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年度5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赖维 刘玮 +8 位作者 王学民 李德如 李虹 万苗坚 谢淑霞 张萍 蔡瑞康 江以 毛书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30-432,共3页
目的:分析2003年度5个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方法:以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149.1~7-1997)作为诊断标准,用统一的登记表格记录化妆品皮肤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和相关化妆品的信息,对年度记录的结果进行... 目的:分析2003年度5个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方法:以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149.1~7-1997)作为诊断标准,用统一的登记表格记录化妆品皮肤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和相关化妆品的信息,对年度记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度5家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共诊断和处理化妆品皮肤病565例,其中化妆品接触性皮炎486例,占86.02%;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27例,占4.78%;化妆品痤疮23例,占4.07%;化妆品毛发损害20例,占3.54%;化妆品光感性皮炎8例,占1.42%;化妆品甲损害1例,占0.18%。涉及的化妆品共计有12类、693种,其中进口产品涉及32个品牌、196种产品,占28.28%;国产及合资企业产品涉及85个品牌、436种产品,占62.92%;美容院自制产品和“三无”产品61种,占8.8%。结论:化妆品皮肤病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加强监测并采取措施减少和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皮肤损害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皮肤保湿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王学民 江以宏 +5 位作者 周玉田 张明 张清祥 王海俊 林银芬 乐嘉豫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3-75,共3页
为了寻找一种操作简便和科学性较强的化妆品原料及成品人体皮肤保湿功能评价方法 ,作者运用Corneometer 在 6组共 175名健康受试者中对 2 7种试验物 (7种具有保湿功能的化妆品原料和 5种有保湿功能的成品 )进行检测并将结果分析研究 ,... 为了寻找一种操作简便和科学性较强的化妆品原料及成品人体皮肤保湿功能评价方法 ,作者运用Corneometer 在 6组共 175名健康受试者中对 2 7种试验物 (7种具有保湿功能的化妆品原料和 5种有保湿功能的成品 )进行检测并将结果分析研究 ,建立了一种皮肤保湿功能的客观评价方法。发现该方法完全能分辨各种不同原料和成品保湿功能的大小 ,而且适用于各种剂型。提示用Corneometer 来评价保湿功能是一种具有较高敏感性、重复性和适用性的客观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皮肤保湿功能 评价方法 研究 原料 护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上海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20
3
作者 程英 王祥兴 +1 位作者 汤全贵 王学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152,共2页
为了解上海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2000年我们从上海地区分离出225株淋球菌流行株,使用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对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酸度法对菌株作β-内酰胺酶测定。结... 为了解上海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2000年我们从上海地区分离出225株淋球菌流行株,使用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对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酸度法对菌株作β-内酰胺酶测定。结果:225株淋球菌中产青霉素酶株(PPNG)84株(37.32%),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株(TRNG)15株(6.67%),环丙沙星高度耐药株(MIC≥16mg/L)22株(9.33%),未发现对头孢曲松、大观霉素耐药菌株。对淋球菌进行持续的耐药监测,有助于了解流行菌株的耐药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上海地区宜首选大观霉素或头孢曲松治疗淋球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最小抑菌浓度 耐药性 抗生素 上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umann皮肤分型问卷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学民 谈益妹 +4 位作者 周玉田 吴琰瑜 邹颖 程英 叶曼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0-552,共3页
