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抑郁与不伴抑郁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心理测验表现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沈树红 宋彦彦 王少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270-1274,共5页
目的比较伴抑郁的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与不伴抑郁的aMCI患者神经心理特点。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选择符合伴抑郁的aMCI患者43例(伴抑郁组),随机选择不伴抑郁的aMCI患者43例(不伴抑郁组),社区正常... 目的比较伴抑郁的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与不伴抑郁的aMCI患者神经心理特点。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选择符合伴抑郁的aMCI患者43例(伴抑郁组),随机选择不伴抑郁的aMCI患者43例(不伴抑郁组),社区正常老年人43例(对照组),通过一系列神经心理测试,比较3组受试者的认知缺损特点。结果伴抑郁组和不伴抑郁组认知筛查总分、记忆测试评分、语言测试评分、部分注意功能评分、部分执行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伴抑郁组患者部分注意功能评分、部分执行功能评分、Boston命名测验、结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伴抑郁组Mattis痴呆评估量表评分明显低于不伴抑郁组[(123.83±9.81)分vs(129.91±6.99)分,P<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不伴抑郁组[(2.58±2.23)分vs(1.25±1.70)分,P<0.01]。其余测试伴抑郁组与不伴抑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抑郁的aMC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较不伴抑郁aMCI患者严重且弥漫,抑郁使aMCI患者的注意能力减退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抑郁 神经心理学测验 痴呆 记忆障碍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和病因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斐 肖本杰 +6 位作者 陈瑛 高博 严静宇 赵菲 周晓闻 顾欢欢 庄建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的持续时间及可能病因。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的原发性良性阵发性置性眩晕且复位成功的60例患者,对其中存在残余症状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的持续时间及可能病因。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的原发性良性阵发性置性眩晕且复位成功的60例患者,对其中存在残余症状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主观视觉垂直线(SVV)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 VEMP)进行记录,随访并记录残余症状持续时间。按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短时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7 d)和长时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7 d),比较2组患者上述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复位成功后存在残余症状的患者有36例(60.00%),其中22例(61.11%)患者在1周内自发缓解,14例残余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周。短时组患者复位后当日的VAS评分和HADS评分均低于长时组(P均<0.05),SVV反方向偏斜发生率高于长时组[63.6%(14/22)vs 28.6%(4/14),χ~2=4.21,P=0.04],而2组的o VEMP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位成功后短暂的耳石器功能障碍和中枢再调定延迟参与了BPPV残余症状的发生,但其主观头晕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持续时间超过1周的残余症状多与精神情绪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症状 持续时间 前庭肌源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期卒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7
3
作者 郑天衡 王少石 +3 位作者 陈真理 杨建道 赵和芬 程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期卒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卒中急性期伴吞咽障碍患者4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于入院后72 h内分别给予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和普通鼻饲饮食。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7及21天测定总淋...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期卒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卒中急性期伴吞咽障碍患者4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于入院后72 h内分别给予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和普通鼻饲饮食。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7及21天测定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免疫球蛋白A(IgA)、G(IgG)、M(IgM)及补体C3、C4含量。并观察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1 d后研究组TLC[(2.1±0.4)×109/L]、IgA[(2.7±0.5)g/L]、IgG[(11.1±2.2)g/L]、IgM[(1.7±0.7)g/L]和补体C3[(1.2±0.2)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LC[(1.7±0.4)×109/L,P<0.05]、IgA[(2.0±0.4)g/L,P<0.01]、IgG[(8.9±2.5)g/L,P<0.01]、IgM[(1.3±0.6)g/L,P<0.05]和补体C3[(1.0±0.3)g/L,P<0.01]。研究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29.2%)显著低于对照组(60.0%,P<0.05)。研究组的营养指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急性期卒中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营养 卒中 免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杨建道 胡丽燕 +2 位作者 宋彦彦 沈凌达 王少石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11期905-910,共6页
