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理性选择到社会选择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骏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3-25,共3页
基于"理性人"(或"经济人")的基本假设,经济学通过对变量的严格限制而发展了一套解释人类行动的精致理论和数学模型,并在其学科发展的进程中将其解释范围和效力从最开始的微观行动过渡到宏观结构,从最开始的经济领...
基于"理性人"(或"经济人")的基本假设,经济学通过对变量的严格限制而发展了一套解释人类行动的精致理论和数学模型,并在其学科发展的进程中将其解释范围和效力从最开始的微观行动过渡到宏观结构,从最开始的经济领域逐渐扩展到了整个社会领域,从而使自己成为"显学",构筑起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大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选择
社会选择
社会结构
社会利益
资源配置
社会交换理诧
博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一元、二元到多元——论社区服务理念的创新
被引量:
12
2
作者
夏玉珍
李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2-115,共4页
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至今,已形成了一个多内容、多层次的网络系统组织。在此变迁过程中,“社区服务”概念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与展开,如今与社会保障、基层政务、第三产业、社会工作与互惠交换等概念胶着在一起,使之...
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至今,已形成了一个多内容、多层次的网络系统组织。在此变迁过程中,“社区服务”概念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与展开,如今与社会保障、基层政务、第三产业、社会工作与互惠交换等概念胶着在一起,使之失去了当初的纯洁与单一的内涵,变得丰富而又复杂。有鉴于此,应当代之以新的多元机制的社区服务理念,并从社区服务由“单位型”向“多中心秩序”的嬗变、社区服务系统的内环境与外环境、以社区发展委员会为中心的多方互动模型等几个方面加以澄清和厘定,多元机制应该成为中国城市社区服务进一步发展的理念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区组织体制创新刍议
被引量:
14
3
作者
夏玉珍
李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47,共4页
本文从我国社区建设实践所表现出的社区组织结构体系复杂化和社区自治化两种趋势出发,重点探讨了当前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社区组织的社区意识不强、社区精英的能量发挥不足和社区党建属地化进展不快四个方面的社区现实,并在以往学者...
本文从我国社区建设实践所表现出的社区组织结构体系复杂化和社区自治化两种趋势出发,重点探讨了当前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社区组织的社区意识不强、社区精英的能量发挥不足和社区党建属地化进展不快四个方面的社区现实,并在以往学者的理论构架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对社区组织体制的新建构,以期对我国社区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社区组织
社区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型期择偶模式的实态与变化
被引量:
29
4
作者
田晓虹
《浙江学刊》
CSSCI
2001年第1期99-101,共3页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 ,是一个现代与传统、变革与循规、开放与束缚共存的多元结合体。近 2 0年来的经济开放、政治变革和文化碰撞 ,不断地冲击、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婚姻 ,作为人生重要的里程碑 ,关系着千千万...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 ,是一个现代与传统、变革与循规、开放与束缚共存的多元结合体。近 2 0年来的经济开放、政治变革和文化碰撞 ,不断地冲击、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婚姻 ,作为人生重要的里程碑 ,关系着千千万万生灵的命运 ,在这变动的时代 ,它也经受着历史的洗礼。亿万中国人的婚姻状况究竟如何 ,婚姻的质量是优是劣 ,正在发生怎样的嬗变 ,它将往何处去 ?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 ,不久前 ,我们首次在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都市里 ,对 80 0对夫妇 ,通过分层多阶段概率抽样的方法 ,以入户访谈形式作了深入而详尽的调查。本文仅就婚姻建立的前奏曲———择偶 ,在现阶段的实态以及历史演变过程作一分析和理论探讨。因为它不仅对婚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现实社会价值观念的一个缩影。从而论证如下的假设 :当代中国社会使人们选择婚姻的自由度增大 ,择偶行为已经摆脱几十年乃至几百年来政治的、家庭的羁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开放
变动
最大
转型期
上海
价值观念
婚姻
择偶模式
概率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女性婚姻家庭观的国际比较
被引量:
15
5
作者
徐安琪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3,22,共6页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女性主体意识的新觉醒,"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已越来越失去其存在的土壤,但观念、意识层面的衍变并非一朝一夕并依然受制于深潜社会心理的男权文化.本研究将运用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等资料,...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女性主体意识的新觉醒,"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已越来越失去其存在的土壤,但观念、意识层面的衍变并非一朝一夕并依然受制于深潜社会心理的男权文化.本研究将运用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等资料,并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女性的性别角色观的比较分析,来描述上海女性的性别角色观的现状,探讨影响被访者角色分工认知的历史、经济和社会心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婚姻家庭观
家庭角色
离异观
就业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管理学本土化何以可能?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宗克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4-676,共3页
《翟文》结合管理学阐述了本土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方向,该文作者在国内学界也一直倡导社会科学的本土化。众所周知,本土化在社会学科诸领域中都是一个不断引起讨论的议题。但不同的学科对于本土化问题的关注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大致上,在...