目的:用Baumann皮肤分型问卷判定皮肤类型和对相应客观参数的测试,验证其准确性和适用性。方法:选取326名符合要求的健康女性志愿者,分5个年龄组,分别用Baumann皮肤分型的4套问卷进行皮肤分型调查和单一问题自我皮肤类型判定,分别测定... 目的:用Baumann皮肤分型问卷判定皮肤类型和对相应客观参数的测试,验证其准确性和适用性。方法:选取326名符合要求的健康女性志愿者,分5个年龄组,分别用Baumann皮肤分型的4套问卷进行皮肤分型调查和单一问题自我皮肤类型判定,分别测定客观参数。用SPSS11.5软件分析问卷/问题调查结果和客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油性/干性问卷判定的皮肤类型和皮脂测定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其余3套评定结果和对应的皮肤生物物理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单一问题调查中,油性/干性皮肤分型和皮肤水分测定结果、敏感型/耐受型皮肤分型和刺痛试验分值呈现良好的相关性(P<0.05),而色素型/非色素型、皱纹型/紧致型皮肤和黑色素指数、皱纹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Baumann皮肤分型问卷并不适合中国人的皮肤分型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umann皮肤分型问卷 皮肤水分/油分/黑色素/皱纹/敏感性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女性人群皮肤类型调查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玮 赖维 +8 位作者 王学民 李利 田燕 吕瑛 吴琰瑜 李艳 张萍 吴艳 陈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20-423,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女性群体的皮肤光型或日光反应性分型。方法:按照Fitzpatrick分型概念设计问卷,采用引导性答卷和自主性答卷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然后利用标准日光模拟器测定受试者的最小红斑量(MED)和最小持续黑化量(MPPD),比较分析这些参... 目的:调查中国女性群体的皮肤光型或日光反应性分型。方法:按照Fitzpatrick分型概念设计问卷,采用引导性答卷和自主性答卷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然后利用标准日光模拟器测定受试者的最小红斑量(MED)和最小持续黑化量(MPPD),比较分析这些参数在不同皮肤类型之间的变化。结果:接受调查的404名城市女性在引导性调查和自主性调查中,Ⅲ型皮肤分别占71.1%和74.3%,Ⅱ型分别占14.7%和25.6%,Ⅳ分别占14.2%和1.0%。未见Ⅰ、Ⅴ、Ⅵ型皮肤。上述皮肤类型和所测定的MED值和MPPD值有较好的对应变化关系,即从Ⅱ型到Ⅳ型皮肤,MED值逐渐增加,而MPPD值逐渐减小,在不同皮肤类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所调查的中国女性人群中皮肤类型以Ⅲ型为主,其次是Ⅱ型和Ⅳ型。皮肤类型和所测的MED、MPPD值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类型 最小红斑量 最小持续黑化量 女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布撕脱皮肤角质层对皮肤刺激性斑贴试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吴琰瑜 王学民 +3 位作者 秦鸥 谈益妹 程英 刘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3-556,共4页
目的:比较直接进行斑贴试验(patchtest,PT)与先反复多次进行胶带粘贴(tapestripping,TAP)再进行斑贴试验(tapestripping+pacthtest,TAPPT)后皮肤反应的异同,探讨已受到亚临床刺激的皮肤对再次发生的刺激性皮炎严重程度的影... 目的:比较直接进行斑贴试验(patchtest,PT)与先反复多次进行胶带粘贴(tapestripping,TAP)再进行斑贴试验(tapestripping+pacthtest,TAPPT)后皮肤反应的异同,探讨已受到亚临床刺激的皮肤对再次发生的刺激性皮炎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30名健康女性双前臂屈侧按随机原则分别进行TAP、PT、TAPPT及空白对照4种处理。TAP共5d,PT于第6天进行。试验期间每天进行临床评估,第0、第6天胛前及第7、第8天进行经表皮水分丢失率、表皮含水量、Chromameter a*值及皮肤表面pH值的检测。结果:①PT、TAPPT刺激率分别为60%、100%,TAPPT刺激率高于PT(P〈0.05)。(2)TAPPT评分高于PT(P〈0.05)。③与基础值相比,第8天,PT与TAPPT的经表皮水分丢失率值均升高,TAP门部位△B-8表皮水分丢失率值大于PT部位△B-8表皮水分丢失率值(P〈0.05)。与第7天相比,第8天PT、TAPPT的经表皮水分丢失率值均下降,TAPPT△7-8经表皮水分丢失率值小于PT△7-8经表皮水分丢失率值(P〈0.05)。④与基础值相比,第8天PT的表皮含水量下降,TAPPT的表皮含水量上升,PT部位△B-8。表皮含水量与TAPPT部位△B-8表皮含水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⑤与基础值相比,PT、TAPPT部位的a*值均升高,TAPPT△B-8 a*值高于PT△B-8 a*值(P〈0.05)。⑥PT部位临床评分与经表皮水分丢失率、a*值正相关,TAPPT部位临床评分与经表皮水分丢失率、表皮含水量、a*值、pH值之间正相关。结论:①当皮肤屏障经胶带粘贴后产生亚临床刺激的破坏,如再次发生刺激性皮炎,会增加其发生率,增强其严重程度。②经表皮水分丢失率、表皮含水量、Chromameter a*值能反映皮肤受到TAP及PT刺激后的变化,可作为评判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客观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刺激 刺激性皮炎 斑贴试验 胶带粘贴 经表皮水分丢失率 表皮含水量 皮肤表面pH值 a*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对紫外线红斑反应敏感度的季节因素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袁肖海 王学民 +3 位作者 周玉田 吴佩兰 谈益妹 袁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比较春夏秋冬4个季节不同部位皮肤对紫外线红斑反应的敏感性,了解皮肤紫外线红斑反应敏感度的影响因素。方法:春夏秋冬4个季节分别在40名受试者的前臂伸侧(曝光部位)和上臂屈侧(非曝光部位)使用中波紫外线(UVB)(181.44、140.40、88... 目的:比较春夏秋冬4个季节不同部位皮肤对紫外线红斑反应的敏感性,了解皮肤紫外线红斑反应敏感度的影响因素。方法:春夏秋冬4个季节分别在40名受试者的前臂伸侧(曝光部位)和上臂屈侧(非曝光部位)使用中波紫外线(UVB)(181.44、140.40、88.56、56.16mJ)及长波紫外线(UVA)+UVB(13.49J/364.80mJ,9.91J/273.60mJ,6.62J/190.00mJ,4.45J/125.40mJ)各4个剂量进行照射。照射前及照射后10min、24h、48h、第7天、第14天进行临床评分和使用Mexameter(皮肤黑素和血红素测定仪)进行检测,计算皮肤红斑指数改变率(EIR)。结果:①非曝光部位红斑反应强度在春季显著大于其他季节(P<0.05),与非曝光部位的四季皮肤基础色素情况完全一致,且具有相关性(P<0.05)。②春季和其他3个季节间曝光部位红斑反应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季中春季对紫外线红斑反应的敏感性最高。表皮中黑素含量会影响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色素 皮肤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颜色客观评估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8
