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递增负荷抗阻冲刺训练对短跑运动员加速跑前期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涛 栗杏璐 +3 位作者 李政澳 何俊良 许周政 孙宇亮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6-186,共1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递增负抗阻冲刺训练的变化特征,以帮助教练员在不同训练目的下选取最适合的抗阻载荷。方法招募12名二级及以上男子短跑运动员。在1080Sprint阻力装置下完成了4次递增负荷的(8%BM、10%BM、12%BM、...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递增负抗阻冲刺训练的变化特征,以帮助教练员在不同训练目的下选取最适合的抗阻载荷。方法招募12名二级及以上男子短跑运动员。在1080Sprint阻力装置下完成了4次递增负荷的(8%BM、10%BM、12%BM、14%BM)30 m冲刺试验。使用1080Sprint阻力装置与Kistler三维测力台采集4次递增负荷的(8%BM、10%BM、12%BM、14%BM)30 m冲刺的前12步运动生物力学数据。本研究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差异分析。结果运动学指标方面,平均速度以及最大速度的8%BM和10%BM与12%BM均随着负荷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同时,在第1步的蹬伸时间8%BM和10%BM与12%BM也存在显著性(P<0.05)。步长从第5步开始,随着负荷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步速在第2步开始就显著性降低(P<0.05)。动力学指标方面:水平方向峰值合力、水平方向冲量以及蹬伸冲量均是在第8步以后随着负荷的增加而增加(P<0.05,P<0.01)。垂直方向峰值合力第9步以后随着负荷的增加而减小(P<0.05)。结论负荷重量超过10%BM将会对技术动作产生影响,负荷重量超过10%BM负荷距离在10 m以上对水平蹬伸素质训练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加速跑 蹬伸 短跑运动员 递增负荷 步速 单因素方差分析 素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