《翟文》结合管理学阐述了本土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方向,该文作者在国内学界也一直倡导社会科学的本土化。众所周知,本土化在社会学科诸领域中都是一个不断引起讨论的议题。但不同的学科对于本土化问题的关注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大致上,在偏于人文和定性的学科领域(如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本土化问题引起了更多的讨论,而偏于量化和实证的经济学则相对较少讨论本土化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问题
管理学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
社会学科
理论命题
社会研究
地方性知识
人类社会
实践智慧
文化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私德须用良心来支撑
7
作者
卢汉龙
《社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私德
婚外情
容忍度
私人生活
私人领域
物质文明
结婚年龄
恶性事件
弗洛姆
人工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人口预测中生育率参数的一种处理方法
8
作者
沈安安
《人口学刊》
1985年第4期20-25,共6页
人口预测,对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指导计划生育工作和加快“四化”建设步伐是十分有利的。人口预测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总和生育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总和生育率是用横向法来观察某地区某一年(或某一时期)内育龄妇女生育率的总水平的...
人口预测,对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指导计划生育工作和加快“四化”建设步伐是十分有利的。人口预测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总和生育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总和生育率是用横向法来观察某地区某一年(或某一时期)内育龄妇女生育率的总水平的,它等于该时期内各年龄组的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的总和,因而它不是反映某地某一个妇女或某一批妇女的平均实际生育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妇女总和生育率
人口预测
生育水平
生育模式
计划生育工作
国民经济计划
妇女生育
年龄构成
生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理性选择到社会选择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骏
机构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3-25,共3页
文摘
基于"理性人"(或"经济人")的基本假设,经济学通过对变量的严格限制而发展了一套解释人类行动的精致理论和数学模型,并在其学科发展的进程中将其解释范围和效力从最开始的微观行动过渡到宏观结构,从最开始的经济领域逐渐扩展到了整个社会领域,从而使自己成为"显学",构筑起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大厦.
关键词
理性选择
社会选择
社会结构
社会利益
资源配置
社会交换理诧
博奕论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一元、二元到多元——论社区服务理念的创新
被引量:
12
2
作者
夏玉珍
李骏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社会学
系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
研究所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2-115,共4页
文摘
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至今,已形成了一个多内容、多层次的网络系统组织。在此变迁过程中,“社区服务”概念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与展开,如今与社会保障、基层政务、第三产业、社会工作与互惠交换等概念胶着在一起,使之失去了当初的纯洁与单一的内涵,变得丰富而又复杂。有鉴于此,应当代之以新的多元机制的社区服务理念,并从社区服务由“单位型”向“多中心秩序”的嬗变、社区服务系统的内环境与外环境、以社区发展委员会为中心的多方互动模型等几个方面加以澄清和厘定,多元机制应该成为中国城市社区服务进一步发展的理念先导。
关键词
社区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理念
分类号
C912.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区组织体制创新刍议
被引量:
14
3
作者
夏玉珍
李骏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社会学
系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
研究所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47,共4页
文摘
本文从我国社区建设实践所表现出的社区组织结构体系复杂化和社区自治化两种趋势出发,重点探讨了当前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社区组织的社区意识不强、社区精英的能量发挥不足和社区党建属地化进展不快四个方面的社区现实,并在以往学者的理论构架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对社区组织体制的新建构,以期对我国社区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社区
社区组织
社区体制
Keywords
conmmunity
conmmunity organization
conmmunity system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型期择偶模式的实态与变化
被引量:
29
4
作者
田晓虹
机构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2001年第1期99-101,共3页