8
作者 程英 王学民 袁肖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24-426,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皮肤科学和化妆品研究领域常用的两种皮肤颜色仪器测量方法,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实际应用指导。方法:应用三刺激值色度计(MinoltaChromameterCR200)和窄谱反射分光光度计(MexameterMX16及MX18)先定量测定标准色板和志愿者皮... 目的:通过比较皮肤科学和化妆品研究领域常用的两种皮肤颜色仪器测量方法,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实际应用指导。方法:应用三刺激值色度计(MinoltaChromameterCR200)和窄谱反射分光光度计(MexameterMX16及MX18)先定量测定标准色板和志愿者皮肤颜色,然后再比较这些仪器在体内外测定的重复性、敏感性以及相关性。结果:这3种仪器在体内外都表现出重复性高(CV=0.01%~3.32%)、敏感性好。MexameterMX16及MX18在体外及人体都有显著相关性(P<0.01)。两种型号的Mexameter与ChromameterCR200间也显著相关(P<0.01)。结论:3种仪器都能准确地表现皮肤颜色。L*、b*、MI适合色素沉着测定,而a*、EI则更适合测定皮肤的红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 皮肤 三刺激值色度计 窄谱反射分光光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和上海部分人群对紫外线的认知和防护 被引量:7
9
作者 田燕 王学民 +7 位作者 赖维 顾恒 仲少敏 郝允祥 杨铭 鲁慧 孙宇 刘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45-348,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城市人群对紫外线的认知和防护情况。方法:在北京和上海两城市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部分人群对紫外线的基本特性、紫外线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防护紫外线的措施、防晒化妆品的认知和使用情况以及获得紫外线和防护知识的渠... 目的:调查中国城市人群对紫外线的认知和防护情况。方法:在北京和上海两城市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部分人群对紫外线的基本特性、紫外线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防护紫外线的措施、防晒化妆品的认知和使用情况以及获得紫外线和防护知识的渠道。结果:共有1171人完成问卷调查,其中仅有少部分人掌握了紫外线的基本特性;大部分被访者知道紫外线可以引起皮肤晒伤、老化和皮肤肿瘤,少部分(35%)人知道紫外线与白内障的形成有关。对于紫外线的防护,女性首选防晒化妆品,而男性首选太阳镜。对于防晒化妆品的调查结果,尤其对于长波紫外线的防护(protection of UVA,PA),有45%的人不知道其含义;只有小部分人认为在高原和海滨需要使用防晒化妆品;影响选购防晒化妆品的首要影响因素为品牌知名度。获取紫外线和防护知识的首要渠道为电视广告。结论:北京和上海两城市的人群对于紫外线的认知及防护知识不尽满意,需要利用公共媒体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紫外线 防护 紫外线 防晒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图像分析在轻度皮肤刺激反应评判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学民 江以红 +4 位作者 王海俊 周玉田 张清祥 林银芬 乐嘉豫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37-339,共3页
作者借助Photoshop来分析评判轻度皮肤刺激反应。每个受试区用皮肤分光光度测量仪检测,并在试验前后在设定的条件下摄取图像,临床评估则按ICDRG标准。所有图像用图像分析表在GreyscaleRGB,CMYK和Lab模式下进行。结果在各个光亮度或... 作者借助Photoshop来分析评判轻度皮肤刺激反应。每个受试区用皮肤分光光度测量仪检测,并在试验前后在设定的条件下摄取图像,临床评估则按ICDRG标准。所有图像用图像分析表在GreyscaleRGB,CMYK和Lab模式下进行。结果在各个光亮度或灰度值同皮肤反应程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r<-0.996,p<0.05)。同样皮肤分光光度测量仪所测L和a值与各种模式的光亮度和RGB模式和R和Lab的a值也是呈很好的线性相关r>0.990,P<0.05)。作者认为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分析和皮肤分光光度测量仪同样敏感和科学,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皮肤客观评价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刺激反应 分光光度法 计算机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刺痛反应对玫瑰痤疮患者局部皮肤敏感性的评价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琰瑜 王学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39-440,共2页
关键词 玫瑰痤疮 乳酸刺痛试验 敏感性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毒清胶囊治疗皮肤瘙痒症多中心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潘炜华 郑捷 +1 位作者 章伟 温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11-812,共2页
瘙痒症是皮肤科常见病,为观察湿毒清胶囊(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对瘙痒症的临床疗效,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于2007年5—12月对144例瘙痒症患者进行阳性... 瘙痒症是皮肤科常见病,为观察湿毒清胶囊(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对瘙痒症的临床疗效,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于2007年5—12月对144例瘙痒症患者进行阳性药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症 湿毒清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探头试验在敏感性皮肤评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双瑜 王学民 刘彦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0-193,共4页