目的探讨高龄脑梗死患者接受标准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连续收治入院的2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探讨高龄脑梗死患者接受标准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连续收治入院的2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老龄溶栓组118例(60〈年龄≤80岁,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溶栓组62例(年龄〉80岁,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非溶栓组74例(年龄〉80岁,非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3组入院前的一般情况,溶栓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溶栓后出血转化率及治疗7 d内致死性出血率,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和90 d的病死率。结果老龄溶栓组、高龄溶栓组和高龄非溶栓组治疗前NIHSS评分(13.0±5.3、15.1±6.6、14.1±6.6;P=0.523)无显著差异,3组的急性期事件出血转化率分别为16.9%、20.9%和21.6%,P=0.675;3组7 d内致死性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3%,9.6%,7.4%,P=0.20。90 d内的病死率分别为11.0%,22.6%,16.2%,P=0.12。老龄溶栓组和高龄溶栓组治疗后90 d的m RS评分0-2比值分别为56.8%和38.7%,两组比值比(odds ratio,OR)为2.0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11~3.86,P=0.021;两组治疗后90 d m RS评分中位数比较:2 vs 3,P=0.025。高龄溶栓组和高龄非溶栓组90 d的m RS评分0~2比值分别为38.7%和21.6%,OR 1.81,95%CI 0.80~4.06,P=0.098;90 d m RS评分中位数比较:3vs 5,P=0.008。结论与未溶栓的高龄患者相比,急性缺血性卒中老龄和高龄患者接受rt-PA治疗不增加急性期出血转化率和病死率。老龄组比高龄组rt-PA治疗获益大,高龄溶栓组比非溶栓组获益大。高龄组rt-PA治疗可以改善患者90 d生活自理能力且不增加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高龄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出血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人脑白质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沈树红 王少石 +1 位作者 张会军 宋彦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存在血管危险因素老年人不同程度脑白质损害(WML)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WML患者195例,根据WML程度分为轻度组(54例),中度组(63例),重度组(78例),另选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包括简易智能... 目的探讨存在血管危险因素老年人不同程度脑白质损害(WML)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WML患者195例,根据WML程度分为轻度组(54例),中度组(63例),重度组(78例),另选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包括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听觉词语记忆、逻辑记忆、复杂图形记忆、Stroop色词测验、连线测验B、相似性、言语流畅、数字广度、搜钟和画钟测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着WML程度加重,轻、中、重度组血管危险因素明显升高(P<0.05);轻度组记忆、注意、语言及部分执行功能评分明显较对照组差(P<0.05,P<0.01),重度组各项测验评分明显较其他各组差(P<0.01)。各项测验评分与WML严重程度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管危险因素可加重WML;轻度WML即对认知功能有影响,重度WML表现广泛认知损害;认知障碍程度与WML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精神状态检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郑天衡 高建 +2 位作者 朱鑫璞 黄海侠 王少石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5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与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神经内科住院且发病时间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6例为研...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与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神经内科住院且发病时间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9例,女77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将所有患者分成MAU阳性组(81例)和MAU阴性组(85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MAU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166例患者中,有81例(48.8%)存在MAU。MAU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糖尿病(χ2=8.116,P=0.004)、收缩压(t=2.735,P=0.007)、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t=2.612,P=0.01)、血糖(t=2.68,P=0.00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2.217,P=0.028)和C反应蛋白(t=5.548,P=0.000)差异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优势比(odds ratio,OR)为1.5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6~2.47,P=0.01]、收缩压(OR 1.47,95%CI 1.01~1.17,P=0.00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 2.43,95%CI 1.01~5.37,P=0.03)和C反应蛋白(OR 1.79,95%CI 1.09~1.21,P=0.005)均为MAU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AU与高血压、糖尿病、C反应蛋白、血脂等脑梗死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尿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短暂失语结合CHADS2评分快速鉴别心源性短暂缺血发作 被引量:1
7
