11月中华内科杂志头版发表的论著:'急性脑卒中综合性治疗模式的优...   如果2001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启动'卒中单元模式、建立和运作'(北京市科委立项市级重大疾病科研项目)是我国建设'卒中单元'的首例示范,那么2002年11月中华内科杂志头版发表的论著:'急性脑卒中综合性治疗模式的优越性'以及'脑血管病医疗模式正在转变之中'的专论真正揭开了我国长期以来脑血管病沉默治疗的面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单元 医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卒中后静脉血栓栓塞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少石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3期202-203,共2页
  静脉血栓栓塞 (简称VTE) 临床表现有两种形式,即深静脉血栓(简称DVT或静脉炎)和肺栓塞(简称PE).……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微循环世界看脑研究未来——关注小血管病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少石 梁华征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源于脑血流与脑细胞代谢之间的平衡失调。当脑血流的供应受限导致被供应区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代谢障碍,在侧支循环供血不足及微循环代偿机制失调的情况下,即可发生缺血性卒中。由于导致血流供应障碍的不同原因、不同范... 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源于脑血流与脑细胞代谢之间的平衡失调。当脑血流的供应受限导致被供应区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代谢障碍,在侧支循环供血不足及微循环代偿机制失调的情况下,即可发生缺血性卒中。由于导致血流供应障碍的不同原因、不同范围、不同时间背景,产生了不同临床缺血性卒中的事件,当然也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研究者们在讨论缺血性卒中的时候已经认识到,在临床表现的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中,就存在着这样不同的导致脑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学背景,在临床药物治疗学上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随着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临床卒中事件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证据,抗动脉粥样硬化成为缺血性卒中预防和治疗的核心靶点。药物治疗作为临床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方法,其中也包含着一些不一定或者不完全一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20年前,当研究者们还不清楚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确切机制,也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障碍及血小板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事件相关性的时候,许多治疗方法是缺少的或者是盲目的。当前针对缺血性卒中采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治疗措施,应该是人类科学进步的象征,但也应该认识到这样的治疗存在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小血管病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卒中单元的现状
10
作者 周晓宇 王少石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1期59-59,共1页
  卒中在德国的发病率为150/10万/年,每年新发生的卒中患者约12万人,其中缺血性卒中占85%,出血性卒中占12%,脑卒中已成为德国第三大死亡原因.在全部卒中患者中约有50%的患者在急性期能够获得神经科规范救治.……
关键词 德国 卒中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卓丽 郑天衡 +1 位作者 高建 王少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0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与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神经科住院的2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斑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与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神经科住院的2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斑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检测结果和有无高血压病史,将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非H型高血压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H型高血压组与其他三组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差异性。以斑块组和对照组分组为因变量,以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可能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交互作用分析相加模型分析高血压和HHcy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联合作用。结果斑块组与对照组危险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史、Hcy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其他危险因素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H型高血压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59±0.09)mm]较非H型高血压组[(1.08±0.05)mm]、HHcy组[(0.58±0.09)mm]和正常对照组[(0.47±0.07)mm]明显增加(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斑块指数(4.89±1.28)较非H型高血压组(2.81±1.43)、HHcy组(1.20±0.96)和正常对照组(1.12±0.86)明显升高(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颈动脉扩张性和顺应性(0.28±0.14,712.10±129.31)较非H型高血压组(0.45±0.12,507.20±122.14)、HHcy组(0.96±0.11,203.11±121.01)和正常对照组(0.87±0.18,197.31±98.17)均明显下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LDL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高血压和HHcy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中发挥协同作用,其效应大于二者之和。结论年龄、高血压病史、LDL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与HHcy同时存在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损害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H型高血压较传统高血压更易损害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与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卓丽 王少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70-274,共5页
脑卒中后营养支持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由于认知功能障碍、吞咽障碍、瘫痪、感觉运动障碍、视野缺损等原因导致的营养不良。但不规范的营养支持也可以导致肺感染、尿路感染等疾病增加。随着近年对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的深入,越来越... 脑卒中后营养支持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由于认知功能障碍、吞咽障碍、瘫痪、感觉运动障碍、视野缺损等原因导致的营养不良。但不规范的营养支持也可以导致肺感染、尿路感染等疾病增加。随着近年对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营养支持过程中胃肠道功能的评价和维护。为统一和规范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管理,本文对脑卒中患者营养评定和胃肠功能评价常用方法进行综述,以期推动中国脑卒中患者营养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营养支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卒中单元的疗效评估
13
作者 刁建军 王少石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1期60-60,共1页
  卒中是一种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的病因,而且越来越严重,寻求科学管理卒中的模式是各国临床医学家的迫切意愿和崇高的责任.……
关键词 综合性卒中单元 Bankstown-Lidcombe医院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