敏感性皮肤作为一种复杂的皮肤综合症状一直缺乏客观的评判及分类标准,通过论述5种常见的化学探头在敏感性皮肤评判中的历史研究,系统地介绍了其各自的评判特点及影响因素,有益于更客观地明确敏感性皮肤的分类、诊断及临床治疗。
关键词 敏感性皮肤 化学探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曲康唑联合蜡疗治疗高龄皮肤着色真菌病1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连娟 李佳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着色真菌病 伊曲康唑 蜡疗 病例报告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发现1株耐大观霉素淋球菌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阳 高志琴 顾伟鸣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8-218,共1页
关键词 淋球菌 大观霉素 耐药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与钕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对人体与皮肤的安全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乐嘉豫 董美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20-821,822,共3页
铬和钕是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的两种微量元素,在我们日常饮用水和食物中均含有微量的铬和钕。近期由于在部分知名品牌的化妆品中检测出这两种元素,而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该文对铬和钕的分布及其对人体与皮肤的安全性进行了文献复习和... 铬和钕是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的两种微量元素,在我们日常饮用水和食物中均含有微量的铬和钕。近期由于在部分知名品牌的化妆品中检测出这两种元素,而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该文对铬和钕的分布及其对人体与皮肤的安全性进行了文献复习和综述,初步判断健康皮肤通过护肤品或化妆品接触到微量的铬和钕是安全的,正常使用不会导致皮肤损害;同时,通过化妆品接触到微量的铬和钕,透皮吸收进入体内的量更少,不会导致人体内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安全性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按摩前后尿道性病病原体检出率的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龚伟明 乐嘉豫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6-446,共1页
关键词 支原体 衣原体 性病检测 前列腺按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感性皮肤的认识与评判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学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85-686,共2页
敏感性皮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异常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与皮肤屏障功能的降低、感觉神经的高输入性和皮肤免疫性增加有关,临床上可分为4种类型,表现为主观性和客观性两大类。根据其发病机制,采用问卷调查、皮肤化学探头试验、生物物理参数... 敏感性皮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异常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与皮肤屏障功能的降低、感觉神经的高输入性和皮肤免疫性增加有关,临床上可分为4种类型,表现为主观性和客观性两大类。根据其发病机制,采用问卷调查、皮肤化学探头试验、生物物理参数和皮肤试验的检测来进行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皮肤 皮肤屏障 临床表现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能量理论开启美容护肤新观念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文元 王学民 +3 位作者 西森孝治 董美仙 赖维 张聪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9-269,共1页
近年来,有关能量医学的理论和观念正在逐渐兴起,从能量的角度来整体认识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探讨自然界能量体系对人体的影响等。最近上市的护肤品牌伊奈美(illume)系统地提出了皮肤能量理论,第一次将能量的概念全面引入对皮肤的主... 近年来,有关能量医学的理论和观念正在逐渐兴起,从能量的角度来整体认识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探讨自然界能量体系对人体的影响等。最近上市的护肤品牌伊奈美(illume)系统地提出了皮肤能量理论,第一次将能量的概念全面引入对皮肤的主动护理,将自然界能量现象转化为护肤的核心成分,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期特邀伊奈美品牌的皮肤护理专家介绍这一理论,并邀请相关专家对皮肤能量的概念和科学内涵作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容 能量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生物物理参数与UVB皮肤反应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学民 周玉田 +1 位作者 谈益妹 江以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1-143,共3页
关键词 中波紫外线 皮肤反应 生物物理参数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