作者 朱鑫璞 沈凌达 +2 位作者 郑天衡 肖晶晶 王少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3-478,共6页
目的将急诊患者的短暂单纯性失语表现结合CHADS2评分,以评价其是否可以作为快速鉴别心源性短暂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手段。方法前瞻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期间538例在我院确诊且在急诊室仍有神经损害表现的... 目的将急诊患者的短暂单纯性失语表现结合CHADS2评分,以评价其是否可以作为快速鉴别心源性短暂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手段。方法前瞻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期间538例在我院确诊且在急诊室仍有神经损害表现的TIA患者。潜在心源性栓子定义为有房颤史,心电图、长程心电监测或超声心动图证实,以及在心超中发现栓子。入组患者分为短暂单纯失语组(A组)和其他神经损害组(B组),结合CHADS2评分,使用PASW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538例TIA患者中,25例表现为短暂单纯失语(A组)。这些患者年龄更大[(72.9±9.0)岁vs.(65.2±10.5)岁,P=0.004],有心力衰竭病史的比例更高(8.6%vs.2.0%,P=0.025),具有心源性栓子的可能性是B组的2倍(22.9%vs.9.0%,P=0.027)。CHADS2分值与心源性栓子存在呈正相关。结论 TIA发作后,短暂单纯性失语且CHADS2评分较高的患者需要接受快速全面的心源性因素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栓塞 短暂缺血发作 单纯性失语 卒中 CHADS2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宋彦彦 王少石 陈真理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10期817-820,共4页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两组予相同的基础治疗,但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0.15PNA单位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14d,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进...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两组予相同的基础治疗,但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0.15PNA单位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14d,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进行病因治疗及神经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伤残或严重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伤残或严重程度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脑梗死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301数字加工和计算量表在早期识别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郭起浩 沈树红 +2 位作者 赵倩华 王少石 洪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分析EC301数字加工和计算量表中文修订版(EC301-CR)在早期识别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作用。方法正常老年人41例(正常组)、轻度认知功能损伤患者41例(MCI组)和轻度AD患者23例(轻度AD组)完成简易智能状态量表、逻辑记忆测验、听觉词语... 目的分析EC301数字加工和计算量表中文修订版(EC301-CR)在早期识别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作用。方法正常老年人41例(正常组)、轻度认知功能损伤患者41例(MCI组)和轻度AD患者23例(轻度AD组)完成简易智能状态量表、逻辑记忆测验、听觉词语学习测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计算分测验和EC301-CR。EC301-CR包括数字与非数字次序、数字大小概念、数字的感知与表达、算术符号的感知与表达、数字转化、运算、数字相关记忆和说出相邻数字。结果MCI组患者的数字加工和计算能力介于正常组和AD组患者之间;AD组患者依然保持一般的数字大小和运算符号知识,但是,在心算、笔算、估算、珠算等所有计算方式、听写数字、数字转化和"说出相邻数字"方面有明显减退。对于识别AD最敏感的指标是"说出相邻数字"的能力,以其总分≤15分作为划界分,识别AD的敏感性是78%,特异性是87%。结论EC301-CR可用于AD早期诊断和严重度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数字计算 韦氏智力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模式测评与改良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秦燕 吴建平 +3 位作者 杨建道 孙克兴 吴绪波 张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563-1566,共4页
目的了解基于六西格玛(6σ)理论的居家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提出改良建议。方法以虹口区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卒中居家康复模式为例,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的92例脑... 目的了解基于六西格玛(6σ)理论的居家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提出改良建议。方法以虹口区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卒中居家康复模式为例,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的9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入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指导其自行康复;试验组患者采用居家康复模式进行管理,时间均为6个月。采用六西格玛理论界定居家康复模式定义,并对其进行测评与分析,进而提出优化该模式应采取的改良方式和应建立的控制体系。结果居家康复模式是指患者接受完医院治疗后,在社区康复医师指导下,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一切康复护理活动。入组时,2组患者Rankin修正量表(MRS)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1,P<0.05)。入组时,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2组患者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居家康复模式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社会效益较好。建议广泛推广该模式,适当提高服务价格,降低可替代环节成本,建立良性循环健康保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管理 居家康复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