文摘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 ,是一个现代与传统、变革与循规、开放与束缚共存的多元结合体。近 2 0年来的经济开放、政治变革和文化碰撞 ,不断地冲击、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婚姻 ,作为人生重要的里程碑 ,关系着千千万万生灵的命运 ,在这变动的时代 ,它也经受着历史的洗礼。亿万中国人的婚姻状况究竟如何 ,婚姻的质量是优是劣 ,正在发生怎样的嬗变 ,它将往何处去 ?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 ,不久前 ,我们首次在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都市里 ,对 80 0对夫妇 ,通过分层多阶段概率抽样的方法 ,以入户访谈形式作了深入而详尽的调查。本文仅就婚姻建立的前奏曲———择偶 ,在现阶段的实态以及历史演变过程作一分析和理论探讨。因为它不仅对婚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现实社会价值观念的一个缩影。从而论证如下的假设 :当代中国社会使人们选择婚姻的自由度增大 ,择偶行为已经摆脱几十年乃至几百年来政治的、家庭的羁绊 。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开放
变动
最大
转型期
上海
价值观念
婚姻
择偶模式
概率抽样
分类号
C913.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性婚姻家庭观的国际比较
被引量:
15
5
作者
徐安琪
机构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
研究所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3,22,共6页
文摘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女性主体意识的新觉醒,"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已越来越失去其存在的土壤,但观念、意识层面的衍变并非一朝一夕并依然受制于深潜社会心理的男权文化.本研究将运用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等资料,并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女性的性别角色观的比较分析,来描述上海女性的性别角色观的现状,探讨影响被访者角色分工认知的历史、经济和社会心理因素.
关键词
女性
婚姻家庭观
家庭角色
离异观
就业观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理学本土化何以可能?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宗克
机构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
研究所
出处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4-676,共3页
文摘
《翟文》结合管理学阐述了本土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方向,该文作者在国内学界也一直倡导社会科学的本土化。众所周知,本土化在社会学科诸领域中都是一个不断引起讨论的议题。但不同的学科对于本土化问题的关注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大致上,在偏于人文和定性的学科领域(如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本土化问题引起了更多的讨论,而偏于量化和实证的经济学则相对较少讨论本土化议题。
关键词
本土化问题
管理学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
社会学科
理论命题
社会研究
地方性知识
人类社会
实践智慧
文化特质
分类号
C9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私德须用良心来支撑
7
作者
卢汉龙
机构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
研究所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私德
婚外情
容忍度
私人生活
私人领域
物质文明
结婚年龄
恶性事件
弗洛姆
人工流产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人口预测中生育率参数的一种处理方法
8
作者
沈安安
机构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人口室
出处
《人口学刊》
1985年第4期20-25,共6页
文摘
人口预测,对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指导计划生育工作和加快“四化”建设步伐是十分有利的。人口预测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总和生育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总和生育率是用横向法来观察某地区某一年(或某一时期)内育龄妇女生育率的总水平的,它等于该时期内各年龄组的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的总和,因而它不是反映某地某一个妇女或某一批妇女的平均实际生育数。
关键词
育龄妇女
妇女总和生育率
人口预测
生育水平
生育模式
计划生育工作
国民经济计划
妇女生育
年龄构成
生育指标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理性选择到社会选择
李骏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一元、二元到多元——论社区服务理念的创新
夏玉珍
李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社区组织体制创新刍议
夏玉珍
李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转型期择偶模式的实态与变化
田晓虹
《浙江学刊》
CSSCI
2001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女性婚姻家庭观的国际比较
徐安琪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管理学本土化何以可能?
李宗克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私德须用良心来支撑
卢汉龙
《社会》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谈人口预测中生育率参数的一种处理方法
沈安安
《人口学刊》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