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显性梅毒治疗的预后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平玉 顾志英 +1 位作者 徐金华 廖康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探索影响早期显性梅毒预后的因素。方法: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202例早期显性梅毒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病程、梅毒的分期、伴有的系统疾患、神经系统症状与梅毒的预后呈负相关。采用四环素、红霉素、多西环素等药... 目的:探索影响早期显性梅毒预后的因素。方法: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202例早期显性梅毒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病程、梅毒的分期、伴有的系统疾患、神经系统症状与梅毒的预后呈负相关。采用四环素、红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治疗的患者,其预后明显差于用头孢曲松或青霉素治疗的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滴度下降2个滴定值或以上,6个月RPR滴度下降4个滴定值或以上与梅毒的预后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治疗药物、梅毒的分期及病程是影响梅毒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一期梅毒经正规治疗后随访期1年即可。治疗结束后3个月RPR滴度下降2个滴定值或以上,6个月RPR滴度下降4个滴定值或以上,可作为短期内决定是否进行重复治疗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早期 预后因素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4、12和干扰素-γ在早期显性梅毒转归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平玉 熊思东 +4 位作者 顾志英 阎春林 徐金华 陆海空 廖康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56-658,共3页
目的:了解早期显性梅毒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IL)-4、、IL-12和干扰素(IFN)-γ的动态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9、12个月分别取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与梅毒螺旋体(TP)共同培养,分别用ELISA及逆转录(RT)-PC... 目的:了解早期显性梅毒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IL)-4、、IL-12和干扰素(IFN)-γ的动态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9、12个月分别取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与梅毒螺旋体(TP)共同培养,分别用ELISA及逆转录(RT)-PCR方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和PBMC中的IL-4、12、IFN-γ及其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转阴情况。结果:IL-12和IFN-γ表达水平与血清RPR试验转阴无明显相关性,IL-4表达水平与血清RPR试验转阴率呈负相关。结论:早期梅毒患者外周血IL-4的表达水平可能可以作为判断梅毒预后的一个较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白介素-4 白介素-12 干扰素-Γ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3在特应性皮炎皮损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任香玉 张丽萍 +1 位作者 张民夫 任香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94-395,共2页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细胞间黏附分子-3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生殖系统性传播感染与不育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平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8-200,共3页
性传播感染可损伤睾丸生精功能、附属性腺分泌功能和阻塞生殖管道等,降低精子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引起精浆成分改变,诱发自身免疫,产生抗精子抗体,导致生殖管道阻塞,引起射精不完全、逆行射精或梗阻性无精子症等影响男性生育功能。该文通... 性传播感染可损伤睾丸生精功能、附属性腺分泌功能和阻塞生殖管道等,降低精子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引起精浆成分改变,诱发自身免疫,产生抗精子抗体,导致生殖管道阻塞,引起射精不完全、逆行射精或梗阻性无精子症等影响男性生育功能。该文通过分析梅毒、淋病、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等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对男性生殖系统和生殖功能的影响,阐述性传播感染直接或间接引起男性不育的可能,以期引起临床医生对性传播疾病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性传播 不育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